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_第1页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_第2页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_第3页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_第4页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组员:郜玲玲吴晓绵丁积顺陈湘浙周思刘佳汪日博涵张紫钰黎秋君米洁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组员:郜玲玲吴晓绵丁积顺陈湘浙112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背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技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理论12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背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技术2萨提亚家庭模式的背后Satir简介概述理论来源基本假设基本信念萨提亚家庭模式的背后Satir简介概述理论来源基本假设基本信3萨提亚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1916-1988,萨提尔)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1964年《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FamilyTherapy)——家庭治疗的“圣经”1951年

第一次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1948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萨提亚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4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5理论来源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整体观念全面系统看问题注重对整个家庭的治疗而非个人的治疗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潜能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理论来源系统论和家庭治疗人本主义与6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假设人类能够成长和发展,能够进行各种转变;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成长的资源;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持有的理念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是有力的治疗工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假设人类能够成长和发展,能够进行各种转7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对应对的信念对改变的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8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结;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大多数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的;个体通常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之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9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②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③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而且这一点应该被承认;④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越高应对的方式越统整;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问题本身不是问题,10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没有外在改变,也会有内在的改变;希望是改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拥有改变的资源;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可以改变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感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受感受;过程是通往改变的途径,内容形成了改变得以发生的情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改变总是可能的,即1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家庭出现的症状只是沟通缺乏的迹象或是家庭规则阻碍成员成长的迹象;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须的所有资源;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治疗师本人及其理念是治疗时最重要的工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家庭出现的症状12两种对立世界观基本三角关系生存姿态冰山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两种对立世界观基本三角关系生存姿态冰山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13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14基本三角关系(问题的起源)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雏形;在基本三角关系中,孩子将学到有关安全、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可爱之处等家庭规则;我们最终将家庭规则作为尺度衡量自身价值;P.S.:父母教给孩子的,并不包括所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而只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父亲母亲孩子基本三角关系基本三角关系(问题的起源)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15生存姿态(问题的表现)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生存姿态(问题的表现)讨好型16生存姿态——讨好型生存姿态——讨好型17生存姿态——指责型生存姿态——指责型18生存姿态——超理智型生存姿态——超理智型19生存姿态——打岔型生存姿态——打岔型20生存姿态——表里一致型生存姿态——表里一致型2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2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2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24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2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26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27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身心健康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28第二步:“灾难化想象”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其中一些问题困扰,因此在努力战胜它的同时,不必隐藏你的焦虑与不安。第二步:“灾难化想象”29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

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致的种子。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30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讨好者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请想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和平等性。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讨好者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31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责备者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他人的接纳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责备者建议增加—32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超理智者如果能够对“感受”和“高智能”这两者赋予同样的价值,那么,你达到和谐完善的机会也就变得巨大了。建议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将你的情感、感受和身体意识与你们已经拥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超理智者如果能够对33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打岔者建议增加——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觉察,可以帮助你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你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当前。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打岔者建议增加—34冰山理论例子图示冰山理论例子图示35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36行为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觉观点期待渴望(人类具有的)自我,我是隐喻行为,故事内容姿态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我是谁---------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行为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觉观点期待渴望(人类具有的)自我,37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萨提亚: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38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而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借用学员张老师的话)这七个因素中的某个和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精神分析中的意识和潜意识也是用冰山来比喻的,认为人的意识是被潜意识左右的;管理学中也有冰山理论,它认为浮在表面的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的问题需要挖掘。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39冰山理论应用

