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 微课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 微课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 微课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 微课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 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S:32Ca:40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焦炭 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产品C.天然气生火做饭 D.煤燃烧2.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锌和稀硫酸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3.酒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下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D.油罐着火时可用水喷淋降温8.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0.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11.鉴别H2、CO、CH4的最佳方法是()A.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检验三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C.分别闻三种气体的气味 D.分别测三种气体的溶解性1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B.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13.2017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C.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1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 B.H2、COC.H2、CH4、CO D.CH4、CO、CO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16.(6分)“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焚烧秸秆B.汽车尾气排放C.太阳能发电(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提倡使用节能灯C.随手关灯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17.(1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①酒精②无烟煤③汽油④氢气⑤天然气(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D.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3)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比较分析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18.(8分)人类目前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溪的燃气改造工程,使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好饭菜,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19.(10分)实验二中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针对家庭燃料的变迁,提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讨论。(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是以“煤球”为燃料,在冬天,时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到了70年代,已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取代了“蜂窝煤”。煤气中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到了21世纪初,由于“西气东输”,天然气又取代了管道煤气,天然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和电子开关等组成的,若将燃烧煤气改为天然气,则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构造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0.(8分)A~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D为亮红色金属,C、E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通常状况下,A、B、D为气体,且B为单质,C、E为无色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8分)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C.酸化土地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第21题)④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eq\o(=,\s\up7(点燃))6H2O+________。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2.(8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23.(5分)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值是________;(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答案一、8.A点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理雾霾需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但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所以A不正确。9.B点拨:木桌椅是可燃物,放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开挖隔离带,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可以达到灭火目的,故B正确;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而灭火,故C错误;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固定不变,用水扑灭火灾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故D错误。10.A点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如图中所示,热水温度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未能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所以实验结果应该是右侧试管中的白磷着火燃烧,水中的白磷和左侧试管中的红磷均不能燃烧,磷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被烧碱溶液吸收,避免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11.B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比较法解答,通过比较H2、CO、CH4三种气体燃烧的产物进行鉴别。H2燃烧的产物只有H2O,CO燃烧的产物只有CO2,而CH4燃烧的产物既有H2O又有CO2,因此可以通过检验燃烧的产物鉴别上述三种气体。12.A方法规律:本题采用联系实际法解答。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应向逆风方向奔跑,远离火灾现场,而不是向顺风方向奔跑。13.C点拨:煤矿的矿井里含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要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的含量,防止发生爆炸;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天然气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不可打开抽油烟机,而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14.A点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①正确;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但不是全部,如太阳能。故②错误;能源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燃料对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故③正确;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才会引起爆炸,故④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就吸收热量,故⑤错误。15.D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实验现象分析法解答。由实验现象可知,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将剩余气体干燥后点燃,有水生成,证明气体中至少有H2或CH4中的一种。对照选项,含CO2的选项只有D。二、16.(1)C(2)C2H5OH+3O2eq\o(=,\s\up7(点燃))2CO2+3H2O(3)风能(或太阳能、氢能等)(4)B、C、D17.(1)②③⑤;④(2)A、D(3)2H2+O2eq\o(=,\s\up7(点燃))2H2O;热值高,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原料来源丰富(4)B点拨:(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2)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的产品;(3)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