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_第1页
桡骨远端骨折_第2页
桡骨远端骨折_第3页
桡骨远端骨折_第4页
桡骨远端骨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节

桡骨远端骨折1精品ppt教学目的:掌握桡骨下端骨折的闭合整复和外固定方法了解桡骨下端的解剖、病因病理和诊断要点。2精品ppt概述:※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部骨折,占前臂骨折的74%※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过伸位跌倒并伸手支撑※通过腕部触诊和X线可以做出骨折的诊断※虽然有好几种分类方法可用来鉴别腕部骨折,但最常用的是AO/ASIF和Frykman分型※大多数骨折首选的治疗是闭合复位或外固定。如果骨折无法复位,必须切开复位。3精品ppt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中老年两个年龄段。在青少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患者户外活动及骨骼发育有关,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在中老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相关。4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3CM定义

指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厘米处发生的骨折。

5精品ppt腕部的解剖:(1)8块腕骨(2)2根前臂骨6精品ppt占全身骨折的11%

发病率比较高,老人多见7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

元《世医得效方》(1337年)“手掌根出臼”,记载骨折特点、整复方法、预后。

明《普济方》(1406年)“手盘骨折“,记载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

清《伤科汇纂》(1815年)将骨折分“外出”和“内出”两型、复位手法要区别对待。

清《陈氏秘传》(1840年)“手腕出臼”,发明“牵抖复位法”。

1814年,爱尔兰AbrahamColles

首次报告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源流介绍8精品ppt

桡骨下端是松质骨与密质交界的部位,此处最容易发生骨折解剖特点9精品ppt伸腕屈腕桡倾尺倾腕关节功能10精品ppt23º尺倾角20~25°认识腕部二个角骨折后尺倾角变小11精品ppt11º掌倾角10~15°认识腕部二个角骨折后掌倾角变小骨折块12精品ppt尺倾角掌倾角意义:

1、决定腕关节活动范围

2、骨折复位的标准、预后的判断13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病因病理间接暴力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伸直位屈曲位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14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直接暴力病因病理骨折处粉碎,缩短移位15精品ppt伸直型(Colles骨折)最常见骨折背侧缘(反Barton骨折)掌侧缘(Barton骨折)屈曲型(Smith骨折)临床分型:16精品ppt

A0/ASIF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27类。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及复杂关节内骨折(C型)3种基本类型。

每型再分成3组:A型关节外骨折:A1孤立的尺骨远端骨折,A2桡骨远端骨折、无粉碎、嵌插,A3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

B型简单关节内骨折:B1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B2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B3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

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C1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无干骺端粉碎,C2节内简单骨折(2块),合并干骺端粉碎,C3粉碎的关节内骨折。附加尺骨损伤,可产生多种桡骨远端骨折的组合型式。

AO分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全面实用的分型方法,对选择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7精品ppt以间接暴力多见1、伸直型:又称克雷氏骨折(Colles)

跌倒时,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可造成伸直型骨折。伸直型骨折远段向背侧(餐叉样畸形)和桡侧移位,桡骨远段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腕背伸位——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病因病机18精品ppt伸直位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19精品ppt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20精品ppt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21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X

线照片骨折线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伸直型(Colles骨折)22精品ppt伸直型骨折移位情况23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餐叉样”

畸形特殊体征24精品ppt正常外观异常外观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侧方移位“枪上刺刀样”畸形25精品ppt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2、屈曲型:史密斯骨折腕关节掌屈位——屈曲型(smits)——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

20岁以前,骨骺尚未融合,可发生骺离骨折;老年人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多波及关节。26精品ppt骨折块受腕骨碰击向掌侧移位27精品ppt骨折块受腕骨碰击向背侧移位28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X

线照片屈曲型(Smith骨折)骨折线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29精品ppt30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X

线照片粉碎型骨折骨折线经关节面31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线32精品ppt下尺挠关节上端有一个三角软骨盘,把挠腕关节分隔开,形成二个关节腔,有坚强的韧带与三角软骨盘及桡骨内侧缘相连结,以维持下尺挠关节的稳定:挠骨远端骨折后由于骨折的移位,可使腕关节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下尺桡关节分离33精品ppt骨折处粉碎,缩短移位直接暴力少见粉碎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线34精品ppt临床表现

