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变化(第七章)_第1页
全球环境变化(第七章)_第2页
全球环境变化(第七章)_第3页
全球环境变化(第七章)_第4页
全球环境变化(第七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0231(TelE-mail:yuyajun0211@126.com)于亚军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年11月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课程全球环境变化(GlobalEnvironmentChange)海面:海洋水体的真实表面,是有形的,处于永不停顿的变化中。平均海面:某一统计时段内特定区域海面的平均位置,是假想的,静止的。

实际计算是以一定时期内每小时海面高度的算术平均值,1956年后我国统一以青岛验潮站(大港码头一号站)的1950~1956年潮汐观测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即黄海平均海面。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一)有关海面的几个概念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

1.海面与平均海面2.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该面是一个地球重力场的等位面,所以海面的地形起伏本质上是受重力控制的,不受地面形态的影响。

(一)有关海面的几个概念第六章全球冰雪圈变化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海面相对变化:以设立在陆地上的标尺(验潮站的标尺)来测量海面相对于地面的升降变化。海面绝对变化:在地心坐标系中度量海面与地心之间距离的变化。海面升降运动:海面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升降变化。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二)海面变化的几个概念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海面相对变化与绝对变化海面绝对变化:在地心坐标系中度量海面与地心之间距离的变化。海面相对变化:以设立在陆地上的标尺(验潮站的标尺)来测量海面相对于地面的升降变化。

相对海面变化(运动)是海面升降运动与地面升降运动的合运动,所以相对海面变化量等于绝对海面升降量与地面升降量的和。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二)海面变化的几个概念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海面相对变化与绝对变化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二)海面变化的几个概念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2.岸线升降与岸线摆动地面升降与海面升降的混合运动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三)海面变化的原因机制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绝对海面变化基本机制(1)海水体积变化

当地球气候进入冰期,大路上的冰川体积增加,即可造成海面下沉;反之,当地球气候进入间冰期(暖期),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海面会因体积膨胀而上升。这种受气候变化控制的大陆冰量和海洋水量变化引起的海面变化称为冰川型海面升降运动。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三)海面变化的原因机制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绝对海面变化基本机制(2)洋盆容积变化

地壳运动引起洋盆容积变化导致海面升降变化,如洋中脊隆起使洋盆容积减少,海底扩张使洋盆容积扩大等。这种海面变化往往是全球性的,并且是极其漫长的地质过程。一、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概念(三)海面变化的原因机制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绝对海面变化基本机制(3)大地水准面变化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引起的,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造成海面变化,这一变化属全球不一致的变化。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前第四纪海面变化古生代以来全球海面变化有过两个高海面和两个低海面阶段,分别是:寒武纪晚期高海面、侏罗纪早期低海面、白垩纪晚期高海面、晚新生代低海面,期间海面升降的最大幅度为300m以上。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前第四纪海面变化

新生代的65Ma总体属于低海面阶段,但期间有过3次次级波动,即:古新世至始新世高海面、渐新世晚期低海面、中新世中期高海面、中新世晚期低海面、上新世高海面、第四纪低海面。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前第四纪海面变化图三叠纪~第四纪全球海面变化曲线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2.第四纪海面变化(1)更新世海面变化更新世全球海面变化主要受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控制。其基本情况是海面随气候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发生过多次升降,冰期对应于低海面,间冰期对应于高海面。研究表明,更新世冰期最低海面较现代海面低百米左右,间冰期最高海面则与现代海面相差不过数米。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2.第四纪海面变化(2)全新世(从10kaB.P.开始)海面变化全新世是地球气候史上最新的一个间冰期,该时期海面变化主要呈现:①早全新世海面快速上升,6kaB.P.前后已接近现代高度。②该期海面存在多次小幅波动。

目前,关于全新世中期海面是否曾高于现代,仍存在广泛的争论。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3.最近两千年以来海面变化(1)近两千年来海面变化研究的意义和难度①研究意义:研究近两千年来海面变化规律,是进行趋势外推和情景类比的重要基础,如过去两千年曾经出现过比现代更为温暖的气候(如公元900年~1300年的中世纪温暖期),这与21世纪温室效应变暖类似,所以,若能弄清当时海面上升幅度和对沿地区的影响程度,这对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导致的海面上升情景是十分有用的。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3.最近两千年海面变化(1)近两千年来海面变化研究的意义和难度②研究的难度:

由于两千年期间的海面变化属于以百年为单位的小尺度变化,用海面变化研究的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到此类微小的变化信号。二、海面在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变化(一)长时段的海面变化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3.最近两千年海面变化(2)近两千年来海面变化研究的初步结论

中国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中世纪温暖期中国东部海面可能比现在高0.4m~0.7m,,而小冰期的最低海面至少比现在低0.2m~0.3m。尽管这些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所显示的两千年来中国东部历次海面波动中的相对高海面位置趋于下降、波动趋势趋于减小的基本特征是较为可信的。三、未来海面上升的影响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1.海岸湿地和低地被淹没当海面上升速率大于湿地堆积速率时,将导致湿地损失,按预测的21世纪海面上升速率,美国现有海岸湿地可能会有一半以上被海水淹没,我国长江三角洲及毗邻地区到2050年潮滩和湿地将损失13.7%~44.3%。三、未来海面上升的影响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2.海岸侵蚀加剧海面上升不仅直接导致土地淹没,还可通过侵蚀作用引起陆地损失。研究表明,当海面上升50cm时,长江三角洲地区侵蚀岸线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将从现在的36%增加到50%左右,一些目前相对稳定的岸线将陆续演变成侵蚀岸线,用于防护海岸和海堤的费用将成倍增加。三、未来海面上升的影响第七章全球海平面变化3.风暴潮灾加剧海面上升将会使风暴潮位增高,带来严重后果。过去几十年海面上升已使我国沿海的风暴潮灾呈现出加剧趋势,如以1951年~1970年和1971年~1990年两个时段比较,中国台风风暴潮的出现次数和成灾次数后一时段较前一时段增加了28%,同时,随着海面的进一步上升,许多地方以前100年一遇的最高潮位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