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 组网技术交流(上)_第1页
TD-LTE 组网技术交流(上)_第2页
TD-LTE 组网技术交流(上)_第3页
TD-LTE 组网技术交流(上)_第4页
TD-LTE 组网技术交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LTE组网技术交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January27,2011目录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TD-LTE网络规划方法TD-LTE典型组网性能TD-LTE与异系统共存TD-LTE典型业务应用TD-LTE组网实例介绍无线通信发展进程TDD帧结构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_原理(一)LTE系统网络架构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Downlink-to-UplinkSwitch-pointperiodicitySubframenumber012345678905msDSUUUDSUUU15msDSUUDDSUUD25msDSUDDDSUDD310msDSUUUDDDDD410msDSUUDDDDDD510msDSUDDDDDDD65msDSUUUDSUUD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_原理(二)FDDTDD影响FrameConfigurationFS1FS2基站硬件网络同步有影响特殊时隙无GP无最大支持100KMUE提前发送20对UE有影响DwPTSP-SCH在DwPTS中的第3个符号对UE同步有点影响控制信道只占前两个符号对调度有影响UpPTS短RACH方式对基带算法、如何调度有影响SRS增加互易性测量算法不同上下行帧结构引起HARQ、控制信道格式、控制信道时延等不同HARQ进程数8根据上下行配比不同而不同,下行最大15个进程对调度有影响AN反馈时序第四帧反馈大于等于第4帧反馈UESoftbuffersizeEqualsizesplitoverlooking进程数大于8对UE侧有影响PHICH根据上下行不同配比有不同PHICH数对调度有影响ULgrant2DL:3UL多个TTI调度对MAC、基带算法有影响PUCCH单独反馈ANbounding或ANmultiplexing对基带、MAC算法有影响功率控制第4帧根据上下行不同配比有不同bounding固定上下行子帧连续性连续不连续对跨子帧基带算法有影响Beamforming可选必选对基带、MAC算法有影响上下行信道互易性没有有对基带测量算法有影响载频不同对射频有影响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_FDD/TDD对比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_与其它系统对比峰值数率系统频谱效率(bit/s/Hz/site)频谱带宽所处频带TD-LTE下行100Mbps(20MHZ带宽)上行50Mbps(20MHZ带宽)下行1.54bps/HZ、上行0.97bps/HZ(1x2,denseurbanISD500m)1.4~20MHZ2.6GHZ、2.4GHZTD-SCDMA2.8Mbps(HSDPA)0.82bps/HZ1.6MHZ(单载波)188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WCDMA14.4Mbps(HSDPA)0.71bps/HZ5MHZX21920~1980MHZ2110~2170MHZ1755~1785MHZ1850~1880MHZCDMA20003.1Mbps(EVDO)0.51bps/HZ1.25MHZX213个频段级别,包括400MHz/450MHz/80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GHz频段WLAN54Mbps(802.11a)、11Mbps(802.11b)0.9bps/HZ20MHZ2.4GHZ、5GHZGSM0.384Mbps(EDGE)0.33bps/HZ200KHZ,多载波也是以200K为基本单位.900MHZ、1800MHZ目录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TD-LTE网络规划方法TD-LTE典型组网性能TD-LTE与异系统共存TD-LTE典型业务应用TD-LTE组网实例介绍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外链路预算(一)链路预算基本原理1链路预算:通过对系统中前反向信号传播途径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对系统的覆盖能力进行估计,获得保持一定通信质量下链路所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外链路预算(二)UETransmitPower(e.g.23dBm)UEAntennaGainNodeBAntennaGainOtherGain(eg.HARQ)SlowfadingmarginInterferencemarginCableLossBodyLossPenetrationLossPathLossUPLINKBUDGETeNodeBreceptionsensitivity(e.g.-119dBm)AntennaGainOtherGainMarginLossPathLossPenetrationLossCableLossAntennaGaineNodeBSensitivity

