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_第1页
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_第2页
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_第3页
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_第4页
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科学领域理解与实践

主讲人:牛晓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三部分一、《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言。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三部分一、《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言。2一、关于科学领域一、关于科学领域3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儿童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并解释的过程称之为科学探究,

儿童基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形成的对其逻辑关系的理解可称之为数学认知.科学探究有助于儿童更好的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数学认知则有助于儿童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4案例:《水不会洒了》·小花解解渴吧专·专心给兰花浇水案例:《水不会洒了》·小花解解渴吧专5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6分析案例:《水不会洒了》

思考如下问题:

1、幼儿的学习特点?

2、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3、教与学的方式?

分析案例:《水不会洒了》

思考如下问题:

1、幼儿的学习特点7案例体现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引言第一段)探究解决问题尝试发现2、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第二段)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3、教与学的方式(第三段)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

案例体现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引言第一段)81、理解目标内涵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目标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1、理解目标内涵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9案例:《野外考察》案例:《野外考察》10说说这个案例优势:孩子亲近自然,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不足:1、草率结束,没有目的性。2、对孩子的提问,没有采取任何方式。说说这个案例11怎样组织活动前的预想与讨论:活动中的关键提问:活动后的整理、分析整理与归纳:怎样组织活动前的预想与讨论:12结论探究能力是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观察比较--思考猜测--调查测量–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探究方法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等基本方法

结论探究能力13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都要从这三个维度考虑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14案例分析:阅读分析案例,了解幼儿探究的特点阅读两个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①幼儿是如何探究的?

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案例分析:阅读分析案例,了解幼儿探究的特点15案例1:《小汽车》昨天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今天都放在窗台上,老师还在旁边放了一些纸板、小棍和绳子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小莉看了一下自己的轮子还在,还发现了旁边的纸板等材料,她拿起她的轮子,挑选了一些小棍和大小不同的纸板,坐到一张桌子旁,把那些纸板分类后,挑选了一张小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要做一个好玩的小汽车。”小莉将小棍穿过纸板上的洞,做成两个车轴,接着选了两个圆形轮子放在前面,两个方形轮子放在后面,她把手指放在轮子后面轻轻推,小车在桌面上面滑动了。她低头仔细地看着轮子,不再推了,笑了起来。她拆下后面的方轮子,跑到轮子堆中选了两个蛋形的轮子,迅速装在后面的轴上。她再推小车时,小车摇晃着向前滚动起来,她笑了起来。她又把车拿到地板上滚动,热情地让小朋友来看她的车颠簸着滚动向前的样子。案例1:《小汽车》昨天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16幼儿的探究幼儿可以自主、主动学习;幼儿的想法与成人不同;

教师的支持给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材料适宜,能引发幼儿探究。幼儿的探究17案例2:宝宝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盐、沙子、水和油的容器,他将手指伸进面粉里,然后举起手指并对着手指吹气,当面粉从手指上被吹掉时,他笑了起来,接着他又把手指伸进盐里,他看着它,发现上面没有沾到什么东西,特特拿来一个装水的罐子,倒出一些在一个空碗里,他把碗里的水晃荡了几分钟,接着舀了几勺面粉放到水里并用勺子快速的搅动,这个过程中他非常投入,他举起几勺这种混合物,倾斜勺子,使它滴落到碗里。重复做了几次后,他又把一只手放在往下滴的混合物的下面,混合物便滴落到他手里。他笑着用两手摩擦这种混合物,还举起来给另一个孩子看,说:“看看这是粘的!”接着又把手伸到碗里的液体中去。宝宝加了更多的面粉,接着又加了一些水,他重复这种“倒----感觉”的过程。过了一会,他在一大碗纯净水中把手洗净,接着把手伸到盐中,并观察沾了盐的手指,他向手指吹气,这次发现没能把盐吹掉,接着他又把手指伸到水里。最后,特特拿来另一个碗,并往碗里倒水,尔后他开始往水里加盐,每次添加他都会把手伸到水里感觉一下。案例2:宝宝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18幼儿的探索●

幼儿的探索是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幼儿是在动态的操作中、在于材料的互动中来建构自己的经验的●

幼儿在活动中经历了观察探索、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的过程幼儿的探索19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②为什么往水里加面粉水会变粘?加入更多的面粉会有怎样的变化?③为什么手指湿的时候盐能沾到上面而干的时候不能?④为什么沾到手指上的盐不能像面粉一样被吹掉?⑤在水中加入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20教师的支持●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幼儿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答案;●悉心观察并理解幼儿的探究,不随意介入(善于观察、富有洞察力)教师的支持●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21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杜威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种与生俱来的特点是探究事物的内驱力,是人生的一部分,与呼吸、饮食一样重要。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幼儿具22口腔探索口腔探索23“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是“润物细声”的,但对幼儿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深远的。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24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1、理解目标内涵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具体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