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依次摆在地上,先让访客站在“个人行为”上,做必要的放松后让他清晰地感觉到目前困绕自己的问题;让他走到“感受”上,问他这样做有什么感受;达到目的后再让他走到“感受的感受”上,问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步骤不是固定的,但是最终要走到“自己”上。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是能让人在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根据自己到底是谁做出选择。冰山理论应用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40帮助来访者更有责任感;成为更好的决策者;拥有更高的自尊;拥有更高的一致性。萨提亚家庭模式治疗的四大总目标帮助来访者更有责任感;萨提亚家庭模式治疗的四大总目标41沟通问题和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表现沟通问题和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表现4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冥想家庭重塑家庭规则转换家庭雕塑温度读取个性部分舞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冥想家庭重塑家庭规则转换家庭雕塑43冥想开放直觉与情感的大脑右半球聚焦我们的能量平息内部对话更加充分地生活在“现在”开创新的可能性和新的选择整合我们的各个部分和资源冥想:由接纳而改变冥想开放直觉与情感的大脑右半球冥想:由接纳而改变44家庭重塑带出觉察打开冰山目的:与过往连接释放情绪更新经验发现未知认出惯性模式转化能量运用资源去除纠结自我负责整合工具:家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轮步骤:①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引导描述离家前创伤性事件,询问感受)②雕塑父母原生家庭(引导接纳,分享深层感受、建立联结、触碰渴望)③雕塑父母约会、求爱与婚礼场景(重演、询问感受)④重新雕塑主角家庭(承认、表达未实现的渴望与预期,接纳自己和父母,改变应对模式)家庭重塑带出觉察目的:与过往连接释放情绪更新经验45(1)家谱图steps:主角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N,B,P,M,A,E,Hetc.)让主角给父母增加一些元素(三个adj.+压力情境下主次要应对姿态)关于孩子(年长到年幼,包括不在了的,完善资料)根据主角自己的观点指出:父母或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则任何家庭模式(例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原因等)家庭价值和信念:对教育、金钱等方面的价值观家庭神话或家庭秘密家族主题(1)家谱图steps:46涉及祖孙三代,从最年长的开始,以主角到达法定成人年龄作为结束。通过年代顺序列出以下信息:每个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重要家庭事件日期&获得重大成就日期重大历史事件日期(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动乱等)(2)家庭生活编年史涉及祖孙三代,从最年长的开始,以主角到达法定成人年龄作为结束47(3)影响轮三个adj.描述车轮中的人辐条宽窄=关系亲密度有影响力的人、玩具、物品、宠物均可(3)影响轮三个adj.描述车轮中的人辐条宽窄=关系亲密度有48家庭规则转换尽可能多地列出家庭规则。有哪些规则现在仍然在遵守?看看每条规则涉及的生存意义,包含的核心智慧是什么?如何你将这些规则转化为指南,它们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在当前和过去的家庭规则中,有哪些仍然适用?遵守它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你在童年学习的哪些家庭规则被你传递给了其它人?能否帮助将它们转变为适用于他人的指南?家庭规则转换尽可能多地列出家庭规则。49我应该永远不要生气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不要顶嘴乖乖的,不然爸爸妈妈不喜欢你永远要准时起床,准时睡觉。性是肮脏的不要洋洋自得,骄傲使人失败错误是致命的,永远不要犯错误。一位来访者的家庭规则列表我应该永远不要生气一位来访者的家庭规50家庭规则转化为指南的步骤根本原则:不要抛弃规则中蕴含的基本智

慧和规则的目的

要点:将强迫性变为选择家庭规则转化为指南的步骤根本原则:不要抛弃规则中蕴含的基本智51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扮演导演,来决定每个人的位置,所形成的生动场面代表这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象征观点。最明显的功能:增加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优点:a.透过肢体行为的示范能将家庭沟通精确显现出来b.将过去的家庭经验于此时此刻重现steps:1.建立物理的距离与隐喻的距离之间的图像2.建构此雕塑3.探索此雕塑的过程应对方式—身体姿态力量——垂直高度水平距离—亲密关系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52家庭雕塑的理念假设为:人们对复杂人际系统会以压缩的、距离的隐喻形式铭记在心,对此系统的了解会分类、绘制成图像储存,而这些构成了个人心中对世界了解的图像。理念假设家庭雕塑的理念假设为:人们对复杂人际系统会以压缩的、距离的隐53

家庭雕塑是一强而有力的介入技术,在适当时机使用可增进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家庭雕塑介入时机的举例:(一)Satir经常会使用雕塑,藉着创造夸大的沟通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来分享她对沟通姿态的觉察,在将成员摆出沟通姿态后询问其身处此位置的感受,接着会邀请他们重新以放松的方式来摆出自己的沟通姿态,之后再教导他们更一致的沟通方式。(二)有力的矫正治疗中的滞碍与拖拖拉拉。(三)当学生检核其原生家庭时可用来切断过度的口语化、理智化、防卫及投射性的指责。(四)在家庭与婚姻咨询的临床实务中可有效的改善受训者情感反转移问题。使用时机使用时机54使用对象家庭雕塑可实施于家庭咨询中的个人、夫妇、两个协同治疗师或工作团队、父母与小孩的次系统、兄弟姐妹的次系统、整个家庭、与家庭有亲戚关系的网络;或运用于公司的训练与组织发展中,而其阶段与形式会因对象而有不同。