上行链路2PL_UL=Pout_UE+Ga_BS+Ga_UE–Lf_BS–Mf–MI–Lp–Lb–S_BS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外链路预算(三)下行链路3eNodeBTransmitPower(e.g.46dBm)NodeBAntennaGainUEAntennaGainOtherGainSlowfadingmarginInterferencemarginBodyLossCableLossPenetrationLossPathLossDOWNLINKBUDGETUEreceptionsensitivity(e.g.-109dBm)AntennaGainOtherGainMarginLossPenetrationLossPenetrationLoss

PathLossCableLossAntennaGaineNodeBPL_DL=Pout_BS–Lf_BS+Ga_BS+Ga_UE–Mf–MI–Lp–Lb–S_UE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外链路预算(四)参数名称类型参数含义典型取值TDD上下行配比公共根据协议36.211,TDD-LTE支持7种不同的上下行配比#1,2:2TDD特殊子帧配比公共特殊子帧(S)由DwPTS,GP和UpPTS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时间比例(等效为符号比例)#7,10:2:2系统带宽公共根据协议,LTE带宽分6种(1.4M~20M),不同带宽对应不同的RB数和子载波数20M人体损耗

公共话音通话时通常取3dB,数据业务不取0dBUE天线增益

公共UE的天线增益为

0dBi0dBi基站接收天线增益

公共基站发射天线增益18dBi馈缆损耗

公共包括从机顶到天线接头之间所有馈线、连接器的损耗,如果RRU上塔,则只有跳线损耗1~4dB穿透损耗公共室内穿透损耗为建筑物紧挨外墙以外的平均信号强度与建筑物内部的平均信号强度之差,其结果包含了信号的穿透和绕射的影响,和场景关系很大10~20dB阴影衰落标准差公共室内阴影衰落标准差的计算:假设室外路径损耗估计标准差

XdB,穿透损耗估计标准差YdB,则相应的室内用户路径损耗估计标准差

=sqrt(X2+Y2)6~12边缘覆盖概率需求公共当

UE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如果仍不能克服路径损耗,达到接收机最低接收电平要求时,这一链路就会中断/接入失败。小区边缘的UE,如果设计其发射功率到达基站接收机后,刚好等于接收机的最小接收电平。则实际的测量电平结果将以这个最小接收电平为中心,服从正态分布;视运营商要求而定90%阴影衰落余量

