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_第1页
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_第2页
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_第3页
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_第4页
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联系中看微课和微课程汇报人:张静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现今热议的Micro-lecture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提出;国内创始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室李玉平老师;2010李玉平:微课程是基于microsoftoffice办公系统之powerpoint技术制作的文件。与过去的我们常见的PPT相比,在制作上,除了文字,还增加了音乐与画面,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在使用上,使用自动播放,而非人工操作。什么是微课程?什么是微课程--李玉平作品.flv微课程两者都是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学习、时间短,但差异也很大(如上表):数字故事(DigitalStorytelling)/

教育叙事—微型课程—数字故事—微课程五分钟课程网http:///Web/Course/CourseDetail.aspx?id=356a89a2-b52e-4be4-8529-f8b93feb0e78

微课程戴维·彭罗斯李玉平微课程对象学生为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为主,教师专业发展为主制作工具屏幕捕捉系统PPT呈现方式有声音、有的还有讲课教师音乐、画面、文字,没有讲课声合作方式教师使用,课堂为主研究使用,教研活动为主内容学科知识:语文、数学…教育教学知识:班级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blog/static/3243756201391404039210/

李玉平微课在国外,微课的理念来源于萨尔曼·可汗于2007年创建的可汗学院;国内创始人是广东佛山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胡铁生(2011)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定义胡铁生(2012):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联系”、“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胡铁生(2013):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焦建利: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定义张一春: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吴秉健: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通过录制增强学习实境、实现语义互联的简短视频或动画(可附相关的学习任务清单和小测验等),而且又能成为被学习者定制和嵌入的维基(wiki)资源分享内容。郑小军: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话学习资源包;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定义百度百科: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教师学习与培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微课程”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教学改革,深化了高效课堂的建设。http:///index.shtml……http:///s/blog_e02ad2740101fjcm.html

微课与微课程比较微课微课程国内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戴维·彭罗斯国外创始人胡铁生李玉平内容针对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点讲解、习题解答、实验展示等涵盖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家校沟通、亲子教育、师生成长等受众老师、学生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家长素材来源课堂教学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屏幕录制及编辑软件PPT、视频编辑软件制作方式方式一:将一堂课的视频进行切片、编辑。方式二:将视频、录制及其他素材混合编辑方式一:用PPT制作并转换成视频。方式二:用视频编辑软件对影视素材加工。方式三:用视频录像设备录制编辑。方式四: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编辑。目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将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动员起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推动作用。分类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他按表现形式可划分为小策略、小现象、小故事三类;应用场合学生课前、课间、课后学习,体现翻转课堂理念教育教学研讨会、课堂教学、班会、家长会、业余自学现有的研究多大多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仍需对现有实践中的微课模式,尤其是微课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提出具体的设计模式。

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启示应用策略:(1)将微课视频与现行的课程(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2)将微课视频与在线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将微课视频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进行整合;研究现状http:///s/blog_4bff4c090101cipq.html

王竹立从微课到微课程微课、微课程其主要载体是微视频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型学生自主学习型社会大众学习型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式混合式《培训课程开发模型与工具大全》ISD模型ADDIE模型HPT模型CBET模型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型霍尔模型纳德勒模型ISD模型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它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学习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评价培训对象分析培训课程目标叙述培训策略指定培训媒体选择培训内容分析ISD模型过程要素示意图ISD模型应用流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ISD模型应用范围知识类培训课程技能类培训课程CBET即能力本位教育培训模型,它是以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作为开发课程的标准,并以使培训对象获得这种能力作为培训的宗旨来实施培训的一种培训课程开发模型。在实际工作中,该模型仍然应用在企业技能类培训课程的开发中。探讨微课程应用于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