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第1页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第2页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第3页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第4页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0240—200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OfDesignandConstructionforLandslideStabilization1总则1.1为使滑坡防治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特制定本规范。1.2为正确有效地加固滑坡体,提高滑坡稳定性,提供防治滑坡灾害地质依据,必须专门对滑坡开展详细勘察。1.3滑坡防治工程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滑坡防治工程须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市政规划、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相结合。(2)滑坡防治工程须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采用先进方法技术,使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3)在一般条件下,防治工程应控制滑坡体变形不超过设计允许范围,不产生危及建筑安全的地质灾害。(4)在特殊条件下,防治工程应能控制滑坡体的整体稳定,不产生危及生命和财产的重大地质灾害。1.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标准,一般按50~100年服务期限考虑,特殊工程应进行专门论证。位于人口密集区的滑坡防治工程,安全系数应适当增加。1.5位于水库区或江河边的滑坡防治工程设计,须考虑库(江)水位及其变化对滑坡的影响。1.6滑坡防治工程,应根据滑坡类型、规模、稳定性,并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及分布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选用截排水、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格构锚固、挡土墙、注浆、减载压脚及植物工程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1.7防治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基本规定2.1一般规定2.1.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清楚的滑坡,可简化设计阶段。2.1.2可行性方案设计:根据防治目标,在已审定的滑坡防治地质勘察报告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论证,并作出工程估算;提交可行性方案设计报告及可行性方案设计附图册,并提交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估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估算书的形式作为附件提交。2.1.3初步设计:对可行性方案设计推荐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试验;提出具体工程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编制相应的报告及图件,进行工程概算;提交初步设计报告及设计附图册,并提交有关试验报告等附件;计算和概算内容可以计算书和概算书的形式作为附件提交。2.1.4施工图设计:对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图进行细部设计;提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要求;并满足工程施工和工程招投标要求:编制工程施工图件及说明,进行工程预算;提交施工设计图册及施工图说明书、预算书等。2.1.5应急治理工程设计是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中的特殊内容,可简化上述设计阶段。但应急治理须与后续的正常治理相适应,并为正常治理提供基础。2.2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2.2.1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是滑坡防治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根据任务书要求,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对防治工程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分析论证,进行投资估算,确定优化方案。2.2.2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必须在己审定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并依据有关文件进行。2.2.3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的选定,应在遵循防治工程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2.2.4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须对滑坡的危害性和实施防治工程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应统计核实滑坡发生时可能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2.2.5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应论证工程实施的可能性;阐明在现今技术经济条件下,实施工程的可能性,并与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等方案进行对比。2.2.6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须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定有关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并结合防治工程要求,建立和完善地质力学模型。2.2.7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应根据滑坡防治工程的级别,选定设计安全系数标准,考虑有关工况,并结合拟布置的工程位置,专门对滑坡推力进行计算。2.2.8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的比较,均必须达到论证深度要求,具备技术经济可比性。2.2.9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应根据所在地域,明确气温、降雨、库水位、地震、附加荷载等基本设计参数,确定荷载来源及其组合特征;根据任务书要求,明确设计技术依据和定额标准,根据防治工程目标和级别确定设计标准。2.2.10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应对滑坡防治工程进行效益评估,包括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2.11对于I级滑坡防治工程,应专门编制监测设计,内容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防治工程效果和动态长期监测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监测技术和监测频次。