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章末考能特训_第1页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章末考能特训_第2页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章末考能特训_第3页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章末考能特训_第4页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章末考能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考能特训解题技能8学科内综合题的题型特点及应试策略学科内综合题常出现在理综化学试题中,近年来在单科考试模式省份的化学试题中也有所涉及。由于高考《考试大纲》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高考命题要求覆盖《考试大纲》中的大多数知识点,而一套试卷的题量是有限的,为了解决题量小与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多的矛盾,命题者就设置了这种学科内综合题。一、学科内综合题的特点学科内综合型试题往往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综合考查双基(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有关实验问题。为提高对主干知识的覆盖,高考中会联系生产与生活,围绕某一物质或某一知识展开,并以之为素材,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能力。同时涉及多个知识点及实验内容,加强了学科内综合。二、学科内综合题的类型根据学科内综合题的背景材料和各小题的关联线索,可把化学学科各板块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主要类型有:1.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综合;2.元素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综合;3.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实验的综合。不论哪种类型的综合,各小题之间都有一条主线贯穿,给人以“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三、学科内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与应试策略该类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单个知识点的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多个知识点在一起,客观上增加了难度。解题时要采用逐个分析、各个击破的方法,认真分析每个小题考查的知识点,迅速转变思路,防止在一个知识点、一个思路上走到底。四、题型例析1.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综合【典例导析1】由白色和黑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A,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2)在操作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3)下列实验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G的发生装置的是

(填序号)。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G,可将气体通过a和b装置,a、b两广口瓶中所装入的溶液依次是

。显然,c、d装置不完整,请在图中补充完整。(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吸收气体J,可以采用下列哪些装置

(填序号)。解析

本题可采用逆推法,黄绿色气体只有氯气(G),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H),氯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氯化氢(J),可联系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因A为黑色固体与白色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根据焰色反应现象知,溶液Ⅰ中含有K+,所以A由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组成。(2)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组成的混合物,要得到氯化钾溶液,必须过滤,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3)实验室制氯气,要加热,应选装置Ⅱ。为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要先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后干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可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较慢,不会引起倒吸,可以将氯气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4)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吸收氯化氢气体的装置要防倒吸。e装置中导管插入水中易发生倒吸;f装置能防倒吸,当液体进入双球洗气管时,导管口已脱离液面;g装置不能防倒吸,倒立漏斗应放在液面上,不能插到液面下;h装置能防倒吸;i装置中导管口直接伸入到四氯化碳层中,氯化氢扩散到水中时被水吸收,它不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不会引起倒吸。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玻璃棒、烧杯、漏斗(3)Ⅱ饱和食盐水、浓硫酸(4)Cl2+2OH-Cl-+ClO-+H2Of、h、i2.元素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综合【典例导析2】通常情况下,X、Y和Z是三种气体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

+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1)Y与Z的关系是

(选填字母)。a.同位素 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2)将Y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则使品红漂白的效果将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3)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

(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w1g,MmRn质量为w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

(用含

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漂白原理、盐类水解等知识。(1)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所以X为Cl2,根据反应式:Y+2I-+2H+I2+Z+H2O,可知Y中必含有“O”,又因为Y、Z都为气体单质,所以根据反应式推理得Y是O3,Z是O2,据此可知Y和Z是同素异形体;(2)将O3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O3和SO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漂白效果减弱;(3)KCN溶液呈碱性,是由于其中的CN-水解的缘故;(4)足量的Z与盐MCR3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由上可知R为O,Z为O2根据原子守恒,反应式可写为:O2+MCO3CO2+MmOnw1w2441/m(am+16n)列比例式整理得:m∶n=16w1∶(44w2-aw1)。答案

(1)d(2)减弱(3)CN-+H2OHCN+OH-(4)16w1∶(44w2-aw1)3.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实验的综合【典例导析3】应用化学反应需要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限度和速率。(1)已知反应:Br2+2Fe2+2Br-+2Fe3+,向10mL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Cl2,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Cl-外,还一定

(填序号)。①含Fe2+,不含Fe3+②含Fe3+,不含Br-③含Fe3+、Br-(2)773K、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曲线Ⅱ表示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若投入amolCO、2amolH2,平衡时能生成0.1amolCH3OH,反应就具有工业应用价值。①若按上述投料比使该反应具有工业应用价值,CO的平衡转化率最小为

;②在容器容积不变的前提下,欲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项即可)

。(3)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我国学者提出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方案,装置如图所示。①Fe电极作

极(填“阴”或“阳”);②Ni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HNO3发生的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4H++3e-NO↑+2H2O①KMnO4、Na2CO3、CuO、KI四种物质中

(填化学式)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②欲用下图装置通过测定气体生成量测算硝酸被还原的速率,当反应物的浓度、用量及其他影响速率的条件确定之后,可以通过测定

