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第一次跨越的动因_第1页
俄罗斯历史第一次跨越的动因_第2页
俄罗斯历史第一次跨越的动因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罗斯历史第一次跨越的动因—希腊文明(第四讲俄罗斯历史第一次跨越的动因—希腊文明(一):整个俄罗斯的历史从静态上去把握,叫做四个朝代三个时期。从动态上去把握的话叫五个转变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发生在基辅罗斯时期,原因: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把东正教、基督教确立为基辅罗斯的国教。这不光是宗教事件,也是一个世俗事件,在基督教这个载体里边,它不仅搭载着一种宗教的因素,也搭载着一种世俗的因素。构成西方文明是两大源流,一个叫做世俗文明——希腊文明,一个叫做宗教源流——基督教文明。罗斯受礼这件事情,不光是引进了这个宗教,实际上也导入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文明,因为在西方文化那个地方,所谓世俗文明和宗教文明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为什么俄罗斯,为什么基辅罗斯这个国家能够从原始社会的末期跨越过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到封建社会,它的动因在哪?从轮廓的角度上来讲动因就因为它把世界上一个比较先进的文明——西方文明注入到它的机体里了。小标题:1、希腊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对希腊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做一个框架性的一个介绍。2、主体视角(苏格拉底)下的希腊文明。3、客体视角下(自由观)的希腊文明,第一部分:当今世界上我们公认的四到五个古老文明当中,应该说希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力,对当代的影响力是首屈一指的,它在当下我们世界的影响应该说是最大的。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主要还限于在中亚地区,往外辐射逐渐是衰减的,应该说在我们中华文明最强盛的时候我们也没能够,超过东亚这个范围。:希腊文明对这个当下的整个世界影响力是非常之大。希腊文明现实的影响,不光在生活上,也在学术上,辩证法和唯物论这两个哲学思想,两大哲学学派的形成都是源自于古希腊。(黑格尔:一提到希腊这个词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就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整个古希腊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流,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罗素:希腊文明的出现导致了思想活动的迸发,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壮观的事件之一。无论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巅峰时期,在短短的两个世纪里,希腊人在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卓越成就,这些杰作汇聚成源源不断的急流,从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普遍标准。(恩格斯:没有希腊、罗马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在)的欧洲。(马克思:希腊文学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享受,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希腊文明的特质第二部分:选苏格拉底的原因:在希腊文明里边,苏格拉底的地位类似于孔子,不仅说当世的时候对文明的贡献非常之大,而且思想薪火相传,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如柏拉图、色诺芬。苏格拉底出生在白领家庭,他父亲是个雕刻家,他母亲是助产士,苏格拉底这个名字在希腊文里面叫做健康力量,被当时的希腊人公认为希腊最聪明的人,最有智慧的人。对苏格拉底两方面的了解:一、道德;二、学问。在学问上,开一个时代,创一门学说,达一个境界,开一个时代:从苏格拉底开始,他明确的是把哲学和自然科学里边分出来,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光是研究自然,还要研究人,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创一门学说:在辩证法的创立上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达一个境界:知道人类智慧的限度,“人类的智慧微乎其微,没有价值。“承认无知乃是智”慧的源泉。“别问我知道什么,我只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徐氏格言“智慧与无知感成正比。”在道德上,苏格拉底属于精英型知识分子,有一种社会道义和良知,有很强的使命感。“只要我的良心和我那微弱的心声还在让我继续向前,我就要通向真理的真正道路指给人们,绝不顾虑后果。”金钱观:崇尚精神,贬斥物质,贬斥金钱。“一无所有最像神。“我只奉劝你们老年人和青”年人,不要顾虑你们个人和财产,首先和重要的是关注取得精神上的最大进步,我告诉你们钱不能给人以德性,而钱和其他公与私的好东西却来自德性。如果我的儿子们长大之后只追求财富或其他任何东西,而不顾及德性,如果他们实力上微不足道却装模作样,我们要求你们来处罚他们,责难他们,训斥他们,如果你们这样做了,这对我和我的儿子来说就做了正直的事情。”是什么东西使我们对这个贫穷如此的敏感,第一我们社会剧烈分化的现实,第二我们现在这种意识形态。生死观:生而睿智,死而庄严。婚姻生活观:“一个娶了贤妻的人是幸福的,如果他娶了悍妇就一定可以成为哲学家了。”第三部分:政治文明里面的自由观,为什么希腊落后的物质文明会诞生如此如此开明的思想?(《理想国》柏拉图:“在这种国家里,如果你有资格掌权,你也可以完全不去掌权,如果你不愿意服从命令,你也完全可以不服从,没有什么勉强你,别人在作战,你可以不上战场,别人要和平,如果你不喜欢,你也可以要求战争,这种制度是宽容的,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他不加区别的把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这种无政府主义必定要渗透到世人家庭生活中去,最后还渗透到动物上去。)”贝壳放逐法(克里斯蒂尼),驱逐流放最好的。原因:因为雅典人是对个人自由是如此的偏重,以至于他们对任何形式的公权力的膨胀都抱有一种过敏的恐惧,蒙古人的俄罗斯:过程与评价(缺第一部分)蒙古人的俄罗斯:过程与评价(二)(缺第一部分)一、蒙古人对基辅罗斯的征服。第一次蒙古人对基辅罗斯的西征(成吉思汗):在荡平了花剌子模以后,蒙古大军是进一步向东欧平原挺进了,那么在东欧平原上是跟整个基辅罗斯展开了一场会战,这场会战是基辅罗斯惨败了。第二次蒙古人对基辅罗斯的西征(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1236年在三次西征当中最凶,蒙古人是在一个月之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下十四城,到了1240年11月是攻陷了基辅,:然后继续西进,经过了波兰、匈牙利、:摩尔多瓦和亚得里亚海,当时整个欧洲:都基本上被踩在蒙古铁骑之下,不仅是整个欧洲大陆,就是英伦三岛也为之震动。拔都后来回师以后,在1243年在萨莱,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以它为中心建立了所谓的金帐汗国,:也可以叫做黄金部落。当时整个蒙古人在亚欧建立的是四大部落,黄、白、青,紫,在欧洲那部分叫做黄金部落,所以对基辅罗斯进行了统治,从而开始了所谓的叫做蒙古人的俄罗斯。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旭烈兀):打到了巴格达,兵马还涉及到了埃及了。二、蒙古征服力的原因和评价,蒙古人对世界的征服这是铁骑所至,所向披靡,当时人有统计了一下,整个蒙古民族的人数是100万,当时他拥有的军队是12到20万左右,在短短的六七十年间,攻占了广大的土地了,建立了东起朝鲜半岛,西到俄罗斯,东西直径一万六千公里,统治了人口6亿多,被蒙古人征服的民族多达720个。原因:1、组织制度:军事化的组织制度,全民皆兵2、身强力壮3、畜力,借助马匹的力量4、领袖力量,具有军事天才5、蒙古人的生活方式跟作战方式的高度一致性。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上人类发生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属于落后民族打败先进民族,而工业革命以后,是先进民族打败落后民族,为什么?工业革命以前,我们人类的文明只有两个阶段,一个叫采集狩猎文明,一个叫农牧文明。采集狩猎文明的人打败农耕民族,:因为采集狩猎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当时的战争方式是高度吻合的。工业革命以后战争的决定因素变成武器,先进的民族掌握主动权。