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CHINESE壹课堂导入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周游列国图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fú)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先“正己”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孔子的主要思想著作简介

“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名句填空: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论语·为政》)3、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4、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7、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8、岁寒,

。(《论语·子罕》)《论语》名句填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解题: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成人礼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ī)礼

,并取“字”。孔子与弟子年龄对照表姓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年龄51393118601、重点字词基础积累论语毋

曾皙饥馑

比及

端章甫

铿尔撰

莫春者

欲乎沂

风乎舞雩

喟lúnjĭnxī

shĕnyúkēngyí

kuì

sìzhuànwúbìfǔ

mù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乎:于,比。不要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以:动词,做闲居,平时宾语前置不知吾也“以”通“已”,停止宾语前置则以何哉宾语前置毋以吾也<古>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研读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教师?孔子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子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用温和自谦的话语为谈话营造了亲切、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弟子们畅所欲言。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即率然,轻率急忙的样子等到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微笑饥馑指荒年。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有军队来侵略它夹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因:接续治理状语后置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形作名,勇气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较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从子路的神态和言语中可以看出:“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纵横六七十里的小国或者动词,治理。

等到使动用法,使……足。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至于

等待至于礼乐教化就要等的新高的人了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从冉有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侧重富民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礼服,这里指穿礼服章甫:礼帽,戴礼帽。名作动相,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存在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如:或者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诸侯会盟的事。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先祖的场所文言总结焉<代><副><兼><助>≈“之”,可译作“它、他……”以俟夫观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表示疑问,≈“何”,可译作“怎么、哪里”≈“于之、于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多用于反问,≈“怎么”表示陈述语气,≈“了、呢”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表示语气舒缓、停顿句中用于形容词之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词缀焉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焉。”从公西华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解析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子路冉有公西华侧重强国侧重富民侧重以礼治邦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通“稀”,鼓瑟的声音逐渐稀疏拟声词,指曲子终了的琴音;也有人说“铿”地一声,指弹奏终了时的最后一声高音作,起身伤,妨碍。有什么妨碍呢?跟三位说的不同。撰,陈述状语后置,即“乎三子者之撰异”鼓:弹奏放下者<代><助><动>/<形>+者=“……的人/事/物”<时间>/<否定>+者=“……时候/话”/不译

<数>+者=“……个/件/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判断,无实义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呢”客何为者?(《鸿门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文言总结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通“暮”,暮春沂,沂水。状语后置,乎沂浴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状语后置,乎舞雩风长叹的样子与,赞同既,已经;成,定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左右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曾皙(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性格:“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曾皙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侧重教化治国04.文本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皙的“志”是什么?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晳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曾晳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他的悠然自在的生活并未脱离礼治的轨道:“春服既成”,是春季以供郊庙祭祀用的祭服;“冠者”“童子”,皆与祭祀之礼有关;“浴乎沂”,为的是去旧垢;“、“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实是礼乐之事的象征。曾皙的一系列动作,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礼乐修养。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已矣,罢了。也已矣,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语气的加强。罢了为什么走在后面指子路、冉有、公西华谦让是故,因此,所以。以:用状语后置,以礼为国那怎么样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同“欤”,语气词“吗”唯:句首语气词,无义。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形容词作名词,大相总结:完成表格人物述志性格描写方法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理“千乘之国”——从政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从政愿为小相“宗庙之事,如会同”。——从政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敦厚,谦虚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忍让、虚心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豁达、洒脱、自得神态、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人物对象孔子态度孔子评志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小结—表格二其言不礼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哂之叹之惜之与之求则非邦也唯赤则非邦也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吾与点也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跟孔子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赞扬。侍坐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鲁莽直率,好胜自诩。冉有:可使足民。----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曾皙:暮春者“浴”“风”“咏”----从容稳健,飘逸洒脱。

释“哂”由“与”点之因。04.文本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合作探究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写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亦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亦即“富国”;公西华讲是“知礼节”,亦即“文明”。而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四位弟子的话,可以调换顺序吗?不能调换。这番“侍坐”谈论仿佛就是层层递进的展示,呈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与愿景。子路:勇;方冉有:足民公西华:礼乐曾皙:礼乐治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从“孔子评志”到“评孔子之志”为国以礼,为人以让。仁政治国,礼乐治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构建和谐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因材施教、民主平等、愤悱而启的教学理想。“仁者爱人”的博大胸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名句默写1.《子路》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3.《子路》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4.《子路》中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5.《子路》中公西华更谦虚,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6.《子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