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_第4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1.默写。(10分)①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②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③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④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⑤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作者慨叹功业未立、思念家乡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自然环境清幽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①逝者如斯夫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③高斋闻雁来④临风一唳思何事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⑦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名句默写。(6分)(1)耳闻不如目见,____________________。(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6)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2、(1)目见不如足践(2)举杯销愁愁更愁(3)惟吾德馨(4)燕然未勒归无计(5)枯藤老树昏鸦(6)江山代有才人出1.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耳闻不如目见,▲。(刘向《说苑·政理》)(2)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林嗣环《口技》)(6)赵翼《论诗》中蕴含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哲理的诗句是:▲,▲。1.(1)目见不如足践(2)举杯销愁愁更愁(3)苔痕上阶绿(4)却话巴山夜雨时(5)不能名其一处也(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文名句默写(10分)管中窥豹,

。(《晋书·王献之传》)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不知其可。(《论语·为政》)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

1、可见一斑2、无边落木萧萧下3、江山代有才人出4、春江水暖鸭先知5、人而无信6、何当共剪西窗烛7、宵眠抱玉鞍8、赢得生前身后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1)功亏一篑(2)只缘身在此山中(3)枯藤老树昏鸦(4)到乡翻似烂柯人(5)且教桃李闹春风(6)临风一唳思何事(7)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诗文名句默写⑴ 管中窥豹,。⑵ ,不尽长江滚滚来。⑶ ,各领风骚数百年。⑷ 竹外桃花三两枝,。⑸ ,不知其可。⑹ ,却话巴山夜雨时。⑻ 了却君王天下事,。⑼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可见一斑无边落木萧萧下江山代有才人出春江水暖鸭先知人而无信何当共剪西窗烛宵眠抱玉鞍赢得生前身后名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文后问题。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1)语段中“三人”除鲁达外,另两人是谁?鲁达冲冠一怒做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2)请再写出《水浒》中两个与鲁达相关的故事。

(1)史进和李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参考: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倒拔垂扬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那三十多块钱,他可不敢动。弄了块白布,他自己笨手笨脚的拿个大针把钱缝在里面,永远放在贴着肉的地方。不想花,也不想再买车,只是带在身旁,作为一种预备——谁知道将来有什么灾患呢!病,意外的祸害,都能随时的来到自己身上,总得有个预备。人并不是铁打的,他明白过来。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像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拚命——象他原先那样——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25.▲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次买车又▲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文段中的祥子此时最看重的是▲和▲。26.除了虎妞的死亡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祥子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

▲▲25.老舍或舒庆春三三钱生命26.买车的种种困难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2)填空:他一边走一边跪拜地来到我的面前,并且再次跪下,亲吻着地面,把自己的头贴在地上,还把我的一只脚放到他的头上,像是在对我宣誓,表示他愿意一辈子做我的奴隶。我扶他起身,对他非常客气,并且做出很多手势告诉他不要害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个被我用枪杆子打倒在地的野人苏醒了。该语段出自________,“他”是指________。小说主人公具有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6、①《鲁滨逊漂流记》②星期五③他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目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任何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去战胜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标。他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资产者,又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资产者,还是一个追求财富的殖民者。(2分,至少答出其中两点)5.(1)《水浒传》施耐庵(2)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或押送生辰纲、落草二龙山等)6.班级开展“叶文化交流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诗海撷趣】默写含有“叶”的诗句,并简要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情感。[诗句]▲,▲[情感]▲▲(2)【妙笔生花】仿照示例,以“叶”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引用古诗文至少两处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仿写:叶,▲▲(3)【奇思妙想】班级将编写“叶”专题手抄报,请你取个颇为雅致的标题,并拟两个栏目名称。(标题和栏目都要求在5字以内)。手抄报标题:▲栏目:▲、▲

6.(1)示例:诗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情感:借深秋瑟瑟黄叶,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示例:叶,有人颂其绿: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人抒其怀: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3)示例:标题:花的守护者栏目:落叶礼赞绿叶情思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7、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它的表达特色?现在,我们往往赋予了这一诗句新的内涵,请说说你的理解。

