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讲义_第1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_第2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_第3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_第4页
实验心理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章节内容第一节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第二节 情绪的认知研究

第三节情绪的测量

第四节情绪的研究方法第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一、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沙赫特(Schacter,S.)和辛格(Singer,J.)的实验展示了情绪的产生是如何受到环境事件、生理唤起和认知解释这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及在情绪产生过程中以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实验背景

1884年,詹姆斯和兰格(Lange,C.)提出情绪发生依赖于能引起个体生理反应的刺激,即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引起情绪,生理反应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坎农(Cannon,W.)更进一步指出这种生理反应就是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向丘脑部位的传递。巴德(Bard,P.)则验证了丘脑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第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实验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M.B.)提出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认知-评估作用产生于有机体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伊扎德(Izard)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则认为情绪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生的,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任一情绪体验的产生都可能是由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引起的。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思路是希望能分别对生理、认知和环境三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它们对情绪产生的综合作用。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实验过程

沙赫特和辛格实验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步: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生理唤醒状态----使所有被试的生理唤醒状态相同。第二步:实验者对三组被试作了三种不同的说明来解释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反应。

第三步:将每组被试各分成两部分,并让两部分被试分别进入两种实验情境中,实验者观察这两种环境下各组被试的情绪反应。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实验结果

第二、第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比较冷静。在情绪的产生中,生理唤醒和环境都有影响,但认知过程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脑皮层将环境、生理和认知信息整合起来后,而产生了一定的情绪。沙赫特和辛格推论情绪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第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情绪的先天获得----哈罗的实验

(一)实验背景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情绪的先天论者认为,爱是天生的需要。行为主义者认为爱其实总是和解决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这些基本需要相联系的,婴儿对母亲的爱只不过是对食物需要的副产品。哈罗的实验对象:恒河猴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两只代理母猴: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

两只代理母猴间的主要差异:木制母猴能够提供接触安慰,而铁丝母猴则不能。实验对象:八只幼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实验情境:实验者刻意地创造了某些恐惧或不熟悉情景。三种情况:仅出现木制母猴,仅出现铁丝母猴,或两者都不出现。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实验结果

发现幼猴偏爱有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不论是由铁丝母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都对木制母猴产生强烈的依恋倾向。

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当幼猴被置于陌生的环境后,所有幼猴都立即冲向木制母猴,抓住它,用身体蹭它,并摆弄它的脸和身体。如果木制母猴不出现时,它们则会充满恐惧,出现情绪化的行为。哈罗的观点: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由接触安慰产生的依恋情感是独立于饥饿和干渴这些基本需要之外的。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情绪后天习得的实验研究

(一)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Watson)认为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他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伯特(Albert)为被试进行条件反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被套用来解释常见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的缘由。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习得性失助的实验

塞里格曼(Seligman,M.)和梅尔(Maier,S.F.)的习得性失助实验,采用动物被试进行研究,说明抑郁是由于对环境事件严重缺乏控制而习得的(“习得性失助”)。实验用狗被分为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测量指标:(1)从灯光熄灭到狗跳过隔板,平均需要多长时间;(2)完全没有学会逃脱电击的狗在每组中所占的百分率。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结果逃脱的平均时间

失败狗的百分比

可逃脱组

控制组

不可逃脱组

可逃脱组

控制组

不可逃脱组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人类抑郁与控制力缺失的关系研究

1976年,朗格(Langer,E.J.)和罗丁(Rodin)的实验以人类为被试,希望能直接说明抑郁和控制力缺失的关系。

实验对象为某家疗养院的老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告之不同的实验指导语,采用问卷调查外和行为测量来了解被试的反应。

结果显示:两组被试的差异非常明显,其结果支持了朗格和罗丁的预测,即控制力的掌握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人类的情绪可以经由对生活事件的控制力而产生,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与实验有关的这部分情绪确实是后天的。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情绪的认知研究