公共阴影衰落余量

(dB)=NORMSINV(边缘覆盖概率要求)×阴影衰落标准差

(dB)------UE最大发射功率上行UE的业务信道最大发射功率一般就是其额定总发射功率23dBm基站噪声系数

上行评价放大器噪声性能好坏的一个指标,用

NF表示,定义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4.5dB上行干扰余量上行与要求达到的上行SINR、上行负载、邻区干扰因子相关------下行干扰余量下行与UE/eNB之间耦合损耗、下行负载、邻区干扰因子等相关------基站发射功率下行基站总的发射功率(链路预算中通常指单天线),下行eNB功率在全带宽上分配,上行功率在调度的RB上分配43dBmLTE典型参数4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外链路预算(五)覆盖估算过程过程如右图所示:按要求输入相应的参数上行下分别进行计算,先计算发端EIRP,接着计算收端天线入口所需要的最低接收电平,两者相减(考虑相应的余量)得到路径损耗,再根据传播模型计算成本出相应的上、下行小区半径比较上下行半径,取较小值作为实际小区的半径(链路预算完成)根据小区半径计算站点覆盖面积再结合规划区域面积计算需要的站点数全向站三扇区站六扇区站所需站点数=规划目标区域面积/单基站覆盖面积覆盖估算过程5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一)覆盖估算开始获取场景信息,得到配置参数计算天线口功率覆盖估算结束获取边缘覆盖场强天线布放获取天线覆盖半径计算每扇区天线数量计算平层馈线长度及损耗计算分配损耗计算主干馈线长度及损耗扇区设置计算功率需求功率是否匹配基站功率NY功率匹配室内覆盖链路预算分成无线传播部分和有线分布系统两部分,典型的室内覆盖链路预算右图所示:TX/Rx))))))))))))NodeB第一步:覆盖指标确定第二步:天线覆盖半径确定第三步:分析传播模型第四步:确定各种场景下的天线口功率总体流程描述1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二)LTE可以提供多种业务,不同的区域类型要求提供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其室内覆盖指标要求不一样,因此,要确定室内覆盖指标,首先要划分不同的业务覆盖区域类型,按对网络质量的要求,通常分为三类区域,详细如下表所示:室内覆盖边缘场强的确定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边缘场强应满足连续覆盖业务的最小接收信号强度(需要考虑所承载业务的接收灵敏度、不同场景的慢衰落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等因素)另一方面应大于室外信号在室内的覆盖强度,即:设计余量,其典型经验值为5~8dB(不同的场景要求会有差异,比如办公楼、酒店余量可以适当取大一些,相反停车场可以适当小一些)。各类场景下建议边缘区域要求如下:覆盖指标确定2

区域类型

场景边缘RSRP要求一类区域(1024kbps)高档娱乐场所、高档办公楼、高档酒店、大型商场、候机厅/展厅≥-105dBm

二类区域(512kbps)一般娱乐场所、一般办公楼、一般酒店、一般商场≥-110dBm三类区域(128kbps)停车场≥-115dBm覆盖指标实际要求实际场景结合移动统一要求为准。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三)若和其它体统合路时,则天线覆盖半径应该与原系统的天线覆盖半径相同。新建室内覆盖时,相同的室内覆盖场景,对于高频段系统,由于穿透损耗大,天线覆盖半径会比低频段的天线覆盖半径小,半径设置可以参考3G频段的覆盖半径,如下表所示:覆盖半径确定3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四)目前室内传播模型应用较广的有:Keenan-Motley模型和ITU推荐的ITU-RP.1238室内传播模型,我司推荐使用ITU-RP.1238室内传播模型传播模型确定4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五)天线口功率计算举例【设天线覆盖半径10m,墙面损耗为15dB,工作频段为2300MHz,带宽20MHz,慢衰落余量取0dB(前面边缘覆盖场强已经考虑),边缘RSRP要求≥

-105dBm。ITU-RP.1238模型中N取28,模型公式如下:】则:空间传播损耗PL=20log(2300)+28LOG(10)+15*1-28+0=82dB

由于:天线口单导频功率-PL≥-105dBm

则:天线口单导频功率≥-105+82=-23dBm

即:天线口总发射功率=天线口单导频功率+10lg(1200)=-23+31=8dBm

所以,天线口功率≥8dBm【假设穿透2层墙,墙面损耗仍为15dB,其它条件不变】则:天线口功率≥23dBm,已经超过电磁辐射安全标准15dBm。计算天线口功率5从覆盖效果、均匀分布室内信号、防止信号泄漏等方面分析,建议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单天线功率按照穿透一面墙进行覆盖规划。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六)室内覆盖系统有线部分的分布损耗是指从信号源到天线输入端的损耗,包括馈缆传输损耗、功分器耦合器的分配损耗和介质损耗(插入损耗)三部分。分布损耗=馈线传输损耗+功分器/耦合器分配损耗+器件插入损耗

