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_第1页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_第2页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_第3页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_第4页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国与北朝第17课①魏晋时有哪些边疆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地区?②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方?自主学习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1、原因:中原王朝的招抚和强迫

2、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民族矛盾加剧

4、民族融合加强一、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前秦政权的强大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视人才,励精图治,统一了黄河流域。符坚时间:公元317年1.东晋的建立建立者:司马睿都城:建康二.淝水之战时间:公元383年3.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1、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前秦战败。前秦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3、从东晋方面看,广大战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反映了鲜卑族的生活情景,从诗中大家能看出鲜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

假若你是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文帝,你怎样解决这些难题呢?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改革措施:一、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二、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多少分给田地,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纳赋税。三、建立农业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二十四岁时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一:汉化二:迁都

迁都洛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平城洛阳

改易服饰学习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文字,指出这一措施的历史作用。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②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这个民族?(融入汉族之中)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直接原因:控制汉族,加强统治2、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魏灭蜀汉魏的大臣司马懿控制魏政权,266年,司马炎夺魏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实现统一316年,匈奴灭西晋北方混乱,出现十六国局面4世纪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