2.2.12施工组织是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应结合雨季和库水位变化等特征,安排合理的施工程序和工程实施顺序,并确定切实可行的工期。2.2.13应结合城镇规划,编制防治工程的保护和灾害风险管理措施。2.2.14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须提交相应的设计附图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1、A0或更大幅画。2.2.15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也可以计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2.2.16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必须详细说明估算的编制办法、费率标准、实际工程量及定额依据等,也可以估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2.3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2.3.1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必须在已审定的防治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编制;根据推荐方案,补充必要的设计参数,进行结构设计。2.3.2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必须对推荐方案所依据参数进行充分论证,并进行现场专项试验和室内模拟分析。2.3.3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应对各工程单元充分计算,进行结构设计。2.3.4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须提交相应的设计附图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1、A0或更大幅面。2.3.5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也可以计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2.3.6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必须详细说明概算的编制办法、费率标准、实际工程量及定额依据等,也可以概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2.4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2.4.1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须对滑坡防治工程涉及的各工程单元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编制相应的施工图设计说明书。2.4.2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基本思路、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机械、施工顺序、进度计划、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理等。2.4.3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须提交相应的设计图册,一般为A3幅面,平面布置图可采用Al、A0或更大幅面。2.4.4滑坡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应详细说明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并以计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2.4.5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必须详细说明预算的编制办法、费率标准、实际工程量及定额依据等,并以预算书的形式单独提交。3滑坡分类及防治工程勘察3.1滑坡分类3.1.1滑坡类型按主要因素划分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型式等主要因素,可按表3.1.1对滑坡进行分类。表3.1.1滑坡主要类型分类类型亚类特征描述堆积层(土质)滑滑坡滑坡堆积体滑坡由滑坡等形成的块块碎石堆积体体,沿下伏基基岩或体内滑滑动崩塌堆积体滑坡由崩塌等形成的块块碎石堆积体体,沿下伏基基岩或体内滑滑动崩滑堆积体滑坡由崩滑等形成的块块碎石堆积体体,沿下伏基基岩或体内滑滑动黄土滑坡由黄土构成,大多多发生在黄土土体中粘土滑坡由粘土构成。如昔昔格达组、成成都粘土等残坡积层滑坡由花岗岩风化壳、沉沉积岩残坡积积等构成,浅浅表层滑动人工弃土滑坡由人工开挖堆填弃弃渣构成,次次生滑坡岩质滑坡近水平层状滑坡由基岩构成。沿缓缓倾岩层或裂裂隙滑动,滑滑动面倾角≤10°切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沿顺顺坡岩层或裂裂隙面滑动切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滑动动面与岩层层层面相切。常常沿倾向坡山山外的一组软软弱面滑动逆层滑坡由基岩构成。沿倾倾向坡外的一一组软弱面滑滑动,岩层倾倾向山内,滑滑动面与岩层层层面相切变形体危岩体由基岩构成。岩体体受多组软弱弱面控制,存存在潜在滑动动面堆积层变形体由堆积体构成。以以蠕滑变形为为主,滑动面面不明显3.1.2滑坡类型按其他因素划分根据滑体厚度、运移方式、成因属性、稳定程度、形成年代和规模等其他因素,可按表3.1.2进行滑坡分类。表3.1.2滑坡其他因素分类有关因素名称类别特征说明滑体厚度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lOOm以内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100~25m之间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超过225m运移形式推移式滑坡上部岩层滑动,挤挤压下部产生生变形,滑动动速度较快,滑滑体表面波状状起伏,多见见于有堆积物物分布的斜坡坡地段牵引式滑坡下部先滑,使上部部失去支撑而而变形滑动。一一般速度较慢慢,多具上小小下大的塔式式外貌,横向向张性裂隙发发育,表面多多呈阶梯状或或陡坎状发生原因工程滑坡由于施工开挖山体体或建筑物加加载引起的滑滑坡。还可细细分为:(1)工程新滑坡::由于开挖山山体或建筑物物加载所形成成的滑坡;(2)工程复活古滑滑坡:久已存存在的滑坡,由由于“斩腰切脚”引起复活的滑滑坡自然滑坡由于自然地质作用用产生的滑坡坡。按其发生生的相对时代代,可分为古古滑坡、老滑滑坡、新滑坡坡现今稳定程度活滑坡发生后仍继续活动动的滑坡。后后壁及两侧有有新鲜擦痕,滑滑体内有开裂裂、鼓起或前前缘有挤出等等变形迹象死滑坡发生后已停止发展展,一般情况况下不可能重重新活动,坡坡体上植被较较盛,常有居居民点发生年代现代滑坡现今正在发生滑动动的滑坡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滑滑动,现今整整体稳定的滑滑坡古滑坡全新世以前发生滑滑动的滑坡,现现今整体稳定定的滑坡滑体体积小型滑坡(小型崩塌)<10×104m33(<1×104m3)中型滑坡(中型崩塌)10×104m33~100×104m3(1×104m3~100×104m3)大型滑坡(大型崩塌)100×104mm3~1000×104m3(10×104m33~100×104m3)特大型滑坡(特大型崩塌)1000×1044m3~100000×104m3(100×104mm3~1000×104m3)巨型滑坡(巨型崩塌)>10000×1004m3(>1000×1044m3)3.2滑坡防治工程勘察3.2.1滑坡防治工程实施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可采用主—辅剖面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勘察精度,并进行反馈设计和信息化施工。3.2.2滑坡勘察可采用主一辅剖面法进地,沿滑坡主滑方向,详细查明滑坡体的结构,根据滑坡复杂程度和工程重要性,确定一至数条主剖面,并布置辅助剖面。滑坡两主剖面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辅助剖面之间及辅助剖面与主剖面之间的间距,一般为40~lOOm。