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第一课时_第1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第一课时_第2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第一课时_第3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第一课时_第4页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词两首感悟李清照才女佳作传千秋,归雁黄花写离愁。

清丽婉约溢芳馨,自是花中第一流。

美文欣赏:循着一本纸色泛黄的《漱玉集》,推开《声声慢》这扇轻愁的门扉,我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一个暮雨如烟的、疏雨敲秋桐的黄昏,寻觅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在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的院落,我看到她醉卧在遍地堆积的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无人问无人怜。这就是那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她吗?一个袭盛雪白衣、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娇憨女子。这就是沉醉在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她吗?一个撑一支长的篙争渡,乍然红晕的脸庞,羞红了一湖涟漪的妩媚女子。

这就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她吗?一个宠柳娇花,名动京城的才女子。这就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锦书难托的她吗?一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痴女子。这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字字珠玑的她?一首毫无钗粉气的《渔家傲》让其成为闺阁中之苏辛的奇女子。是她,就是她!她的窗外曾种满了梧桐,绽开着芭蕉,她的脚边曾有如兰似麝的香炉,她的碧纱橱上曾有清芬撩人的素笺。

她曾在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她曾在月满西楼时临水照花,她曾在南山下悠然采菊,她曾慵依栏杆看雁字成阵,她曾与他琴瑟相谐,形影不离,凤凰台上吹萧。那时候她只看到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那时候她绿窗红袖,云鬓斜簪,理瑶琴,朝朝暮暮。一个端庄其品,清丽其词的女词人。可为什么又铅华淡收,眉宇含愁而人比黄花瘦?

公元1115年,她冲破封建礼教,力排众议,为父鸣冤,上书公爹,言真意切,泣血上诉,终末改变父亲罢职流放的命运。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入侵,直犯京师,她和夫君渡淮河,过长河,到处流离避难。公元1129年,夫君在赴湖洲任职途中染病身亡,她又含泪投亲洪洲,不想洪洲又陷,她和夫君耗毕生心血收藏的十四车珍品流失散尽。国破家亡,夫死多难,病愁交加而孤苦伶仃,时年她四十六岁。自此,形销骨立的她一直过着流落他乡、一贫如洗的清修生涯。虽有着摧肝裂胆的痛,欲语泪先流的苦,可她仍然象她她钟爱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高洁孤傲地活着。她饱醮深情,为她深爱的人编写了《金石录后序》,如泣如诉如怨如叹地感人至深。她感慨自忆坎坷的人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颠沛感伤,酒情诗意无人共的凄恻悼亡,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的思乡怀旧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伤时忧国,让她沉湎于樽中清酒,醉呓中只有声声的叹息字字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这许多愁。用自己的身心吟出了婉约的绝唱。眼前这个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的老妇人,就是曾经风华绝代的她。江月何时照初人,虽物是人非,凉风乍起却香依旧,那是淡淡幽幽的恬人酒香和黑香,隔着九百年的风尘岁月,在中国的词坛上仍然一阵一阵地浮动,让人香盈袖。我不忍打扰她最难将息夜晚里的孤梦,轻轻地关上门扉,合上书页,躲到九百年后的一个角落里悄悄泪流满面。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语言清丽,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艺术成就各时期作品欣赏

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展卷吟诗锦心绣口吐属风流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天真活泼可爱------“少年不识愁滋味”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活泼、生趣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夫吟妇唱携手出游盛名于世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闺中寂寞和离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身只影单满地黄花有谁堪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永遇乐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南渡后,忧患余生的寂寞心情,对故国眷念不忘。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浓愁、哀愁--沉哀凄苦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内容风格代表作前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清丽婉转(闲愁离愁)《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后思夫思乡思国沉哀凄苦(浓愁哀愁)《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古代第一才女

端庄其品清丽其词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气魄雄浑的诗句。

赵明诚题画像词: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清丽”是她的词风,“端庄”是她的人品,从“归去来兮,真堪偕隐”的评语中可以发现,赵明诚不仅仅把她作为相知相爱的妻子,更是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该是多么难得!名篇佳句知多少:

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重阳》

4: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醉花阴《醉花阴》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云雾笼罩使我整天心中充满愁闷,兽形香炉里升起瑞脑香的袅袅青烟。今天又是把酒赏菊的九九重阳节,我玉枕孤眠,纱帐独寝,半夜里初秋的凉意袭人,辗转难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销魂,西风吹卷起门帘,闺中人竟比黄花更加消瘦。初读注意句读,读准音韵。默读参照注释,疏通词意。齐读展示画面,感受意境。范读体味语言,丰富想象。板块二:读朗读欣赏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突出节令特征?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板块三:品3、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4、词人还运用了哪些人物行动来渲染心情?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突出节令特征?

写于重阳节,初秋天气,白昼还很长,夜里天气已变凉,西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作者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菊花盛开等现象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借长日、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3、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4、词人还运用了哪些人物行动来渲染心情?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独坐、孤眠、自斟思夫独坐孤眠自斟………………………………………愁凉消魂瘦醉花阴

凉“凉”一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品读诗歌品味语言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试分析其”绝佳“在何处?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我们称为“诗眼”,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品味语言形容词的表达效果1、意境生动传神2、情感表达淋漓尽致全词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