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1、理解目标内涵25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26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27上下上下28

左右左右29手套配对比高矮手套配对比高矮30各种物品中的“数”、“形”、“序”排序时间形状对应各种物品中的“数”、“形”、“序”排序时间形状对应31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32户外体育用品户外体育用品33形状与空间在生活中的运用形状与空间在生活中的运用34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形”、“序”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形”、“序”35

2、案例分析

阅读案例1思考:

①案例中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和经验如何?②结合案例反思当前存在的对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是什么?2、案例分析阅读案例1思考:36案例分析:

在一所幼儿园,我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墙面和黑板上张贴着很多加减法算式,老师说,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但当天给我们看的是一个操作活动,孩子们用瓜子皮,玉米皮,小棍,豆子等,粘贴妈妈的头像。我问身边的一个男孩:“你知道3+5等于几吗?”孩子立刻回答“8”。我又问“那3+8等于几呢?”孩子也很快回答“11”,此时老师走过来听我们的谈话。我接着问:“你看你粘贴的画,这个妈妈的左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我又问“右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再一次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那么,两个眉毛一共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用手指着从左到右数“1,2,3,4,5,6,7,8,9,10。10个。”我便回头问老师:“你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案例分析:在一所幼儿园,我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墙面和37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经验

掌握了10的基数概念没有真正掌握加法算式的意义不能应用所学的数学解决相关的问题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经验

掌握了10的基数概念38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儿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的期望经常会过高过于注重表面的“教”的结果、轻内在的“学”的过程脱离生活和实际问题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儿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的期望经常会过39阅读活动案例2思考:

①此活动在目标、途径、方式上哪些方面符合《指南》的要求?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③幼儿在活动中是如何学习的,其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阅读活动案例2思考:40案例:《数柿子》说起数数,我们班的孩子能一口气数到100,而面对满满一箱子的柿子,孩子们似乎乱了章法,他们急于得到结果,蹲下就各自数开了,捡最大的往自己跟前拿,一边拿一边大声的数1个、2个、3个……数着数着互相就有了干扰:丁文数到7的时候,李宇一个劲说9,丁文生气的说:“你小点声,我都数不了了。”王莹着急的叫张泽:“等会儿,这几个我都数过了,你怎么还数呀?”张泽说:“我不知道,咱俩的都混一块儿了。”我看时机已到,是引导孩子们想办法解决互相干扰问题的时候了。于是我大声的问:“怎么样,数清楚了吗?柿子到底有多少呀?”“没有”显然孩子们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哪?”我接着问,“因为他老给我捣乱,我老数不对。”“因为人太多,挤在一块儿都混了。”“谁有办法把柿子数清楚?”听我这么一问,孩子们渐渐地安静了,认真的思考起来。刘林第一个说:“我想还是一个人数吧,这样不吵。”孩子们也都一致同意。于是老师请刘林来数,可是他刚数到一半就数不下去了,他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混到了一起。这时张泽提议两个人来数,一人数一半,他邀请李宇,两个人商量着:“你从这边数,我在那边数。”说完两个人一人把这一头数了起来,张泽把柿子排成长长的一溜,李宇把柿子摆成三角形,这下界限非常明显很容易区分,虽然最终没有数出总数,但是他们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案例:《数柿子》说起数数,我们班的孩子能一口气数41一直坐在后排的毛慧芳非常自信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把柿子数清楚。”说完她就蹲下来,把所有的柿子都翻成把儿冲上,数一个,就把一个柿子翻过来放一边,直到数完最后一个,她站起来笑笑说:“我数完了,一共35个柿子。”孩子们为她鼓起掌来。我不失时机的鼓励更多的孩子们:“谁还有好的办法把柿子数清楚?”“我会2个、2个的数”,“我会5个、5个的数”,“我还会10个、10个的数哪,肯定特别快。”孩子们的智慧之门一下子被开启了,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尝试不同的数柿子的方法,他们彼此交流,互相借鉴经验,最后终于数清一共摘了50个柿子。一直坐在后排的毛慧芳非常自信的站起来说:“老师我42教师的支持※教师注重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其兴趣需求,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在生活和游戏中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使其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引导幼儿在不断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建构数学经验,获得主动发展教师的支持※教师注重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其兴趣需求,43《指南》数学认知领域强调1、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感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获得真实的经验2、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对具体事物不断抽象概括实现的3、幼儿的数学认知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指南》数学认知领域强调1、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44幼儿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1、直觉行动思维发生变化2、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1、直觉行动思维发生变化45数学认知领域的核心价值1、强调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2、强调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能力的发展3、强调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数学认知领域的核心价值1、强调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46