3.2.3滑坡勘察,主要用地面测绘与钻探、井探、槽探等方法结合进行;必要时,可采用硐探和地球物理。须重点查明滑坡体、滑带和滑床的结构特征,特别应了解滑带的基本性状和物理力学特征。3.2.4滑坡区及邻区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采用的比例尺为1∶200~1∶2000,须提供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沿主滑方向的主剖面及相关剖面图及横断面图等。3.2.5在进行滑坡勘察中,应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的滑坡地面变形、深部位移、地下水动态等监测,为防治工程设计、施工和效果评估提供充分依据。3.2.6根据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地质环境,进行相应的物理力学试验,提供滑体天然容重、饱和容重、滑带土的峰值和残余抗剪强度、滑床地基承载参数、地下水位以及孔隙水压力等参数,并结合反演法和内比法,推荐出合理的设计参数。3.2.7滑坡区的地貌形态、地表裂缝、建筑物和树木变形、地下水动态、人工扰动等特征,结合地表变形和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对滑坡体稳定现状和蓄水后可能的变化进行科学评价,并作出滑坡防治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估。3.2.8在施工过程中,应实时对滑坡进行跟踪测绘编录,检验、补充及更正勘察结论,并进行反馈设计。3.2.9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前期勘察期间,应收集大气降雨、库(江)水位动态及附加荷载等数据,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和设计。3.2.10滑坡防治工程设计,须依据审定后的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4滑坡防治工程分级及设计安全系数4.1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划分根据受灾对象、受灾程度、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可按表4.1对滑坡防治工程进行综合划分。表4.1一般滑坡防治工程分级表级别ⅠⅡⅢ危害对象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城市主要集镇。或大型型工矿企业、重重要桥梁、国国道专项设施施一般集镇。县级或或中型工矿企企业,省道及及一般专项设设施受灾程度危害人数人>10001000~5000<500直接经济损失万元>10001000~5000<500灾害期望损失万元·a—1>1000010000~50000<5000施工难度复杂一般简单工程投资/万元>10001000~5000<5004.2滑坡荷载及强度标准1.荷载(1)滑坡体自重;(2)滑坡体上建筑物等产生的附加荷载;(3)地下水产生的荷载,包括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等;(4)地震荷载;(5)动荷载,如汽车荷载等;(6)江(库)水位。2.荷载强度标准(1)暴雨强度按10~100的重现期计;(2)地震荷载按50~10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计;(3)库水位按坝前高程计,并根据不同地段作调整,即接洪水线。滑坡防治工程暴雨和地震荷载强度取值标准参见表4.2。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别暴雨强度重现期//a地震荷载(年超越越概率10%)设计校核设计校核Ⅰ5010050Ⅱ2050Ⅲ10204.3滑坡稳定性评价计算公式滑坡稳定性评价应根据滑坡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用恰当的方法,并可参考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公式推荐如下。1.堆积层(包括土质)滑坡包括两种滑动面类型。(1)滑动面为折线形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可用费伦纽斯法(Fellenius)进行校核。计算公式见附录1。(2)滑动面为单一平面或圆弧形詹布法(Jabu)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可用毕肖普法(Bishop)进行校核。计算公式见附录1。2.岩质滑坡用平面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计算公式见附录1。4.4滑坡滑带参数确定带力学参数,可采用试验、经验数据类比与反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反演公式推荐为:内聚力(4.4—1)内摩擦角(4.4—2)一般条件下,可根据安全系数确定稳定状态:Ks=1.05~1.15,滑坡处于暂时稳定;Ks=0.95~1.00,滑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4.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1)抗滑安全系数设计:自重,Ks=1.2~1.4;自重+地下水,Ks=1.1~1.3。校核:自重+暴雨+地下水,Ks=1.02~1.15;自重+地震+地下水,Ks=1.02~1.15。(2)抗倾安全系数对于崩滑体防治工程,应采用抗倾安全系数进行设计。设计:自重,Ks=1.5~2.0:自重+地下水,Ks=1.3~1.7。校核:自重+暴雨+地下水,Ks=1.1~1.5;自重+地震+地下水,Ks=1.1~1.5。(3)抗剪断安全系数当采用注浆或微型桩加固滑带时,应采用抗剪断安全系数进行设计。设计:自重,Ks=2.0~2.5:自重+地下水,Ks=1.7~2.2。校核:自重+暴雨+地下水,Ks=1.2~1.5;自重+地震+地下水,Ks=1.2~1.5。(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应根据其工程级别进行,即I级防治工程的安全系数取高值,Ⅲ级防治工程的安全系数取低值。(5)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可采用分级方法进行,即主体防治工程安全系数可取高值,附属或临时防治工程安全系数可相应降低。(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取值,推荐如下(表4.5)。工工程级别与工矿安全系数类型I级防治工程Ⅱ级防治工程III级防治工设计校核设计校核设计校核工况Ⅰ工况Ⅱ工况Ⅲ工况Ⅳ工况Ⅰ工况II工况Ⅲ工况Ⅳ工况I工况II工况Ⅲ工况Ⅳ抗滑动1.3∫1.41.2∫1.31.10∫1.151.10∫1.151.25∫1.301.15∫1.301.05∫1.101.05∫1.101.15∫1.201.10∫1.201.02∫1.051.02∫1.05抗倾倒1.7∫2.01.5∫1.71.30∫1.501.30∫1.501.6∫1.91.4∫1.61.20∫1.401.20∫1.401.5∫1.81.3∫1.51.10∫1.301.10∫1.30抗剪断2.2∫2.51.9∫2.21.40∫1.501.40∫1.502.1∫2.41.8∫2.11.30∫1.401.30∫1.402.0∫2.31.7∫2.01.20∫1.301.20∫1.30注:(1)工况I一自重;(2)工况II一自重+地下水;(3)工矿III一自重+暴雨+地下水(4)工况Ⅳ一自重+地震+地下水。5排水工程5.1一般规定5.1.1排水工程设计,应在滑坡防治总体方案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降雨条件,制定地表排水、地下排水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案。5.1.2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等级所确定的防洪标准予以确定,并依此确定排水工程建筑物的级别、安全超高及安全系数。5.1.3当滑坡体上存在地表水体,且必须保留时,应进行防渗处理,并与拟建排水系统相接。5.1.4地下排水工程,应视滑动面状况、滑坡所在山坡汇水范围内的含水层与隔水层水文地质结构及地下水动态特征,选用隧硐排水、钻孔排水或盲沟排水等方案。