蒙古人这次对世界的征服,它有什么效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大体可说经过这么四大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采集狩猎手段,第二个阶段,叫做农牧社会,第三个阶段,叫做工业社会,第四个阶段,、叫做信息社会,蒙古人是在采集狩猎阶段,被他征服的国家民族:基本上都是农牧社会。(促退)蒙古人对俄罗斯的征服,对俄罗斯有多大影响呢?是使俄罗斯丧失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元988年罗斯受礼,是将落后的基辅罗斯跟西方文明建立起一个连带关系,将整个罗斯的发展建立在:由西方文明这个火车头拉动的基础之上,而蒙古人的切入以后,切断了基辅罗斯跟西方文明这种连带关系,而且还把整个基辅罗斯的文明的导向从西向强行扭到东向,而且基辅罗斯和西方文明脱钩这二三百年当中,西方文明开始从黑暗的中世纪的昏睡当中苏醒过来了,酝酿和启动了新一轮文明的强势崛起,这个文明的强势崛起就是我们说的文艺复兴,三、机遇与中国中国丧失的机遇:第一次机遇叫做戊戌变法,前变后不变。原因1、在俄罗斯社会里边暴君是它的基调,昏君是我们的主调。(三类皇帝:第一叫做明君,第二叫做昏君,第三叫做暴君)2、俄国是受东正教影响,有圣母情节,在俄罗斯女皇比较多,中国则不然第二次机遇又来了叫做晚清变法。,第三次机遇又来了,就上个世纪的30年代,内变外不许,国内有比较好的发展的机会,外部的条件不具备。第一,政治上中国出了个蒋介石,第二,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第四次机遇又来了,这次机遇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叫做中共建政,建立政权。怎么丧失?叫做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蒙古人统治的历史遗产:专制和统一((缺第三部分)蒙古人统治的历史遗产:专制和统一(一)缺第三部分)(缺第三部分第一、蒙古人统治的终结,第二、蒙古人的遗产:专制和统一,第三、统一观和台湾问题,第一、蒙古人统治的终结,:蒙古人对基辅罗斯地区统治的终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应该说蒙古大帝国,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它是一个历史的偶然现象,这个大帝国的出现,我们如果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它是缺乏足够的客观的物质的依据的。怎么维系一个大帝国?第一,有经济上的依据,第二,有文化上的依据,第三,有政治上的依据,而整个蒙古帝国的创建和维系,它都靠一个力量,军事,暴力,强力,它这种外力捆绑的结果,缺乏一种内在的自然的一种内聚力,比如经济力,蒙古大帝国缺乏一种内在的经济力,自给自足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缺乏一种因果关联的内伸的必然的一种资源交流的需要。而当时蒙古人的统治是没有这种内伸力的,它那个自给自足经济,不需要跨经济单位之间,来搞一个所谓的政治大一统,没有这种物质的一种依据,也没有这种物质的条件,政治上也是一样,要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需要许多的政治智慧,许多的政治制度,许多的政治手段,而作为一个后发民族来讲,整个的蒙古人也都缺乏这种东西。从文化角度看也是一样,一个国家确立起来,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信仰,蒙古是个后发民族,它也没有能力去提供这种将整个辽阔版图连接在一块的一种政治的共同价值观,蒙古这个大帝国是个纯粹外力,暴力促成的结果,缺乏一种内伸的,持久的,深刻的依据。主观的因素: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俄罗斯这个世纪的开创,就是与莫斯科公国相联系,大约是公元1147年的事情。莫斯科公国为什么能最后取代、瓦解蒙古大帝国?第一,是跟蒙古人的一个统治制度有关。第二,是跟莫斯科公国一个老谋深算的统治者有关。蒙古人对罗斯地区的统治制度: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它经历了一个叫做前后转化的时期,在蒙古人征服罗斯地区以后,那最早的一个统治方法,就要做直接管理,延续了非常短的一段时期。蒙古人后来比较稳定的来实行对罗斯地区的管理,叫做代理人管理,或者叫做间接管理。蒙古人当时设置了一个制度,在罗斯地区各个公国当中,择优录取,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由他代替蒙古人,对整个罗斯地区进行日常的管理。它的合理性和精巧之处:第一点叫做减负,能够减轻蒙古人的负担,第二点叫做分化第三个就是以毒攻毒,能够利用这种工具的这个人叫做卡利达(伊凡一世),是莫斯科的一个王公,蒙古人的制度在他的手里,变成了终结蒙古人统治的手段,担任莫斯科大公的时间不长,总共就是15年,是1325年到1340年,1327年机遇来了,当时在基辅罗斯各公国里面,获得蒙古人信任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这顶头衔的王公是特维尔公国的王公,他当弗拉基米尔全俄罗斯大公期间,他的公国内部爆发了一次反对蒙古人的起义,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公国,这小王公卡利达非常敏锐地抓住了机遇,提兵开往特维尔公国,把这场叛乱给平息下去,当上了弗拉基米尔和全俄罗斯大公,他以这个机遇,这个资源为基础,不断地进行权力的扩张,他以这个职权为基础,派生出了许多蒙古人不能给他的权力,比如第一,他以弗拉基米尔全俄罗斯大公这个权力为支点不断地扩张他的政治权力,。第二,他还用蒙古人给的这个权力又衍生了经济权力,代蒙古人收税。第三件事情,在莫斯科大肆兴办旧城改造项目,开发房地产,修建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短短的十五年,就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国营建成了整个罗斯地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经过了卡利达的经营以后,莫斯科公国的羽翼渐丰,在卡利达去世的第四十年,就是1380年,莫斯科公国举行了第一次反对蒙古人的起义,莫斯科公国取得了胜利。:意义:增强了俄罗斯人的信心。蒙古人垮掉以后,后来又卷土重来,又把莫斯科公国给镇压下去,继续由莫斯科公国替蒙古人来管整个罗斯地区,这种格局后来延续到15世纪,又过了所谓的一百年,在莫斯科公国上当王公的叫做伊凡三世,他最终是实现了整个莫斯科公国罗斯地区的独立,伊凡三世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叫做独立之父,从此整个蒙古人势力彻底退出了罗斯地区(1480年)。第二、蒙古人的遗产——专制与统一蒙古人统治俄罗斯二百多年给罗斯地区留下了很多的遗产,主要的政治方面的遗产是专制与统一。1、专制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上来讲,封建和专制的最大区别在权力的纵向划分方面似乎是存在一个边界,具体来讲的话,在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契约,或者说下级权力在上级权力面前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果有,就叫做封建,如果没有,就叫做专制。专制道路上两件有指标性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叫做正名——称沙皇凯撒的意思,第一,他带着一种政治志向,也想当独裁者,大权在握:第二,有血缘的因素在里面,莫斯科公国王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而是一个外来人口叫做留里克王族。三、统一观与台湾问题统一观: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关于人心所向,在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里边从哲学层面从文化的最深的底蕴里面,都有对一的一种特殊的偏好。原因: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中华民族能够生存到今天,一直有两个最尖锐的矛盾,对内的矛盾叫做治水,:对外的矛盾叫做御敌。关于大势所趋,没有依据。关于台湾问题的偏颇:第一叫理智上的偏颇,凡是认可统一的我们好,凡是反对统一我们说扁他。第二叫民族情感上的偏颇。八个观点第一叫做一个认识认识国家的本质,是目的还是手段。第二个叫做一个类比将国与家类比,国和家的形式都是手段第三个叫做一个承受第四个叫做一个承认承认台湾同胞也有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第五叫做一个肚量第六叫做一个反省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大陆问题,没有把我们的大陆建设好,建设的对台湾同胞有吸引力。第七个叫做一个确信台湾独立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就不可能独立出去,往前看血脉相通,文化相同地理相近,往后看,经济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第八个叫做一个展望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与彼得大帝的开明专制整个俄罗斯的历史从静态的角度上来说是三个时期,四个朝代,罗曼诺夫王朝实际上是四个朝代里面的第二个,第一个,叫做留里克王朝,第三个,红色共产党王朝,第四个,白色俄罗斯王朝。