使用对象55

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现的角色为:雕塑者(或个案)、催化者(或治疗师)、角色扮演者(被雕塑者选出来扮演原生家庭成员者)、观众(观察并给反馈),若团体成员很少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则可以椅子、枕头或填充动物来充当角色。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56雕塑的可能焦点进行雕塑时要将雕塑扣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一)特定的问题或难事,(二)危机时期或事件(三)家庭关系中的某一向度如:权力。

雕塑的可能焦点57家庭雕塑的几种类型(一)原生家庭的雕塑:指父母与自己的三角关系,或加入其他兄弟姐妹。(二)工作伙伴的雕塑:如同侪、协同工作者、受雇者、雇主、督导及其他支援工作情境的人。(三)支持团体的雕塑:指能给个案爱与支持的人,如朋友、赞助者、知己或治疗师。(四)延伸家庭的雕塑:指大家庭或祖孙三代的家人。(五)自我面貌的雕塑:指协助个案认清整合自我多个部分(面貌)的雕塑。(六)现在的家庭雕塑:指在目前生活中与个案有亲近接触的人,如原生家庭、其他亲戚、室友或个案自己的家(伴侣、小孩)、或过世伴侣、前任伴侣。可反应个案目前的生活架构、情绪状态。

家庭雕塑的几种类型58现场演示讨好型雕塑:左脚单膝着地,左手摸着胃,右手臂弯曲,其手掌向上,眼神及手掌方向指向讨好对象。(易患肠胃病)指责型雕塑:双脚一前一后,左手叉腰,右手向前伸直,食指伸直指向对象,其余四指弯曲指向自己。(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理智型雕塑:双脚与肩同宽分开站直,腰板挺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头稍微仰望,目视天空。(易患腰椎病)打岔型雕塑:双脚呈“内八”站立,弯下腰,目光看着地下,双手朝下,自由摆动。(易患精神病)

现场演示讨好型雕塑:左脚单膝着地,左手摸着胃,右手臂弯曲,其59

家庭雕塑VS心理剧家庭雕塑VS心理剧60温度读取让小组成员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体验他们所处的人类环境,从而改变个体内部、两个人之间,以及多个人之间“温度”的方法。这一练习直接聚焦于加工过程。功能:a.帮助个体变得对自己和他人更具责任感b.给了我们机会,在相互的情境中吐露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c.提供了一个安全和信赖的氛围,让我们可以用表里一致的方式直接地沟通、确认,发出和接收信息主要包括五类内容:1.欣赏与激动2.忧虑、担心或迷茫3.抱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4.新的信息5.希望和梦想温度读取让小组成员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体验他们所处的人类环境,61

温度读取内容图示温度读取内容图示62

人们拥有许多不同的层面,个体需要将这些层面转化为一种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和一致的资源,即鉴别、转化并整合个体内部资源。个性部分舞会人们拥有许多不同的层面,个体需要将这些层面转化为一种63问题真实化

问题真实化,帮助个体承认,任何一种消极的行为或是品质,都可以在某个实践变成一种支持力量,并得到积极的使用。

将特定的事件和他对它们的使用区分开了事件或者人物不会引发我们的反应,如何反应取决于我们的选择。问题真实化问题真实化,帮助个体承认,任何一种消64基本过程

转化

整合接纳

承认

基本过程转化整合接纳承认65步骤——①为聚会准备好引导者和主体1.用著名人物来辨识和代表主体的各个部分;2.为这些部分选择形容词;3.将这些形容词归类;4.选择恰当的角色扮演者。

步骤——①为聚会准备好引导者和主体1.用著名人物来辨识和代表661.让各个部分见面和互动,以此作为聚会的开场2.让各个部分停下来,然后鉴别它们各自的感受3.与主体一起验证这些感受4.让各个部分重新开始互动,并且让它们将自己随后产生的感受夸张地表现出来5.再次让各个部分暂停,并鉴别它们的感受6.和主体一起验证新的感受步骤——②让各个部分见面1.让各个部分见面和互动,以此作为聚会的开场步骤——②让各个67步骤——③出现矛盾1.让各部分根据自身的印象来塑造这个聚会2.让其中一个部分占据主导地位3.让所有的部分暂停,识别它们各自的感受4.与主体一起验证这些感受