5.1.5当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复杂时,排水工程对于滑坡稳定系数的提高值可不作为设计依据,但可作为安全储备加以考虑。5.2排水工程设计一、地表排水5.2.1地表排水工程,应根据滑坡的规模、范围及其重要程度,准确、合理地选定设计标准,即选定某一降雨频率作为计算流量的标准。将大于设计标准或在非常情况下使工程仍能发挥其原有作用的安全标准,作为校核标准。5.2.2地表排水工程设计的频率地表汇水流量计算,可根据中国水利科学院水文研究所提出的小汇水面积设计流量公式计算。即:(5.2.2—1)式中:QP—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m3/s);SP—设计降雨强度(mm/h);τ—流域汇流时间(h);φ—径流系数;n—降雨强度衰减系数;F—汇水面积(km2)。当缺乏必要的流域资料时,可按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即:当F≥3km2时(5.2.2—2)当F<3km2时(5.2.2—3)式中:各量同5.2.2—1式。5.2.3排水沟断面形状可为矩形、梯形、复合型及U形等(图5.2.3)。梯形、矩形断面排水沟,易于施工,维修清理方便,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和输移力,在滑坡防治排水工程设计时应优先考虑。5.2.4地表排水工程水力设计,应首先对排水系统各主、支沟段控制的汇流面积进行分割计算,并根据设计降雨强度和校核标准分别计算各主、支沟段汇流量和输水量;在此基础上,确定排水沟断面或校核已有排水沟过流能力。5.2.5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为:(5.2.5—1)式中:Q—过流量(m3/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W—过流断面面积(m2);C—流速系数(m/s),宜采用下列二式计算:(1)巴甫洛夫斯基公式C=Ry/n(5.2.5—2)式中:y为与n、R有关的指数。(2)满宁公式C=R1/6/n(5.2.5—3)式(5.2.2—2)和(5.2.5—3)中,R—水力半径(m);n—糙率。对刚性材料的排水沟,n的取值,建议采用《溢洪道设计规范》(SDJ341—89)、《渠道防渗工程设计技术规范》(SLl8—91)的推荐数值。5.2.6外围截水排水沟应设置在滑坡体或老滑坡后缘,远离裂缝5m以外的稳定斜坡面上。依地形而定,平面上多呈“人”字形展布。沟底比降无特殊要求,以能顺利排除拦截的地表水为原则。根据外围坡体结构,截水沟迎水面需设置泄水孔,推荐尺寸为100mm×l00mm~300mm×300mm。5.2.7当排水沟通过裂缝时,应设置成叠瓦式的沟槽,可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制成。5.2.8有明显开裂变形的坡体,应及时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整平积水坑、洼地,使降雨能迅速沿排水沟汇集、排走。5.2.9滑坡体上若有水田,应改为旱地耕作。若有积水的池、塘、库,应停止耕作。滑坡体后缘(外围),若分布有可能影响滑坡的积水的池、塘、库时,宜停止耕作;否则其底和周边均须实施防渗工程。5.2.10排水沟进出口平面布置,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导流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4倍。5.2.11当排水沟断面变化时,应采用渐变段衔接,其长度可取水面宽度之差的5~20倍。5.2.12排水沟的安全超高,不宜小于0.4m,最小不小于0.3m;对弯曲段凹岸,应考虑水位壅高的影响。5.2.13排水沟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容许半径及沟底宽度的5倍。最小容许半径可按下式计算:(5.2.13)式中:Rmin—最小容许半径(m);v—沟道中水流流速(m/s);A—沟道过水断面面积(m2)。5.2.14在排水沟纵坡变化处,应避免上游产生壅水。断面变化,宜改变沟道宽度,深度保持不变。5.2.15设计排水沟的纵坡,应根据沟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并进行抗冲刷计算。当自然纵坡大于1∶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5.2.16跌水和陡坡进出口段,应设导流翼墙,与上、下游沟渠护壁连接。梯形断面沟道,多做成渐变收缩扭曲面;矩形断面沟道,多做成“八”字墙形式。5.2.17陡坡和缓坡连接剖面曲线,应根据水力学计算确定;跌水和陡坡段下游,应采用消能和防冲措施。当跌水高差在5m以内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水高差大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5.2.18排水沟,宜用浆砌片石或块石砌成;地质条件较差,如坡体松软段,可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修建。砌筑排水沟砂浆的标号,宜用M7.5~M10。对坚硬块片石砌筑的排水沟,可用比砌筑砂浆高一级标号的砂浆进行勾缝,且以勾阴缝为主。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的标号,宜用C10~C155.2.19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及边墙,应设伸缩缝,缝间距为10--15m。伸缩缝处的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二、地下排水5.2.20当滑坡体表层有积水湿地和泉水露头时,可将排水沟上端做成渗水盲沟,伸进湿地内,达到疏干湿地内上层滞水的目的。渗水盲沟,须用不含泥的块石、碎石填实,两侧和顶部做反滤层(图5.2.20)。5.2.21为拦截滑坡体后山和滑坡体后部深层地下水及降低滑坡体内地下水位,须将横向拦截排水隧硐修于滑坡体后缘滑动面以下,与地下水流向基本垂直;纵向排水疏干隧硐,可建在滑坡体(或老滑坡)内,两侧设置与地下水流向基本垂直的分支截排水隧硐和仰斜排水孔。配有排水孔的截排水隧硐,其排水能力可由下式计算(图5.2.21):(5.2.21)式中:Q—单井涌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d);H—水头或潜水含水层层厚度(m);Sw—排水孔中水位降深深(m);d—井距之半(m);;rw—井半径(m);b1—井排至排泄边界的的距离(m);b2—井排至补给边界的的距离(m)。5.2.22对于规模小小、滑面埋深深较浅的滑坡坡,采用支撑撑盲沟排除滑滑坡体地下水水,具体施工工简便、效果果明显的优点点,并可起到到抗滑支撑的的作用。(1)支撑盲沟长长度计算采用公式为:(5..2.22—1)式中:L—支撑盲盲沟长度(m);T—作用于盲沟上的滑滑坡推力(kN);α—支撑盲沟后的滑坡坡滑动面倾角角(°);h、b—支撑盲盲沟的高、宽宽(m);γ—盲沟内填料容量,采采用浮容量(kN/m3)φ—盲沟基础与地基内内摩擦角(°);Ks—设计安全系数,取取值1.3。(2)支撑盲沟排排除地下水的的出水量计算算①当设计盲沟长度大大于50m时(5.2..22—2)式中:Q—盲沟出出水量(m3/d);L—盲沟长度(m)::K—渗透系数(m/dd)H—含水层厚度(m));h—动水位至含水层底底板的高度(m)R—影响半径(m)。②当设计盲沟长度小小于50m时(5..2.22—3)式中的公式中符号号意义同式5.2.22—2。5.3排水工程施工一、地表表排水5.3.1地表排水工工程施工,首首先按设计要要求,选定位位置,确定轴轴线。然后按按设计图纸尺尺寸、高程、量量定开挖基础础范围,准确确放出基脚大大样尺寸,进进行土方开挖挖与沟体砌(浇)筑。宜根据据土质结构进进行放坡。5.3.2开挖土方基基坑时,必须须留够稳定边边坡,以防滑滑塌。对淤泥泥质土、软粘粘土、淤泥等等松软土层,应应尽量挖除。重重要的大落差差跌水、陡坡坡地基,还可可夯压加固处处理。5.3.3填方基础,必必须按规定尺尺寸分层夯实实,达到设计计要求,并做做必要的土样样测试检验。5.3.4石方开挖中,打炮炮眼、装炸药药和爆破等工工序,必须严严格按照有关关爆破操作规规程进行,以以杜绝工伤事事故。5.3.5开挖出的沟沟基,如地基基承载力达不不到设计要求求时,应进行行地基处理加加固。如除泥泥换土,填砂砂砾石料,扰扰动土夯实、灰灰土夯实,打打木桩,混凝凝土桩等。5.3.6排水沟底板和边墙墙砌筑为人工工操作,质量量不易均匀。