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人教必修3《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_第1页
【课件】新人教必修3《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_第2页
【课件】新人教必修3《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_第3页
【课件】新人教必修3《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_第4页
【课件】新人教必修3《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广州举行的亚运会,提供了6种语言同步传译,同时配有多种语言服务中心。

请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此举的理解。

①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广州亚运会的做法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WHAT)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亚运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播报既能较好地弘扬本民族文化,同时也加深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推动民族间对话,丰富和繁荣世界文化。(WHY)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也应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广州亚运会的做法既尊重和弘扬了中华文化,也是对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尊重,共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HOW)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本课时导学提纲:1.什么是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什么?*4.如何对待文化交流和传播?上海世博会: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300多个充满创意的展馆,2万多场充满创意的活动。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上海世博会为中国了解世界文化打开了窗口,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上海世博会展期184天,每天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超过100场,总数超过2万场次。从这个角度看,它是民众的嘉年华,欢乐的海洋,更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搭建了一个展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要以礼仪中国的风范、平和开放的心态,呈现世博的全球性梦想,让世界文化在黄浦江畔跨时空地交流;让体现世界文化精神的世博化为人类的和谐。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你说我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途径: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茶叶瓷器骏马葡萄佛教医药西乐制糖

天文学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思考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回忆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谈谈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1.永嘉之乱后……2.安史之乱后……3.靖康之乱后……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徙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故称为“衣冠南下”。

2.“安史之乱”时期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彻底进入藩镇割据时代,发展为五代十国,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这次人口大迁徙约有100万人南迁,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徙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

当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编入“客籍”,这时候“客家”移民涌入,“客”胜于“主”,这就是“客家人”由“客”变“主”的过程,这就是“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的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因为她更多保持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在不少方面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客家成为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原汉民的一个汉族民系。客家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方言的分布地域很广。各地的客家人,虽然所说的客家话有些差异,但相互间不会出现交际上的困难,因为客家话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变体或曰次方言,其基本特征却大体相同。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除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纽约唐人街英国唐人街丹麦街头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百年海归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邓小平‥‥‥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詹天佑、侯祥麟

‥‥‥

1978年当年在华留学生为1236人,2008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已达到22.35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近180倍。这些留学生来自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592所高等学校和机构。

在海外学子来中国留学的同时,中国出国留学事业成绩显著。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39万。1978年出国留学人员是860人,2008年全年出国人数为18万人,30年间扩大了168倍。从1978年到2007年,各类回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了32万人。留学人员的优秀群体在各行各业特别是教育、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活动各种政治活动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口语)(文字)(商品)(电视)(网络)(印刷、报刊)(广播)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传媒的发展阶段:大众

传媒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2、大众传媒的形式——3、大众传媒的作用——4、大众传媒的地位——传媒的发展阶段: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大众、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地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口语——文字——印刷——

电子——网络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可信度高、传播面广泛对信息理解更生动、形象和真实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手机短信电子读物电视互联网口语报纸、杂志、书4、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作过这样的概括: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世界文化就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发展起来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这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有何启示?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2)文化传播的意义(why)(3)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how)(1)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what)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既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2003、10—2005、7)古老、多彩、现代(2004、10—2005、7)法国文化年法国文化年浪漫、创新、以人为本小结1.含义2.途径3.现代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4.态度:what: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Why: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繁荣世界文化How: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其他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作用:超越时空、传递、沟通、共享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练习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单项选择题C2.“十五”期间,中华文化开始更多地走出国门,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文化来往。年对文化交流量1360起,和1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②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③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消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3.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D回眸高考(08广东)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中“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这表明()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