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风与沙主题_第1页
2017届高三-风与沙主题_第2页
2017届高三-风与沙主题_第3页
2017届高三-风与沙主题_第4页
2017届高三-风与沙主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与沙风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洋流生物城市规划风灾与风能风风的成因风的特征风力作用风的分类方向、大小、风速、作图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焚风地貌天气风能资源主题知识网络风能资源概念:风能是因空气流动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

盛行风(西风、信风、季风)、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气旋与反气旋里的风、焚风、布拉风、峡谷风气候资源---可再生资源—新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风能的大小决定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风力发电: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点,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电源稳定、可控。

问题:风电建设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旋转的风机叶片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等

意义:中国风电开发利用,对于持续不断向国家提供清洁无污染能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概念分布分类属性特征开发利用高压区低压区吹向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水往低处流;风往低压吹一、风的形成太阳辐射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风)能量来源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直接原因1.风—能量来源—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高空/海平面,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高压在右,南半球高压在左2、风的受力分析—高空—二力平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风的受力分析—近地面—三力平衡风向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二、风的特征8种常使用风向

面向风去的方向分左右,风尾处于风杆左侧指风吹来的方向

注意:有时候使用偏

风可能更准确1、风向(2013新课标I卷)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1)等压线图判断风向(2)区域定位判断风向伦敦的风向?(2)区域定位判断风向S市夏季的风?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答案:A(3)依据材料判断风向2.风速36.(2014全国文综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6.(2014全国文综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小结:风速大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等压线密集

;在XX风带;受XX风影响;接近冬季风源地;

摩擦力小经过水面;位于山顶(山脊);经过高原

地形(河谷)延伸与风向一致;狭管效应

峡谷处;风口、隘口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实例2:风能资源与其它章节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风能资源风风电区域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修一天气与气候必修二必修三工业案例2:瓜州风能资源的开发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

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归纳拓展:各种类型发电站的建设思路1.是否有丰富的此类能源资源2.是否有足够的用地条件:尽量少占耕地,可以开发未利用的土地如滩涂、戈壁等3.是否有资金、技术支持4.市场需求、大小及距市场远近5.对环境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等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区域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该区域某地年均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据此完成1-2题。1.从资源考虑,风力发电厂最适宜布局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A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区域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该区域某地年均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据此完成1-2题。2.某东部风力发电龙头上市公司计划该地区投资风力发电,面临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是A.资金不足 B.技术落后C.交通不便 D.生态环境恶劣D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风力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丙(2)分析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2)①常规能短缺,能供求矛盾突出;②风能资较丰富;③经济发达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6分)(3)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3)①减少酸雨危害;②缓解气候变暖;③减轻环境污染。(6分)沙

火山灰(上)和原地风化壳(左图)流水沉积的沙为什么会被看到?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答案: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36.(2014全国文综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鄱阳湖沙岭沙山(2014全国文综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风的三种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与典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