砌砌筑工艺总的的要求为:平平(砌筑平面大体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向下,安放稳稳实)、紧(石块间必须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砂浆填满捣实实,不留空隙)。5.3.7砌砖宜用座浆法,砌砌片石用座浆浆法或灌浆法法;石料或砖砖,使用前应应洗刷干净。5.3.8砌砌石时,基础础应敷设50~80mm砂浆垫层层。第一层宜宜选用较大片片石;分层砌砌筑,每层厚厚约250~300mm,由外向向里,先砌面面石,再灌浆浆塞实;铺灰灰座浆要牢实实。5.3.9砌片石石(砖)时,应注意意纵、横缝互互相错开,每每层横缝厚度度保持均匀。未未凝固的砌层层,避免震动动。5.3.10须勾缝的砌砌石面,在砂砂浆初凝后,应应将灰缝抠深深30~50mm,清净湿湿润,然后填填浆勾阴缝。二、地下排水5.3.11地下下排水隧硐施施工时,当地地层比较完整整、地质条件件较好时,开开挖、衬砌和和灌浆三个施施工过程可依依次进行,即即先将隧硐全全部挖通,以以后再进行衬衬砌和灌浆;;但当岩层破破碎、地质条条件不良时,应应边开挖边衬衬砌。5.3.12隧硐硐开挖,可依依据滑坡具体体地质情况,选选择人工开挖挖方法或钻孔孔爆破方法进进行;当使用用钻孔爆破法法,须根据岩岩层完整程度度,确定全断断面开挖或导导洞开挖;在在地下水比较较丰富的地段段,宜采用下下导洞开挖。5.3.13对对于不稳定地地层,在开挖挖爆破后,永永久衬砌前,应应采用木支撑撑、钢支撑或或喷混凝土锚锚杆支护等临临时支护措施施。5.3.14在特特别软弱或大大量涌水的地地层中开挖隧隧硐,应采用用超前灌浆或或管棚加固方方法,先将地地层预先加固固,然后再进进行开挖。5.3.15隧硐硐浇砌,应沿沿轴线方向分分段进行。当当结构设有永永久缝时,按按永久缝施工工和设置止水水。如永久缝缝间距过大或或无永久缝时时,应设临时时施工缝分段段浇砌,段长长宜为8~15m。为避免窝窝工,可采用用跳仓浇砌。在横断断面上,浇砌砌顺序应为先先底拱、后边边墙和顶拱;;因地质条件件差,也可先先顶拱、后边边墙,最后底底拱。5.3.16支撑撑盲沟施工时时,开挖基础础应置于滑动动面0.5m以下的稳定定地基上。基基底纵向为台台阶式,每级级台阶长度不应应小于4m,放坡系数数控制在0.05以内。5.3.17支支撑盲沟基础础砌筑,宜每每隔1~3m设一牙石凸凸榫,可采用用100~200mm填料片石石;沟壁砂砾砾石反滤层厚度度不应低于150mm。6抗滑桩6.1一般规规定6.1.1抗滑桩桩是滑坡防治治工程中较常常采用的一种种措施。采用用抗滑桩对滑滑坡进行分段段阻滑时,每每段宜以单排排布置为主,若若弯矩过大,应应采用预应力力锚拉桩。6.1.2抗滑桩桩桩长宜小于于35m。对于滑带带埋深大于25m的滑坡,采采用抗滑桩阻阻滑时,应充充分论证其可可行性。6.1.3抗滑桩桩间距(中对中)宜为5~lOm。抗滑桩嵌嵌固段须嵌人人滑床中,约约为桩长的1/3~2/5。为了防止滑滑体从桩间挤挤出,应在桩桩间设钢筋砼砼或浆砌块石石拱形挡板。在在重要建筑区区,抗滑桩之之间应用钢筋筋砼联系梁联接接,以增强整整体稳定性。6.1.4抗滑桩桩截面形状以以矩形为主,截截面宽度一般般为1.5~2.5m,截面长度度一般为2.0~4.0m。当滑坡推力力方向难以确确定时,应采采用圆形桩。6.1.5可结结合建设用地地的实际需要要,对滑坡进进行“开发性”治理,利用用抗滑桩形成成平台,提供供建筑场地。6.1.6抗滑桩桩按受弯构件件设计。对于于利用抗滑桩桩作为建筑物物桩基的工程程,即“承重阻滑桩”,须按《建建筑桩基技术规规范》(JGJ944—94)进行桩基竖竖向承载力、桩桩基沉降、水水平位移和挠挠度验算,并并须考虑地面面附加荷载对对桩的影响。6.2抗滑桩桩设计6.2.1抗抗滑桩所受推推力可根据滑滑坡的物质结结构和变形滑滑移特性,分分别按三角形形、矩形或梯梯形分布考虑虑。6.2.2抗滑桩设计计荷载包括::滑坡体自重重、孔隙水压压力、渗透压压力、地震力力等。对于跨跨越库水位线线的滑坡,须须考虑每年库库水位变动时时对滑坡体产产生的渗透压压力。6.2.3抗滑桩推力力应按滑坡滑滑动面类型选选用相应的推推力计算公式式(附录1)。6.2.4抗滑桩桩前前须进行土压压力计算。若若被动土压力力小于滑坡剩剩余抗滑力时时,桩的阻滑滑力按被动土土力考虑。被被动土压力计计算公式如下下:(6..2.4)式中:Ep—被动动土压力(kN/m);γ1、φ1—分别为桩前岩土体体的容重(kN/m3)和内摩擦角(°);h1—抗滑桩受荷段长度度(m)。6.2.5布置于库(江)水水位一带的抗抗滑桩可不考考虑滑体前缘缘的抗力,即即抗滑力为0,但必须进进行嵌固段侧侧压力验算。6.2.6抗滑桩受荷荷段桩身内力力应根据滑坡坡推力和阻力力计算,嵌固固段桩身内力力根据滑面处处的弯矩和剪剪力按地基弹弹性的抗力地地基系数(K)概念计算,简简化式为:(6.22.6)式中:m—地基系系数随深度变变化的比例系系数;n—随岩土类别变化的的常数,如0、0.5、1……;y—嵌固段距滑带深度度(m);y0—与岩土类别有关的的常数(m)。地基系数数与滑床岩体体性质相关,可可概括为下列列情况:(1)KK法。地基系系数为常数KK,即n=O。滑床为较较完整的岩质质和硬粘土层层。(2)mm法。地基系系数随深度呈呈线性增加,即即#=1。一般地,简简化为K=my。滑床为为硬塑—半坚硬的砂粘粘土、碎石土土或风化破碎碎成土状的软软质岩层。(3)当当0<n<l时,K值随深度为为外凸的抛物物线,按这种种规律变化的的计算方法通通常称为“C”法;当n>l时,K值随深度为为内凸的抛物物线变化。第三种情情况应通过现现场试验确定定。抗滑桩地地基系数的确确定可简化为为K法和m法两种情况。6.2.7抗滑桩嵌固固段桩底支承承根据滑床岩岩土体结构及及强度,可采采用自由端、铰铰支端或固定定端。6.2.8抗滑桩的稳稳定性与嵌固固段长度、桩桩间距、桩截截面宽度,以以及滑床岩土土体强度有关关,可用围岩岩允许侧压力力公式判定::(1)较较完整岩体、硬硬质粘土岩等等(6.2.8—11)式中:σmax——嵌固段围岩岩最大侧向压压力值(kPa);ρ1—折减系数,取决于于岩土体裂隙隙、风化及软软化程度,沿沿水平方向的的差异性等,一般为0.1~0.5;R—岩石单轴抗压极限限强度(kPa)。(2)一一般土体或严严重风化破碎碎岩层((6.2.88—2)式中:σmaxx—同6.2.8—1式;ρ2—折减系数,取决于于土体结构特特征和力学强强度参数的精精度,宜取值值为0.5~1.0σp—桩前岩土体作用于于桩身的被动动土压应力(kPa):σa—桩后岩土体作用于于桩身的主动动土压应力(kPa)。6.2.9抗滑滑桩嵌固段的的极限承载能能力与桩的弹弹性模量、截截面惯性矩和和地基系数相相关。在进行行内力计算时时,须判定抗抗滑桩属刚性性桩还是弹性性桩,以选取取适当的内力力计算公式。判判定式如下::(1)按“K”法法计算,即地地基系数为常常数时,当βh2≤1.0,属刚性桩;当βh2>1.0,属弹性桩。其中:β为桩的变变形系数(m-1),其值为::(6.22.9—1)式中:K—地基基系数(kN/m3);BP—桩正面计算宽度((m),矩形桩BP=B+1,圆形桩桩BP=0.9(B+1)E—桩弹模(kPa));I—桩截面惯性矩(mm4)。(2)按“m”法计算,即地基系系数为三角形形分布时,当ah2≤2.5,属刚性桩;ahh2>2.5,属弹性桩桩。其中a—桩的变形系数,((m-1),其值为::(6.22.9—1)式中:m—地基系系数随深度变变化的比例系系数(kN/m3);其余符号号注释同6.2.9—1。6.2.10当当滑坡对抗滑滑桩产生的弯弯矩过大时,推推荐采用预应应力锚拉桩(图6.2.10)。其桩身可可按弹性桩计计算,但根据据施加预应力力的大小,抗抗滑桩配筋与与上两种桩型型明显不同。6.2.11矩形抗滑桩桩纵向受拉钢钢筋配置数量量应根据弯矩矩图分段确定定,其截面积积按如下公式式计算(6.2.11——1)或(66.2.111—2)且要求满足条件ζζ≤ζb当采用直径d≤225的Ⅱ级螺纹钢时时,相对界限限受压区高度度系数ζb=0.544;当采用直直径d=28~40的Ⅱ级螺纹钢时时,相对界限限受压区高度度系数ζb=0.566。as、ζ、γs计算系数由下式给给定:(6.2.11——3)(6.2.11——4)(6.2.11——5)式中:As—纵向向受拉钢筋截截面面积(mm2);M—抗滑桩设设计弯矩(N·mm);fy—受拉钢筋抗拉强度度设计值(N/mm2)fcm—砼弯曲抗压压强度设计值值(N/mm2);h0—抗滑桩截面有效高高度(mm);b—抗滑桩截面宽度((mm):K1—抗滑桩受受弯强度设计计安全系数,取1.05。6.2.12矩形抗滑滑桩应进行斜斜截面抗剪强强度验算,以以确定箍筋的的配置。其计计算公式为::(6.22.12—1)且要求满足条件::(6..2.12—2)式中:V—抗滑桩桩设计剪力(N);Vcs—抗滑桩斜截截面上砼和箍箍筋受剪承载载力(N);fc—砼轴心抗压设计强强度值(N/mm2);fyv—箍筋抗拉设设计强度设计计值(N/mm2),取值不大大于310N/mm2;h0—抗滑桩截面有效高高度(mm);b—抗滑桩截面宽度((mm);Asy—配置在同一一截面内箍筋筋的全部截面面面积(mm2);S—抗滑桩箍筋间距((mm);K2—抗滑桩斜截面受剪剪强度设计安安全系数,取取1.10。