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_第1页
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_第2页
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_第3页
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_第4页
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浙江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篇中外关联专题二十三农业文明时期的东西方世界表现政治(1)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基本内容,具有深厚的血缘宗族色彩(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且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强(3)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著名的政治人物: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1)古代希腊发达的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础(2)完善的罗马法律维系了古罗马的持久统治,成为近现代法学的渊源经济(1)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经营模式,注重精耕细作(2)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重农抑商、海禁政策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古代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2)古罗马处于古代东西方商路的中心地位,商品经济发达,伴随着罗马帝国扩张,奴隶制工商业发展思想文化(1)以儒学为主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影响深远(2)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3)各种文学艺术异彩纷呈(4)孔子开创儒家学派(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特别丰富(1)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苏格拉底注重道德与理性的思想,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3)斯多亚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人文主义核心理论(4)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是“百科全书式学者”(5)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世界文化遗产第1页/共41页【关联点1】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对比古代中国古希腊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地理广阔的、肥沃的平原耕地少,山峦叠嶂、良港众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活动对外贸易等奴隶制商品经济政治国家形态统一大帝国城邦体制,小国寡民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思想儒家、法家思想人文主义精神滥觞民族特征保守、封闭、满足开放、冒险、进取第2页/共41页命题分析考查角度:从中西方不同文明对比角度,横向考查中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史实、特点及形成的背景、时代特征;也可以从中西方思想角度进行对比考查。命题特点:以新角度切入,考查专题内某一角度知识的整合;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地区的历史相比较;时空跨度大,渗透文明史观。第3页/共41页考题回放审题定位: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查中西方的古代文明解题思路:C

①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②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③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②③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第4页/共41页1.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的区别C.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D.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模拟演练解析:C

民主政治能够激发人的民主自由精神,而君主专制下知识分子被统治者严格控制,因此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是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第5页/共41页2.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C.由社会性质决定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解析:B从“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可知是中国实行等级制度君主掌握政权的体现,由“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知体现的是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民众参与政权,故B项正确。第6页/共41页3.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贵族制与分封制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解析:B伯里克利时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法律至上,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雅典是民主政治,不是贵族制,秦始皇时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权力机构,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机构,故C项正确;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政事共商,秦朝实行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故D项正确。第7页/共41页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第8页/共41页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4万人。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使雅典30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第9页/共41页(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这句话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分别从中国、雅典的文明特色、国家形态、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民权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原因:①中国:大陆文明;大一统帝国;集权思想;农业立国。②雅典:海洋文明;小国寡民;重视民主;工商业发达。(2)中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也容易引发腐败、损害民权。雅典:成为人类政治民主的源头,利于保障民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局限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第10页/共41页【关联点2】宋代与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1.表现(1)宋代: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等。(2)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等。第11页/共41页2.特点宋代西方发展水平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市场范围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影响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迫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第12页/共41页命题分析考查角度:横向考查宋代商业革命和西方商业革命的史实及特点;分析中西方商业革命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也可以从宋代和西方商业革命产生不同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命题特点:以文献资料切入,对中西方商业革命进行横向比较;时空跨度大,渗透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第13页/共41页考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第14页/共41页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第15页/共41页审题定位: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认识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材料一中“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表明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表明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商业信用非常发达……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表明信用票据的出现和大量使用。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以总结出宋代商业革命和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影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即可。第16页/共41页答案:(1)表现: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海外贸易繁荣,商品交易量大;信用票据的出现和大量使用。背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科技的发展。(2)不同:宋代“商业革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但没有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欧洲“商业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原因:宋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阻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欧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第17页/共41页1.一些学者认为,宋代中国发生了“商业革命”。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强制性的“匠籍”制度被废除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B

“商业革命”是指商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根据所学,在宋代“市”进一步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故①正确;随着商业的发展,宋代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②正确;“匠籍”制度是对手工业者强行管理的制度,在清朝废除,不是在宋朝,故③错误;在宋代国家实行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模拟演练第18页/共41页2.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句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D.宋朝经济没能均衡发展解析:B材料中的“痎市”指隔日一次的集市,材料之意是在四川有一集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贸易,就好比得疟疾的病人一样,忽冷忽热。由此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农村的草市。材料表明宋代农村的集市有了明显的发展。第19页/共41页3.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流通加强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C两项正确;特权贸易公司是随着市场扩大而出现的,故D项正确。B项属于“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第20页/共41页【关联点3】先秦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无不关心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要“克己复礼”;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第21页/共41页2.不同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先秦儒家思想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个体”的人,即以个人为中心,如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强调“社会”的人,即以社会为中心,如儒家思想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人的平等,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孔子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界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第22页/共41页命题分析考查角度:横向考查先秦儒学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比较中西方思想家在人的社会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及道德方面主张的异同。分析中西方思想差异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命题特点:史实考查比较常见,大多以对比性问题呈现,总体难度不是很大。第23页/共41页考题回放(2016·浙江卷,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第24页/共41页审题定位: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题思路:A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题干中“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分别对应了“仁”和“礼”;在教育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从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故①正确;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一系列讲究实际功利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②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等,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了”,故③正确;智者学派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第25页/共41页1.有学者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有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同时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虽然互不知晓,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下列属于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出现过的思想观点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主张顺应自然③重视人的道德修养④“天理”是世界的本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C

“人是万物的尺度”仅仅是西方智者学派的观点,故①错误;“顺应自然”是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观点,古希腊泰勒斯主张“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强调自然,故②正确;儒家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德治,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故③正确;“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宋明理学家的主张,故④错误。模拟演练第26页/共41页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强调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解析:C

“美德即知识”更强调的是美德,“礼”与“仁”强调道德规范,故C项正确。第27页/共41页3.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

)A.孟子苏格拉底 B.孟子普罗塔戈拉C.墨子芝诺 D.韩非塞内卡解析:B依据材料“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判断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依据材料“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可以判断为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第28页/共41页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第29页/共41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解析:第(1)问,从材料“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可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决定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根源与古希腊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关。第(2)问,材料“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体现了保持和谐关系的原则;材料“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体现提倡礼治;材料“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强调重视道义;材料“……这就是诚信”反映了诚信的原则。答案:(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答出两点即可)第30页/共41页【关联点4】16~18世纪中西历史发展趋势比较中国西方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经济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并具有超常稳定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但没有成为主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外交海禁政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重商主义,发展海外贸易,殖民扩张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没有质的飞跃,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科技产生发展整体封建农耕文明没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崛起第31页/共41页命题分析考查角度:比较16~18世纪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及特点,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各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命题特点:多考查历史概念、阶段特征;时空跨度较大,主要考查比较和综合分析能力。第32页/共41页考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竟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第33页/共41页材料二

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的……枢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1688年光荣革命后,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而必须依照议会通过的法律来统治国家。政体的变化为内阁摆脱萌芽状态走向公开化与合法化提供了良机……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内阁的公开化、正式化以及内阁与议会、政党的关联,使得内阁的合法性逐渐增强。——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内阁制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英内阁制度的主要异同。第34页/共41页审题定位: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可知明代内阁随时间变化拥有一定的议政权;据“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可知明内阁不是法定意义上的政府机构仅仅是皇帝侍从顾问;据“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竟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可知内阁始终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可知内阁运用有限权力为皇帝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皇帝个人政务负担;据“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可知内阁作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制衡六部,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最终加强皇权专制。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枢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可知英国政体从封建君主专制向近代君主立宪转变,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