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_第1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_第2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_第3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_第4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及其豁达的襟怀。

4.感受文包“词”的特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5.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心绪不宁”“手足情深”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并初步学习运用描写感情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热爱人生、积极豁达的襟怀。

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了解课文背景1.师: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谁来说一说?(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2.中秋节就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看看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课件:明代冯梦龙的诗句:月到中秋分外明词语:皓月当空

万里无云

月朗星稀月亮的别称:玉蟾

玉兔

婵娟3.师: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著名的诗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4.你对又苏轼有了哪些了解?

出示:《水调歌头》苏轼像

师: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都非常有才华,被人们称为“三苏”。他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水调歌头》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题目《但愿人长久》取自诗歌中的一句。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4.先轻声把这几句诗读一读,注意红字是本课的生字,要注意读正确。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评:读很好,同桌两人互相读给对方听一听。看看读音是否正确。

5.好,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板块二:初读诗文6.那一年的中秋,苏轼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出示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1.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2.指名读,注意纠正3.生字中有一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你还知道另外一个读音吗?

可以用mái这个读音组词吗?

出示:苏轼

苏辙

做官

品尝

欣赏

眼睁睁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出示:埋怨

埋伏埋藏4.练习:你能用这几个词完成句子吗?八路军战士(

)在山沟里,等着打败敌人,好挖出(

)的枪支弹药。爸爸一到家就玩电脑游戏,妈妈看见忍不住(

)起他来。板块三:初读课文1.观察这些词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有一组词语都是描写苏轼的心理活动的。

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2.苏轼的心理为何会发生变化呢?让我们去课文中了解究竟。请6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板块四:写字指导

“缺”和“绪”:两撇的不同。(让学生先观察)

“缺”:左短右长,左半部分要写得紧凑,右半部分的撇是竖撇。竖撇上半部是竖的写法,重按起笔,下半部开始慢慢向左下角伸去(弯)

“绪”:左窄右宽,“者”字的撇是长撇。长撇要写得像柳叶一样,从右上向左下带有一空弧度出锋。

“尝”和“赏”:都有点,但点又写的不同。(让学生先观察)“尝”:上部短竖在竖中线上,“云”第二横略长。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在写“云”字点时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转。

“赏”:上部不宜过大,秃宝盖要盖下,“口”要扁。“贝”字的点是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右下边或作捺用。写法和“尝”字的点相同,行笔稍长一些。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中秋节的故事,我们来读一读屏幕上有关中秋节的词句,注意读准读好每一个词。(点击PPT)

过渡:千年以前,就在中秋节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他大笔一挥,作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请同学们欣赏。(点击PPT)一起来读一读,预备齐!(点击PPT)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描写苏轼情绪变化的词找出来,用记号标一标。你从哪些词体会出苏轼的情绪变化?板书:(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谁来读一读,齐读。(点击PPT)是啊,苏轼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孤身在外,他心绪不宁,原因是什么呢?(思念弟弟

板书:思念)。

第2、3段现在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二、三段,思考苏轼在这个月圆之夜思念弟弟的原因讨论交流得出:(还有什么原因?)原因有三:(1)思念之情

(2)孤独之情

(3)触景伤情让我们一起去这首诗创作的那个夜晚去看看:这天夜晚,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中,万里无云,天气十分晴朗。此时人们,都在做什么呢?(人们都在……)是呀,当别人齐家团聚,热热闹闹庆祝佳节时,如果你孤身一人,就会格外的思念亲人。所以,此时的苏轼也不禁(因思念……)难怪古人会说(独在……)引读。(点击PPT)课文是怎么描述苏轼兄弟手足情深的?(指名读)你还能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苏轼与弟弟这样的深厚感情的?老师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补充资料举出事例)