6.3抗滑桩桩构造6.3.1保护环环境,桩顶宜宜埋置于地面面以下0.5m,但应保证证滑坡体不越越过桩顶。当当有特殊要求求时,如作为为建筑物基础础等,桩顶可可高于地面。6.3.2桩身身混凝土可采采用普通混凝凝土。当施工工许可时,也也可采用预应应力混凝土。桩桩身混凝土的的强度宜C20、C25或C30。地下水或或环境土有侵侵蚀性时,水水泥应按有关关规定选用。6.3.3纵纵向受拉钢筋筋应采用Ⅱ级以上的带带肋钢筋或型型钢。6.3.4纵纵向受拉钢筋筋直径应大于于16mm。净距应应在120~250mm之间。如如用束筋时,每每束不宜多于于3根。如配置单单排钢筋有困困难时,可设设置两排或三三排,排距宜宜控制在120~200mm之内。钢钢筋笼的混凝凝土保护层应大大于50mm。6.3.5纵纵向受拉钢筋筋的截断点应应在按计算不不需要该钢筋筋的截面以外外,其伸出长长度应不小于于表6.3.5规定的数值。6.3.6桩桩内不宜配置置弯起钢筋,可可采用调整箍箍筋的直径、间间距和桩身截截面尺寸等措措施,以满足足斜截面的抗抗剪强度。6.3.7箍箍筋宜采用封封闭式。肢数数不宜多于3肢,其直径径在lO~16mm之间,间间距应小于500mm。6.3.8钢钢筋应采用焊焊接、螺纹或或冷挤压连接接。接头类型型以对焊、帮帮条焊和搭接接焊为主。当当受条件限制制,必须在孔孔内制作时,纵纵向受力钢筋筋应以对焊或或螺纹连接为为主。表6.3.5纵向受受力钢筋的最最小搭接长度度((mm)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C20C25C30Ⅰ级钢筋30d25d20d月牙纹Ⅱ级钢筋40d35d30dⅢ级钢筋45d40d35d注:①表中d为钢筋直径径;②月牙纹钢筋筋直径d>25mm时,其伸伸出长度应按按表中数值增增加5d采用。6.3.9桩桩的两侧及受受压边,应适适当配置纵向向构造钢筋,其其间距宜为400~500mm,直径不不应小于12mm。桩的受压边两两侧,应配置置架立钢筋,其其直径不宜小小于16mm。6.3.10当采用预应力力混凝土时,除除应满足《混混凝土结构设设计规范》(GBJl00—89)外,尚应符符合下列要求求:(1)预应力施加方方法宜采用后后张法。如采采用先张法时时,应充分论论证其可靠性性。(2)预应力筋宜为为低松弛高强强钢绞线。(3)下端锚固于桩桩身下部3~5m范围内。锚锚固段内,根根据计算布置置钢筋网片。(4)上段锚固应选选用可靠的锚锚具,并在锚锚固部位预埋埋钢垫板。垫垫板须与锚孔孔垂直。(5)水泥砂浆强度度等级不应低低于M25。6.4抗滑桩桩施工6.4.1抗抗滑桩应严格格按设计图施施工。应将开开挖过程视为为对滑坡进行行再勘察的过过程,及时进进行地质编录录,以利于反反馈设计。6.4.2抗抗滑桩施工包包含以下工序序:施工准备备、桩孔开挖挖、地下水处理理、护壁、钢钢筋笼制作与与安装、混凝凝土灌注、混混凝土养护等等。6.4.3施施工准备应按按下列要求进进行:(1)按工程要求进进行备料,选选用材料的型型号、规格符符合设计要求求,有产品合合格证和质检检单。(2)钢筋应专门建库堆堆放,避免污污染和锈蚀。(3)使用普通硅硅酸盐水泥。(4)砂石料的杂杂质和有机质质的含量应符符合《混凝土土结构工程施施工及验收规规范》(GBB5024—92)的有关关规定。6.4.4桩孔以人工工开挖为主,并并按下列原则则进行:(1)开挖前应平平整孔口,并并做好施工区区的地表截、排排水及防渗工工作。雨季施施工时,孔口口应加筑适当高度度的围堰。(2)采用间隔方方式开挖,每每次间隔1~2孔。(3)按由浅至深深、由两侧向向中间的顺序序施工。(4)松散层段原原则上以人工工开挖为主,孔孔口做锁口处处理,桩身作作护壁处理。基基岩或坚硬孤孤石段可采用用少药量、多多炮眼的松动动爆破方式,但但每次剥离厚厚度不宜大于于30cm。开挖基基本成型后再再人工刻凿孔孔壁至设计尺尺寸。(5)根据岩土体体的自稳性、可可能日生产进进度和模板高高度,经过计计算确定一次次最大开挖深深度。一般自稳稳性较好的可可塑——硬塑状粘性性土、稍密以以上的碎块石石土或基岩中中为1.0~1.2m;软弱的粘粘性土或松散散的、易垮塌塌的碎石层为为0.5~0.6m;垮塌严重重段宜先注浆浆后开挖。(6)每开挖一段段应及时进行行岩性编录,仔仔细核对滑面面(带)情况,综合分析研研究,如实际际情况与设计计有较大出入入时,应将发发现的异常及及时向建设单单位和设计人人员报告,及及时变更设计计。实挖桩底底高程应会同同设计、勘察察等单位现场场确定。(7)弃渣可用卷卷扬机吊起。吊吊斗的活门应应有双套防开开保险装置。吊吊出后应立即即运走,不得得堆放在滑坡坡体上,防止止诱发次生灾灾害。6.4.5桩孔开挖过过程中应及时时排除孔内积积水。当滑体体的富水性较较差时,可采采用坑内直接接排水;当富富水性好,水水量很大时,宜宜采用桩孔外外管泵降排水水。6.4.6桩孔开挖过过程中应及时时进行钢筋混混凝土护壁,宜宜采用C20砼。护壁的的单次高度根根据一次最大大开挖深度确确定,一般为为1.0~1.5m。护壁厚度度应满足设计计要求,一般般为100~200mm,应与围围岩接触良好好。护壁后的的桩孔应保持持垂直、光滑滑。6.4.7钢筋笼的制作与安安装可根据场场地的实际情情况按下列要要求进行。(1)钢筋笼尽量量在孔外预制制成型,在孔孔内吊放竖筋筋并安装。孔孔内制作钢筋筋笼必须考虑虑焊接时的通通风排烟。(2)竖筋的接头头采用双面搭搭接焊、对焊焊或冷挤压。接接头点需错开开。(3)竖筋的搭接接处不得放在在土石分界和和滑动面(带)处。(4)并孔内渗水水量过大时,应应采取强行排排水、降低地地下水位措施施。6.4.8桩芯混凝土土灌注。应符符合下列要求求。(1)待灌注的桩桩孔应经检查查合格。(2)所准备的材材料应满足单单桩连续灌注注。(3)当孔底积水水厚度小于lOOmm时,可采采用干法灌注注;否则应采采取措施处理理。(4)当采用干法法灌注时,混混凝土应通过过串筒或导管管注入桩孔,串串筒或导管的的下口与混凝凝土面的距离为1~3m。(5)桩身混凝土土灌注应连续续进行,一般般不留施工缝缝。当必须留留置施工缝时时,应按《混混凝土结构工工程施工及验验收规范》((GBJ500204—92)的有关规定定进行处理。(6)桩身混凝土土,每连续灌灌注0.5~0.7m时,应插入入振动器振捣捣密实一次。(7)对出露地表表的抗滑桩应应及时派专人人用麻袋、草草帘加以覆盖盖并浇清水进进行养护。养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6.4.9桩身混凝土土灌注过程中中,应取样做做混凝土试块块。每班、每每百立方米或或每搅百盘取取样应不少于于一组。不足足百立方米时时,每班都应应取。6.4.10当孔孔底积水深度度大于lOOmm,但有条条件排干时,应应尽可能采取取增大抽水能能力或增加抽抽水设备等措措施进行处理理。6.4.11若孔孔内积水难以以排千,应采采用水下灌注注方法进行混混凝土施工,保保证桩身混凝凝土质量。6.4.12水下下混凝土必须须具有良好的的和易性,其其配合比按计计算和试验综综合确定。水水灰比宜为0.5~0.6,坍落度宜为160~200mm,砂率宜宜为40%~50%,水泥用用量不宜少于于350kg/m3。6.4.13灌灌注导管应位位于桩孔中央央,底部设置置性能良好的的隔水栓。导导管直径宜为为250~350mm。导管使使用前应进行试试验,检查水水密、承压和和接头抗拉、隔隔水等性能。进进行水密试验验的水压不应应小于孔内水水深的1.5倍压力。6.4.14水下下混凝土灌注注应按下列要要求进行。(1)为使隔水栓能顺利利排出,导管管底部至孔底底的距离宜为为250~500mm。(2)为满足导管初次埋埋置深度在0.8m以上,应有有足够的超压压力能使管内内混凝土顺利利下落并将管管外混凝土顶升升。(3)灌注开始后,应连连续地进行,每每根桩的灌注注时间不应超超过表6.4.14的规定。的土灌注量/m3<50100150200250≥300灌注时间/h≤5≤8412≤16420424(4)灌注过程中,应经经常探测井内内混凝土面位位置,力求导导管下口埋深深在2~3m,不得小于lm。(5)对灌注过程中的井井内溢出物,应应引流至适当当地点处理,防防止污染环境境。6.4.15若若桩壁渗水并并有可能影响响桩身混凝土土质量时,灌灌注前宜采取取下列措施予予以处理:(1)使用堵漏技术堵住住渗水口。(2)使用胶管、积积水箱(桶),并配以小小流量水泵排排水。(3)若渗水面积大大,则应采取取其他有效措措施堵住渗水水。6.4.16抗抗滑桩的施工工应符合下列列安全规定。(1)监测应与施工同步步进行。当滑滑坡出现险情情,并危及施施工人员安全全时,应及时时通知人员撤撤离。(2)孔口必须设置置围栏。严格格控制非施工工人员进入现现场。人员上上下可用卷扬扬机和吊斗等等升降设施。同时应准备软梯和安全绳备用。孔内有重物起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升降设备应由专人操(3)井下工作人员必须须戴安全帽,且且不宜超过2人。(4)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检测井下的有有害气体。孔孔深超过lOm后,或lOm内有CO、C02、NO、N02、甲烷及瓦斯等等有害气体并并且含量超标标或氧气不足足时,均应使使用通风设施施向作业面送送风。