骨折后软组织可迅速肿胀,皮下瘀血,腕关节活动功能丧失。

1.伸直型:外观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隆起;腕部增宽;骨折部明显压痛。摸诊时在腕背侧可触及移位的骨折远端,并扣及骨擦音。

2.屈曲型:骨折近端向腕背侧突起,掌侧饱满,可摸到移位的骨折远端。

X光拍片:可明确骨折类型、程度。观察掌倾角与尺倾角的变化.35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诊断要点肿胀疼痛功能受限一般症状36精品ppt治疗确定骨折的部位后,骨折处理的第一是对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分型有助于决定治疗的选择。37精品ppt治疗原则

(1)、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是否存在潜在的不稳定。(2)、对于无移位的稳定骨折或有移位复位后可维持稳定的骨折,宜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3)、骨折原始移位存在掌倾角向背侧倾斜>20°~25°,骨折端背侧缘粉碎,桡骨缩短5mm或更多,关节内粉碎骨折,关节面移位>2mm多提示骨折不稳定,应考虑手术治疗。38精品ppt(4)、若从AO分类角度讲,

A型和B1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对B型和C1型骨折在手法复位不满意的情况下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

对C2型和C3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无法进行钛板内固定时,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克氏针内固定。(5)、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具体视骨折的骨缺损情况及骨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骨移植。39精品ppt(1)

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

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是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

对于儿童或中老年人发生的低能量损伤、关节外骨折或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患者,闭合复位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局部血肿内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持续对抗牵引、左右摇摆、成角反折、提按等手法予以整复,首先恢复桡骨的高度,其次为掌倾角,再次为尺偏角。骨折手法复位后,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固定体位。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适度尺偏位;Smith骨折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并且石膏过肘;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

上述位置固定3周后改成腕关节中立位固定至6周。由于石膏外固定对骨折端再移位的控制力差,手法复位后应密切复查。40精品ppt复位标准1

解剖复位

恢复桡骨远端的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桡腕关节面和下尺桡关节面无台阶样移位和分离。若关节面不能解剖复位,关节面台阶样移位应<1mm。因为桡骨的短缩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关节面的不平整是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掌倾角的减少对腕关节的功能影响不大。由此可见,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完整性,纠正桡骨缩短是获得良好腕关节功能的基础。2

功能复位

复位的最低影像学标准是:背倾角<10°,尺偏角>l5°,桡骨缩短<5mm,关节面骨折块的台阶或分离<2mm,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和尺骨头基本完好,无腕骨异常排列。若能满足上述标准,即使后期畸形愈合,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41精品ppt复位手法(伸直型)

(1)一助手握住患者前臂上端,医者双手拇指触于骨远端背侧,其余四指触于腕掌侧行对抗牵拔,矫正旋转及重迭畸形。

(2)待骨折两断端充分牵开后,医者双手拇指向掌侧按压骨折远端,余指向背侧托顶骨折近端。伺时腕部掌屈、尺偏.即可矫正背侧、挠侧移位42精品ppt

拨伸对抗牵引重叠移位纠正重叠移位辨证论治(一)手法复位43精品ppt纠正骨折块向桡侧移位捺正推挤44精品ppt腕部掌屈尺偏纠正向背移位45精品ppt复位手法(3)屈曲型骨折整复法:(smils)患者前臂处于旋后位,一助手握住掌腕部,另一助手握住前臂上端,二助手行拔伸牵引.在牵引下医者双手拇指触于腕掌侧骨折远端,向下按压。其余四指触于背侧骨折近端向上提,同时助手将腕部背屈即可复46精品ppt47精品ppt(2)固定方法:骨折整复后。在维持牵引下,用纱布包裹绷带缠绕。将平纸压垫用胶条粘于夹板相应的位置,将夹板分别放置于背、掌尺、挠侧。绳带捆扎固定。桡侧、背侧夹板应超过腕关节,以限制手腕的侥偏、背伸,固定后腕关节于中立位悬吊胸前。48精品ppt(二)固定方法限制腕部:背伸及桡偏动作背板桡侧板桡、背侧夹板超腕关节49精品ppt50精品ppt(三)功能锻炼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屈伸活动(四)药物治疗三期辩证治疗(五)其他治疗(1)手术切开复位(2)尺骨小头切除51精品ppt(2)经皮穿针复位固定

