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埃及地理七年级下册想一想?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都有哪些航海线路?苏伊士运河苏

河1、苏伊士运河在哪国境内?3、请你说说苏伊士运河的地理位置重要性。2、苏伊士运河沟通什么海域?苏伊士运河景观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在东经24度至37度,北纬22度至32度之间。总面积为1,002,000平方公里,南北相距1024公里,东西1240公里。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苏伊士运河将两海相连,东北同以色列、巴勒斯坦接壤,西临利比亚,南接苏丹。

埃及的地理位置请你阅读欣赏埃及国歌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埃及的位置特点!地中海红海地跨两洲的国家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亚非分界线亚洲的西奈半岛地跨两洲的埃及埃及的人口、宗教人口

6921.3万人(2002年12月,包括海外侨民190万)。增长率:1.99%(2002年)。

人种:东方哈姆族(埃及人、贝杜因人、柏柏尔人)占99%,希腊人、努比亚人、亚美尼亚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后裔占1%。民族宗教伊斯兰教和科普特教

(一)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规是共和国立法的主要根据。埃及全国90%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

(二)科普特教

除穆斯林外,埃及还有大约九百万科普特人,即古埃及人后裔,在阿拉伯人于公元640年进入埃及后,逐渐被同化,但仍保持他们的宗教信仰。

请你阅读欣赏埃及国歌埃及首

罗首都开罗座落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约14公里处。按行政区域划分,开罗也是一个省,面积3085平方公里,人口740万人,人口密度2398人/平方公里(2002年),可居住地区人口密度为38250人/平方公里(2001年)。开罗省与吉萨省和盖勒尤比省同属开罗区,通称大开罗。大开罗面积17393平方公里,人口1684万(2002年),占埃及总人口的24.8%,是非洲和中东第一大城市,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西岸、三角洲顶端附近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许多代王朝曾以此作为其统治中心,并在附近修筑金字塔和大批陵墓。该城残迹尤存,距现开罗市区约30公里。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侵占埃及,修复扩建波斯希腊古城巴比伦(现老开罗一带)。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埃及,并在巴比伦城以北建立首都福斯塔特。之后,又在附近建立阿斯卡尔、卡特耶等镇。至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最后征服埃及,并于当年在福斯塔特镇以北建城定都,命名为开罗,意即征服者、胜利之城。十二世纪萨拉丁统治时期,把上述城镇统一为开罗城,并使之有所发展。但是,由于阿拉伯王朝的更迭,外国的侵入,直至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统治者,开罗才真正成为埃及的政治中心。

开罗曾被誉为“城市之母”,是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也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古教堂、清真寺、城堡等,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尼罗河穿过市区,文明与古老传统并存:西部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大多建于20世纪初,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有250多座清真寺集中于此。城内清真寺的高耸尖塔,随处可见,故开罗又称为“千塔之城”。

今日开罗已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它是在1952年7月革命后发展成为目前规模的,是埃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艺术、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心。但开罗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人口剧增,密度过大;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卫生状况差;交通严重堵塞(2002年开罗各类车辆近99万辆,但道路实际容纳能力约50万辆);危房、旧房多等。

请你阅读欣赏埃及国歌埃及迷人的沙漠奇景埃及的地形图30°北回归线沙漠广布全境地势平坦,沙漠占全国面积的94.5%。耕地面积仅占5.5%,约55367平方公里。尼罗河纵贯南北,全长6700公里,在埃及境内长1530公里。按自然地理,埃及可分为四个区:尼罗河谷和三角洲、西部利比亚沙漠、东部阿拉伯沙漠和西奈半岛。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地表平坦。西部的利比亚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分,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西奈半岛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沙漠,南部山地有埃及最高峰圣卡特琳山,海拨2629米,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开罗以南通称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

请你阅读欣赏埃及国歌埃及的气候埃及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型气候,气候较温和,其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城市亚历山大平均降雨量约200毫米,沙漠地区和南部地区炎热干燥,终年无雨,开罗年降雨量约为18毫米。开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最高19.9℃,最低9.7℃。南方阿斯旺地区夏季平均气温最高42℃,最低24.8℃;冬季最高25.8℃,最低9.6℃,早晚温差较大。每年3-5月间刮“五旬风”,风力大,夹带沙石,常使农作物受害。

请你阅读埃及的尼罗河尼罗河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最长河流,源自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由于上游雪山融化,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泛滥之后两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为农业耕作的最佳场所。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纪念碑阿斯旺大坝发电厂局部文明古国文明古国1、回忆四大文明古国名称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提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2、中国凭四大发明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文明古国,埃及是凭什么济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

埃及的主要文物古迹分布图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孟菲斯卢克索议一议1、埃及的文物古迹分布有什么特征。2、想想为什么埃及的旅游业十分发达?3、你认为到埃及浏览主要景点应该选择的最适宜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这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我们最熟悉的,现存唯一的七大奇迹。

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请你阅读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

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quot;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啦"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发展中的工农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

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在

,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埃及盛产优质的

,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长绒棉工业丰富的石油资源课堂练习读埃及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A

.B

.(2)图中字母E代表

运河,该运河联通C

海和D

海。(3)F代表的河流是

,该河自南向北注入

海,埃及人民称之为“母亲河”,你能说明原因吗?亚洲欧洲苏伊士地中红尼罗河地中尼罗河光水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的土地,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

(4)埃及的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长绒棉主要分布于

沿岸,因为这里具备了适宜棉花生长的喜

的自然条件。课堂小结一、 地跨两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