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的奥秘_第1页
把握思维的奥秘_第2页
把握思维的奥秘_第3页
把握思维的奥秘_第4页
把握思维的奥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考点展示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意识”这一主线,重点考查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选择题为主。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启示类和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物质决定意识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与形式)(1)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生产意识的原材料。(内容是客观的)(2)形式: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特别提示】在意识问题上要明确以下几个“并不意味着”:(1)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误区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误区2: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不能将意识表述成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为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大脑只对客观存在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没有思维意识,只会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东西。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误区3: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中却有上帝鬼神观念,从本质上说,宗教鬼神观念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典题例练

1.[2011•课标全国卷]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人脑的不同区域与人的不同思维活动的形成有关联,体现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故③④的观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①的观点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②的观点错误。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居民热点话题得票率(%)热点话题得票率(%)社会保障56.4房价调控41.6收入分配40.1食品安全35.9医疗改革25.1物价问题34.5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不同。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认识阶段不同C.客观对象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D.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不同2.(2012.上海20)2012年某市“两会”前夕,当地一家媒体就“两会热点话题”,分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位列前三的分别是A1、《菜根谭》中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B.主观可以决定一切C.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答案A2.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解析]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动物没有意识。因此认为有些动物也能产生意识的观点是错误的。D项正确,C项错误。A、B两项与题干无关。[答案]D3.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长大的人,看到冷色会联想到冰雪,因此他们看到冷色会感觉更冷。而在热带岛屿成长的人,看到冷色却很难意识到寒冷,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寒冷的感觉。这种冷暖色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差异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人的主观意识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意识,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答案B意识的能动作用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定蓝图、目标和计划。而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特别提示】学习意识的能动性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1)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2)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等同于“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3)把“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同于“人的意识能够直接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思维拓展】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内含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表现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状态”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典题例练3、(2012.天津4)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4.[2011•全国卷]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故③④正确。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①②的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D。[点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需借助实践促使事物变化。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5、(2012.重庆31)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C4.宋朝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他种竹又观竹。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廓。正如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说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客观存在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没有选择的[答案]B[解析]文与可为了画好竹而种竹、观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廓”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计划性,B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正确反映”。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5、高三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会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意识决定物质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解析]材料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故B项正确。[答案]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特别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思维拓展】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从主观出发的典型表现。从主观出发还有其他表现,如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曲直;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物。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它以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为出发点;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把个性当成共性,把偶然当成必然。二者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6.[2011·四川卷]《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答案]D典题例练6.乔布斯被认为具有敢于承担大风险的勇气,他不怕否定和超越自我,超前发掘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勇于进行新的尝试,甚至敢于领风气之先,率先以数码技术改造动画片制作,推出《玩具总动员》等卖座动画片,在新产品中舍弃当时在他人看来仍至关重要的软驱等技术。乔布斯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解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答案]①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节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反对因循守旧和安于现状,要敢于冒险,超越自己。②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用创新思维来认识发展的实际,并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④用革命的批判精神来对待实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归纳(辩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典题例练6、(2012.山东卷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6分)【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3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3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012.海南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8分)典题例练【答案】:(2)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4分)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4分)

►易错点1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1.[2012•温州模拟]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本课错题清零

[点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答案]D

[解析]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以及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故选D。意识不能直接改造物质世界,②错误。意识离不开物质,而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④错误。►

易错点2错误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2.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