推(计)算反应速率。解析

这是一道颇具特点的拼盘式综合题,4个小题各自独立,但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即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限度和速率。(1)由于还原性Fe2+>Br-,当Cl2不足量时,先氧化Fe2+,再氧化Br-,由数据可知Br-有一半剩余,故还一定有Fe3+和Br-。(2)由图象可知合成CH3OH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欲提高H2的转化率,降温可使平衡右移。(3)Fe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为阳极,Ni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极反应式应为:2H2O+2e-H2↑+2OH-。(4)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HNO3被还原,需要KI作还原剂。答案

(1)③(2)①10%②增大CO浓度、适当降低温度或及时分离生成的CH3OH(3)①阳②2H2O+2e-H2↑+2OH-(或2H++2e-H2↑)(4)①KI②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4.以工业流程为背景的学科内综合【典例导析4】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CO2+H2①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保持温度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水蒸气的总转化率(H2O)=

。(2)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2NH3(g)Δ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573K(填“>”、“<”或“=”)。T/KT1573T2K1.00×1072.45×1051.88×103(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ΔH=-905kJ/mol,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

。(4)吸收塔中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5)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

-574kJ/mol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①1②50%(2)<(3)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4)充入空气,NO转化为NO2,有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5)CH4(g)+2NO2(g)CO2(g)+2H2O(g)+N2(g)ΔH=-867kJ/mol迁移应用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由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每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

。(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K)298398498……K4.1×106K1K2……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字母)。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v正(N2)=v逆(H2)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3)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①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填字母)。A.c(Cl-)>c(N2H)>c(H+)>c(OH-)B.c(Cl-)>c{[N2H5·H2O]+}>c(OH-)>c(H+)C.2c(N2H)+c{[N2H5·H2O]+}+c(H+)=c(Cl-)+c(OH-)D.c(N2H)>c(Cl-)>c(H+)>c(OH-)解析

本题以氮元素为素材,涉及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水解、离子浓度比较等知识。第(1)小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46.1kJ。第(2)小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该题与第(1)小题有关联,通过第(1)小题可判断合成氨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所以K1>K2;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等”或“定”,因此选C。第(3)小题考查水解、离子浓度比较,水解就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N2H+H2O[N2H5·H2O]++H+;溶液中c(Cl-)最大,由于溶液水解呈酸性,所以c(OH-)最小,A正确;再依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C正确。答案(1)46.1kJ(2)①>②C(3)①N2H+H2O[N2H5·H2O]++H+②AC2.铁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金属。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它肩负着输送氧气的重任。(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CO中毒机理可表示为:Fe2+-O2+COFe2+-CO+O2,若人体中毒,可以采取的抢救措施有

。(2)钢铁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腐蚀程度越大,写出钢铁腐蚀过程中正极反应式:

。(3)在生铁中含有一种仅由碳、铁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已知X中铁、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X的最简式为

。(4)X有下列转化关系(无关物质已经略去):①溶液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向溶液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溶液乙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是

。(5)X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Z和气体W,Z是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Z的结构式为

;W的化学式为

。将气体W装入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放入冰水中,密闭容器中W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

依题意,X中m(Fe)∶m(C)=14∶1,即X的最简式为Fe3C。向溶液甲中加入双氧水,暗示溶液甲中存在还原性离子——亚铁离子。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

N2O4,降温,NO2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

(1)第4周期Ⅷ族输氧气或放在通风处(2)O2+4e-+2H2O4OH-(3)Fe3C(4)①Fe2+、Fe3+、H+2Fe2++2H++H2O22Fe3++2H2O②Fe2O3(5)OCONO22NO2N2O4小于3.(一)A、B、C、D、E五种物质所含元素均有两种相同,且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均有黄色火焰,B比A相对更稳定,C、D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F与A、B、C、D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发生反应,它们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或生成物省略)。(1)B的名称是

,C的俗名为

。(2)在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3)D在生活中的一个用途是

。(4)写出E溶液和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利用上述某些药品完成下列实验,装置如图(省略了夹持装置),反应结束后,Ⅲ中的玻璃管内壁有黄色固体附着,Ⅳ中的黑色的CuO没有任何变化,完成下列问题。(1)Ⅰ中的分液漏斗中盛有

(写名称),锥形瓶中应当盛有

(写化学式),Ⅱ中盛有

(写化学式),作用是

。(2)写出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一)本题由焰色反应呈黄色,可迅速联想到NaOH、Na2CO3、NaHCO3、Na2O2、NaCl、Na2SO4等常见物质,由重要的工业原料,可想到“两碱”——纯碱和烧碱,再联系稳定性强弱及物质转化关系,可推出物质。(二)黑色的CuO无任何变化,说明没有通入H2,既然所涉及的都为钠及钠的化合物,所以锥形瓶内产生的气体还可能是CO2、O2,又因Ⅲ中玻璃管内出现黄色物质,联系钠的化合物,只能是过氧化钠,所以锥形瓶产生的是氧气。答案(一)(1)过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2)②④⑤①②③(3)面团发酵,去油污等(4)HCO+OH-CO+H2O(二)(1)水Na2O2浓H2SO4干燥制取的氧气(2)2Na+O2Na2O24.下图表示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1)完成工业上以S制备H2SO4的化学方程式:S+O2SO2、

