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锦瑟》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瑟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传世。诗歌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走近作者】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到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为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因此而遭到了牛党的排斥。之后,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下来,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一生。46岁时死在荥yíng阳。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与女道士宋真人(宋华阳)相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但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

【创作背景】

锦瑟——一种丝类乐器。《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锦瑟”即绘有花纹的瑟。诗题“锦瑟”,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际是一首无题诗。

【解题】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xiánwǎnɡ【诵读诗歌】1)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吗?2)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吗?锦瑟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xiánwǎnɡ内容之眼情感之眼【诵读诗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无缘由、没来由。一弦一柱:借代每一声乐音。形容乐音繁复绵密。思华年:追忆青春年华。【鉴赏诗歌】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每一音每一节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分析手法和感情?

以锦瑟起兴,“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已半百,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表明了作者的迷惑不解,有埋怨之意。

首联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含有睹物伤感、惋惜和无可奈何之情。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分析手法和感情?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杜鹃啼血: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国破家亡/被迫禅位)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指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1.请你分析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庄周梦蝶——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境。杜鹃啼血——以杜鹃托怀恨,表达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殷切的思念。颔联: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

迷惘之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虚无缥缈。

1.此联用了什么手法?化用典故(用典)鲛人泣泪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奇异的意境。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半生年华,正如“沧海遗珠”般可悲可叹。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暖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玉气却能穿透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的迷幻。营造了朦胧而温暖的妙境,传递出一种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恋及怅惘。美玉只能埋藏在地下,不被发掘,也有埋没人才之嫌。化用典故(用典)

1.此联用了什么手法?过去美好的一切如同蓝田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却可望而不可即。

过去美好的一切如月夜沧海边的珍珠,历历在目却泪花点点;2.赏析颈联中的“泪”和“烟”字,请问如何理解?颈联:阴阳冷暖,色调不同,都表达了对已逝的美好事物的哀伤与怅惘之情。

泪——

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抒胸臆,以感叹作结。诗人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可待:岂待,哪里用得着等到。当时:那时。只是:正是惘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用了什么手法?

诗的内容

主要手法起(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托物起兴

承(颔联)庄周梦蝶,望帝啼鹃

用典

转(颈联)鲛人泣珠,暖玉生烟

用典

合(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直抒胸臆

诗的情感: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课堂小结】用典:指在诗歌中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1.明用:即直接点出人或事来,明明白白地用。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暗用: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如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3.正用,就是“直用其事”,典故的意思和作者本人的意思是一致的。4.反用:反用则有衬托、对比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却反其意后用之,讽刺意味更浓。小结:四个典故望帝魂化杜鹃

南海鲛人珠泪

蓝田山产玉庄周梦蝶化蝶-----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表达殷切的思念和无限的悲伤-----对理想破灭的伤心-----对理想破灭后的迷惘

作用: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主题探究《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每一联都代表了一种情境,一种心绪,你能试着说说吗?本诗解读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