是五大转折里面的第三大转折,向西转,彼得的开明专制,重新启动了整个俄罗斯历史的西化进程。三个具体的问题:一,莫斯科公国的终结以及王朝兴衰周期二、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创和暴力的作用。三、彼得的改革与开明专制第一部分莫斯科公国的兴盛,从主观的角度上来讲,与杰出的领导人物是相关,一个叫做伊凡三世——独立之父,一个叫做伊凡四世——专制之父。独立之父确立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和自主性,专制之父开创了整个俄罗斯专制历史的先河,称沙皇,然后撤掉所谓的贵族会议。莫斯科公国的覆灭,也是与他们领导人的昏庸有因果关联的。伊凡四世专制之君去世以后,他的王位是传给了他的儿子叫做费多尔(昏君),十四年的矛盾积累,十四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把沙皇的职位传给皇后的哥哥叫做戈东诺夫,缺乏一种制度性的合法性,以力压服,矛盾进一步地激化。1604出现了一个反叛人物,这个人叫做季米特里,自称是伊凡四世的私生子,在同年就攻占了莫斯科,自立为沙皇,史称叫做季米特里一世。他在权位上就待了一年多,又出了一个反叛的叫做舒伊斯基,发动了政变,把季米特里给赶下台了,自立为沙皇,又发生了政变。为什么我们历史上会出现所谓的王朝更替?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延续,最终都会归结为王朝的主体:人的问题——一个叫做统治阶级,一个叫做被统治阶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说一个王朝的存亡,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力,第一,叫做被统治阶级的承受力,第二,统治阶级的统治力。来自三角形上部分的压力:第一,就是统治阶级的人数。第二,是单位统治者的消费水平。开始时压力比较小的原因:第一,统治阶级的人数会比较少,出身草莽,就是个平均人口数。从草莽登上权力顶峰,经过了非常激烈地拼杀,人口减员会非常的严重。第二,往往在开国的时候,基本上单位消费水平都比较低。其一,他们是平民出身,没有非常很奢靡的一种消费习惯。其二,往往这种开国的领导人目睹了前朝由奢靡而覆灭的教训,他自我克制了。但是随着这个王朝的确立以后,情况就发生改变了,统治集团的人口膨胀。第二部分: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创和暴力的作用,:在梁赞诺夫的组织下,由1613年从2月8日到21日,为了彻底解决最高领导人问题,在莫斯科就召开了由七百人参加的缙绅会议,这可能是俄罗斯千年历史上第一次比较民主选举最高领导人的一次选举,但不是直接选举,不是普选,是代表制。来自全国五十多个城市的社会各界,各阶层代表七百多人在斋戒了三天之后开始选举。最后胜出的叫做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原因:第一叫做血缘。第二叫做同情,第三就是年少,为什么?:第一,往前看,跟其他人可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第二,往后看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第四个原因是哥萨克的支持。哥萨克在俄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一个集团,他们最早起源于农奴,是农奴里面那些比较有反抗精神的人,成为职业武装,是皇家最倚重的统治力量。怎么来认识这个暴力?第一、暴力是有作用的,作用的对象是肉体,中介是恐惧,特点是强制,是一种很直接的很简便的一种力量。第二、暴力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复合体。第三、暴力应该属于动物界的,它不是很高级,是我们进化得不彻底的一个表现。第三部分:彼得改革和开明专制。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成为最高领导人了,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了,:叫罗曼诺夫王朝,,在罗曼诺夫王朝的三百零四年当中总共出现了一共十四位沙皇,彼得是第四任。彼得的经历概括起来就这么三句话::叫做两次叛乱,一次留学和一场改革。第一场叛乱是发生在他十岁那一年,彼得即位,在继位登基大礼的:那一天就发生了叛乱。第二场叛乱是发生在他十七岁那一年,哥萨克这次叛乱把摄政王他姐姐索菲亚推下来,把彼得扶回来,亲政。一次留学,彼得是1689年十七岁那年就开始亲政了,到了1697年,他开始了出访西欧,为期十七个月,直接动因是很购买海军用品,学习造船技术,招募相关人才,打通黑海的出海口,不断地对外用兵,当时这个西欧文艺复兴,功德圆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资产阶级革命,方兴未艾,跟当时落后的俄国,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反差。回来后他义无反顾地启动了开明专制。改革的形态:一种是自下而上,一种自下而上。彼得的个人特质:1、儿童心理,单纯执着,充满好奇,赤子之心,一根筋。2、天才,对好多问题看得很深远,看得很透彻(迁都)将整个俄罗斯的首都从莫斯科往西迁,迁到它西部的边界,最接近西方得风气之先,:表明他这种学习西方的一种坚定性。件事情。开明专制的路线的精妙之处:第一叫做分层操作,不简单化,军事和经济全盘西化,文化方面,一分为二,引进知识,消灭思想,:政治上是反西方而行之,不搞民主,强化专制。第二个叫做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个高度密集的权力保存下来推向一种强化。苏联的开创与列宁苏联是第三个朝代,第二次跨越,第四次转折。第一、列宁的出身。第二、列宁走上革命道路第三、列宁的领袖素质第一部分:列宁的出身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第二部分:列宁走上革命道路走上革命道路的类型:第一叫做逼迫型第二叫做觉悟型(列宁)列宁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第一是东正教的救世情怀第二是彼得改革和叶卡捷琳娜改革,导入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的思想第三是家庭因素,父亲言传身教,母亲富有知识,哥哥刺杀亚历山大家庭类型大而化之地讲分为四种::第一富贵:第二贫贱第三由贫贱而富贵第四由富贵而贫贱列宁属于第三种列宁走上革命道路两方面的因素:第一社会的大气候,第二家庭的小氛围。第三部分:列宁的领袖素质第一个素质叫做学习力,终身学习,并运用到实践上。第二个素质叫做思想力。列宁主义的一个主题和三大支柱:主题叫做一国首先革命论,马克思叫做多国同时革命论,列宁构建了三个理论制度来论证这个主题:第一个理论帝国主义论,:第二个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第三个理论叫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三个理论实际上是分别回答了俄国有没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谁来革命。革命以后怎么办?帝国主义论俄国明明是资本主义高度不发达怎么把它论证成俄国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列宁:改变了衡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坐标系,在列宁主义之前,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叫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列宁说资本主义发展是分为阶段的,第一低级阶段叫自由竞争,第二高级阶段叫做帝国主义,也叫做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垄断就是集权就是独裁,拿着垄断这个指标去衡量俄国,俄国的垄断水平世界第一,:俄国就不再是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而成了一个封建帝国主义国家,集落后性和超前性于一身。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主题就是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质量去弥补,核心就是两点:第一叫做选拔精英,第二叫做组织精英——民主的集中制。第三个问题又来了,在十月革命以前,也曾经有过无产阶级革命,这个叫做巴黎公社,后来失败了。马克思写了好多文章来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其中有一条,叫做巴黎公社原则那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建设的第一个原则,其中巴黎公社原则最重要是四条:第一条普选制,第二条同薪制,第三条议行合一,第四条人民武装。第三个素质叫做表达力,列宁口才非常好,把整个俄国革命的进程概括成三句话说服俄国夺取俄国建设俄国第四个行动力第五个意志力:第六个素质叫做道德力,很廉洁自律,利他主义,很质朴,很有人情味。