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_第1页
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_第2页
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_第3页
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_第4页
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消费者的感知觉与营销活动VS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争第1页/共23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从内容来说是客观的,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第2页/共23页感官与感觉皮肤——触觉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感觉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第3页/共23页感觉与营销中的产品策略感觉与营销中的产品策略——如希望商品包装能凸显商品个性,希望本企业商品的商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在众多同类商品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同时使原有的宣传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营销的4P策略——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第4页/共23页二、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也是顾客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总体特性的反映。第5页/共23页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们感官的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人们总是积极能动地、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容易引起人们的知觉对象特征: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程度②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③反复出现的对象④运动变化的对象⑤对象的组合⑥新奇独特的事物第6页/共23页知觉的特征:2、知觉的整体性: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

第7页/共23页知觉的特征: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

第8页/共23页知觉的特征: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流向万紫千红一片海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期待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第9页/共23页知觉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1、利用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开展营销与广告制作;2、利用知觉的选择性引导顾客选择所需要的商品;3、利用知觉的恒常性使顾客形成对商品的特殊喜爱。

第10页/共23页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第11页/共23页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阈限——人类所有的感觉感官对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能够被人们接受的外界事物的刺激的最小量和最大量之间的范围就是绝对阈限。

下阈值——可被感官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值。

上阈值——可被感官感觉到的最大刺激值。第12页/共23页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差别阈限——就是指那种最小可觉察的刺激差异量,简称为最小可觉差。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最小可觉差与原有强度的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K。式中,S——原有刺激值(也称刺激强度);△S——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

K——比例常数(也称韦伯常数)。韦伯定律第13页/共23页【例2.1】:试问对于10公斤重的东西,至少要加减多少才能被人觉察到原有的重量发生了变化?答:△S=0.05×10000(克)=500(克)【例2.2】:对于100克重的东西,最小可觉察的差异量又是多少呢?

答:△S=0.05×100(克)=5(克)

差别阈限的原理,在市场营销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资料:美国的一家食品公司生产的牛奶巧克力,在23年内这种牛奶巧克力的重量和价格均作过多次调整,实际其价格仅调整了3次,但它的重量却变动了14次。值得思考的是,产品重量的多次变化均未引起多数消费者的察觉。其原因是:重量的每次变动量都在人们的差别阈限范围以内。第14页/共23页资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家奶制品厂原来对订购酸奶的销售价是零售每瓶1元;按月订购(相当于批发)每瓶0.9元。很多用户都是按月订购,每天一瓶或两瓶。有不少消费者已经连续订购两、三年了。近日,经销商突然说因为原材料涨价,按月订购每瓶酸奶价格要调到1.3元,零售每瓶调到1.5元。很多消费者对大幅度涨价难以接受,劝说经销商不要一次涨价这么多,但经销商总是强调因原材料涨价酸奶不得不涨这么多,否则厂家就会赔钱。由于经销商一意孤行,最后涨价的结果是:下一个月一下子失去了三分之二的消费者。

点评:购买者对价格变动的感觉也有差别阈限(价格的差别阈限值一般为15%)。上述奶制品厂失去多数消费者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差别阈限理论。第15页/共23页四、感觉适应的规律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一是刺激过久而变得迟钝——免疫;二是因刺激缺乏而变得敏锐——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16页/共23页四、感觉适应的规律1、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2、听觉适应3、嗅觉适应4、味觉适应5、触觉适应第17页/共23页感觉适应的优、缺点感觉适应的优点:可以减少身心的负担。感觉适应的缺点:易使人丧失警觉性,受到伤害。第18页/共23页五、感知觉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1.自我意象、产品意象与产品定位(1)自我意象的概念——自我意象就是一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的形象,或者说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在群体中应居的位置或所属的等次。具有成功的自我意象的人,在任务面前往往有模糊的成功憧憬,在学习或工作中会自发地调动内在的各种积极因素,顽强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实现预期目标。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对自我的意象。通常把人的自我分为“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两类。前者是具体存在的实体自我;后者是自己希望达到的理想中的自我。在购物过程中,购买者会选择与理想的自我意象相一致的产品,而回避那些不一致的产品。(2)产品意象——就是经过设计者的创作使得客观产品具有独特情感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服装购买者打扮自己的原则是,努力使衣服这种产品的意象符合购买者的自我意象。(3)产品定位

——就是指在广告中,通过突出产品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鲜明特点,确立商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方位,促使消费者树立选购该商品的稳固印象的策略。

所以,产品的意象要强烈地反映购买者的期望,产品的定位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第19页/共23页五、感知觉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2.降低购物者对风险的知觉所谓购物风险就是对所购商品的后果无法作出确定预测的购买行为。顾客购物风险的六个主要类型:①资金的风险——购买的产品是否物有所值?②功能的风险——产品的功能是否能达到期望的效果?③社会的风险——所购买商品是否会遭人耻笑?④心理风险——购买和使用这种商品是否会挫伤消费者的心理自尊?⑤身体的风险——产品会不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⑥商业的风险——是指中间商购进这种商品会不会砸到手里而卖不出去?经营者的策略——应努力降低购物者对商品知觉到的风险水平。第20页/共23页五、感知觉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3.产品外在因素对质量辨认的影响绝大多数顾客都不是购物行家,很难准确判定商品的真正质量。人们往往是通过某些外在的因素来辨认产品的质量。

资料

桌上放着两个同样的小碗,里面倒满了白酒,碗的旁边分别放着标价不同的两个标签:一个标着16元一斤,另一个标着36元一斤。请几位不常喝酒的人来品尝,问哪种酒好喝。大家这边喝一口,那边品一口,巴咋来,巴咋去,最后都说:“还是36元一斤的酒好喝。”说完后,主持人告诉大家:“两个碗里放的是同一种酒。”点评:由于请来品尝的几位都是不常喝酒的人,大家都不具备真正判别酒质量的能力,因此,这先知的外在因素——标价,就成了大家评判酒好喝与否的标准。

很多来自产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如产品的外型、价格、包装、购物环境等,都可能成为人们判别产品质量好坏的标准。

第21页/共23页五、感知觉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资料露天市场的服装摊位上摆放着一套西装,就颜色、款式和质地而言,表面看上去都还算说得过去,标价88元。前来问价的顾客不少,但只问不买,过了两、三个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