馈线损耗(100米损耗如下表)有线分布系统损耗6EnbCabTypeEnbCabLoss100m(dB)700MHz900MHz1700MHz1800MHz2.1GHz2.3GHz2.5GHzLDF41/2’’6.0096.8559.74410.05810.96111.53512.09FSJ41/2’’9.68311.10116.02716.5718.13719.13820.11AVA57/8’’3.0933.5335.045.2055.6785.9796.27AL57/8’’3.4213.9035.5515.736.2466.5736.89LDP65/4’’2.2852.6273.8253.9584.3424.5884.828AL713/8’’2.0372.3333.363.4723.7984.0064.208分配损耗:是基站功率在多个天线间分配的时候,对于某一个天线来讲,分配到其他天线的功率就是损耗,称为分配损耗。器件插入损耗:插损包括功分器、耦合器等引入的器件热损耗和接头损耗两部分。由有线分布系统损耗及天线口功率,就可以计算出基站发射功率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室内链路预算(七)ScenarioPDSCHPUSCHMorphologyRecreationGroundFrequencyBand2.3GHzSystemBandwidth(MHz)20HardHandoverGain(dB)2PropagationModelITU-RP.1238AreaCoverageProbability95%EdgeMCS16QAM,1.3316QAM,1.22EdgeRate(Kbps)1024512RBNumberRequired74输入参数链路预算实例7TxDLULMaxTxPower(dBm)46.0023.00DistributionLoss38.000.00MaxTxPower@antennaport(dBm)8.0023.00AntennaGain(dBi)2.000.00EIRP(dBm)10.0023.00RxDLULAntennaGain(dBi)0.002.00CableLoss(dB)0.0038.00NoiseFigure(dB)7.004.5BackgroundNoiseLevel(dBm/Hz)-174.00-174.00InterferenceMargin(dB)10.903.00SINRRequired(dB)0.531.63RxSensitivity(dBm)-124.7-126.1输出结果MAPLDLULStd.Dev.OfSlowFading(dB)8.00SlowFadingMargin(dB)9.23MaximumAllowedPathLoss(dB)95.0281.30CellCoverageDLULPenetrationLossPerwall(dB)15.00CellRadius(m)13.404.35CellCoverageRadius(m)4.35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容量规划(一)容量规划与覆盖、功率预算、业务类型直接相关。容量估算过程1业务模型传播模型覆盖要求规划用户数质量要求系统仿真单小区容量规划总业务量容量估算站点规模上/下行小区边缘吞吐率上行小区平均IoT上/下行用户平均吞吐率链路预算TD-LTE系统中小区吞吐率变化与所采用的以下因素相关:

上下行子帧配比特殊子帧配置调度算法信道条件小区场景UE终端能力用户QoSTD-LTE网络规划方法_容量规划(二)容量仿真过程2TD-LTE系统仿真中主要采用MonteCarlo方法,即通过一系列“快照”获得网络的整体性能。RSRP/RSRQ分布BestServer分布SINR分布切换区域分布峰值吞吐率分布小区平均吞吐率小区负载基站/终端发射功率终端平均速率边缘吞吐率终端掉线原因分析终端SINR/RSRP/MCS掉线率…………RSRPSINR峰值吞吐率CellMobiles目录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TD-LTE网络规划方法TD-LTE典型组网性能TD-LTE与异系统共存TD-LTE典型业务应用TD-LTE组网实例介绍TD-LTE典型组网性能_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频谱效率高虽然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会造成子信道间的干扰,但是可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因此,一般认为OFDMA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同频组网主要特点1由于每个小区频率一样,小区之间会出现同频干扰;TD-LTE严格同步以及同时隙配比时,在下行时隙会出现基站对另一个基站边缘终端的干扰,在上行时隙会出现,边缘终端对另一个基站的干扰LTE同频组网性能好坏,就看小区间干扰是否能够降低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同频组网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干扰抑制手段3针对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通过比如加扰、交织,跳频、扩频、动态调度等方式,使系统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的干扰平均化。干扰消除利用干扰的有色特性,对干扰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即:通过UE的多个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进行抑制,波束成形是一种,在空间维度,通过估计干扰的空间谱特性,进行多天线抗干扰合并;在频率维度,通过估计干扰的频谱特性,优化均衡参数,进行单天线抑制如:IRC。干扰协调对小区边缘可用的时频资源作一定的限制,正交化或半正交化,是一种主动的控制干扰技术,理想的协调,分配正交的资源,但这种资源通常有限;非理想的协调,控制干扰的功率,降低干扰,如:SFRTD-LTE典型组网性能_异频组网相邻小区为了降低干扰,使用不同的频率LTE系统是宽带系统,不可能像GSM那样有很多的频点可以利用,并且OFDM系统的特点也允许有比GSM更加紧密的复用方式。频谱效率相对于同频要低一些RRM算法简单,边缘速率相对于同频组网会高一些异频组网主要特点1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异频组网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SFR:1*3*1:1×1复用方式与干扰协调技术的结合1*3*3:同站小区可以实现邻区间无子载波碰撞F1F2F3F41*3*4:相邻四个小区频率分配不一样F1F2F3F4F5F62*3*6:相邻两个基站6小区频率分配不一样TD-LTE典型组网性能_不同频率复用方式性能对比针对不同的组网方式,仿真结果如下:

TxRx2x2MIMOschemeOL-SwitchMorphologyDenseUrbanReuseType1*3*1SFR1*3*11*3*31*3*42*3*6CarrierFrequency700MHz2.6GHz700MHz2.6GHz700MHz2.6GHz700MHz2.6GHz700MHz2.6GHzSectorthroughput(Mbps)DL16.4116.4514.9214.8621.0520.3321.5321.3221.7821.48UL7.087.1-------7.27.787.99.419.75SystemLevelSpectralEfficiencybps/HzDL4.9234.9354.484.462.1052.0331.6151.5991.0891.074UL2.1242.13------0.720.770.60.5930.4710.488注:1、SFR1*3*1相对于常规1*3*1,对于边缘5%的用户吞吐率有增益,约在20%左右;

2、系统级频谱效率=扇区吞吐量/扇区载频带宽×单个基站的扇区数/复用因子1×3×1比1×3×3SINR分布低8~10dBTD-LTE典型组网性能_不同时隙配比组网TDD相对于FDD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上下行时隙可变,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业务需求,配比合适的上下行时隙,达到资源利用率最高;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会带来时隙交叉干扰不同时隙配比组网主要特点1首先要解决不同时隙配比带来的时隙交叉干扰问题,三种类型的干扰中,以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最严重,实际应用场景受限对于同一运营商,同频组网情况下全网需配置统一的时隙配比(除非网络间有明显的隔离)不同时隙配比组网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基站间干扰:两小区使用0M的保护带宽情况下,BS灵敏度恶化1dB时所需隔离度为114dB基站终端间干扰:对于邻频的情况,两小区在没有保护带宽情况下,BS灵敏度恶化1dB时所需隔离度为95dB左右;终端间干扰:对于邻频的情况,两小区在没有保护带宽情况下,BS灵敏度恶化1dB时所需隔离度要求大于100dB;基站间干扰:1、3GPP36.104协议指标:---0MHz保护带时,需要114dB的天线隔离度<邻道杂散功率为2.7dBm/1MHz(CategoryB),灵敏度恶化1dB时允许杂散-116.5dBm/1MHz,需要113.8dB天线隔离;阻塞指标-52dBm(灵敏度恶化6dB),灵敏恶化1dB指标为-63dBm,要求隔离度109dB;>---10MHz保护带时,需要41dB的天线隔离度<杂散功率-96dBm/100kHz,即-86dBm/1MHz,灵敏度恶化1dB时允许杂散-116.5dBm/1MHz,需要30.5dB天线隔离;阻塞指标-52dBm(灵敏度恶化6dB),灵敏恶化1dB指标为5dBm,要求隔离度41dB;;>2、CEPT指标规定(我司产品可以满足CEPT指标规定)---5MHz保护带时,杂散指标-62dBm/1MHz,阻塞指标-8dBm,需要54dB的天线隔离度TD-LTE典型组网性能_特殊场景组网(一)实际建网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场景,比如:室内覆盖、高铁、桥梁、隧道、海面、会展场馆、生活小区等;不同的场景客户需求不一样,业务模型、传播环境也都有差异,组网方案也要求有差异特殊场景组网主要特点1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特点,组网方案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简单的只凭理论研究,需要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特殊场景组网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TD-LTE典型组网性能_特殊场景组网(二)室内覆盖组网3新建TD-LTE室内DAS系统