斯大林(斯大林(一)今天我们讲十一讲标题叫做斯大林,:在这个标题下边:我们讲四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讲讲斯大林的出身第二个小问题我们讲讲革命,:斯大林的革命生涯和特点第三个小问题我们讲登顶斯大林登上权力的顶峰成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第四个小问题我们叫做功过斯大林的功绩和过错就是出身革命登顶功过:我们先讲第一个小问题讲讲斯大林的出身那么斯大林的名字也是三段式了叫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什维利那么出生的时间是:1879年的12月:去世的时间是1953年的3月所以在世界上是活了74岁:那么斯大林的生日是12月:这个日子跟我们中国也有点小小的关系我们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叫毛泽东:我们现在领导人是频繁地出国访问来来往往毛泽东这个人是不爱出国的他倒不说没出国机会他是不愿意出国他有这种我的看法有这种天朝大国的帝王思想我凭什么出国去看你:这个思想对毛泽东后来一直都有影响:所以毛泽东不愿意出国所以毛泽东一辈子就出过两次国为什么打破这个惯例毛泽东第一次出国的时间:就是1947年的12月当时出国的名义就是:给斯大林祝寿1949年12月正好是斯大林七十大寿:所以毛泽东去给斯大林祝寿:以这个名义出访苏联斯大林对毛泽东一直是不感冒的:双方的争论非常之多:而且矛盾也比较深就即使是毛泽东这一次能够踏上访苏之旅也是第六次提出申请之后斯大林才准许毛泽东去苏联因为是斯大林对毛泽东个人不太感冒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什么当初苏联是跟国民党中华民国的关系比较密切叫做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当时斯大林一直是看不准就是共产党到底:能不能打败国民党所以毛泽东这次去见斯大林虽然是去叫做祝寿但心里边是憋了火的:所以希望怎么样我们双方见面以后:用现在话来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消除分歧就不要再吵架了所以后来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在苏联搞非斯大林化所以毛泽东看了这个《秘密报告》以后:一看好家伙,你们自己都说斯大林的坏话了那我也不忍了就把当时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叫到了中南海也跟他发了一顿牢骚说既然你们自己现在都开始骂斯大林了那我也骂两句所以他是有很深的一个有种内在的这种矛盾在里边那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斯大林的一个出身那么斯大林的出身跟列宁不一样列宁是一个贵族家庭斯大林是一个苦出身:他这个出身用任何标准来衡量都是比较靠下的我们说用五个标准第一用阶级等级来看斯大林是最低的农奴列宁的爷爷也曾经是农奴:但怎么样列宁的父亲非常的勤奋“学而优则仕”:通过个人的打拼改变了整个家族的阶级地位所以列宁后来自己的出身叫做官僚家庭:斯大林的父亲很糟糕生为农奴死为农奴所以到斯大林他们家是个农奴社会很低层那么第二个标准从民族观念上来讲也是一样俄罗斯这个民族也是这民族之间的不平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于印度“种姓制”:整个俄罗斯以前列宁说过是各民族的监狱俄罗斯最高等级的民族是俄罗斯族其一:等而下之的是东斯拉夫人就是什么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这是第二等级那么第三等级的就是“其他”在“其他”里边还比较靠后的就是格鲁吉亚那边高加索地区的那一伙人那是第三等级的靠下的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所以从民族观念上来讲他也是比较靠后的:那么第三个标准从地域地理位置上来讲那么斯大林也是在整个俄国的一个边缘地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小地方人它不是政治的中心,也不是经济的中心都是个边缘段落(363):所以从地域条件上来讲他也是比较靠下的:第四怎么样从身体状况斯大林也是身体状况不是太好首先是什么身材比较矮小斯大林的身高我查了一下一米六二所以你看从身体条件上:他不光是个身材比较矮小而且六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天花就是没种牛痘:所以脸上都是斑驳陆离一看很有沧桑感就是十一岁那一年他又手上生了一个疮结果血液感染所以这个手以后也留下了残疾:就不能够弯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征兵的时候:因为他这个手不能够弯:所以就是体检不合格那么从第五个标准就是家庭环境什么叫做家庭环境斯大林这个家庭:也是比较糟糕的他的糟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根源来源于他的父亲俄罗斯的父亲都是比较暴躁家庭暴力是频繁发生:而斯大林的家庭不仅是暴躁:就是无先兆型的离家出走说斯大林这个家庭是很糟糕的从任何标准上来看他都是比较靠后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亮点所以这种家庭:应该说也给斯大林后来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一个印记这种童年这种经历:给斯大林是形成一种很深的一种自卑心理和补偿要求:社会对我是没有什么温暖没有什么公正能够以一种宽容和博爱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叫做实现的自我超越:从自卑到一种超越这是比较难的斯大林(斯大林(二)像斯大林他是一直这种自卑心理都非常的深:比如说他对他身材矮小他一直都是以为很深的一种耻辱他都是掩盖所以你注意斯大林这个人他一直到最后他对自己这样一种身材矮小他都是要刻意掩饰刻意掩饰自己的不足:实际上怎么样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反过来讲能够怎么样能够调侃自己的不足是自信的极致什么时候能够调侃:你的不足的时候:就说明你的心理已经成型他以做格鲁吉亚人为耻辱所以他也是一种掩饰所以这种自卑情结说心里话是比较深的后来在家庭里边也是一样:他小时候是受到他父亲这种虐待他知道这种虐待之苦但他最后对自己的小孩他也是像当初他父亲对他一样对他的女儿比较粗暴,所以斯大林的苦出身对他后来这种一生是有影响的所以我老说一个人:能够有辉煌的仕功这也就相对容易了那么内心深处能够自我超越比较困难像斯大林也是一辈子有非常辉煌的功绩但是他这种内心深处来讲自卑情结始终是阴魂不散那么第二个小问题我们讲一下叫做革命讲讲斯大林的革命经历一个人走上革命的道路基本上是两大类型了第一就是逼上梁山型逼迫型第二种叫做觉悟型:那么应该说斯大林这个人更多的一点是属于第一类就前头我们说的社会对他是非常不公正的:他对社会是一种很天然很自发的一种叫做反社会的倾向方方面面都对我是很不公正的:除了原动力以外:斯大林走上革命的道路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又是什么就是学校教育的副作用一个人的成长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列宁走上革命的道路过程当中应该是家庭起的作用比较直接比较大对斯大林来讲:斯大林主要是学校教育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他母亲把他推荐到叫做当地一个东正教的神学小学去上学为什么把他推荐到东正教的神学小学去上学可能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他母亲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一个东正教信徒他母亲是一个生活在别处对现实的东西对物质的东西她很看不清她主要怎么对来世对精神非常的在意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有可能当时的这种宗教学校:它是义务教育免费的:对一个穷人家的小孩来讲他没法交纳学费:那么斯大林在神学小学上学的时候成绩是比较优异:所以后来小学毕业以后就是被校长和当地的省府联合推荐得了一笔奖学金就到格鲁吉亚的首府了现在就是首都叫做第比利斯去继续读东正正教中学也是学习成绩好那么斯大林走上革命的道路就恰好是在中学的时期为什么他上了中学以后:就走上革命的道路因为这种中学当时教会学校的教育是起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反的作用斯大林上中学的时间是1894年而在1893年底的时候东正(正教)中学:这个学校闹了一场非常大的学潮当时这种革命的风气是非常的浓厚所以导致这个学校的整个的学生都被集体开除所以这个事情对当时的学校当局刺激也是非常大我们培养的人都作废了那怎么办所以对新招进来的同学怎么样要严加看管神学院上一级的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全给开除了你们斯大林先闹这一伙那我们就怎么样:严防死守了加强管教所以当时神学院里面管得非常严就叫什么学生被规定只能无休止地听说教祈祷不许看任何非宗教的书籍修道士随时检查学生的行李偷听学生的谈话告密检举盛行:凡是稍微有违背学校规矩的学生动则就被关禁闭所以当时管得非常严基本上接近于军管戒严所以学校当局的动机原因是想把这帮学生好好的管管但没想到起的作用正好相反作用到斯大林身上激发了他一种革命的冲动“为了抗议学校实行侮辱人的校规和耶稣教会的办法我决心成为而且真的成了革命者”斯大林(斯大林(三)那么斯大林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他的革命经历跟其他的革命者相比他是有他的特点其他的革命者比如说就是列宁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相比他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在国内的时间多在国外的时间少俄国的一种革命者我把他定义叫