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_第1页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_第2页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_第3页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_第4页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自主梳理知识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1.原因。(1)自然原因。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______________。②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________。(2)经济原因。区域间发展水平________,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________。很不均匀资源贫乏区流动性不平衡不匹配2.案例——西气东输。(1)基础:________天然气资源。(2)起止点:以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新疆珠江三角洲上海香港以练促记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图。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解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由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不平衡,该国的四地中,①地的资源储量大而需求量小,④地的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大,故最可能出现①地资源大量调往④地的现象。答案:B

知识点二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____________,对能源的需求量__________,但是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____________的限制,使丰富的________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发达大经济水平能源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___________为主,带来一系列____________问题。(2)____________给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____________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________。(2)四大气区:新疆、________、川渝、陕甘宁的________。(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煤炭环境北煤南运天然气北多南少青海鄂尔多斯知识点三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意义: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________,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2.影响。煤炭大气质量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相关产业(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能源紧缺消费结构经济经济技术资源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

,改善大气质量沿线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严格

的要求沿线农村地区:缓解因

带来的环境压力(4)对环境的影响植被破坏煤炭环境保护以练促记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亚洲时报》报道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将为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提供更充足的供应。“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材料三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扩大出国劳务规模,缓解就业压力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解析:(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相对短缺,积极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可保障我国的能源进口。(2)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4)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答案:(1)C(2)河西走廊地形平坦(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4)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要点突破要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意义的分析1.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①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③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④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②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③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④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西气东输工程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学以致用(2012·长沙模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C.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链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2)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的意义有(

)①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②满足北疆地区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③促进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两国管线工程对接可以确保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1)管道运输是运输流体的最佳选择,这是其优势而不是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要将天然气运往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便于我国进口中亚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更拓展了我国天然气的进口渠道,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答案:(1)D

(2)B要点二我国的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西电东送。图示线路调出区调入区北线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京津唐地区中线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华东地区南线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广东2.南水北调。图示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库区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华北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可调水量较小较大大源地水质最好较好较差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地形复杂,工程艰巨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现有可用设施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续上表)3.晋煤外运。类型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一京石一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学以致用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_______电为主,________电为辅。(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什么?解析:(1)“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区域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电力构成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2)越南煤与晋煤相比,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答案:(1)水火(2)运输距离短,运价低。高分跨栏热门考点区域资源、能源调配【命题规律】近三年的高考命题从考查内容看,结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措施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比重较大。题目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柱状图和表格等形式呈现信息资料,考查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现象变化的成因分析等。【例】

(2011·安徽卷)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C.c、a、b D.b、c、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解析:(1)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考生不易理解,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2)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正确,而A、B、C项发展是西部的能源基地。答案:(1)B

(2)D解题秘笈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例】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C.Ⅲ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对我国不同地区能源供需状况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1)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少,但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Ⅳ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能源丰富,但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答案:(1)C

(2)D巩固落实1.读我国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3)题。(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A.能源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2)与乙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相符的是(

)A.资金B.技术C.能源D.人才(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1)甲图中反映了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可判断甲图表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路线,乙图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路线,由此可以判断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水资源。(2)南水北调的东线从江苏扬州调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短缺。(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B

(2)C

(3)C2.读下面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图,完成(1)~(2)题。(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D.木材短缺(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短缺;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由于经济欠发达,自身消费量较少,能源资源的生产地与消费地并不统一。(2)西气东输主干管线,途经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管线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1)C

(2)D3.我国正在编织一张“超级”网络以获取一种国内越来越渴望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天然气,有望与石油“平起平坐”的能源,也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读图,完成问题。(1)据图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