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_第1页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_第2页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_第3页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_第4页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丙烯酰胺目录Contents认识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发展历程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聚丙烯酰胺的市场前景认识聚丙烯酰胺性质:聚丙烯酰胺为白色粉末或者小颗粒状物,密度为1.32g/cm3(23度),玻璃化温度为188度,软化温度近于210度,一般方法干燥时含有少量的水,干时又会很快从环境中吸取水分,用冷冻干燥法分离的均聚物是白色松软的非结晶固体,但是当从溶液中沉淀并干燥后则为玻璃状部分透明的固体,完全干燥的聚丙烯酰胺(以下简称PAM)是脆性的白色固体,商品聚丙烯酰胺干燥通常是在适度的条件下干燥的,一般含水量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浇铸在玻璃板上制备的高分子膜,则是透明、坚硬、易碎的固体。聚丙烯酰胺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乙醇、丙酮、酯类等,仅在乙二醇、甘油、甲方酰胺、乳酸、丙烯酸中溶解1%左右。无毒、无腐蚀性、固体有吸湿性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石油开采是目前国内PAM用量最大的领域,其消费量占国内总需求量的56%。水处理是国内PAM第二大消费领域,2012年占总消费量的26%。由于成本因素,2013年应用还不普遍。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PAM主要用于污泥脱水,少部分用于废水澄清。在未来的几年,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将会采用PAM作絮凝剂。PAM在造纸行业中主要用作助留剂、干增强剂和废水处理的絮凝剂。我国是造纸生产和消费大国,纸张产量居世界第3位,纸制品的实际消费量居世界第2位,对造纸助剂的需求非常旺盛。另外PAM在采矿、冶金、煤炭、高吸水性树脂、粘合剂、皮革复鞣剂等领域也得到利用。聚丙烯酰胺产业链分析聚丙烯酰胺的发展历程

1954年首先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当时采用硫酸水合成法,使丙烯腈于100℃以下水解成丙烯酰胺硫酸盐,再中和得丙烯酰胺(AM)。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用第二代工艺技术催化水合成法,催化剂为Al-Cu合金,使丙烯腈选择性的转化为丙烯酰胺。随着第三代工艺技术为微生物工程法的问世,聚丙烯酰胺的系列产品不断地被开发。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研制成功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很快投入了工业化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和开发趋于活跃,据报道,日本最近开发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技术和经济上已经具有最近开发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技术和经济上已经具有工业价值。我国则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PAM的工业生产,1962年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生产水溶胶产品。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聚丙烯酰胺具体生产方法主要有: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沉淀聚合,辐射聚合法和泡沫剧合法等。但是国内由于生产技术上的原因,一般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这样限制了其品种的发展,国内PAM的品种主要是干粉和胶体,也有极少部分的乳液,而不像国外那样有乳液、悬乳液、粉状及球状等多种形式。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国内主要生产粉末状的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聚丙烯酰胺行业发展趋势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在我国城市水处理以及化工、冶金、造纸、印染、制糖、味精、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废水处理的用量将不断增加,在高吸水性树脂、水泥增强剂、粘合剂、皮革复鞣剂等领域。预计,2012~2018年,聚丙烯酰胺在石油开采、采矿、造纸及水处理四大应用领域的市场将以7.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在石油开采工业中,聚丙烯酰胺被用于钻井凝聚剂使用,也被用于三次采油。必须采取三次采油工艺来平衡价格。钻井和勘探活动的复苏也会促进聚丙烯酰胺消费增长。在钻采过程中,300万-600万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可用作絮凝包被剂。聚丙烯酰胺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不但可以分离矿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