步骤——③出现矛盾1.让各部分根据自身的印象来塑造这个聚会681.让各个部分互动,并达到协作的状态2.让这些部分在彼此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3.让它们彼此接纳对方4.与主体一起审视思考整个过程步骤——④转化冲突步骤——④转化冲突69步骤——⑤举行整合仪式1.让每一个部分展现出它所拥有的众多资源以及所做出的转化。2.让每一个部分请求主体的接纳3.让主体整合并接纳所有属于自己的部分4.让主体带着更多新的选择和新的能量来掌控所有的部分。

步骤——⑤举行整合仪式70优越性:a.健康取向的治疗模式(非消除症状转化能量)b.积极向上的成长模式(“种子”模型)c.生动的干预技术(具象化行动化)d.整合并取的治疗理念局限性a.理论建设相对薄弱b.把问题归因于家庭系统内部,忽略了社会其他群体或其他社会环境因素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评价优越性: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评价7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心理剧&家排之区别当事人提供很多资料,同时告诉角色扮演的人,真实的人是“怎样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心理剧&家排之区别当事人提供很多72[1]王琪.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评析.[J].医学与哲学.2008,29(8).[2]陈芳.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社会心理科学[J].2013,28(2).[3]郭杰瑞,梁贺红.萨提亚——一种基于家庭治疗的心灵成长模式.科教文汇[J].2008(11).[4][美]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葛莫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73谢谢你的心思与耳朵!谢谢你的心思与耳朵!74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组员:郜玲玲吴晓绵丁积顺陈湘浙周思刘佳汪日博涵张紫钰黎秋君米洁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组员:郜玲玲吴晓绵丁积顺陈湘浙7512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背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技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理论12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背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技术76萨提亚家庭模式的背后Satir简介概述理论来源基本假设基本信念萨提亚家庭模式的背后Satir简介概述理论来源基本假设基本信77萨提亚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1916-1988,萨提尔)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1964年《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FamilyTherapy)——家庭治疗的“圣经”1951年

第一次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1948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萨提亚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78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79理论来源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整体观念全面系统看问题注重对整个家庭的治疗而非个人的治疗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潜能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理论来源系统论和家庭治疗人本主义与80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假设人类能够成长和发展,能够进行各种转变;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成长的资源;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持有的理念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是有力的治疗工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假设人类能够成长和发展,能够进行各种转8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对应对的信念对改变的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8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结;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大多数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的;个体通常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之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8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②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③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而且这一点应该被承认;④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越高应对的方式越统整;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问题本身不是问题,84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没有外在改变,也会有内在的改变;希望是改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拥有改变的资源;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可以改变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感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受感受;过程是通往改变的途径,内容形成了改变得以发生的情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改变总是可能的,即8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家庭出现的症状只是沟通缺乏的迹象或是家庭规则阻碍成员成长的迹象;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须的所有资源;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治疗师本人及其理念是治疗时最重要的工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家庭出现的症状86两种对立世界观基本三角关系生存姿态冰山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两种对立世界观基本三角关系生存姿态冰山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87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88基本三角关系(问题的起源)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雏形;在基本三角关系中,孩子将学到有关安全、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可爱之处等家庭规则;我们最终将家庭规则作为尺度衡量自身价值;P.S.:父母教给孩子的,并不包括所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而只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父亲母亲孩子基本三角关系基本三角关系(问题的起源)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89生存姿态(问题的表现)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生存姿态(问题的表现)讨好型90生存姿态——讨好型生存姿态——讨好型91生存姿态——指责型生存姿态——指责型92生存姿态——超理智型生存姿态——超理智型93生存姿态——打岔型生存姿态——打岔型94生存姿态——表里一致型生存姿态——表里一致型9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96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97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98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99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课件2100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是什么?)你会这样恐吓自己吗?转换生存姿态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致的恐惧101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身心健康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102第二步:“灾难化想象”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没有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被其中一些问题困扰,因此在努力战胜它的同时,不必隐藏你的焦虑与不安。第二步:“灾难化想象”103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