。(2)硫酸工业尾气经循环使用后,从吸收塔排出的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通常为0.004,O2的体积分数通常为0.005,其余为N2。计算在一定条件下通入的空气与吸收塔中排出的尾气的体积比大约为

时能使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下降为0.002,而O2的体积分数上升为0.100。[设空气中V(O2)∶V(N2)=1∶4,且忽略空气中的其他成分]。(3)下图表示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A(g)2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情况,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下进行,实验Ⅲ在850℃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到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降低温度,该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答案

(1)2SO2+O22SO3SO3+H2OH2SO4(2)1∶1(3)0.0075使用催化剂逆吸热5.在一定条件下,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g)+3H2

(g)2NH3(g)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N2(g)+O2(g)2NO(g)ΔH1=+180.5kJ/mol4NH3(g)+5O2(g)4NO(g)+6H2O(g)ΔH2=-905kJ/mol2H2(g)+O2(g)2H2O(g)ΔH3=-483.6kJ/mol则反应N2(g)+3H2(g)2NH3(g)的ΔH=

。(2)一定条件下,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N2)=amol,n(H2)=2amol,n(NH3)=bmol,且NH3占平衡混合总体积的。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V的式子表示)。②在t2时刻,将该容器的体积迅速压缩至一半,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在下图中补充画出t2~t3时段,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变化曲线:(3)为了使原料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工业上常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降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温度,分离出其中的液氨,同时剩余的N2和H2再进行循环利用。该方法的原理类似于下列哪种方法?

,并说明理由:

。①过滤②分馏③分液④萃取(4)可以用氯气来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则会产生白烟(成份为氯化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①某化工厂生产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实验室若需用80mL浓度为5mol/L的氨水时,需量取20mol/L的氨水

mL;配制该溶液时,除用到100mL容量瓶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常温下,设该氨水的pH=a,加入相同体积、pH<(14-a)的盐酸,待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关系是

(选填字母编号)。A.c(NH)=c(Cl-) B.pH=7C.KW=1.0×10-14 D.c(H+)>c(OH-)解析

本题是一道化学基本原理与实验基础知识相融合的题目。它综合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合成氨工业、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配制、弱电解质的电离等众多化学问题,分析该题要学会分解,以大化小然后各个击破。(1)依据盖斯定律不难得出ΔH=180.5kJ/mol-(-905kJ/mol)×+(-483.6kJ/mol)×=-92.4kJ/mol。(2)要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必须求出平衡时N2、H2和NH3的浓度。N2(g)+3H2(g)2NH3(g)c平又则b=2a,代入公式K=(3)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NH3与分馏之所以有相似之处,都是由改变温度而引起的物质状态的改变。(5)计算需量取20mol/L氨水的体积时应按配制100mL5mol/L的氨水来计算,因为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答案

(1)-92.4kJ/mol(2)①②(3)②通过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状态,达到分离的目的(4)(5)①25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量筒②C6.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资料支持:物质KspCaCO34.96×10-9MgCO36.82×10-6BaCO35.1×10-9BaSO41.1×10-10Ca(OH)24.68×10-6Mg(OH)25.61×10-12Fe(OH)32.64×10-39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NaOH溶液时,预测首先生成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2)“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实验室用试剂级Na2CO3配成1000mL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4)现有0.10molBaSO4沉淀放入上述1000mLNa2CO3溶液中,当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至少为多少时,BaSO4才可以完全转化为BaCO3沉淀?解析

加入NaOH溶液后,杂质离子Mg2+和Fe3+将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因为Fe(OH)3的溶度积常数远远小于Mg(OH)2的溶度积常数,因此首先析出的是Fe(OH)3。由于Ksp[Mg(OH)2]<Ksp(MgCO3),因此加入NaOH溶液后,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MgCO3+2OH-

