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概述_第1页
肌力评定概述_第2页
肌力评定概述_第3页
肌力评定概述_第4页
肌力评定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力评定概述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智娟1学习目标学会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能用简单器械进行肌力评定掌握肌力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徒手肌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熟悉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分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2第一节概述3一、肌力及其影响因素(一)肌力的定义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静态肌力动态肌力广义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4一、肌力及其影响因素(二)肌肉分类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主动肌:起主要作用的肌肉副动肌:起辅助作用的肌肉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固定肌:固定原动肌一端附着点所在骨的肌肉,其作用是使肌肉的拉力方向保持一定中和肌:当原动肌有多种功能时,则需另一些肌肉参与以抵消原动肌的一些功能,使动作更准确,这些肌肉称为中和肌。协同肌5一、肌力及其影响因素(二)肌肉分类举例:持物做屈肘动作主动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副动肌:旋前圆肌和肱桡肌拮抗肌:肱三头肌和肘肌固定肌:肩带肌(固定肩胛骨,以利于起始于该骨的肱二头肌更为有效的屈肘)中和肌:旋前圆肌(限制肱二头肌的旋后作用)6一、肌力及其影响因素(三)肌肉的收缩方式等长收缩:静态收缩等张收缩:动态收缩,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等速收缩:在特定仪器的控制下以恒定的速度所做的一种肌肉收缩形式。7一、肌力及其影响因素(四)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本身的因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运动单位募集肌肉初长度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类型个体因素: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有无训练、职业、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等8二、肌力评定的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低下的范围和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9三、肌力评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正常人群的肌肉功能评定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10第二节常用肌力评定方法11常用的肌力检查方法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MuscleTesting,MMT

)器械肌力评定等长测试等张测试等速测试12一、MMT(一)基本概念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1912年由RobertW.Lovett提出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解剖及功能,让受检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其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做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检查者根据观察受检者的动作,触摸受检肌肉的收缩情况来判断肌力等级13一、MMT(二)MMT的特点无需特殊的检查仪器,不受地点、条件、场所的限制以自身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结果准确、可靠、有效表明肌力的大小(0-5级)14一、MMT(三)MMT的肌力分级标准Lovett肌力分级标准分级评级标准0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15M.R.C分级评定标准分级评估标准5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5-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4+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4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不能触及肌肉收缩16一、MMT(四)MMT标准的依据重力因素:肌肉能否抗重力运动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不能引起关节运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发现肌肉有无收缩抗阻:依据检查者施加阻力的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运动幅度: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17一、MMT(五)评定步骤1)说明MMT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作为衡量标准;4)正确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5)让受试肌肉做标准的测试动作,必要时施加阻力或触摸肌肉。6)记录检查结果18肌力检查与评级流程A观察肌肉能否在抗重力的方向上主动做全范围的收缩B能否在A的基础上对抗阻力进行收缩是是C对抗阻力是否与正常相应肌相等是5级ND在消除重力的影响后肌肉能否做全范围的收缩否否4级G否3级F2级P是否是否有不能引起关节运动的肌肉收缩1级T0级Z是否19一、MMT(六)注意事项1.姿势、肢位、固定:正确的肢位,并在固定关节近端的状态下进行检查2.防止代偿动作3.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并与健侧进行比较4.肌力达4级以上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远端肢体,施加的阻力须与运动方向相反、连续、并保持同一强度5.肌力三级以下时需消除重力影响20一、MMT(六)注意事项6.肌力0-1级时,须进行触诊7.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出现肌肉痉挛时,不宜采用,但当肌肉完全弛缓或痉挛消除出现随意运动时,徒手肌力检查仍可应用8.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慎用肌力检查9.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进行肌力检查10.合理安排检查顺序21二、等长肌力测试适用于3级以上肌力的检查,属定量资料握力和捏力四肢肌力背伸力肌肉耐力222324康复功能评定耿姣姣25*

三、等速肌力检查采用等速肌力测力器测定肌肉做等速运动时的肌力大小和肌肉功能。优点:可提供最大肌力矩、肌肉爆发力、做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