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致的种子。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104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讨好者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请想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和平等性。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讨好者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105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责备者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他人的接纳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有能量、自信责备者建议增加—106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超理智者如果能够对“感受”和“高智能”这两者赋予同样的价值,那么,你达到和谐完善的机会也就变得巨大了。建议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觉察,将你的情感、感受和身体意识与你们已经拥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超理智者如果能够对107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打岔者建议增加——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觉察,可以帮助你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你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当前。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有弹性打岔者建议增加—108冰山理论例子图示冰山理论例子图示109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110行为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觉观点期待渴望(人类具有的)自我,我是隐喻行为,故事内容姿态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我是谁---------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行为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觉观点期待渴望(人类具有的)自我,111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萨提亚: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112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而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借用学员张老师的话)这七个因素中的某个和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精神分析中的意识和潜意识也是用冰山来比喻的,认为人的意识是被潜意识左右的;管理学中也有冰山理论,它认为浮在表面的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的问题需要挖掘。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113冰山理论应用

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依次摆在地上,先让访客站在“个人行为”上,做必要的放松后让他清晰地感觉到目前困绕自己的问题;让他走到“感受”上,问他这样做有什么感受;达到目的后再让他走到“感受的感受”上,问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步骤不是固定的,但是最终要走到“自己”上。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是能让人在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根据自己到底是谁做出选择。冰山理论应用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114帮助来访者更有责任感;成为更好的决策者;拥有更高的自尊;拥有更高的一致性。萨提亚家庭模式治疗的四大总目标帮助来访者更有责任感;萨提亚家庭模式治疗的四大总目标115沟通问题和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表现沟通问题和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的本质问题的表现116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冥想家庭重塑家庭规则转换家庭雕塑温度读取个性部分舞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冥想家庭重塑家庭规则转换家庭雕塑117冥想开放直觉与情感的大脑右半球聚焦我们的能量平息内部对话更加充分地生活在“现在”开创新的可能性和新的选择整合我们的各个部分和资源冥想:由接纳而改变冥想开放直觉与情感的大脑右半球冥想:由接纳而改变118家庭重塑带出觉察打开冰山目的:与过往连接释放情绪更新经验发现未知认出惯性模式转化能量运用资源去除纠结自我负责整合工具:家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轮步骤:①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引导描述离家前创伤性事件,询问感受)②雕塑父母原生家庭(引导接纳,分享深层感受、建立联结、触碰渴望)③雕塑父母约会、求爱与婚礼场景(重演、询问感受)④重新雕塑主角家庭(承认、表达未实现的渴望与预期,接纳自己和父母,改变应对模式)家庭重塑带出觉察目的:与过往连接释放情绪更新经验119(1)家谱图steps:主角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N,B,P,M,A,E,Hetc.)让主角给父母增加一些元素(三个adj.+压力情境下主次要应对姿态)关于孩子(年长到年幼,包括不在了的,完善资料)根据主角自己的观点指出:父母或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则任何家庭模式(例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原因等)家庭价值和信念:对教育、金钱等方面的价值观家庭神话或家庭秘密家族主题(1)家谱图steps:120涉及祖孙三代,从最年长的开始,以主角到达法定成人年龄作为结束。通过年代顺序列出以下信息:每个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重要家庭事件日期&获得重大成就日期重大历史事件日期(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动乱等)(2)家庭生活编年史涉及祖孙三代,从最年长的开始,以主角到达法定成人年龄作为结束121(3)影响轮三个adj.描述车轮中的人辐条宽窄=关系亲密度有影响力的人、玩具、物品、宠物均可(3)影响轮三个adj.描述车轮中的人辐条宽窄=关系亲密度有122家庭规则转换尽可能多地列出家庭规则。有哪些规则现在仍然在遵守?看看每条规则涉及的生存意义,包含的核心智慧是什么?如何你将这些规则转化为指南,它们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在当前和过去的家庭规则中,有哪些仍然适用?遵守它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你在童年学习的哪些家庭规则被你传递给了其它人?能否帮助将它们转变为适用于他人的指南?家庭规则转换尽可能多地列出家庭规则。123我应该永远不要生气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不要顶嘴乖乖的,不然爸爸妈妈不喜欢你永远要准时起床,准时睡觉。性是肮脏的不要洋洋自得,骄傲使人失败错误是致命的,永远不要犯错误。一位来访者的家庭规则列表我应该永远不要生气一位来访者的家庭规124家庭规则转化为指南的步骤根本原则:不要抛弃规则中蕴含的基本智

