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幻灯片_第1页
秋季养生幻灯片_第2页
秋季养生幻灯片_第3页
秋季养生幻灯片_第4页
秋季养生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季中医养生贵阳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沙坝院区中医康复科秋季养生—秋天重在养阴秋天养生总原则:“立秋天渐凉,要防秋燥伤”。秋天:在五行为金,在五味为辛,在五色为白,在五化为收,在五气为燥,在五方为西,在五季为秋,在五脏为肺,在六腑为大肠,在五官为鼻,在形体为皮毛,在情志为悲。《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三月,此谓容平”。“容平”就是到了秋天,就该从容平和一些,静待收获了。这是春种夏长秋收,内心充满自信的表现。春天没种,夏天没长的人,到了秋天就很难容平了。也就是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颈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天还会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1.秋季养生重养阴秋季是燥气主令,尤其是北方,雨水减少,气候干燥,常易发生燥邪。“燥胜则干”,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此外燥邪最易伤肺,因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甚至粘连成丝,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因秋燥伤阴,津液亏损,故无津液以润大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燥邪为患正好和秋天养收、养肺相违背,因此秋季的养生重点就是要防燥护阴。所以要:多喝水:水为阴中的至阴,水为万物之母。饮药茶:沙参、麦冬、桔梗、西洋参等。2.秋季养生宜养“收”秋应肺而养收,秋季的特点在于阳气慢慢收敛,阴气逐渐旺盛,气温由高走低,萧瑟之风来临,与自然世界一样,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拢,所以秋季要防阳气外泄且应保持神气内敛。秋天是金色的秋天,是收藏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秋天。养生就应把心情融入到丰收的喜悦中去,去尽情地享受秋天的欢乐。秋天养“收”就是顺应大自然的收势,一在精神调养上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帮助人体从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向内收平静的状态。秋天固然天高云淡,硕果累累,令人愉悦,但难免也有“凄风苦雨”。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要静想秋季收获硕果的喜悦。二在身体调理上以“收”为要,做到收敛养精,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的任务。3.秋季养生重养肺(1)养肺要会呼吸肺主气,司呼吸。肺和呼吸的关系最大,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所以养肺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会呼吸。A.胸式呼吸:是练习有氧呼吸,可以加强有氧代谢。方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廓,然后大口吸气,大口吐气。B.腹式呼吸:属于深呼吸,是对胸式呼吸的辅助。方法:把气深吸到腹部,鼓起小腹,最后引气沉于下丹田(在脐下3寸)。停顿几秒钟后,再把气从鼻孔呼出。C.闭气呼吸:主要练肺活量。方法:是把气深吸入肺后,尽量闭气,然后大喘气。(2)养肺贵在润肺秋天,天干物燥,燥邪首先犯肺: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干咳甚至带血丝,便秘,皮肤皱纹增多,乏力、消瘦。应滋阴润肺,润燥之品——生梨、甘蔗、荸荠、柚,杏仁、百合、枇杷、藕,香蕉、蜂蜜、猕猴桃,润肺化痰功效好。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等。(3)养肺亦重保胃秋凉之后,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在秋季一般应当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不宜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否则会引起湿毒留滞肠中,致使腹痛、泄泻,故有“秋瓜坏肚”的民谚。(4)养肺重养肺气有不少老年人常感到呼多吸少,气吸不进肺,这是为什么?中医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只有肺肾健康,相辅相成才能很好地完成呼吸。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协助,只有肾气充盛时,吸入之气才能顺降归纳入肾,如果肾气虚,不能纳气,就会形成气浮在上不能归原的情况,这样就会形成呼吸无根、动则气喘的现象,中医把肺肾的呼吸归纳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有的中老年人,肾气虚衰,无力配合肺进行呼吸,所以出现呼多吸少、气不归根的情况。这样的人大多有动则气喘,神疲自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寒肢冷,脉沉无力,舌质淡苔白的情况,这样的气喘就是肾气虚、肾不纳气的缘故。这就提示我们要真正做到有效呼吸,养肺同时还须护肾。4.秋季养生养大肠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秋天多便秘。秋天,天干物燥,燥邪为主,燥气通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的关系最密切。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肺气肃降正常,则大肠传导如常,大便通畅;若肺受到秋燥的伤害,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则津枯便秘;反之,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也可影响肺气不利而咳喘。所以秋天要润肺生津,大便才能正常。5.秋季养生养皮肤肺其华在皮毛。也就是说,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秋天,燥气当令,燥邪的特点是干,所以秋天皮肤最易受燥邪的伤害而发干裂、起皱。(1)肺津不足,皮肤干皱无光泽保养原则:润肺生津。百合藕粉梨,杏仁和蜂蜜。(2)肺气虚,皮肤松弛无弹性保养原则:益肺气。沙参炖猪蹄。太子参亦可。6.秋季养生宜防悲肺在志为悲。秋季秋风扫落叶,万物凋零走向萧条,常使人触景生情,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垂暮之感,造成晚秋落寞的心理。情绪低落、惆怅,甚至悲伤。要克服就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登高望远以宽阔胸怀。7.秋季易患的病秋天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悬殊,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因脏器老化,功能减退,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更易发病。如:伤风感冒、中风、老慢支复发、抑郁症等。8.秋天的衣、食、住、行(1)衣——适当秋冻秋天穿衣要秋冻,秋冻因人定。当添衣时就添衣,不能骤增减。虽然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秋冻要适当。要因人、因天变化而异。若是老人,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衣服增减以稍做活动而不出汗为宜。2)食——平补清补秋天硕果累累,万物成熟,是饮食养生的大好时机,所以,要借助秋天的丰收的硕果调养自身的阴阳。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蜜枣:性味甘、平。益气生津,润肺。平时煲汤。蜂蜜:性味甘、平。入脾、肺、大肠经。补中,润燥,解毒。每天清晨起床的时候倒1到2调羹,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白萝卜:性味辛甘、凉。入肺、胃经。消痰止咳。“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处方”,“冬天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梨、江米、红糖、蜂蜜煮粥。柚子:性味甘、寒。下气,快膈,化痰,止咳,益肺。不过由于柚子性寒,所以也不能过量食用。吃2到3块即适可而止。莲藕:入肺、心、脾经。熟莲藕性味甘、温、无毒。食用熟的莲藕可以补心生血,健胃开脾,滋养强壮,莲藕汤利小便,清热润肺。(3)住——早睡早起早睡早起通风换气,早睡养阴早起舒肺。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天早晨的空气中含氧量较高,老年人宜早点起床,吐故纳新;秋天的夜晚,气温转凉,老年人宜早睡养神,有助阴精内蓄,保持人体阴阳调和。睡前四忌:一忌情绪不安扰;二忌咖啡茶酒找;三忌晚餐吃过饱;四忌身体过疲劳。

(4)行——温和平缓(秋爬)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但老年人不宜像年轻人那样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度消耗体力,耗伤阴津,外泄阳气而违背“阴精加贮,阳气内敛“的养生法则。不论跑步、爬山、练功,都应以温和平缓的动作或中低运动量为宜,身有微热、小汗即止,只要坚持不懈,收效甚佳。秋季养生歌秋

。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