做“候鸟型”的革命家:比如像列宁他都是这样的先是在国内搞革命那给政府逮起来了先坐牢后流放然后就驱逐出国他大量时间是在国外那么等到国内有革命形势了他赶快“飞”回来重在参与等革命形势又不行他又跑到国外列宁走上革命的道路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国外在国内的时间非常少而斯大林跟他们不一样:斯大林在走上革命道路以后大量的时间是在国内所以这个事情后来是在列宁之后三次党内斗争当中也是为斯大林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是有加分因素因为当时对好多的:普通工人农民来讲他们是很看中这一点我们搞革命的时候在哪你们是在国外我们是在国内谁跟我们在国内斯大林在我们身边那么斯大林的第二个革命生涯的特点就是什么就是实践斗争多:而理论工作相对少我们也说了列宁主要理论创造他在国外斯大林是在国内所以斯大林参加革命活动都是组织罢工组织集会所以这个东西是对政府有更直接的杀伤力的所以他对当局的触动是比较大:那么斯大林革命生涯第三个特点就是他被捕坐牢流放的次数最多斯大林在革命以前是六次被捕四次被流放那么斯大林为什么次数这么多也跟他前面的革命的两个特点是有因果关系的第一他常年在国内抓得着第二就是什么就是斯大林是搞实践的:斯大林动不动搞罢工搞集会搞游行搞暴动这个玩意伤害就比较大了):所以既抓得着也有抓的必要那么除了这两个特点以外: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就是斯大林每次被流放斯大林是老提前“毕业”:斯大林除了一次:服满流放刑期以外其他三次都是逃跑那么斯大林这个名字斯大林在革命过程当中:给自己取了两个名一个叫做科巴一个叫做斯大林那么科巴是当初格鲁吉亚:一个文学家创造的一个:叫做“民族主义复仇者”的一个形象一本小说里面一个主人公这是一个有非常强的:革命热情的人叫做“民族复仇者”不顾一切地去革命所以斯大林给自己取这个名字代表他这种对革命的一种态度:那么斯大林这个名字:也是他1912年开始用的这个在俄语里面:斯大林这个名字叫做“钢铁”的意思:也代表他对自己一种革命性格的一种认定和坚定:这种特点两面看一面看说这个人怎么样不服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外一方面看这个人输不起任何一种很小的这种荣誉:对他来讲他都非常的看重:所以这种东西在革命斗争中他也是一样他当时在革命过程中他非常坚定和执着那么等到革命成功以后:他这种性格的反面就表达出来任何一种反对我的人那我都是对你毫不留情没有那么多的宽容度:摔死你为止没什么废话好说跟我们毛泽东不一样毛泽东一辈子革命非常奇怪一没坐过牢二没受过伤而且毛泽东还不会打枪那么第三个小问题:叫做登顶就是斯大林成为苏共的最高领导人那么斯大林的十月革命以后首先的第一个时期:就是列宁当主要领导人这个时期我们一般称为叫做列宁时期七年从1917年到1924年那么在列宁七年这一段时间里面斯大林的政治生活我给他概括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从政治地位上看斯大林的地位是从低到高:就是政治地位由低到高第二就是与列宁的关系是从近到远开始跟列宁关系非常的亲近:后来逐渐两个人疏远了那么先讲斯大林的政治地位那么十月革命以后列宁七年这个时期当中斯大林担任的职务依次有这么三个:第一个职务叫做人民委员会里面民族事务委员这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就担任的那么第二个职务是工农检察院委员相当我们现在的监察部纪检委第三个职务就是总书记那么这三个职务应该说是从低到高那么十月革命以后当时成立的政府叫做人民委员会这个政府的主席是列宁没有副主席那么除了列宁以外还有十四个人民委员相当于部长那么斯大林担任的这个部叫做民族事务委员会这个部的职责就是制订《苏联宪法》那么斯大林当初来承担这个职责:应该说重要但空洞很重要制订《苏联宪法》但是空洞为什么叫做空洞:因为苏联整个革命的发展进程:跟中国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是先农村后城市而苏联是倒过来了先城市后农村把彼得格勒拿下来了:把莫斯科拿下来革命才刚刚开始):广大的农村还在反对派的掌握当中所以还有三年的内战所以国都没有建谈不上什么建立宪法的问题所以这个东西很重要但是根本谈不上所以斯大林负责这个工作叫重要而空洞:所以它是一个比较边缘的权力:所以当初在权力中心的人是比如说我随便举个例子像托洛茨基他是在权力中心的而刚刚苏联建国以后: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跟德国的战争状态问题但一直现在还没结束了他们和德国在交战所以托洛茨基当什么:当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去跟德国谈判所以最重要事情他去处理后来跟德国闹掰了要打了:托洛茨基又当第二个官):军事人民委员你看:所以托洛茨基是苏联红军之父后来内战打完了要恢复经济恢复经济里面头等大事要恢复交通托洛茨基又当交通人民委员所以他是在权力中心里面跑来跑去的斯大林负责起草宪法所以当时他是属于权力的比较:边缘的一个位置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的权威不断提高其中具有一个关键性意义的:就是1922年4月1):斯大林是经列宁提名:担任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那么同学们注意:斯大林1922年4月:担任总书记:并不意味着:斯大林就走向了权力中心因为当初总书记这个职务:并不是一个权力中心的位置实际上当时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在列宁时期他实际上就是个秘书长的意思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权力机构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叫做会议型的权力机构:一个常设型的权力机构所以当时会议型的:权力机构才是党的决策中心比如说最高党的代表大会:其次中央全会其次中央委员会会议型的权力机构他们是有决策权的但斯大林当了总书记以后:利用了当时党的权力体制跟现实生活这个矛盾把书记处的权力从一个秘书型的机构把它创成了一个权力中心所以他的这个权力不是他得到的而是他创制出来的因为当时党的这种面临的任务和党的这种工作机制有个非常大的一个矛盾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权力的中心是会议型的机构到点才开会不到点他不开会但是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每天的事情非常之多你不开会就没法处理所以当时根据列宁的建议所以就把当时的:中央委员会十几个人就分成几个组别一个叫做政治局一个叫做组织局中央委员会就十几个人开会也很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事情非常多又是内战期间所以当时列宁就提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我们既然开不了中央委员会那怎么办:我们要把中央委员会把它分小一点就是人不少也能开会就十五个中央委员我们组成两个班第一叫政治局六个人我们六个人在也可以决策:就是政治局替代中央委员会做些重大政治决策:组织局怎么样替代中央委员会做一些什么人事安排事情这么多怎么办所以当初斯大林就利用了这种矛盾就提了一个建议中央委员会开不了会政治局也开不了会:组织局也开不了会书记处是常设机关:当时就提了这么一个决议:就是凡是书记处做出的决定政治局没有否定:就自动成为政治局的决议:组织局没有否定就自动成为组织局的决议这样一种制度创建以后将书记处从一个秘书型的技术班子变成一个党的最高的决策中心总书记成了党内最有权力的人所以斯大林利用这种职权把自己的权力地位推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地步这是第一条轨迹所以他的政治地位是从低到高第二条轨迹就是斯大林跟列宁的关系是从近到远或者从亲到疏斯大林(斯大林(四)当时在党内的也有一些政治摩擦和政治斗争在这政治斗争当中斯大林都是坚定地支持列宁当时列宁跟斯大林的个人关系也比较亲密而且政治上看法也比较一致政治上非常信任私交也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就开始有点变化:首先:就是在一些问题上应该说斯大林跟列宁出现了一些政治分歧到了1920年之后苏联的内战基本上就平息了相当于建国制定宪法的工作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那么列宁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叫做民族自决权当时俄国的主要民族都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叫加盟共和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叫做加盟共和国联盟就后来我们叫的国家叫做苏联:所以在苏联时期苏联在联合国里边它不是一个席位是三席俄罗斯有一席白俄罗斯有一席乌克兰也有一席:所以它们这些都是国家是一个国家联盟就基本上各个比较主要的民族:都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然后大家平等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国家联盟这是列宁的思想民族平等一律平等但是斯大林:当时负责组织这个工作的时候他的看法跟列宁不一样斯大林是认为民族是不能平等的他是以俄罗斯人自居:所以斯大林后来主持搞的方案就只有一个民族能够建立国家俄罗斯族建立个俄联邦那么其他的那些民族:只能建立自治省:然后加入俄联邦就比俄罗斯人要低一级所以政治上大家有一种比较深的分歧那么另外一个东西列宁对斯大林不太满意对斯大林的一些工作作风斯大林当了总书记以后他主持工