MIMO-1MIMO-NRRU功分器功分器方案:使用两条馈缆,在一个天线点位放置两副垂直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建议:发端两天线间距为8~10λ,以2.3GHz为例,天线间距约为1~1.3mTD-LTE共室内DAS系统多系统共室分系统时,需要对各系统的天线口功率进行匹配设计,即在满足各系统覆盖要求的前提下,各系统有相同的覆盖半径,在多系统合路设计时,有以下步骤:确定各系统室内覆盖边缘场强根据传播模型确定天线口匹配功率根据各系统信源功率、天线口输出功率、馈线损耗,利用无源分配器件进行功率分配,完成多系统合路设计在合入LTE系统时,对原有2G/3G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改造,支持MIMO功能。实现MIMO功能,需增加一路馈线,为了减少对原有分布系统的改动,减小工程施工难度在不改动原分布系统天线类型基础上,额外增加一路馈线和一幅单极化天线;LTE一路合入新建馈线,另一路与原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将原单极化天线更换为双极化全向天线,增加一路馈线合入LTE的一路信号,另一路信号与原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将原有2G/3G分布系统改造为两路馈线,并增加一路馈线,采用接收分集技术。LTE直接利用已有的两副天线合路TD-LTE典型组网性能_特殊场景组网(三)路轨无线网络覆盖规划流程如下:基站选型/天线选型/天线配置小区切换重叠覆盖区设计覆盖方式分析链路预算工程估算容量估算路轨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高铁覆盖组网3目录TD-LTE基本原理及与其它制式对比TD-LTE网络规划方法TD-LTE典型组网性能分析TD-LTE与异系统共存TD-LTE典型业务应用TD-LTE组网实例介绍TD-LTE与异系统共存_与TDS覆盖比较(一)按中移动建网节奏,等TDL规模商用时,TDS网络已具有相当规模,所以TDL建设更多的考虑也是与TDS共站建设,通过链路预算分析,TDL完全可以与TDS共站建设。DataRate(kbps)DLULTD-SCDMATD-LTE(QPSK0.12/10RB)TD-SCDMATD-LTE(QPSK0.12/10RB)64135641401.951.651.250.92TDL2T2R/TDS64kbps1在TDS网络只满足64K连续覆盖的情况下,LTE如果用2天线,链路预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于TDL已经使用最低阶MCS,尽管速率高于TDS的64kbps,但半径比TDS小,也就是说,覆盖要略差于TDS在TDS网络只满足64K连续覆盖的情况下,LTE如果用2天线,覆盖要略差于TDS,此时如果LTE完全与TDS共站,LTE将不能做到连续覆盖;其它情况下,LTE与TDS共站情况下,都能做到连续覆盖,而且可以提供更好的情况。此外,按目前产业发展进展,规模上LTE应该是在TDS网络建设项目中后期,那时的TDS网络应该不只是64K连续覆盖,而是更高的速率连续覆盖,如前分析,即便是TDL使用2天线,也能实现与TDS的共站建设而做到连续覆盖;加之,那时LTE多天线技术已经成熟,更能应付各种不同的场景需求;TD-LTE与异系统共存_与TDS覆盖比较(二)TD-LTEcaseRB数备注case110-case2100-case31TD-SCDMAdatarate=646TD-SCDMAdatarate=5009TD-SCDMAdatarate=1000与TDS8Tx*1Rx64kbps、500kbps、1000kbps同覆盖时,TD-LTE8Tx*2Rx,BF的边缘速率如下图所示:与TDS8Tx*1Rx64kbps同覆盖时:

