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课文复习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二课文复习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二课文复习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二课文复习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二课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节选)一、字音(红色字)

炫耀坍圮

亘古不变撅捋胡须蝉蜕

窸窸窣窣譬如熨帖熨斗截瘫归巢不落窠臼倔强

隽永声名狼藉慰藉教诲后悔风雨如晦焦灼

二、字形(红色字)专心致志与闲情逸致

肆意与肄业落寞与落莫、落漠荒僻与鞭辟入里余暇与遐想归巢与不落窠臼三、字义宿命坍圮熨帖隽永四、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度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鸟啼一、字音(红色字)田凫

椋鸟老饕苍穹斑鸠荆棘摇曳

潺潺

蛰伏崭新充塞

塞子边塞

悄然隐遁

窒息跌宕

攫住炽烈骇人听闻残骸昊天二、字形(红色字)鸟啼与缔造、真谛、根蒂笨拙与相形见绌蛰伏与海蜇三、字义清越慰藉隐遁跌宕昊天向死而生四、劳伦斯(1885-1930)

英国文学家。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误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译本。最后的常春藤叶一、字音(红色字)胡同

抹角抹布抹脖子兜圈子蹑手蹑脚镴馋

看家撒手咆哮窗槛门槛

瞅二、字形(红色字)

账款与蚊帐莫名其妙三、字义不速之客欧·亨利(1862.9.11-1910)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法国的莫泊桑(《项链》《羊脂球》)、美国的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AServiceofLove)、《警察与赞美诗》(TheCopandtheAnthe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TheFurnishedRoom)、《麦琪的礼物》(TheGiftoftheMagi)、《最后一片藤叶》(TheLast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

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以含泪的微笑著称。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字音(红色字)

梗概狙击瓦砾

嗜好雏儿胳肢窝胳膊二、字形(红色字)瓦砾与闪烁、铄金三、字义邂逅相遇与不期而遇狙击四、肖洛霍夫(1905——1984)

苏联作家,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品文《考验》。

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哥萨克形象,并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洛霍夫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39年他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0年获得列宁文学奖金,并获其他多种荣誉。

《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肖洛霍夫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和同情者。

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获奖感言:我作为一个作家,无论过去和现在都认为自己的天职在于,用我过去和将来的作品,向劳动的人民、建设的人民、英雄的人民表示敬意……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字音(红色字)凝眸

镶中楣甲胄瘦削刀削面绚丽惟妙惟肖

肖像姓肖

碘酒颠簸

簸箕戳进啐腓特烈吞噬

惬意襁褓

愕然火燎

燎原二、字形(红色字)

斑斓与斑驳戳进与戮杀胳膊与脉搏

啐与荟萃、淬火、纯粹、憔悴、鞠躬尽瘁打碎三、字义惟妙惟肖与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景深竖立与树立铭文四、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

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中篇小说《火车正点》(《正点到达》)《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里?》等。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比较阅读《一个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1)、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一个的遭遇》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2)、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3)、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落日一、字音(红色字)绿呢台布勋绶镶翘首翘楚翘尾巴瘸簇湔雪二、字形(红色字)永志不忘与博闻强志目不暇接与遐想、瑕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三、字义白浪如练目不暇接与应接不暇昭彰归咎湔雪四、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六国论一、字音(红色字)

赂秦暴霜露餍与嬴输赢

羸弱洎胜负之数或未易量日削月割二、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嘉祐集》。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苏洵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四)大家。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不能独完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日削月割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和今义)

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

至于颠覆可谓智力孤危

刺客不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此言得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始速祸焉或未易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意义和用法)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率赂秦耶秦以攻取之外

固不在战矣理固宜然

始速祸焉洎牧以谗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苟以天下之大

苟以天下之大

八、文言句式(红色字标志)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洎牧以谗(于)诛

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其势弱于秦苟以天下之大

九、文言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7、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8、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9、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1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2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十、背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阿房宫赋一、字音(红色字)

阿房宫骊山缦回囷囷水涡霁

妃嫔媵嫱辇来于秦明星荧荧

摽掠鼎铛玉石逦迤

锱铢庾呕哑二、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号樊川,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七绝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六王毕,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奈何取之尽锱铢

可怜焦土

族秦者,秦也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古今异义(红色字)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齐楚之精英

