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_第1页
4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_第2页
4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_第3页
4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_第4页
4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加强的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汉初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原因:解决:

刘邦建汉后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1)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2)武帝以“推恩令”瓦解诸侯王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2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原因:问题:导致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后果:

1)安史之乱削弱了中央力量,节度使拥有极大权力.2)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经济破坏,社会动荡,人民受害3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弊:国防无力,且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后患4宋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①目的:②措施③影响收精兵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的权力,设通判监察——州郡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强禁军弱地方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制钱谷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图一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吏户礼兵刑工图二隋唐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中书尚书门下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图四元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秦汉确立秦:三公九卿汉:三公九卿+中朝隋唐宋发展唐:三省六部制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元复归一省制明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2、措施:A、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大量裁削中书省的官员B、废除丞相,权归六部3、结果:在中国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1明朝皇权的加强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皇帝殿阁厂卫五军都督府吏户礼兵刑工全国军队图五明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明成祖明中期以后2明朝内阁设立和发展的过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进一步提高,阁臣权力更大内阁首辅==宰相?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论从史出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设军机处时间:权力变化:

特点:评价:地点:最初目的:雍正年间皇宫隆宗门为处理西北军务军务——扩大到政务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奏笔录积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消极——独裁,专制皇权高度发展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二、内阁的设立三、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发展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