目前单纯的经皮穿针技术已经很少单独应用,多与外固定架结合应用。52精品ppt(3)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1954年Bohler首先将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能持续维持骨折端轴向牵引,克服重叠移位甚至嵌插,及其它不利于稳定的因素,从而有效地防止畸形的发生,直至骨折愈合。所以,在严重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明显短缩时,外固定支架是首选的方法。当某些关节内骨折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时,加用桡骨茎突经皮穿针固定骨折块,则进一步扩大了外固定支架的应用范围。目前使用外固定器有超关节和关节周围2种固定方式。53精品ppt54精品ppt镶嵌式外固定支架55精品ppt56精品ppt锁定加压接骨板系列(LockingCompressionPlateSystemLCP)57精品ppt58精品ppt59精品ppt手术适应症开放性骨折;涉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欠佳。60精品ppt手术治疗61精品ppt手术治疗62精品ppt手术治疗63精品ppt手术治疗64精品ppt手法整复后,效果欠佳65精品ppt手术后(侧位)66精品ppt手术后(正位)67精品ppt(5

)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固定

(6)

人工腕关节置换

(7)

骨或骨替代物移植问题68精品ppt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治疗

★常见并发症有骨折畸形愈合、下尺桡关节脱位、腕管综合征、严重创伤性腕关节炎、前臂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压迫性溃疡、活动受限及手术并发症等。未准确复位和未可靠固定是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原因。下尺桡关节脱位是桡骨远端骨折最容易忽略的并发症;关节僵硬、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它并发症有背侧间室的伸肌腱炎和肌腱断裂、正中N病变、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手指强直和Volkmann挛缩69精品ppt【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肘屈90。前臂中立位,悬吊胸前.严防手下垂,术后即可行大幅度握拳和伸掌指关节活动,有利于消肿。

(二)严密观察手指肿胀变化,若出现手指麻木、紫暗应及时放松外固定。

(三)固定时间一般4周,解除外固定时应检查骨折愈合情况。若骨折处有明显压痛,则提示骨折未完全愈合,需延长外固定2周。70精品ppt(四)外固定去除后,患腕和手指可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应指导病人做腕关节与手指的操练,鼓励病人积极坚持活动,外用活血止痛散或海桐皮汤熏洗,常能使症状很快消除。

(五)没有症状的栳骨远端畸形愈合,则无必要为了改变外观形态而进行手术。若下尺挠关节有十分明显的疼痛和压痛,前臂旋后活动严重受限,可切除尺骨小头而获得改善。71精品ppt(六)骨萎缩是code骨折后期常见的并发症。若疼痛严重,则可用托板保护2-3周,以缓解疼痛,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手指活动。中药熏洗和理疗对恢复有帮助。若掌指关节于伸直位上强直,经治疗未见好转,可在麻醉下手法将掌指关节屈曲,用石膏托固定3周,更有利于恢复功能。

(七)向掌侧移位的近折端可刺激或压迫腕管部的正中神经,表现为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异常。骨折复位后可逐渐恢复,若症状呈持续性并且有进行性加重的倾向,则可行腕管切开减压术。72精品ppt【经验体会】桡骨远端骨折整复虽然不难,但要求精确良好的复位,倾角、尺倾角获得恢复,以确保腕关节的生理功能。骨折整复时,不要急于做复位手法,应进行充分的牵引,将嵌入的骨端完全牵开后再行复位,方可使掌倾角、尺倾为获得满意恢复。粉碎性骨折整复时要稳、准,复位尽可能一次成功。反复的整复会造成骨块对合不严,或复位后断端不稳定而发生关节面不平,造成愈后不良。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