可怜焦土

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函谷(于)举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

七、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直走咸阳廊腰缦回不霁何虹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而气候不齐

辞楼下殿

杳不知其所之也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九土之城郭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八、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盘盘焉,囷囷焉不霁何虹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奈何取之尽锱铢

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九、文言翻译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6、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7、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8、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9、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1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3、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4、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十、文言背诵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

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十一、成语钩心斗角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字音(红色字)故垒雄姿英发早生华发羽扇纶巾经纶强虏

酹二、文学常识

1、苏轼2、词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录了苏轼一段逸事:“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一尊还酹江月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大江东去强虏灰飞烟灭五、倒装句子

1、故国神游

2、多情应笑我六、背诵整首词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描写古战场赤壁的情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字音(红色字)舞榭歌台封狼居胥女婿

佛狸祠二、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三、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赢得仓皇北顾尚能饭否四、倒装句子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五、背诵整首词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字音(红色字)

凛冽祈祷

虔诚无辜归咎二、字形(红色字)

赎罪三、字义垂首、归咎与咎由自取、既往不咎荷塘月色一、字音(红色字)

蓊蓊郁郁踱独处妙处

弥望袅娜霎

颤动颤栗脉脉含情酣眠楞乍

媛女鹢首棹

纤腰纤夫敛裾二、字形(红色字)点缀与辍学、拾掇、补裰、啜泣嬉戏与嘻皮笑脸三、字义蓊蓊郁郁弥望田田袅娜脉脉风致斑驳倩影一例丰姿四、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背影》(散文集,1928年),《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五、背诵

1、第4、5段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赋

南朝·萧绎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翻译: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首诗主要是写一个少女,刻划她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妙的心情。然而,它既不是以少女自述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也不作诗人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侣用“忆”的方式来抒写,所以全诗都作男子诉说的口气。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曾选用“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两句,这两句描写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的盛景,而“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用在《荷》文中,和前文独具朦胧之美的“荷香月色”呼应,使得荷塘的境界陡然开阔、明朗了。听听那冷雨一、字音(红色字)惊蛰海蜇淅沥裾仓颉采撷滂沱

譬如舔波堤青霭

氤氲

岑寂壑王禹偁

椽幽黯

潺潺黏

羯鼓忐忑寒濑

舐擎天啾盏二、字形(红色字)惊蛰与蛰伏、海蜇凭空与平空、平白无故青霭与和蔼幽黯与贬黜仓颉与采撷三、字义料峭孺慕仓颉氤氲岑寂舐犊情深四、余光中(1928~)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福建永春人。福建永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逃难至江苏、安徽、上海、重庆。1947年中学毕业后入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军中当了3年翻译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1958年到美国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和1969年两次赴美教书。1971年返台,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出版诗集《乡愁》《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堪称一绝。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桥跨黄金城》等。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评著有《梵谷传》等。

余氏所得奖项,包括各种文学奖的诗歌奖、金鼎奖的歌词奖与主编奖、时报新诗奖、吴三连散文奖、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1994、1996、1998、2000);大陆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余光中诗选);香港的年度十大好书、霍英东成就奖、200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04年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五、文章思路(一)、第一部分(1—4段):引题1、第1段:台北的雨,凄凄切切。2、第2段:江南的杏花春雨,绵绵美丽。3、第3段:点出听雨。4、第4段:美国的雨,缺少诗意;台湾的雨,迷离。(二)、第二部分(5—10段):听雨1、第5段:在蒋捷的词里面听2、第6段:在禹偁的竹楼里听3、第7-8段:在大陆的瓦屋下听4、第9-10段:在日式的古屋里听(三)、第三部分(11—12段):升华主题1、第11段:音韵的雨声2、第12段:听雨文化乡愁六、背诵1、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以教后诣。”《淮南子·本经训》:“昔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王充《论衡》:“仓颉起鸟迹。”仓颉造字,功不可没。汉字不管怎样改革,他的生命力永远不会枯竭的。2、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南宋·姜夔《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4、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5、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6、孟浩然《省试骐骥长鸣》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7、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北宋·晏几道《清平乐》

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9、元·元好问《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10、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歌楼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金岳霖先生一、字音(红色字)