1:苏轼的父亲共生有三男三女,后来因为之前的四个孩子生病去世,只有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活了下来,他们相依为命地长大。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他们的老师,每天教他们学习诗文。2:苏轼和苏辙不但从小玩到大,连学习也是每天都在一起。两个人的感情特别深厚,直到长大当官后就分开了,但仍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据说,保留下来的他们之间的书信就有几百封。3:苏轼21岁母亲去世了,29岁时妻子去世了,30岁时父亲也过逝了。可以说,只有弟弟是他唯一的亲人和感情的寄托。(4)现在请同学们读读2--3段,读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读出她的心绪不宁。(指名读、齐读二、三段)

第4段瞧,月亮渐渐西沉,远远望去,月光如水,,苏轼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心中升起的是难以名状的埋怨。他在埋怨谁?(月亮)你从哪里知道的?(点击PPT)“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谁再来读读苏轼的埋怨?(2-3人)(2)同学们看,这句话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这表示他要埋怨的还有很多很多,他还会埋怨什么呢?(请2~3人)

(3)是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这么圆这么亮的月亮,他躺在床上,睡不着,他的神情是怎么样的?再读这一段,你能从哪个词得到启示?点击课件(眼睁睁)从“眼睁睁”这个词你看出苏轼现在怎么样?(很孤独、很无奈)是啊,中秋之夜,月圆人不圆,苏轼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眼睁睁地望着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啊!听老师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老师突出了哪些词语。(读完“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提问同学,点击课件)老师觉得苏轼好不讲道理哦,月亮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总是从初一时的镰刀状弯月慢慢变圆,然后再又变成弯月,如此循环。它是故意针对苏轼的吗?你们觉得苏轼的埋怨有道理吗?(生答)苏轼埋怨月亮,看似没有道理,其实正是因为在苏轼的眼里,月亮也应该是有感情的,应该同情他们手足分离啊。越圆满的月,越热闹的人群,更加地对比出了苏轼此时一人的孤独和冷清。让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苏轼的孤独、无奈。(齐读)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这种情绪一直蔓延吗?他后来的情绪有了怎么样的转变?(宽慰)那他是怎么想通的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仔细地品读5-6两个自然段。

第5、6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5、6段,同桌之间再说一说。他为什么宽慰了呢?(请生答)师:苏轼埋怨月亮,却也从月亮身上得到启发,是呀,月亮尚且都有阴晴圆缺,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人当然也是有悲欢离合的,况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转念”什么意思?(转变念头)默读课文第5段,找出反义词。点击PPT(标红,出示: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齐读是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兄弟俩虽然远隔千里,不能相聚,但是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也是一桩美事呀!于是他豁然开朗,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出示诗句师生齐诵请同学们结合上文在书本中找找这两句话的意思。用“~~~~~~~”画出第一句的解释。用“————”画出第二句的解释,再好好的读读。女生读词,男生读解释句(点击PPT)同学们看,这首词前面也有省略号,与前面的省略号有什么不同?它表示(省略了成段的话)这是《水调歌头》中最有名的几句诗,也最让人感受到苏轼豁达乐观的句子。让我们读好背好。自己先练练。指名读背。试着不看课本,填填看,看看我们能不能背的出来?我们背书啊,一般也要抓住关键词,就能把前后语句组织起来、

总结课文

1、同学们,你从苏轼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板书:热爱生活

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1.我们有时也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悲伤离合。相信同学们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特别有感受,我们刚刚经历过一次分别,我们班的黄希桁小朋友前几天转学了,相信我们中间一定有他的好朋友,分别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分别,但是用课文中的话来说,我们都会“千里共婵娟”、2.学习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首词的全部内容,古代很多词的创作都是用来在坊间流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希望这一轮美好的明月也能留在你们的心里。

3.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美好、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相思的寄托。明月触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词吗?

课件出示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

2、摘抄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唱歌曲《明月几时有》

3、继续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师:睹明月、思亲人,苏轼眼中的这句千古名句,已经不再单纯是兄弟之情。给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我们可以送上最衷心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