Mg(OH)2+CO。答案(1)Fe(OH)3MgCO3+2OH-Mg(OH)2+CO(2)防止析出Na2CO3·10H2O或Na2CO3·7H2O晶体,降低产率(3)10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4)BaSO4(s)+CO(aq)BaCO3(s)+SO(aq)的平衡常数为当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时,溶液中c(SO)应为0.1mol/L,所以有c(CO)=c(SO)/K=4.6mol/L,因此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至少应为0.1mol/L+4.6mol/L=5.6mol/L时,BaSO4才可以完全转化为BaCO3沉淀。7.金属镁和镁合金在航空、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金属镁的冶炼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为皮江法。该方法是以白云石(CaCO3·MgCO3)为原料,经高温煅烧生成氧化物(CaO·MgO),氧化物在还原炉中经1200℃真空条件下用硅铁还原生成镁蒸气(铁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镁蒸气经冷凝器冷凝为粗镁,粗镁再经精炼、铸锭得到成品金属镁。反应工艺流程如下图:(1)在冶炼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生成金属镁的影响如图,从图中分析,还原反应的反应热ΔH(填“<”、“>”或“=”)0,理由是

。(2)还原炉中需要在1200℃真空条件下反应,真空条件对制备金属镁来讲,可以达到的目的是:①

;②

。(3)工业上,另一种冶炼镁的原理是:MgCO3MgO+CO2↑,MgO+C+Cl2MgCl2+CO,电解氯化镁。工业上不直接电解氧化镁的原因是

。(4)另外也可以以海水为原料来冶炼金属镁,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如果在海水结晶的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

mol/L。解析

(1)由图象可知温度越高,镁的产率越大,所以此反应应为吸热反应,ΔH>0。(2)1200℃真空条件下,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可节约能源,同时也防止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3)电解法冶炼金属,其原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是离子化合物;第二个条件是熔点较低,节能。(4)298K下,c(OH-)=0.1mol/L,Ksp=c(Mg2+)·c2(OH-),代入数据,解得c(Mg2+)=5.6×10-10mol/L。答案

(1)>升高温度Mg的产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①降低反应所需温度,节约能源②防止Mg被空气氧化(3)氧化镁熔点高于氯化镁,电解氧化镁消耗电能多,生产成本高(4)5.6×10-10易错题重练1.(2009·江苏,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盐酸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解析

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导管不应插入液面以下,否则会引起倒吸,A错误;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易腐蚀橡胶,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C错误;苯的密度比水小,故苯萃取后的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错误。答案

B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

选项A,由于H2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氢气从长导管进入才能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选项B,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从而降低了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形成喷泉现象;选项C,外管直接被加热,其温度高于内管,外管盛有的NaHCO3稍微受热就会分解,无法得出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的结论,应将Na2CO3和NaHCO3的位置调换即可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根据图示装置,左端试管内产生的H2不能将生成的FeSO4溶液压入右端试管中,不能得到Fe(OH)2。答案

B3.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解析

A项可用于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B项可将容易升华的物质分离出来;C项为蒸馏、分馏装置,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D4.(2009·广东理基,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解析

氢氧化亚铁易被O2氧化,盛NaOH的胶头滴管必须插入溶液中,故A项错;O2难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点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故C项错;浓硫酸的稀释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以防止暴沸,故D项错。答案

B5.(2009·重庆理综,7)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A项错;用pH试纸测pH时,不能湿润pH试纸,B项错;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应用稀盐酸洗涤,C项错。D6.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后进行分液B.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鉴别NaOH溶液和Al2

(SO4)3溶液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解析

选项A,在加热条件下,Fe、Cu均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选项B,根据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互滴产生的现象不同即可鉴别;选项C,应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选项D,、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答案

B、7.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①金属钠不能保存在液态石蜡中②测定某溶液的pH,将干燥的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③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④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先将少量样品溶于水中,再加入酸化的硝酸钡溶液⑤称量时,将硫酸铜晶体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称量⑥将烧杯、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A.①②③⑥B.③C.②③④⑥D.③⑤⑥B8.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配制240mL1.0mol/LNaOH溶液需称量9.6gNaOH固体解析

选项A,Ag不能与稀H2SO4反应,应用稀硝酸洗涤;选项B,测定CuSO4·5H2O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时应至少称量:坩埚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第一次灼烧冷却后坩埚的质量、再一次灼烧冷却后坩埚的质量,一共至少四次称量;选项C,NaOH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宜用之,其正确的方法是首先用干布擦去浓硫酸,再用NaHCO3溶液冲洗,最后用大量水冲洗;选项D,需先配制250mL1.0mol/LNaOH溶液后再取出240mL,所以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g。答案

B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⑦用碘酒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A.①②④⑤⑦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

从解题技巧上看,只要确定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则A、D项可排除;B、C选项的差别就在于④,只要④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则选C排除B,否则选B。B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B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有漂白性C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D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淀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解析

选项A,CO2不与BaCl2溶液反应;选项B,根据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证明SO2具有还原性;选项C,若溶液中有Br-,则Cl2能将Br-氧化为Br2,加入少量CCl4萃取时,Br2进入CCl4中而出现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正确;选项D,实验操作中应加入NaOH溶液中和掉稀硫酸,否则看不到红色沉淀生成。答案

C答题规范10如何规范书写操作目的、原因、理由学生案例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