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结构性质总结11周演示文稿_第1页
液态金属结构性质总结11周演示文稿_第2页
液态金属结构性质总结11周演示文稿_第3页
液态金属结构性质总结11周演示文稿_第4页
液态金属结构性质总结11周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铸造生产的优点:可铸造出外形、内腔复杂的毛坯或零件工艺灵活性大,适应性好成本低铸造生产的缺点: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力学性能较差铸造过程复杂,铸造缺陷和零件精度较难控制铸造生产的特点

铸件容易产生哪些缺陷?怎样防止铸造缺陷的产生与金属液态成形过程的关系紧密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对铸造生产的影响充型能力强易于充满型腔,获得完整铸件气体易于浮出液面易于补缩充型能力不足浇不足、冷隔、气孔、夹渣等第一类缺陷:浇不足、冷隔大中型铸件或内腔结构复杂的薄壁零件浇不足冷隔原因充型能力差改进措施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提高金属液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金属从固态熔化为液态时的状态变化固态原子在平衡位置振动振动频率加快,振幅增大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晶格常数变化超过原子激活能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处的点阵,形成空穴离位原子达到某一数值加热加热加热金属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体积膨胀约3%—5%

,电阻、粘度发生变化温度不会升高,晶粒进一步瓦解为小的原子集团和游离原子原子脱离晶粒的表面,晶粒失去固有的形状和尺寸9.1金属加热过程中的膨胀与熔化1?2?3?金属中的原子结合R→∞,F=

0R>R0

,F<0(引力)→靠拢R<R0

,F>0(斥力)→分开R=R0

,F=0→平衡图1-11熔化时的体积变化热运动金属的加热膨胀(能量角度)升温热振动加剧,E转化为势能达新的平衡R1、R2、R3

(>R0)平衡距离增加(膨胀)1?能量起伏(内蒸发):空穴的产生温度愈高,原子的能量愈大,产生的空穴数目愈多,金属膨胀;体积变化甚小,固液态原子间距差较小2?2.液态金属的熔化(熔化潜热)熔化潜热:使金属转变为具有流动能力的液体,还需要继续提供能量使原子间的结合键进一步破坏,即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金属的温度并没有升高②金属的熔化首先是从晶界开始(为什么?);③当温度达到熔点时,晶粒之间结合受到极大破坏,晶粒之间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

晶内晶界3?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的全部破坏,液体金属内原子的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结构类似于固态。9.2液态金属的结构

纯金属的液态结构①原子的排列在较小的距离内仍具有一定规律性,且原子间距增加不大。原子集团的“近程有序”,远程无序排列;②原子热运动激烈,“能量起伏”大,集团“游动”,时大时小—相起伏;③原子集团之间距离较大,比较松散,犹如存在“空穴”;(解释:大部分金属熔化时电阻率增加?)④“游动”、尺寸与温度的关系。1200℃1700℃1550℃1400℃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原子间结合力不同,产生的起伏能量起伏浓度起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

——由于晶体中每个原子的振动能量不是均等的,并且每个原子在三维方向的振动随机进行,相邻原子碰撞交换能量有些原子的能量超过原子的平均能量,有些原子的能量小于平均能量,能量的不均匀性称为能量起伏“结构起伏”——液体中大量不停“游动”着的局域有序原子团簇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浓度起伏”

——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于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粘滞系数η=(2τ0kTeU/kT)/δ3粘滞性的本质是质点(原子)间结合力的大小运动黏度:运动黏度物理意义:V=η/ρ表征液体质点保持自身运动方向的惯性大小。9.3液态金属的性质9.3.1液态金属的黏度影响粘度的因素:①温度T小,指数项比乘数项的影响大,T,ηT高,乘数项将起主要作用,T,η②化学成分粘度本质原子间的结合力(与熔点有共性)状态图难熔化合物的粘度较高,而熔点低的共晶成分合金其粘度较低;③非金属夹杂物黏度在材料成形中的作用和意义:①黏度对液态金属充型速度的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由雷诺数Re来决定,当Re>2320时,流体以紊流方式流动。②黏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实际应用:一般,液态金属在浇道和型腔中的流动都为紊流,只在腔的细薄部位,或在充型后期,流速下降,才出现层流。紊流的流动阻力要比层流阻力小,有利于充型。③对液态金属对流的影响产生对流的条件:温差和浓度差→浮力→黏滞力

对流强度:格拉晓夫数GrT=gβTL3△T/η2Grc=gβcL3

△C/η2动力黏度越大,则对流强度越小液体对流对结晶组织、溶质分布、偏析和杂质的聚合沉浮有重要影响。βT、βc分别为由温差和浓度差引起的金属液体积膨胀L水平方向上热端到冷端距离的一半宽度。④对液态金属净化的影响斯托克斯公式:V=2g(ρ液-ρ杂)r2/9η仅当ρ杂≤ρ液,夹杂才能上浮,η越大,夹杂及气泡越难以排除①表面张力的本质概念:表面张力△W=σ△A=

△F9.3.2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薄膜宽度为b,收一个绷紧力F,则

F=σbσ为表面张力系数,或表面张力(N/m)

物理意义:薄膜单位长度上所受的绷紧力。

由于力F的作用,薄膜被拉长Δ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