1、LTE8Tx*2Rx,BF的边缘速率10RB时为600kbps,100RB时为6000kbps,明显优于TDS,在以共站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2、下行LTE8Tx*2Rx,BF,64kbps时,覆盖比TDS8Tx*1Rx64kbps好,因为不用使用最低阶的MCS,使用较高阶的调制QPSK0.52就能达到与TD一样的覆盖与TDS8Tx*1Rx500kbps同覆盖时:

1、LTE8Tx*2Rx,BF的边缘速率10RB时为1115kbps,100RB时为11150kbps;

2、LTE2Tx*2Rx解能实现与TDS的同覆盖,10RB能达到的速率仅为180kbps,但可以通过多分配RB的方式达到TDS一样的速率;

3、下行LTE8Tx*2Rx,BF,500kbps时,覆盖比TDS8Tx*1Rx500kbps好,因为不用使用最低阶的MCS,使用较高阶的调制16QAM0.48就能达到与TD一样的覆盖与TDS8Tx*1Rx1000kbps同覆盖时:

1、LTE8Tx*2Rx,BF的边缘速率10RB时也为1115kbps,100RB时也为11150kbps,这是因为虽然半径减小了,但因为干扰受限,边缘的信噪比并不能继续增加;

2、LTE2Tx*2Rx解能实现与TDS的同覆盖,10RB能达到的速率仅为700kbps,但可以通过多分配RB的方式达到TDS一样的速率;

3、下行LTE8Tx*2Rx,BF,1000kbps时,覆盖比TDS8Tx*1Rx1000kbps好,因为不用使用最低阶的MCS,使用较高阶的调制16QAM0.48就能达到与TD一样的覆盖下行覆盖分析2TD-LTE与异系统共存_与TDS覆盖比较(三)与TDS1Tx*8Rx64kbps同覆盖时:

1、LTE2Tx*8Rx的边缘速率10RB时为435kbps,100RB时不能同覆盖,这是因为上行RB数越多,功率就要在更大的带宽上分配,那么功率密度就越低,覆盖越差,实际情况下由于UE处理能力的限制上行也不会分配到这么多的RB;

2、LTE2Tx*8Rx,64kbps时,覆盖比TDS8Tx*1Rx64kbps好,因为不用使用最低阶的MCS,使用较高阶的调制QPSK0.49就能达到与TDS一样的覆盖与TDS1Tx*8Rx300kbps同覆盖时:

1、LTE2Tx*8Rx的边缘速率10RB时为775kbps,100RB时也能同覆盖,速率为1400kbps;

2、LTE1Tx*2Rx能实现同覆盖,10RB时对应的边缘速率为215kbps,也可以通过分配更多的RB提升容量;

3、LTE2Tx*8Rx,300kbps时,覆盖比TDS8Tx*1Rx300kbps好与TDS1Tx*8Rx500kbps同覆盖时:

1、LTE2Tx*8Rx的边缘速率10RB时为435kbps,100RB时也能同覆盖,边缘速率为1400kbps;

2、LTE1Tx*2Rx能实现与TDS的同覆盖,上行使用10RB时边缘速率为435kbps,也可以通过分配更多的RB提升容量;