一、早期的情绪认知研究(一)图片联想实验----情绪对认知的依赖

1964年,芬泽(Fenz)进行了图片联想实验,以说明情绪对认知的依赖性。实验被试是54名见习跳伞运动员,平均分成两组。研究者在第一次跳伞前二周、第一次跳伞前一天和第一次跳伞的当天这三个时间对两组被试进行图片联想测验。所用的联想图片按照与跳伞这个主题的关系程度,制成低、中、高三个等级的图片材料。测量的情绪生理指标:皮肤电反应(GSR)。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实验结果(1)随着跳伞日期的临近,实验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升高,表明被试内心的情绪紧张程度增加;(2)刺激图片同跳伞相关联的程度愈高,则皮肤电水平也愈高,表明被试紧张程度也愈高。这两个结果都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情绪对认知的反作用

1958年,詹尼斯(Janis,I.)设计了一项准实验研究,以说明情绪对认知的反作用。实验中,以病人在手术前的恐惧水平为自变量,以他们对手术的认知为因变量。将手术前病人的恐惧程度划为三类:第一类为手术前低恐惧水平组;第二类为手术前中等恐惧水平组;第三类为手术前高恐惧水平组。

结果表明,由于三组被试手术前恐惧情绪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手术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耶克斯-道森定律----情绪与认知的交互关系

Yerkes&Dodsonlaw(1908)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情绪与归因

归因就是对事件或行为的原因进行主观评价,它是一种认知评估活动。(一)理论设想韦纳将情绪、情感设想为在一种特定的行为结果出现之后、伴随着对它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渐分化、深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其中对该种结果产生原因的知觉、分析或推断在情绪、情感的变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归因过程将引发新的、更为复杂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甚至可能和此前由行为结果直接引发的情绪相矛盾,并替代后者。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实验证明

韦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归因对情绪的影响,分别是:对原因部位的知觉、对原因可控性的知觉以及对原因稳定性的知觉与情绪、情感的关系。对原因部位的知觉是指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人的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韦纳等人(1978,1979)的研究发现,对成功的内部归因都引起了更多的自豪、胜任、自信、满意的情绪、情感体验。韦纳和他的同事(1985)的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即便是儿童也已经觉察到对别人消极行为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可能伤害他的自尊。

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情绪与决策

(一)失败的博弈----情绪调节缺陷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些决策理论认为,当人们很难通过理性的有意识思考进行决策时,情绪反应为决策提供了各方面信息,情绪在决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Wilson和Schooler,199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实验背景

在研究情绪对决策有影响的学者中,戴美希欧(Damasio)推测情绪系统中预期的机体反应(皮肤电反应)对正确决策的制定是必要的。Damasio和他的同伴以正中前额皮层(medialprefrontalcortex)受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决策过程进行考察。通常,这种前额损伤病人常并发情绪调节和决策的缺陷。前额受损病人在风险决策中表现出的情感调节缺陷为:他们在评估风险决策时不会出现预期的皮肤电反应。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实验过程

以前额受损病人为实验组被试,以前额未损病人为控制组被试,要求他们在四副纸牌(A、B、C和D)中任意选择纸牌以赢得100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纸牌A和B确保能赢100点,而纸牌C和D确保能赢50点,但是,所有的纸牌都可能带来偶然的、不可预测的损失。实验证明,由于前额受损而产生情绪调节缺陷的病人无法在风险决策任务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并且前额受损病人对将来的效果相对不敏感而只会根据眼前的效果做判断。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实验的结论和意义

以机体唤醒形式表现的预期情绪反应是风险决策任务的必要环节。

虽然戴美希欧、比察勒和他们的同事把前额受损病人的这种缺陷描述为判断即时结果和延迟结果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应该是判断确定性结果和可能性结果之间的缺陷。

前额受损病人在决策中愿意接近较高的确定性收益和远离较高的确定性损失,而对不确定事件则给予较低的权重。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情绪生动性与决策权重

在情绪影响风险决策的研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关“损失厌恶”倾向的实验。所谓损失厌恶是指损失造成的消极情绪冲击要大于等量收益造成的积极情绪冲击。同样是损失或同样是获得的情况下,生动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和不生动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所引起的情绪体验不同,它们对应的决策权重也不同(Finucane,Peters和Slovic,2000)。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情绪生动性与决策权重罗腾斯杰克(Rottenstreich)和希(Hsee)的研究表明,在积极事件发生概率较高时,被试倾向于对不生动事件给予较大的决策权重;而在积极事件发生概率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