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asp_第1页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asp_第2页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asp_第3页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asp_第4页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as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案例(二)初一历史一、郑和下西洋——交往二、戚继光抗倭——冲突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一、明成祖的支持;二、造船技术的发达;三、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四、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五、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邮票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想一想:郑和与哥伦布的比较:时间船只大小次数目的最远到达郑和哥伦布1492-1504长24.5米宽6米(约100吨)4次开辟新航路,满足西方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美洲1405-1433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6米)7次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如何评价郑和七下西洋?讨论:戚继光抗倭:1、“倭寇”指的是什么人?2、明朝中期为什么会出现倭寇?3、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4、“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他的诗句中,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明朝澳门图练习郑和戚继光澳门151.8米24.5米哥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