作那些书记处:工农检察院衙门习气非常重所以列宁也是非常的痛心我们才没革命几年怎么一下就官僚化了:因为列宁这个人是很质朴的一个人他有革命的理想他总是很自律取了人民委员会以后才没几年人民委员会一下就官僚化跟过去好像没什么区别了说列宁也是很痛心所以列宁在他晚年写的一篇文章(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反对官僚化里边专门有句话就是批判斯大林的这个文章的名字叫做宁肯少些也(但)要好些》所以列宁主张要对它进行改革要建立一个真正模范的不是由于职衔:才受到大家尊重的机关这个机关没有可笑的装腔作势:和可笑的摆空架子”:所以倒过来就是列宁认为现在这个机关是可笑的装腔作势可笑的摆空架子就是每个人都一塌糊涂对他的工作也是非常的不满意那么列宁跟斯大林这种紧张关系除了政治上工作上的分歧以外个人关系也非常紧张不像当初革命之初两个人经常在一块关系很融洽斯大林这个事情应该说(在电话里辱骂列宁夫人)对他是有一个加速的作用所以时间是比较近的:所以后来列宁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后来就一病就不起了就再没有恢复过来失望后来列宁晚年身体还相对好的时候是写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做《致(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知道他已经不行了:所以这个叫做《列宁遗嘱》:列宁在这封信里面是:逐一评点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最重要的六位领导人:就希望这封信在代表大会上公开地宣读也希望全党的同志能知道:这六位同志的优点和缺点监督他们改正缺点帮助他们坚持优点:那这封信里面列宁也是评价了斯大林那信里边列宁就说“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对斯大林不放心这么多权力交到他(手里)列宁又说“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间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岗位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个方面跟斯大林一样:只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斯大林(斯大林(五)在列宁时期党代会的开法: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党代会的模式是斯大林的模式,就全党一致来决策已经决策的东西,它最主要是个仪式,不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或决策的机制。而在列宁时期,党代会的开法不是这样的,遇到一个重大的事情以后,在党报《真理报》上展开讨论,形成几个派来推选各自的代表参加党代会,开会的时候,按照你的观点来坐,分为中央多数派和少数派,各派都推荐一个报告人,双方就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阐述的基础上展开争论,争论完以后票决,一旦通过了决议,所有的派别马上解散,全力以赴地来执行这个决议,叫做民主集中制。为什么斯大林成了党的最高领导人?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就在列宁去世以后,布尔什维克党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党内斗争,以前我们一般都叫做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还有反对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季联盟的斗争,还有反对布哈林的斗争,这三次党内斗争反完以后,他们都被清理出去了,斯大林成了硕果仅存的领导人。斯大林是无所不用其极,小人,权术。没有讲出问题的实质,我觉得斯大林之所以在三次党内斗争都能够连胜,比较关键的因素是两个:一个因素叫做政治正确一个因素叫做当时的一种裁决机制或者叫做民粹主义的裁决机制在三次党内斗争当中,大家争论的事情除了权力之争以外也有一些重大的政治决策的问题,当时争论的一个核心就是两个最要害的观点,:第一就是苏联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第二苏联什么时候能够建成社会主义。就苏联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以及苏联什么时候能够建成社会主义,那么在这两个问题当中,:斯大林都是肯定的观点,这两个问题当时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就是个是非的问题,但这两个问题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一个学理问题,它最主要是一个政治表态。斯大林占领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另外一个斯大林能够在三次党内斗争中胜出跟当时那种裁决机制是有关系,都是开党代会通过,斯大林的观点得到了党代会多数人的认定。当时这种裁决机制可以叫做民粹主义的,:民主最大的弊病就是两个字,平庸,所以民主不可能做出最优的决策,因为我们大家对好多东西,我们并没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民主也可以避免最坏的决策。参加布尔什维克党那些代表他们的水平低。斯大林(斯大林(六)下面我们讲第四个大问题,就是斯大林的功过关于斯大林的功过,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了,就是极大的成就和极大的过错。这个人功绩非常大,过错也非常大。关于斯大林的功绩,我概括了三句话,为什么斯大林有极大的功绩,因为斯大林是阶级的英雄,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的英雄,他对他的阶级,他对他这个民族,他对他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么第一句话,他是阶级的英雄。这个阶级指谁——无产阶级。斯大林是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无产阶级事业的进展是贡献是非常非常大。那么我们往大的方面来讲,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开始到今天,我们说是实现了三次飞跃,这三次飞跃都跟三代领导人士相关。第一次飞跃大家都学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之所以有这个飞跃,以马克思恩格斯,第二次——从理论到制度,理论到制度这个飞跃是列宁,第三叫什么——从一国到多国,这次飞跃就是斯大林。列宁去世的时候留给斯大林的,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团团包围的微弱的无产阶级政权,所以当时苏联的国际环境比我们今天的中国不知道要险恶多少倍。我们现在说是也是敌军围困万千重,但我们好歹是经过了40年,扎下深根了,底盘比较稳,第二,我们外面还有几个小兄弟。当时苏联你说那非常脆弱,国外一个都没有,所以斯大林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把政权维持下来,不仅维持下来,还把它给推到诉诸革命,非常的不容易,非常的不简单,所以他的确是无产阶级的英雄。第二斯大林是民族的英雄,是苏联民族的英雄。斯大林也是非常强有力的捍卫了苏联民族的利益。斯大林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吃尽了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现在普京访日、北方四岛,那都是斯大林吃进去的,斯大林在维护苏联的利益方面那是毫不含糊的。斯大林的第三个功绩是国家的英雄。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的二十多年当中整个苏联的综合国力是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提高的标志是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老说这个话,我说可能在两个问题上斯大林比我们的毛泽东要强一点:第一件事情,斯大林是搞经济的,他始终是发展生产力,:抓住这个东西他不松手,毛泽东天天搞阶级斗争,穷扯;第二斯大林是搞知识搞文化的,他那个做法是跟彼得大帝一样,普及知识,消灭思想,毛泽东干脆连知识都不要了。所以在斯大林主持工作期间苏联的国力是一直往上走,是从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国后来变成了工业国,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跟美国成了世界的两极之一。那么斯大林也给苏联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或者叫祸害了。这个祸害的核心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期间,苏联是死人太多,死的人过多。斯大林那个时期苏联的死人是主要这么三批了:第一批是饿死的。这个饿死是跟斯大林的一个政策有关,叫做(农业)集体化运动。在斯大林集体化运动期间苏联饿死的人有几百万。所以这个事情是非常的决策失误。另外一拨人是被打死的。