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之辨证_第1页
中医外科学之辨证_第2页
中医外科学之辨证_第3页
中医外科学之辨证_第4页
中医外科学之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外科疾病的辨证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课前思考题1、何谓辨病,如何辨病?2、何谓辨证,外科疾病诊断为何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简述四诊在外科的应用3、你所知道的辨证方法有哪些?外科辨证方法包括哪些?4、如何理解阴阳辨证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5、简述部位辨证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课前思考题6、如何理解经络辨证?7、外科疮疡分期辨证为何?8、局部辨证包括哪些内容?9、临床如何辨肿、脓、痛、痒?辨证辨病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分期辨证局部辨证肿痛痒脓等疮疡的善恶、顺逆辨病辨病:疾病的现象、本质及变化规律疾病:发生、发展、预后(中医、西医)中医发展的需求(病名消失)医学现状需求(中西医交流)临床的需求(治疗疾病的需求)如何辨病全面细致的诊察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西医学相关知识辨病程序详询病史全面体检注重局部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外科疾病辨证类型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位辨证分期辨证局部辨证辨善恶顺逆外科疾病的辨证特点外科疾病的特点直观性可见性局部有一定形态全身症状、体征+局部症状、体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头疽乳痈瘿臁疮蛇窜疮(带状疱疹)银屑病阴阳辨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山雷《疡科纲要》中提出“疡科辨证,首重阴阳”辨证要点发病缓急病位深浅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形高度,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病程长短全身症状预后顺逆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病位深浅皮肉筋骨皮肤颜色红活焮赤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灼热不热或微热肿胀形势形势高起平塌下陷肿胀范围根脚收束根脚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度,溃后渐消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疼痛感觉疼痛剧烈不痛、隐痛、酸麻或抽痛脓液稀稠脓质稠厚脓质稀薄或纯血水阳证

阴证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虚象更甚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阴阳辨证注意点局部与全身乳疽辨别真假流注消长与转化瘰疬、有头疽半阴半阳证部位辨证(外科三焦辨证)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心得派高锦庭上部头面、颈项、上肢—风温、风热中部躯干—气郁、火郁下部臀部、会阴、下肢—寒湿、湿热经络辨证生理状态:沟通上下、联接内外、运行气血局部测知脏腑经络气血多少测知疾病转归引经药十二经络气血多少歌诀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2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6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4选自《针灸大全》,明·徐凤编撰。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分期辨证疮疡初期辨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