井下爆爆破后,必须须向井内通风风,得炮烟粉粉尘全部排除除后,方能下下井作业。(5)井下照明必须采用用36V安全电压。进进入井内的电电气设备必须须接零接地,并并装设漏电保保护装置,防防止漏电触电电事故。(6)井内爆破前,必必须经过设计计计算,避免免药量过多造造成孔壁坍塌塌。须由己取取得爆破操作作证的专门技技术工人负责责。起爆装置置宜用电雷管管,若用导火火索,其长度度应能保证点点炮人员安全全撤离。6.4.17抗滑滑桩属于隐蔽蔽工程,施工工过程中,应应做好滑带的的位置,厚度度等各种施工工和检验记录录。对于发生生的故障及其其处理情况,应应记录备案。7预应力锚锚索7.1一般规规定7.1.1预应力锚索是对滑滑坡体主动抗抗滑的一种技技术。通过预预应力的施加加,增强滑带带的法向应力力和减少滑体体下滑力,有有效地增强滑滑坡体的稳定定性。7.1.2预应力锚索索主要由内锚锚固段、张拉拉段和外锚固固段三部分构构成。预应力力锚索材料宜宜采用低松弛弛高强钢绞线线加工,须满满足GB/T52244—95标准。7.1.3预应力锚索索设置必须保保证达到所设设计的锁定锚锚固力要求,避避免由于钢绞绞线松弛而被被滑坡体剪断断;同时,必必须保证预应应力钢绞线有有效防腐,避避免因钢绞线线锈蚀导致锚锚索强度降低低,甚至破断断。7.1.4预应力锚索索长度一般不不超过50m。单束锚索索设计吨位宜宜为500~2500kNN级,不超过过3000kN级。预应力锚锚索布置间距距宜为4~10m。7.1.5当滑坡体为为堆积层或土土质滑坡,预预应力锚索应应与钢筋砼梁梁、格构或抗抗滑桩组合作作用。7.1.6预应力锚索索设计时应进进行拉拔试验验。锚索试验验内容包括内内锚固段长度度确定、砂浆浆配合比、拉拉拔时间、造造孔钻机及钻钻具选定等。应应根据公式计计算和工程类类比,选取合合适的内锚固固段长度,进进行设计锚固力力和极限锚固固力试验,推推荐合适的内内锚固段长度度和砂浆配合合比是试验的的主要内容。7.2预应力锚索索设计7.2.1计算滑坡预预应力锚固力力前,应对未未施加预应力力的滑坡稳定定系数进行计计算,作为设设计的依据。滑滑坡设计荷载载包括:滑坡坡体自重、静静水压力、渗渗透压力、孔孔隙水压力、地地震力等。对对跨越库水位位线的滑坡,须须考虑每年库库水位变动时时对滑坡体产产生的渗透压压力或动水压压力。7.2.2预应力锚索索极限锚固力力通常由破坏坏性拉拔试验验确定。极限限拉拔力指锚锚索沿握裹砂砂浆或砂浆固固体沿孔壁滑滑移破坏的临临界拉拔力::容许锚固力力指极限锚固固力除以适当当的安全系数数(通常为2.0~2.5),它将为设计计锚固力提供供依据,通常常容许锚固力力为设计锚固固力的1.2~1.5倍;设计锚锚固力可依据据滑坡体推力力和安全系数数确定。7.2.3预应力锚索索将根据滑坡坡体结构和变变形状况确定定锁定值。即即:(1)当滑坡体结结构完整性较较好时,锁定定锚固力可达达设计锚固力力的100%。(2)当滑坡体蠕蠕滑明显,预预应力锚索与与抗滑桩相结结合时,锁定定锚固力应为为设计锚固力力的50%~80%。(3)当滑坡体具具崩滑性时,锁锁定锚固力应应为设计锚固固力的30%~70%。7.2.4预应力锚索索设计锚固力力的确定可分分为两种情况况。(1)岩质滑坡根据极限平衡法进进行计算,须须考虑预应力力沿滑面施加加的抗滑力和和垂直滑面施施加的法向阻阻滑力。稳定定系数和锚固固力计算公式式见附录1。(2)堆积层(包包括土质)滑坡根据传递系数法进进行计算,考考虑预应力锚锚索沿滑面施施加的抗滑力力,可不考虑虑垂直滑面产产生的法向阻滑滑力。计算公公式参见第6.2.3条。所需锚锚固力为:(7..2.4—1)式中:T—设计锚锚固力(kN/m);P—滑坡推力(kN//m);θ—锚索倾角(°)。7.2.5内锚固段长长度不宜大于于10m,可根据下下列三种方法法综合确定,其其中经验类比比方法更又(1)理论计算①按锚索体从胶结体体中拔出时,计计算锚固长度度(单位m);((7.2.55—1)②按胶结体与锚索体一一起沿孔壁滑滑移,计算锚锚固长度(单位m);(7.22.5—2)式中:T—设计计锚固力(kN);K—安全系数,取值22.0~4.0;n—锏绞线根数;d—钢绞线直径(mmm);D—孔径(mm);C1—砂浆与钢绞线允许许粘结强度(MPa);C2—砂浆与岩石的胶结结系数(MPa),为砂浆强强度的1/10除以安全系系数1.75~3.0。(2)类比法根据链子崖危岩体体锚固工程等等经验,推荐荐内锚固长度度如表7.2.5。表7.2.5锚固长长度推荐值表表序号吨位内锚固段长度/mm13000kN级以以上7~823000~20000kN级6~732000~10000kN级5~641000kN级以以下4~5(3)拉拔试验当滑体地质条件复复杂,或防治治工程重要时时,可结合上上述方法,并并对锚索进行行破坏性试验验,以确内锚锚固段的合理理长度。拉拔拔试验可分为为7天、14天、28天三种情况况进行,水灰灰比按0.38~0.45调配。7.2.6预预应力锚索的的最优锚固角角预应力锚索倾角主主要由施工条条件确定。但但是,可根据据两种方法综综合考虑其最最优倾角:(1)理论公式理论分析表明,锚锚索倾角满足足下式时是最最经济的:(7..2.6)式中:θ—锚索索倾角(°);a—滑面倾角(°);;ф—滑面内摩擦角(°°)。(2)实际经验对于自由注浆锚索索,锚固角倾倾角应大于11°,否则须增增设止浆环进进行压力注浆浆。7.2.7群群锚效应预应力锚索的数量量取决于滑坡坡产生的推力力和防治工程程安全系数。锚锚索间距宜大大于4m。若锚索间间距小于4m,须进行群群锚效应分析析。推荐公式式如下:(1)日本《VSLL锚固设计施施工规范》采采用公式:(77.2.7—1)(2)本规范推荐公式::(77.2.7—2)式中:D—锚索最最小间距(m);T—设计锚固力(kNN);d—锚索钻孔孔径(mm);L—锚索长度(m);;ρ—修正系数,取1005(kN2×m)。7.2.8锚索内端排列相邻锚索不宜等长长设计,可根根据岩体强度度和完整性交交错布置,长长短差在2~5m之间。7.3预应力锚索索构造7.3.1预应力锚索所采用用的钢绞线应应符合国标标标准(GB/T5223—95、GB/T52244—95),7丝标准型钢钢绞线参数如如表7.3.1。表7.3.1国国标7丝标准型钢钢绞线参数表表公称直径(mm)公称面积(mm2)每1000m理论质量(kg)强度级别(N·mm—2)破坏荷载(kN)屈服荷载(kN)伸长率(%)70%破断荷载11000h的松弛9.5054.8432186010286.63.52.5%11.1074.258018601381173.52.5%12.7098.777418601841563.52.5%15.20139.0110118602592203.52.5%预应力锚索所采用用的钢绞线亦亦可按照美国国标准(ASTMAA416—90a)、英国标准准(BS58996—80)、日本标准(JISG35536—88).执行。ASSTMA4116—90a7丝标准型钢钢绞线(270级)参数如表7.3.2。S1钢公称直径(mm)公称面积(mm2)每1000m理论质量(kg)强度级别(N·mm—2)破坏荷载(kN)屈服荷载(kN)伸长率(%)70%破断荷载11000h的松弛9.5354.844321860102.392.13.52.5%11.1174.195821860137.9124.13.52.5%12.7098.717751860183.7165.33.52.5%15.24140.0011021860260.7234.63.52.5%7.3.3对对中支架预应力锚索必须设设置对中支架架(架线环),避免钢绞绞线打缠和砂砂浆握裹效果果降低。对中中支架可用钢钢板或硬塑料料加工。每间间隔1.5~3.Om,设置一个个对中支架。7.3.4注浆管用高压胶管或塑料料软管加工,直直径(曲)宜为25mm。注浆完毕后后,须拔出注注浆管。7.3.5固结砂浆固结砂浆用砂含泥泥量不应超过过总重量的3%;云母及及轻物质含量量不应超过总总重量的3%;有机质质含量用比色色法试验,不不应深于标准准色。7.3.6添添加剂为了加速内锚固段的的固结强度,可可在砂浆中掺掺入0.3‰的三乙醇胺胺等无腐蚀性性添加剂。添添加剂的使用用应符合《砼砼外加剂应用用技术规范》(GBJlll9—88)。7.3.7内内锚固段及注注浆为了达到预应力锚索索对滑带的加加固效果,锚锚索张拉段必必须穿过滑带带2m以上,对于隐隐蔽型滑面的的松散层滑坡,张张拉段要求进进入新鲜基岩岩面1.5m以上(参见图f.1.2—2)。7.3.8锚锚具预应力锚索锚具品品种较多,工工程设计单位位必须在工程程设计施工图图上注明锚具具的型号、标标记和锚固性性能参数。OOVM锚具的的基本参数如如表7.3.8。表7.3.8OVMM锚具基本参参数表(mm)OVM锚具钢绞线直径钢绞线根数锚垫板边长×厚度×内径径锚板直径×厚度波纹管外径×内径OVM15-6、715.2~15..76根、7根200×180××140135×6077×70OVM15-12215.2~15..712根270×250××190175×7097×90OVM15—19915.2~15..719根320×310××240217×90107×1007.4预应力力锚索施工7.4.1造造孔(1)孔径:预应力锚索索孔径与钢绞绞线根数、砂砂浆保护层厚厚度和滑坡体体结构有关。一般地:5~10根钢绞线构成的锚锚索,孔径为为75~115mm;11~15根钢绞线构成的锚锚索,孔径为为115~135mm;15~20根钢绞线构成的锚锚索,孔径为为135~175mm。