慧和规则的目的

要点:将强迫性变为选择家庭规则转化为指南的步骤根本原则:不要抛弃规则中蕴含的基本智125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扮演导演,来决定每个人的位置,所形成的生动场面代表这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象征观点。最明显的功能:增加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优点:a.透过肢体行为的示范能将家庭沟通精确显现出来b.将过去的家庭经验于此时此刻重现steps:1.建立物理的距离与隐喻的距离之间的图像2.建构此雕塑3.探索此雕塑的过程应对方式—身体姿态力量——垂直高度水平距离—亲密关系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126家庭雕塑的理念假设为:人们对复杂人际系统会以压缩的、距离的隐喻形式铭记在心,对此系统的了解会分类、绘制成图像储存,而这些构成了个人心中对世界了解的图像。理念假设家庭雕塑的理念假设为:人们对复杂人际系统会以压缩的、距离的隐127

家庭雕塑是一强而有力的介入技术,在适当时机使用可增进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家庭雕塑介入时机的举例:(一)Satir经常会使用雕塑,藉着创造夸大的沟通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来分享她对沟通姿态的觉察,在将成员摆出沟通姿态后询问其身处此位置的感受,接着会邀请他们重新以放松的方式来摆出自己的沟通姿态,之后再教导他们更一致的沟通方式。(二)有力的矫正治疗中的滞碍与拖拖拉拉。(三)当学生检核其原生家庭时可用来切断过度的口语化、理智化、防卫及投射性的指责。(四)在家庭与婚姻咨询的临床实务中可有效的改善受训者情感反转移问题。使用时机使用时机128使用对象家庭雕塑可实施于家庭咨询中的个人、夫妇、两个协同治疗师或工作团队、父母与小孩的次系统、兄弟姐妹的次系统、整个家庭、与家庭有亲戚关系的网络;或运用于公司的训练与组织发展中,而其阶段与形式会因对象而有不同。

使用对象129

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现的角色为:雕塑者(或个案)、催化者(或治疗师)、角色扮演者(被雕塑者选出来扮演原生家庭成员者)、观众(观察并给反馈),若团体成员很少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则可以椅子、枕头或填充动物来充当角色。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130雕塑的可能焦点进行雕塑时要将雕塑扣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一)特定的问题或难事,(二)危机时期或事件(三)家庭关系中的某一向度如:权力。

雕塑的可能焦点131家庭雕塑的几种类型(一)原生家庭的雕塑:指父母与自己的三角关系,或加入其他兄弟姐妹。(二)工作伙伴的雕塑:如同侪、协同工作者、受雇者、雇主、督导及其他支援工作情境的人。(三)支持团体的雕塑:指能给个案爱与支持的人,如朋友、赞助者、知己或治疗师。(四)延伸家庭的雕塑:指大家庭或祖孙三代的家人。(五)自我面貌的雕塑:指协助个案认清整合自我多个部分(面貌)的雕塑。(六)现在的家庭雕塑:指在目前生活中与个案有亲近接触的人,如原生家庭、其他亲戚、室友或个案自己的家(伴侣、小孩)、或过世伴侣、前任伴侣。可反应个案目前的生活架构、情绪状态。

家庭雕塑的几种类型132现场演示讨好型雕塑:左脚单膝着地,左手摸着胃,右手臂弯曲,其手掌向上,眼神及手掌方向指向讨好对象。(易患肠胃病)指责型雕塑:双脚一前一后,左手叉腰,右手向前伸直,食指伸直指向对象,其余四指弯曲指向自己。(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理智型雕塑:双脚与肩同宽分开站直,腰板挺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头稍微仰望,目视天空。(易患腰椎病)打岔型雕塑:双脚呈“内八”站立,弯下腰,目光看着地下,双手朝下,自由摆动。(易患精神病)

现场演示讨好型雕塑:左脚单膝着地,左手摸着胃,右手臂弯曲,其133

家庭雕塑VS心理剧家庭雕塑VS心理剧134温度读取让小组成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