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_第1页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_第2页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_第3页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_第4页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六王毕,四海一”,这是何等的气势,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1)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秦国统一的背景(原因)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楚王问鼎、春秋争霸”2、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并实现统一;秦国(前230年)韩国(前228年)赵国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灭齐(前221年)商鞅变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奠定了统一的基础。随着变法的推行,新的制度确立起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①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①制定选官制度;②修建长城、驰道、直道;③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④整顿各地风俗;⑤颁布严苛的秦律。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kù、尧、舜。这些指上古帝王。三皇五帝皇帝赢政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朕”,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自称始皇帝,死后传位给子孙,传之无穷。①建立皇帝制度: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表现1:皇权至上表现2: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意为秦王去那里取来不死之药。第一次东渡徐福并没有带回长生之药,他告诉始皇,东方的确有神药,但是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种人间礼物,同时,海上航行有鲸鱼拦路,他要强弓劲弩射退大鱼。秦始皇全盘答应条件,助他再次东渡。结果,徐福一去不复返,在东方“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再也不回来复命了。寻求长生不死的始皇帝三公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监察)(百官之首)军事皇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郡郡守、郡丞、郡尉

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③建立地方机构:置郡县六、重点知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①分封制讲究血缘关系;郡县制按照地域划分;②分封制诸侯王位世袭,郡县制官吏皇帝任免;③分封制诸侯拥有封地;郡县制官吏只有俸禄;作用不同④诸侯容易成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加强中央集权;三公九卿选拔资格①家中有一定财产;②会书写懂法律;③年龄限制(17岁以上)。考察制度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②官员自报政绩。①制定选官制度:②修建长城、驰道、直道:前219年运河位于广西省兴安县,全长34公里,由史禄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前219年长城拆毁阻碍道路的长城,连接并修葺北方长城。前219年驰道通往齐燕故地,今河北、山东、辽宁一带;直达吴楚地区,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一带。前212年直道从咸阳,过黄河,直达九原郡,全长1800里,由蒙恬主持修筑以防御匈奴侵扰。③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秦始皇在文化方面还采取了“端正风俗”的措施。具体些说,就是倡导“礼义”,反对“淫逸”,提倡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前就很注意整顿风俗。统一后,更加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公元前219年,他来到号称“礼义之邦”的齐国故地,看到这里风俗典雅,便在《泰山刻石》中予以表彰。公元前210年,他来到越国故地,看到这里淫逸之风较盛,便在《会稽刻石》中予以批评。为了提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他甚至把端正风俗与灭六国相提并论。通过“端正风俗”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了调整,出现了“行同伦”的结果。④整顿各地风俗:《汉书·刑法志》描述秦朝刑罚的残酷说:细密严苛,轻罪重刑对巩固中央集权措施的实行起了保障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赭(

zhě)衣塞路(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囹圄(

língyǔ)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⑤颁布严苛的秦律:千秋功过,你我评说: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功绩:①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一中国②建立一套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中国2000多年③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错:①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力②焚书坑儒钳制文化③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结论:功大于过单元重要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2、产生原因:3、发展过程: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经济: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根本)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集权体制以维护其利益和国家统一;思想:法家思想的发展;战国萌芽、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顶峰;结束于1912年4、深远影响:积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消极:易成暴政、束缚创新、造成腐败;文化专制、科技停滞;阻碍资本主义萌芽;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内部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三、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中,血缘政治以血缘为纽带,也称为贵族政治。而秦始皇设职授官,是官僚政治的开始。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2课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问鼎中原,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本质上反映了什么?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影响、两对基本矛盾?3、秦专制主义集权制的主要内容?3、郡县制为什么能加强中央集权?4、郡县制是-----政治取代-----政治的重要标志?选择题练习1、春秋时期,周王向诸侯“求赙fù”“求车”等现象说明了()A、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得到加强C、诸侯开始自行分封诸侯D、诸侯展开争霸斗争2、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质上是()A.为了满足贵族掠夺土地和人口财富的私欲B.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D.是周王室地位衰微的表现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4、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民必多,民亦如之。8、古人对秦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叛离。C、所以歼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有刑太极故也。9、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周武王PK秦始皇10、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介因为他()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中央集权制度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极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课后合作探究(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参考:①积极: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表现在:维护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