当滑坡体结构松散散,或钻孔缩缩径明显时,可可增大孔径。(2)造孔采用锚杆工程程钻机。按照照锚索设计要要求,将钻机机固定,调整方位角角及倾角,校校核钻孔位置置,然后将所所有紧固件拧拧紧,就绪后后即可开钻作作业。钻孔结束后,拔出出钻杆和钻具具。用一根含含标尺的聚乙乙烯管复核孔孔深,并以高高风压吹孔,或或高压水洗孔孔。待孔内粉粉尘吹洗净,且且孔深达到要要求时,拔出出聚乙烯管,并并将孔口盖住住备用。7.4.2造造孔精度要求求(1)孔斜误差:成孔后后,用孔斜仪仪量测,孔斜斜不超过1/100。(2)钻孔位置误差:小小于100mm。(3)钻孔倾角、水平角角误差:与设设计锚固轴线线的倾角、水平角误差差在±1°。(4)孔深:必须保证张张拉段穿过滑滑带2m。7.4.3锚锚索加工(图7.4.3)(1)钢绞线设计荷载::对于I级滑坡防治治工程,钢绞绞线设计荷载载可按破坏荷荷载的65%进行折折减;对于Ⅱ、Ⅲ级滑坡防治治工程,钢绞绞线设计荷载载可按65%~80%进行折减减。(2)钢绞线的截断:钢钢绞线的加工工长度严格按按照锚索参数数表确定,包包括内锚段(L1)、张拉段(L2)和外锚段(L3)三部分。为为便于千斤顶顶张拉,外锚锚段(L3)长度宜大于1.2m。钢绞线用用无齿锯(砂轮锯)切断。亦可用用气割,但必必须避免烧伤伤钢绞线。(3)锚索组装::在脚手架上上进行。对于于长度过大的的锚索可在有有棚架的场地地上组装,然然后搬运并吊吊装入孔。在在平整场地上上架设高约0.5m;宽1.5m的工作台架架,将截好的的钢绞线平顺顺放在架上,逐逐根检查,凡凡有损伤的钢钢绞线均应剔剔除。(4)锚索组装验验收:组装好好的锚索必须须有专人进行行验收检查,并并登记。检查查长度、对中中架安装、钢钢绞线有无重重叠。合格后后进行编号,作作好标记,待待入孔安装。(5)锚索入孔::在入孔前,必必须校对锚索索编号与孔号号是否一致。确确认孔深和锚锚索长度无误误后,用导向向探头探孔,无无阻时,可进进行锚索入孔孔。7.4.4内锚固段固固结灌浆水泥砂浆胶结。水水泥标号525#,普通硅酸酸盐水泥。水水灰比0.4~0.5,灰砂比3∶1。为加速进进度,在浆液液中可掺加0.3%。~0.5%。的早强强剂(占水泥重量),且要求7天抗压强度度R7≥525~30MPa。当锚索倾角小于111°,或要求拉拉拔力较高时时,可采用压压力注浆方式式,但须在内内锚固段设置置止浆环。为了保证注浆均匀匀,注浆速度度不宜太快。用用毫安表作一一期注浆指示示仪,但应保保证两探头之之间相隔800mm以上,裸裸露部分不能能与钢绞线接接触。用含标标尺的聚乙烯烯管复校内锚锚固段的灌浆浆长度,达不不到要求时,须须补浆。所用砂浆应用搅拌拌机拌匀,使使其达到规定定指标,搅拌拌直至灌浆结结束方可停止止。在砂浆未未完全固化前前,不得拉拔拔和移动锚索索。注浆完毕毕后,将一期期灌浆管拔出出。7.4.5外锚墩打筑筑采用C25号以上上现浇钢筋混混凝土结构,宜宜为梯形段面面。其尺寸推推荐如表7.4.5。外锚墩结构见图77.4.5。外锚墩尺寸寸级/kN底面积/m2顶面积/m2高/m备注10000.8×0.80.4×0.40.4加二层钢筋网ф88@5020001.0×1.00.5×0.50.5加三层钢筋网ф88@5030001.2×1.20.6×0.60.6加四层钢筋网ф8@@507.4.6锚索索张拉段及外外锚墩防腐处处理滑坡体中的锚索,特特别是位于库库水位之下时时,防腐处理理极为重要。在在锚索编束时时,应对钢绞绞线张拉段预预先进行防腐腐处理。张拉拉锁定后,进进行二次灌浆浆。当砂浆达达外锚墩时,可可停止注浆。封封孔口,从锚锚具量起,留100mm的钢绞线线,将多余段段截除,外覆覆厚度不小于于100mm的水泥砂砂浆保护层。7.4.7锚锚索的张拉与与锚固力锁定定在内锚固段灌浆7天天后进行张拉拉。(1)张拉作业前,须对对张拉设备进进行标定。标标定时,千斤斤顶、油管、压压力表和高压压泵联好。在在压力机上用千斤斤顶主动出力力的方法反复复三次,取平平均值,绘出出千斤顶出力力(kN)与压力表指指示压强曲线线,作为锚索张拉拉的依据。标标定时,千斤斤顶的最大出出力应高于锚锚索超张拉时时的值。(2)先对锚索进行单根根预张拉二次次,以提高锚锚索各钢绞线线的受力均匀匀度。对于3000kNN级锚索,单根根张拉为30kN:2000kNN级锚索,单单根张拉为20kN;1000kNN级锚索,单单根张拉为10kN。(3)隔时分级施加荷载载,直至压力力表无返回现现象,方可进进行锁定作业业。若预应力力损失过大,须须进行整体张拉与与重新锁定。(4)锁定锚固力的大小小可用两种方方法确定:测测力传感器直直接测定及张张拉锁定时预预应力钢绞线线变形量计算得出出。计算公式式如下:(7..4.7)式中:Px——锁定后可获获得的预应力力(kN);P—锚固所须张拉力((kN);P0—最大张拉荷载(kkN);Pi—初始张拉荷载(kkN);△L—Pi加载至P0时的锚锚索回缩量(mm)。夹片回缩缩量为6mm。7.4.8当采采用无粘结钢钢绞线加工锚锚索时,对张张拉段无须进进行专门的涂涂层防腐。可可采用一次注注浆方法安装装锚索。8格构锚固8.1一般规定8.1.1格构锚固技术是利利用浆砌块石石、现浇钢筋筋砼或预制预预应力砼进行行坡面防护,并并利用锚杆或或锚索固定的的一种滑坡综综合防护措施施。8.1.2格格构技术应与与美化环境结结合,利用框框格护坡,并并在框格之间间种植花草,达达到美化环境境的目的。同时时,应与市政政规划、建设设相结合,在在防护工程前前沿,可规划划为道路、广广场或其他建建设用地,在在护坡工程体体内,可预留留管网通道。8.1.3根据滑坡结结构特征,选选定不同的护护坡材料(1)当滑坡稳定定性好,但前前缘表层开挖挖失稳,出现现坍滑时,可可采用浆砌块块石格构护坡坡,并用锚杆杆固定。(2)当滑坡稳定定性差,且滑滑坡体厚度不不大,宜用现现浇钢筋砼格格构+锚杆(索)进行滑坡防护护,须穿过滑滑带对滑坡阻阻滑。(3)当滑坡稳定定性差,且滑滑坡体较厚,下下滑力较大时时,应采用砼砼格构+预应力锚索索进行防护,并并须穿过滑带带对滑坡阻滑滑。8.2格构锚固设计8.2.1在对格构进进行设计前,应应对滑坡稳定定系数进行计计算,作为设设计的依据。滑滑坡设计荷载载包括:滑坡体体自重、静水水压力、渗透透压力、孔隙隙水压力、地地震力等。对对于跨越库(江)水位线的滑滑坡须考虑每每年库水位变变动时对滑坡坡体产生的渗渗透压力。8.2.2对于整体稳稳定性好,并并满足设计安安全系数要求求的滑坡,可可采用浆砌块块石格构进行行护坡。采用用经验类比法法进行设计,前前缘形成坡度度不宜大于35°,即1∶1.5。当边坡高高度超过30m时,须设马道道放坡,马道道宽2.0~3.0m。8.2.3对于滑坡整整体稳定性好好,但前缘出出现溜滑或坍坍滑,或坡度度大于35°时,可采用用现浇钢筋砼砼格构进行护护坡,并用锚锚杆(管)进行固定。采采用经验类比比和极限平衡衡法相结合的的方法进行设设计,锚杆(管)须穿过潜在在滑面1.5~2.0m,采用全粘粘结灌浆。8.2.4对于滑坡整整体稳定性差差,且坡面须须防护时,可可采用现浇钢钢筋砼格构与与锚杆或锚索索进行防护。采采用预应力锚锚索相同的锚锚固力计算公公式确定锚固固荷载,推荐荐单束锚杆或或锚索设计吨吨位。采用简简支梁或多跨连连续梁公式计计算两锚杆之之间格构内力力。(1)格构弯矩设设计值的确定定按典型剖面承受的的土压力和锚锚杆设计锚固固力计算。(2)钢筋砼格构构强度判定格构提供的弯矩,(88.2.4—1)若,M>KMmax(8.2..4—2)则格构强度满足设设计要求。式中:Mmax——格构承受的的弯矩设计值值(10-6kN·mm);K—安全系数,取值为为1.5;、—钢筋抗拉、抗压强强度(N/mm2);、—受拉钢筋、受压钢钢筋截面面积积(mm2);—受拉区砼塑性影响响系数;—截面有效高度(mmm);—纵向受压钢筋合力力砂浆保护层层厚度(mm)。8.2.5对对于滑坡整体体稳定性差、滑滑坡推力过大大,且前沿坡坡面须防护时时,可采用预预制预应力钢钢筋砼格构与与锚索进行防防护。采用与与预应力锚索索相同的锚固固力计算公式式确定锚固荷荷载,并推荐荐单束锚索的的设计吨位。8.3格构锚锚固构造一、浆砌块石格构构8.3.1型型式浆砌块石格构可分分为下列型式式(图8.3.1)。(1)方型:指顺边边坡倾向和沿沿边坡走向设设置方格状浆浆砌块石。格格构水平间距距应小于3.Om。(2)菱型:指沿平平整边坡坡面面斜向设置浆浆砌块石。格格构间距应小小于3.Om。(3)人字型:指顺顺边坡倾向设设置浆砌块石石条带,沿条条带之间向上上设置人字型型浆砌块石拱拱;格构横向向间距应于3.Om。(4)弧型:指顺边边坡倾向设置置浆砌块石条条带,沿条带带之间向上设设置弧型浆砌砌块石拱。格格构横向间距距应小于3.Om。8.3.2浆浆砌块石设计计浆砌块石格构设计计以类比法为为主。采用断断面高×宽不宜小于300mm×200mm,最大不不超过450mm×350mmm。水泥砂浆浆采用M7.5,格构框条条宜采用里肋肋式或柱肋式式,并每10~20m设一变形缝缝。8.3.3边边坡坡度浆砌块石格构边坡坡坡面应平整整,坡度不宜宜大于35°。当边坡高高于30m,应设马道道。8.3.4锚锚杆(管)为了保证格构的稳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