梳理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和

策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并运用数学

(数学教育生活化)以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数学(在游戏中渗透,创设有趣的情境)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探索

(操作性)梳理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和

策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并47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促进

和锻炼幼儿思维能力,使其自觉的运用数学概念、经验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促进4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犹如一盏“指明灯”,它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照亮了孩子人生的起点!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必读的一本书,有了这本书,幼儿教师就有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孩子就会得到最大空间的发展,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祖国更加富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犹如一盏“指明灯”,它49

谢谢!

5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科学领域理解与实践

主讲人:牛晓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1三部分一、《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言。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三部分一、《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言。52一、关于科学领域一、关于科学领域53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儿童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并解释的过程称之为科学探究,

儿童基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形成的对其逻辑关系的理解可称之为数学认知.科学探究有助于儿童更好的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数学认知则有助于儿童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有序性。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54案例:《水不会洒了》·小花解解渴吧专·专心给兰花浇水案例:《水不会洒了》·小花解解渴吧专55最新指南科学领域解读主题讲座课件56分析案例:《水不会洒了》

思考如下问题:

1、幼儿的学习特点?

2、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3、教与学的方式?

分析案例:《水不会洒了》

思考如下问题:

1、幼儿的学习特点57案例体现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引言第一段)探究解决问题尝试发现2、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第二段)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3、教与学的方式(第三段)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

案例体现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引言第一段)581、理解目标内涵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目标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1、理解目标内涵二、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及内涵59案例:《野外考察》案例:《野外考察》60说说这个案例优势:孩子亲近自然,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不足:1、草率结束,没有目的性。2、对孩子的提问,没有采取任何方式。说说这个案例61怎样组织活动前的预想与讨论:活动中的关键提问:活动后的整理、分析整理与归纳:怎样组织活动前的预想与讨论:62结论探究能力是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观察比较--思考猜测--调查测量–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探究方法观察比较实验验证调查测量等基本方法

结论探究能力63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都要从这三个维度考虑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64案例分析:阅读分析案例,了解幼儿探究的特点阅读两个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①幼儿是如何探究的?

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案例分析:阅读分析案例,了解幼儿探究的特点65案例1:《小汽车》昨天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今天都放在窗台上,老师还在旁边放了一些纸板、小棍和绳子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小莉看了一下自己的轮子还在,还发现了旁边的纸板等材料,她拿起她的轮子,挑选了一些小棍和大小不同的纸板,坐到一张桌子旁,把那些纸板分类后,挑选了一张小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要做一个好玩的小汽车。”小莉将小棍穿过纸板上的洞,做成两个车轴,接着选了两个圆形轮子放在前面,两个方形轮子放在后面,她把手指放在轮子后面轻轻推,小车在桌面上面滑动了。她低头仔细地看着轮子,不再推了,笑了起来。她拆下后面的方轮子,跑到轮子堆中选了两个蛋形的轮子,迅速装在后面的轴上。她再推小车时,小车摇晃着向前滚动起来,她笑了起来。她又把车拿到地板上滚动,热情地让小朋友来看她的车颠簸着滚动向前的样子。案例1:《小汽车》昨天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66幼儿的探究幼儿可以自主、主动学习;幼儿的想法与成人不同;

教师的支持给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材料适宜,能引发幼儿探究。幼儿的探究67案例2:宝宝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盐、沙子、水和油的容器,他将手指伸进面粉里,然后举起手指并对着手指吹气,当面粉从手指上被吹掉时,他笑了起来,接着他又把手指伸进盐里,他看着它,发现上面没有沾到什么东西,特特拿来一个装水的罐子,倒出一些在一个空碗里,他把碗里的水晃荡了几分钟,接着舀了几勺面粉放到水里并用勺子快速的搅动,这个过程中他非常投入,他举起几勺这种混合物,倾斜勺子,使它滴落到碗里。重复做了几次后,他又把一只手放在往下滴的混合物的下面,混合物便滴落到他手里。他笑着用两手摩擦这种混合物,还举起来给另一个孩子看,说:“看看这是粘的!”接着又把手伸到碗里的液体中去。宝宝加了更多的面粉,接着又加了一些水,他重复这种“倒----感觉”的过程。过了一会,他在一大碗纯净水中把手洗净,接着把手伸到盐中,并观察沾了盐的手指,他向手指吹气,这次发现没能把盐吹掉,接着他又把手指伸到水里。最后,特特拿来另一个碗,并往碗里倒水,尔后他开始往水里加盐,每次添加他都会把手伸到水里感觉一下。案例2:宝宝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68幼儿的探索●