7、写景,渲染了别离时的气氛,(1分)烘托了与相爱之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两点中答到任意一点即可1分)(2分)8、以象征手法(也可写运用谐音双关

1分),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1分)现在常常用来比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1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4分)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7.这首诗紧扣初夏的景物▲、▲,描写生活风情,诗趣盎然。8.体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捉”字的妙处。▲▲

7.梅子芭蕉柳花(任选两个即可)(2分)8.“捉”字不仅写出了柳花漫天飞舞的初夏景象,而且写出了孩童活泼可爱,轻灵自然,别有生活情趣。(一点1分,意近即可)(2分)7.(2分)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评分建议:景物1分特征1分。8.(3分)借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一景象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甲】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节选自明·李贽《初潭集》)9、解释加点的词(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俟其欣悦()(3)欲书可耳()(4)中心感伤()1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二处。(1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2、宋濂和邴原小时候的求学态度有什么异同?(3分)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的时候路过书塾忍不住哭了。老师说:“孩子你为什么哭啊?”邴原说:“失去亲人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书,凡是能够读到它们的人,必然都有亲人。我一来羡慕他们有亲人,二来羡慕他们能够读书学习,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老师同情他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老师说:“孩子你果真有志向的话,我就免费教你,不用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9、(1)奔向(2)等待(3)读书(4)内心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以是”“假”“因”,1个1分,扣完为止)(2)孩子你如果真有志向(想读书),我就免费教你(知识),不要你的钱(学费)。(“苟”,“徒”,一个1分)12、同:他们都立志求学,刻苦勤奋。(1分)异:宋濂更加主动积极,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1分)而邴原有点被动地等待机会,幸而遇到了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得到学习的机会。(1分)【甲文】既加冠,卒获有所闻。【乙文】魏钟繇①,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⑥,最妙者八分⑦。(选自羊欣《笔阵图》)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礼愈至(▲(2)援疑质理▲(3)诞惜不与▲(4)皆书象之▲10.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B.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12.两文同述求学之事,宋濂和钟繇身上都有▲的特点。(1分)魏国的钟繇,字元常,少年的时候跟随刘胜去抱犊山,学习了三年书法,然后和曹操,邯郸淳,韦诞等(书法家)讨论书法技巧。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的真迹,韦诞很吝啬,不给钟繇。钟繇(气愤地)捶打自己的胸部,直至吐血。曹操用五灵丹救钟繇,钟繇才得以活命。直到韦诞去世,钟繇让人盗掘了韦诞的坟墓,这才得到了蔡伯喈的真迹。于是钟繇用笔更加的奇妙了。钟繇专一考虑书法,躺在床上,被子被手(练字)写穿了,去厕所去一天也忘记回房。看到世间万物,都书写下来。钟繇善于写楷书,行书,草书,写的八分字最为巧妙。9.周到提出给,给予写,书写10.B(2分)11.(1)曾经跑到一百多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求教。(注意句子翻译的顺序以及“尝”“趋”“执”等词的翻译)(2分)(2)等到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注意“及”“令”的含义)(2分)12.(1分)勤学好问(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外族敌寇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毁弃道义而苟且偷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敌寇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城都因此获救。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吾于何逃声哉

(2)卒逢暴雨

(3)不忍委之

(4)贼既至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1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共两处。伯

之阴

下13、甲乙两文都表现朋友情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区别。10、逃:隐藏;卒:突然;委:抛弃、舍弃;既:已经11、(1)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侵犯了一个讲道义的国家。1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13、甲文重在讲心灵的沟通,重在表现知音的可贵。如“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乙文重在表现朋友间患难见真情的友谊。如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要结合文中句子回答,两点各2分,共4分)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9.(1)特别爱好(2)担心,忧虑(3)有时(4)直接、径直10.(1)(我)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重点词语“走”“逾”;(2)偶尔有忘记的,就前往街上店铺打开书本反复温习忘记的内容。重点词语“即”“发”“熟”。11.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自随。12.宋濂:借书抄录、远道求师;顾炎武:携书出游、好问兵卒、鞍上默诵、手不释卷【文体知识链接】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2.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因而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要抓住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表达技巧归纳】◆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我,我们。叙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你,你们。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描写方法(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正面、侧面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