这个打死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苏德战争斯大林要承担间接责任,因为斯大林在决策方面是失误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给希特勒给玩了,希特勒不按常理出牌,就把斯大林给涮了。所以斯大林当时在两个方面是有失误:在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上有判断失误;另外一个是空间上斯大林的判断也有失误。所以这场战争的初期时候苏联损失是非常的惨重,完全是没有准备,所以这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第三批就是被杀死的。这个过程当中斯大林负的责任更大,杀死,就是所谓的大清洗。清洗里面处死了好些人,是斯大林直接签署命令,在判决书上签字。大清洗不仅死人数量很大而且死的都是精英。如果说集体化饿死的是农民,打仗打死的是战士和平民,这次大清洗死的都是精英。我们非常难以理解怎么会这么的大开杀戒,就杀死你身边的人,这个东西如果从远因上来讲可能跟斯大林这种幼年的经历它有关系,他有一种很深的自卑情结,有一种很强的补偿心理。那么这种自卑情结、补偿心理,后来在他登上权力宝座以后还受了两个非常大的刺激:第一个刺激就是1932年11月他的妻子自杀,历次党内斗争当中他的妻子都是支持反对派不赞成斯大林的主张,所以双方夫妻之间这种政治分歧越来越大,后来他对谁都不信任;另外一个事情是1934年十七大,这个代表大会斯大林把它命名为胜利者的代表大会,这次来开会的都是斯大林派,所以斯大林对它非常放心,结果没想到在这一次代表大会上有一些代表都是听过列宁的遗嘱,就说斯大林非常粗暴,要调动他的职务,想利用当时还残存的这种民主机制票决,想把斯大林给选下去,在这一次代表大会当中一千多个代表当中有270个代表是投了斯大林的反对票,斯大林得反对票最高.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一)今天我们讲我们课的最后一讲,叫做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整个苏联的历史,它的内在的逻辑,以及它演变的一个历程和原因,我们做一个框架性的一个介绍,那么下面我就不再分小标题了,按照历史的顺序我们把它讲下来,那么也是承接到我们前面课的介绍。就马克思,创立了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以马克思创造这个理论段落(16):也非常强调两个字,叫做:实践。哲学家们是解释实践,问题在于怎么改造实践,对马克思来讲,:这个实践的最重要的一个形势,就叫无产阶级革命,那么怎么搞实践,怎么搞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方案,这个方案叫做:一国首先革命论。那么关于一国首先革命论的,核心思想是两点:第一,质的规律性。:这个国,一定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只有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也就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只有量变才能导向质变,所以这个质的规律性,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才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资格第二,一国革命论还有个量的属性,多国革命论还有个量的属性。就马克思的多国同时革,多国同时革命论。首先这个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第二,多国就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搞革命,不能是一个国家单打独斗,所以需要联合起来,所以马克思写《共产党宣言》里面的最后一句话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什么只有联合成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才能对付联合起来的资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一个非常重要的革命操作的一个方案,“多国同时革叫命论”那么这个方案传到了俄国以后,。应该说使俄国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叫普列汉诺夫陷入了一种矛盾的状态,或者说叫做精神分裂。为什么使他们精神分裂?因为他们学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了非常强烈的进行革命的冲动。是不是因为这个理论不是一个书斋上面的学说,而是要实践、要革命?但是马克思告诉他们:在俄国不具备革命的条件。因为俄国不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恰恰是资本主义的高度不发达,所以这些,俄国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等待俄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蹉跎了他们的岁月,把发动十月革命这个机会留给了俄国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叫做列宁。那么列宁比普列汉诺夫有更强的一种实践的冲动、了在俄国推动革命,所以列宁创造的思想叫列宁主义。那么列宁主义一个中心就叫“一国首先革命”。为了论证这个“一国首先革命”这个中心,列宁构建了三大理论支柱,分别叫做:帝国主义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还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三大理论支柱分别论述了俄国有没有革命的客观条件:靠谁去革命,以及革命以后怎么办;分别解决了俄国革命的三个重要的问题,所以把列宁主义构建完成。在“一国首先革命”这个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也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历史机会,在俄国策动了革命,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应该说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列宁应该说是胸中是激荡着一种创造历史的一种自豪感和激动,大家都说俄国没有革命的资格、没有革命的条件,结果列宁不信邪,不仅想革命,而且真是把政权掌握到自己手里,所以当时列宁这种成就感是可想而知。但是夺取政权以后,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应该说,与列宁的设想事与愿违。在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以后,列宁接下来推判的叫做三大战役,把革命推向前进。这三大战役的结果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第一大战役叫做策动西方革命。为什么列宁要策动西方革命?因为在列宁主义这个列宁主义的主题里面叫做“一国首先革命”。注意:什么叫做首先?一定后面要有人跟随,他叫做首先,如果他革命了,后面没有人跟随,他就叫一国单独革命。列宁的思想不是一国单独革命,而是一国首先革命,所以俄国不仅有革命的条件,还有率先革命地打响第一枪的这种可能性,敢为天下先。所以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应该说列宁也证实了在俄国这种条件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主客观条件的一种不充分。所以当时好些人也对列宁提出了置疑,说在我们俄国这种条件下搞无产阶级革命,那叫霸王硬上弓嘛,恐怕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恐怕是违背社会的规律,恐怕没有什么好果子。所以当时列宁就用这句话来批驳他的反对者,同时鼓舞他的同志,说你们革命要怎么办,条件这么差,怎么能维持下去啊?只能开花,不能结果,可能就昙花一现,搞出个巴黎公社无疾而终,那我们有什么必要去革命啊?所以当时列宁就用这句话来鼓舞他的同志,列宁就说俄国革命肯定会点燃西方革命,为什么?因为列宁有这么一个想法,所以西方应该说是搞无产阶级,主客观条件是最完善的、最好的。第一,资本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最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无产阶级失去了首先革命的可能性,一不留神,让一个边缘的国家,后起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全国的边缘地带的国家,抢先搞了无产阶级革命,那么西方的无产阶级会深受刺激,他们肯定会揭竿而起启动革命。但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以后,列宁也每天扭折脖子向西方看,等着西方革命被点燃,等来等去,西方革命真的被点燃了,被点燃的革命有这么四个革命:第一,德国的革命;第二,匈牙利的革命;第三斯洛伐克的革命;德国革命是两个地方爆发。真是点燃了,那么这次俄国革命点燃西方革命,虽然是点燃了,但怎么样?跟列宁的设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差距在两点:第一,爆发革命的地点不一样,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老国,不是西欧,而是东欧国家,资本主义的边缘地带;第二,从实践上来讲,这些革命都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失败了,所以列宁在革命以前一口咬定:俄国革命肯定能点燃西方革命,结果后面点而未燃。