幼儿的探索是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幼儿是在动态的操作中、在于材料的互动中来建构自己的经验的●

幼儿在活动中经历了观察探索、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的过程幼儿的探索69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②为什么往水里加面粉水会变粘?加入更多的面粉会有怎样的变化?③为什么手指湿的时候盐能沾到上面而干的时候不能?④为什么沾到手指上的盐不能像面粉一样被吹掉?⑤在水中加入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70教师的支持●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幼儿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答案;●悉心观察并理解幼儿的探究,不随意介入(善于观察、富有洞察力)教师的支持●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71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杜威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种与生俱来的特点是探究事物的内驱力,是人生的一部分,与呼吸、饮食一样重要。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幼儿具72口腔探索口腔探索73“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是“润物细声”的,但对幼儿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深远的。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74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1、理解目标内涵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具体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在某一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

三、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1、理解目标内涵75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76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77上下上下78

左右左右79手套配对比高矮手套配对比高矮80各种物品中的“数”、“形”、“序”排序时间形状对应各种物品中的“数”、“形”、“序”排序时间形状对应81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82户外体育用品户外体育用品83形状与空间在生活中的运用形状与空间在生活中的运用84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形”、“序”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形”、“序”85

2、案例分析

阅读案例1思考:

①案例中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和经验如何?②结合案例反思当前存在的对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是什么?2、案例分析阅读案例1思考:86案例分析:

在一所幼儿园,我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墙面和黑板上张贴着很多加减法算式,老师说,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但当天给我们看的是一个操作活动,孩子们用瓜子皮,玉米皮,小棍,豆子等,粘贴妈妈的头像。我问身边的一个男孩:“你知道3+5等于几吗?”孩子立刻回答“8”。我又问“那3+8等于几呢?”孩子也很快回答“11”,此时老师走过来听我们的谈话。我接着问:“你看你粘贴的画,这个妈妈的左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我又问“右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再一次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那么,两个眉毛一共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用手指着从左到右数“1,2,3,4,5,6,7,8,9,10。10个。”我便回头问老师:“你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案例分析:在一所幼儿园,我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墙面和87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经验

掌握了10的基数概念没有真正掌握加法算式的意义不能应用所学的数学解决相关的问题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经验

掌握了10的基数概念88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儿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的期望经常会过高过于注重表面的“教”的结果、轻内在的“学”的过程脱离生活和实际问题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儿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的期望经常会过89阅读活动案例2思考:

①此活动在目标、途径、方式上哪些方面符合《指南》的要求?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③幼儿在活动中是如何学习的,其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阅读活动案例2思考:90案例:《数柿子》说起数数,我们班的孩子能一口气数到100,而面对满满一箱子的柿子,孩子们似乎乱了章法,他们急于得到结果,蹲下就各自数开了,捡最大的往自己跟前拿,一边拿一边大声的数1个、2个、3个……数着数着互相就有了干扰:丁文数到7的时候,李宇一个劲说9,丁文生气的说:“你小点声,我都数不了了。”王莹着急的叫张泽:“等会儿,这几个我都数过了,你怎么还数呀?”张泽说:“我不知道,咱俩的都混一块儿了。”我看时机已到,是引导孩子们想办法解决互相干扰问题的时候了。于是我大声的问:“怎么样,数清楚了吗?柿子到底有多少呀?”“没有”显然孩子们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哪?”我接着问,“因为他老给我捣乱,我老数不对。”“因为人太多,挤在一块儿都混了。”“谁有办法把柿子数清楚?”听我这么一问,孩子们渐渐地安静了,认真的思考起来。刘林第一个说:“我想还是一个人数吧,这样不吵。”孩子们也都一致同意。于是老师请刘林来数,可是他刚数到一半就数不下去了,他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混到了一起。这时张泽提议两个人来数,一人数一半,他邀请李宇,两个人商量着:“你从这边数,我在那边数。”说完两个人一人把这一头数了起来,张泽把柿子排成长长的一溜,李宇把柿子摆成三角形,这下界限非常明显很容易区分,虽然最终没有数出总数,但是他们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案例:《数柿子》说起数数,我们班的孩子能一口气数91一直坐在后排的毛慧芳非常自信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把柿子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