麂夹袍牛杆菌脖颈颈联跳蚤释鳏

蹬三轮车蹭蹬熙熙攘攘二、字形(红色字)枯燥与暴躁

籍贯与声名狼藉捏一把汗与涅槃三、字义周延深居简出四、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代表作:《人间草木》《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大淖记事》《受戒》《异秉》等。短篇小说《受戒》获1980年北京文学奖,《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亡人逸事一、字音(红色字)

梢门相媳妇相貌机杼

粜卖籴米二、字形(红色字)板凳

娇惯与矫健、骄傲仓促有所不讳与冒天下之不韪三、字义天作之合粜卖唯唯四、

孙犁(1913.4.6-2002.7.11)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孙犁一生笔耕不辍,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另有《孙犁文集》正续编8册和《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10种散文集传世。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白洋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于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激情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着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祝福一、字音(红色字)

钝响监生寒暄银镯子朱拓

开拓抟

悚然瘦削

间或踌躇踌蹰踯躅胆怯不更事俨然雪褥形骸尘芥

芥菜瑟瑟中人脸颊

淘米窥探折罪折腾折本新正醉醺醺贺家墺恫吓

吓唬呜咽咽喉吞咽桌帏

讪讪怔怔咀嚼

嚼舌渣滓

驯熟拗不过执拗

拗断拗口蹙缩倔强勉强

强硬门槛窗槛炮烙烙印窈陷歆牲醴二、字形(红色字)寒暄与宣泄、喧闹形骸与言简意赅蹒跚与阑珊、姗姗来迟宽宏(洪)大量与洪亮、宏(鸿)图大展三、字义钝响监生寒暄无聊赖间或一轮不更事淡然俨然中人周正沸反盈天新正出格回头人讪讪怔怔蹙缩窈陷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后改字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与许广平两人的书信结集《两地书》,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14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

《孔乙已》《药》《一件小事》《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阿Q正传》(中篇小说)

《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

,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关于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摘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林黛玉进贾府一、字音(红色字,蓝色字作了解)

轿子阜盛商埠蹲敕造小厮紫檀插屏

屏气鬓发嬷嬷丫鬟

瘌头宝攒珠髻

绾盘螭璎珞宫绦

裉袄绉裙便宜翠幄厢庑宸翰金蜼彝錾银黼黻

莳匙箸

觚小幺儿漱盂惫懒盥沐懵懂瞋视韶光纨绔

罥作揖两靥颦颦蹙忖度孽障劳什

殉葬钗钏纱橱杜撰二、字形(红色字)

轿子与骄子、娇宠、矫健、荞麦瞋目而视与缜密、嗔怪、镇静、慎重孽障与蘖枝作揖与毛茸茸、修葺、缉私、编辑杜撰与编纂、篡夺三、字义敕造不经(荒诞不经)纳罕放诞柳叶吊梢眉打谅总角惫懒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四、曹雪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曹玺死后,康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全市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曹雪芹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现实主义名著《红楼梦》,这本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在小说第一回里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曹雪芹逝世年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另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曹雪芹死后,只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几个好友草草埋葬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曹雪芹的未完成稿题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八十回后一些稿子,不及整理便已“迷失”。这八十回开始在为数很少的朋友中传阅,凡三十年之久。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亦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的点批者:脂胭斋

五、古今异义

1、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2、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3、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4、体格风骚。

5、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6、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

7、结成小辫,红丝结束。

8、天然一段风骚。

9、行为偏僻性乖张。

10、可怜辜负好韶光。

11、莫效此儿形状。

12、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不同。六、词类活用富贵不知乐业。七、背诵

1、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4、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5、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6、《红楼梦》中的《西江月》二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边城一、字音(红色字)

傩送茶峒

蘸酒泅水氽

汆汤抿着嘴小鞶鼓碧溪岨

悖喧阗镇筸

拮据

睨角隅扛凳子力能扛鼎糍粑

荫处荫庇荫蔽怏怏堡子(地名)堡垒堡(铺)子(店名)二、字形(红色字)

荫蔽与绿树成阴、绿草如茵踹与揣摩、惴惴不安、湍急、端午节、遄往怏怏不乐与泱泱大国、祸国殃民三、字义安辑缓促拮据沈从文(1902-1988)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1年长期研究的成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初版)出版。1988年病逝于北京。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