所以一国首先革命,最后尘埃落定以后,真的变成了叫做一国单独革命,孤独一支。所以列宁用俄国革命点燃西方革命的第一大战役应该说事与愿违,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和预见得到落实。这种情况下,列宁又义无反顾地启动了第二大战役。我们建议了靠西方靠不住,靠外因靠不住,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靠内因,利用十月革命掌握起来的国家政权,在俄国强行推动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我们自己搞,继续前进,革命不能停止,直接过渡。这个直接过渡的操作方案基本上就是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所得出那些巴黎公社的原则。我们要自己搞,不仅夺取政权还要向社会主义迈进。革命有最低纲领,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夺权;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夺权只是一个阶段,以列宁在俄国就推动了用政权的杠杆启动了整个社会的改造,落实巴黎公社原则。但列宁在俄国对巴黎公社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的效果也是适得其反,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二)第三大战役——间接过渡。什么叫间接过渡?很多内容。比如说,第一,经济上,把资本家请回来,资本家一回来以后,的确,生产秩序也恢复了,而且财产的稳定,存量财产也保护住了,产权也稳定了,经济发展非常好;另外一方面,政治上搞无产阶级专政。搞代理人治国,行政的效率也提高了,它解决了当时直接过渡带来的混乱。但是这个间接过渡推下来以后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一个后果,在经济上的后果:非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持续增长。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就提出来了:第一,叫做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配套,上层建筑,掌握着政权的,是社会主义的党,思想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但经济基础是非社会主义;第二个问题是更深刻:如果实践证明只有用非社会主义的方式才能发展生产力的话,马上就有个道理就要提出来:我们还搞十月革命干什么?我们还要共产党领导干什么?道理在哪儿?经济基础决定经济上层建筑.我坦率地说,这个矛盾我们今天也是存在的。我们现在生产力发展得非常好,但发展的都是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另外一个叫代理人治国,马上就产生一个问题:官僚化和腐败。1881年的马克思写了这句话:他说如果俄国的农村公社能够完整地保留,如果俄国革命能为西方革命相互呼应的话,那么俄国可以启动革命。能不能革命?能的,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内因,俄国的农村公社比较完整地保留;:第二,你们不要打响革命的第一枪,革命还是有希望的,但是要等着西方,因为他们比较先进我们比较落后。所以恩格斯这个话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在这种国家搞场革命、夺取点政权是很容易的,但夺取政权以后,接下来发展的事情可能是走向反面。列宁在《论我国革命》当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式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呢?这句话里面有两个思想一直对我们现在来讲是非常有启发:第一个思想就是十月革命的道路的实质,就是改变通常的历史顺序。: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形态是三个板块构成: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的第一和终极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变化了,生产关系相应改变,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才改变,所以整个社会是自下而上发生改变。列宁说十月革命是倒过来。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三)中国这些落后国家建设社会道路,就是改变通常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不是顺着生产力来搞的,我们是先把上层建筑,搞成社会主义的,再以它为杠杆,建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我认为斯大林可以说是列宁合格的接班人,为什么?是不是合格,我用的标准就是十月革命发展的道路,即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斯大林和他同期的,其他过时的一个政党的领袖相比,应该说斯大林更懂得十月革命发展道路的真理,也更懂得这个发展道路,要往前走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如果具体论证那个思想,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着眼:第一,从理论传承上看,列宁主义的核心叫做一国首先革命,斯大林思想的中心叫做一国单独建成。一国首先革命实际上就是认为俄国不仅能够革命,而且能够敢为天下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那么无产阶级革命以后这个革命有没有前途,斯大林明确地说:有,这个前途叫做我们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这个思想,他不是一个理论上的一个论述,他是一个政治上的表态,他是肯定了十月革命这条道路有前途,能够走下去。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我说斯大林思想是列宁主义的下篇,是他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二从实践上看也是一样,斯大林当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以后,他整个的实践也是切重了这个十月革命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斯大林是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上层建筑要走下去,:最核心要做的一件事情,必须不择手段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是一个重点,这是一个核心整个斯大林时期,他的社会实践,我们叫做三大运动:工业化、集体化、大清洗。工业化是核心,集体化是工业化的配套,大清洗是解决工业化集体化出现的社会反弹所做出的一种镇压措施。所以三大运动,中心是工业化,集体化和大清洗是对工业化一个保驾护航的措施。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措施,依次来看就这么三招:第一招叫做“骗”,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建立所谓工农业产品的巨大的剪刀差、比价不合理,把工业品的产品价格定得奇高,把农产品的价格压得奇低。但这个骗这一招只能开头不能持久,所以就采取了第二招,叫做“抢”。这种抢的这种方法它能够有两个后果:第一,它极大地引起了社会的对抗,所以当时整个俄国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第二,你这种抢的方法只能救济一时,不能解决长远。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就推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釜底抽薪,具体操作范围就是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的实质就是剥夺农民作为财富主体的资格,所有的财富都是国家的,农民就是国家的雇员,不是财富的主体一劳永逸。解决集体化的资金积累问题,所以农业集体化这个政策的推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所需资金积累的。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十月革命道路与苏联演变(四)这个农业集体化政策推出来以后,农民怎么办?全家总动员,赶快采取行动,变生产资料为消费资料.所以这个集体化的政策推行下来以后,产生两个后果:第一,生产力遭到了人为地破坏,导致了大量的动物死亡。斯大林通过二十八年的实践,是给十月革命道路杀出了一条血路,两层含义:第一,他的确是走出了一条路,:是走通了。苏联经过斯大林28年的建设,把苏联从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