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地理教育(李淑转)_第1页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李淑转)_第2页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李淑转)_第3页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李淑转)_第4页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李淑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学和地理教育感悟:学科教学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教师pck的理论框架学科核心知识及其教育价值(如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定学习内容与学科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如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西北地区在本章和本书的学习意义)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学会特定内容的策略学科核心知识及其教育价值学科核心知识是指学科本身的基本问题、重要事实、核心内容、统领观念。(如区域位置、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差异导致区域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的发展等)教育价值是指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如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情感态度等。(如西气东输中正确的环境观念)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二、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三、地理教育的功能价值

地理学源远流长。地理知识是人类最早获得的知识之一。地理学的产生、演进和发展,无不与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的舞台息息相关

(66-46-38-8亿年-3.4万年)。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为人类居住地的地表”。“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地球表层空间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编著“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学也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地理环境概述》胡兆量等编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岩石圈四大圈层(软流层以上)地

造散逸层平流层地球表层有别于其他圈层的特征1、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共存和相互作用的场所(太阳热能/水资源/岩石的循环)2、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风力/流水/岩浆和板块运动)3、地球表层是有机与无机相互转化的场所4、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发生、演化的特征1、地球表层是一个由四个圈层构成的宏大的综合体。2、地球表层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3、地球表层是不断变化的。地理学的特征1——区域性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地理学是地区差异的研究”

——[美]哈特向“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

——林超地理学的特征2——综合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地球表层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如西北的干旱)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地理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称),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十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地理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特点——“位、布、区、关、图”位置要紧注重分布突出区域阐明关系运用地图概括区域特征体现区域差异反映区域联系阐明地理要素间的关系阐明人地关系地理学体系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史历史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自然地理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应用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化学地理学医学地理学古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现

《地理科学导论》

景观生态设计遥感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制图技术区域规划技术灾害预报技术……国土整治学区域开发学建设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山地学沙漠学冰川学草原学冻原学城市学农村景观学……现代地理学应用技术层次应用理论层次基础理论层次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基础地理学世界地理学国家地理学地方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元地理学地理哲学……社会文化地理综合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部门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学类型地理学系统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生物地理水文地理……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地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古代地理学指19世纪中期以前古代地理学基本上是资料收集和地理现象描述,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特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近代地理学指19世纪中叶至

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体系,地理学从描述地理环境到解释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近代地理学创立于德国,其创始人是洪堡(1769-1859)和李特尔(1779-1859)。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洪堡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本书的问世。现代地理学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其标志是地理学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向分析、预测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演化规律的方向发展。地理问题和概念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学习地理的一些主要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位置和分布人、事物和地方的位置各不相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空间存在的形式。认识人、事物和地方的位置是理解区域特征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是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概念的基础,位置和分布是地理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

地理学的要旨是了解十分多样的过程和现象时“区位要紧”。地理学对位置的重视提供了观察过程和现象的横断途径。

——《重新发现地理学》地理位置的概念和类型地理位置是地球上某一事物,对于外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总和。空间关系包括方位上的关系和距离上的关系。地理位置的类型主要有: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特点地理位置的确定性地理位置的综合性地理位置的层次性地理位置的历史性地理位置的价值性距离衰减规律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例,距离越大影响越小,距离越小影响越大。其理论基础是:

m1m2F=Gr2(距离)地方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地方差异是地球表层最基本的特征,认识地方的不同特征和地方差异是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也是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是多样化的。……人类一方面受到自然的影响,一方面又在改变周围环境,创造出不同的社会环境,包括和谐的景观和冲突的景观。空间相互作用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自给自足。为了交换资源和信息,各地之间建立了运输和交通网络。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日益加深,人类已经被共同利益和危机连成一个整体。区域区域是按某些准则界定的地方。区域在时空上都是动态的。区域是研习和开发环境时便于处理的单位。“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学科本身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科学性质地理学的特点统领观念位置与分布、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区域。教育价值分析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区域的分类

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性质划分的区域类型: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的区域类型:

同一区域(均一区域、同质区域)结节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地域分异是地球表层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的现象。地域分异主要受四个方面主导因素的影响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1、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地球表层环境要素和地理景观沿纬度方向有规律递变的特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的形成机制(2)气候的纬度地带性(3)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4)人类生物学特性的纬度地带性(5)纬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海陆梯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相互作用引起地理环境由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变化的特征。3、垂直地带性通常指高山地区地理环境发生随高度有规律的更迭变化。4、非地带性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呈带状分布,其内在原因是地球内能起主导作用。(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非地带性包括(1)地壳物质组成引起的非地带性(2)海陆分布的非地带性(3)火山、地震、地热、热泉的非地带性(4)地壳起伏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作用的综合。是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分布与分异的规律,是地理学的第一规律。

在科学进入整体研究和交叉研究的当代,创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合”,创导研究“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规律”,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必然要进入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整体化和综合化阶段。

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与个人发展地理教育对个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发展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技能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地理教育的三个基本目标。知识与理解目标树示意图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