3、LTE2Tx*8Rx,500kbps时,就能达到与TDS一样的覆盖与TDS8Tx*1Rx64kbps、300kbps、500kbps同覆盖时,TD-LTE8Tx*2Rx,BF的边缘速率如下图所示:TD-LTEcaseRB数备注case110-case2100-case31TD-SCDMAdatarate=646TD-SCDMAdatarate=3009TD-SCDMAdatarate=500上行覆盖分析3TD-LTE与异系统共存_干扰共存(概述)邻频干扰:如果不同的系统工作在相邻的频率,由于发射机的邻道泄漏和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性能的限制,就会发生邻道干扰;但这种不同系统分配邻频的情况比较少见;杂散辐射: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当这些发射机产生的干扰信号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带内时,抬高了接收机的噪底,从而减低了接收灵敏度;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噪底,降低接收灵敏度;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接收信号的功率一定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干扰分类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而外部干扰又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针对系统间干扰,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实际组网中重点关注杂散辐射和阻塞干扰TD-LTE与异系统共存_干扰共存(概述)从频段分配上看,TDD主要在下面几个,与其他系统相对关系如下:。LTETDD1880~1920MHz2010~2025MHz2300~2400MHz2570~2620MHzCDMA1X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MHzGSM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DCS1800上行:1710~1785MHz下行:1805~1880MHzWCDMA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LTEFDD上行:2500~2570MHz下行:2620~2690MHzLTET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共用同一频带,发射和接收在不同时刻交替进行。在TDD系统的上下行时隙存在的干扰不同,如下图所示:LTETDD上行时隙(异频段)LTETDD下行时隙(异频段)无论是上行时隙或是下行时隙,主导干扰为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TD-LTE与异系统共存_干扰共存(FDD系统)被干扰系统干扰系统干扰类型单个干扰要求的隔离度共站要求的天线隔离度说明LTETDDGSM900杂散干扰30dB38dB可以共站,对隔离度要求不高,水平大于等于1米或垂直大于等于0.5米

阻塞干扰38dBGSM900LTETDD杂散干扰24dB阻塞干扰34dBLTETDDDCS1800杂散干扰30dB46dB阻塞干扰38dBDCS1800LTETDD杂散干扰24dB阻塞干扰46dBLTETDDCDMA800杂散干扰33dB38dB阻塞干扰38dBCDMA800LTETDD杂散干扰30dB阻塞干扰34dBLTETDDWCDMA(1)杂散干扰30dB41dB(非邻频)对于LTETDD与WCDMA邻频共存和共站可通过设置保护带来满足,指标满足协议规定,保护带设置为10MHz阻塞干扰38dBWCDMA

LTETDD(1)杂散干扰32dB阻塞干扰41dBLTETDD(2)邻频干扰无法共存和共站LTETDDLTEFDD(1)杂散干扰30dB41dB(此为非邻频时的隔离度要求)对于LTEFDD与LTETDD邻频共存和共站可通过设置保护带来满足,指标满足协议规定,保护带建议设置为10MHz阻塞干扰41dBLTEFDD(2)邻频干扰无法共存和共站LTEFDD

LTETDD(1)杂散干扰30dB阻塞干扰41dBLTETDD(2)邻频干扰无法共存和共站TD-LTE与异系统共存_干扰共存(TDS)TDL和TDS都是时分双工系统,分配的频段也是一样的,针对他们之间的干扰,主要考虑。在LTETDD与TD-SCDMA系统中,上下行链路共用同一频带,发射和接收在不同时刻交替进行。当两个系统不同步时,一方在发射,另一方在接收,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严重干扰的可能性,干扰强度取决于基站设备指标及其空间隔离度。同步包括时间同步以及LTETDD和TD-SCDMA系统上下行切换点对齐;其它情况为不同步干扰场景干扰类型干扰风险受干扰链路TDL-TDS同步BS->MS一般DLMS->BS一般UL不同步BS->MS一般DLMS->BS一般ULBS->BS潜在、严重ULMS->MS潜在、严重DL由于终端与终端间的干扰只有终端发射时及在小区边界时才发生一定干扰,而在其他情况下干扰几乎可以忽略,并且此类干扰随机性较大,所以,实际分析时重点关注基站间的干扰。TD-LTE与异系统共存_干扰共存(TDS)针对TDL和TDS间的干扰解决方案,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解决:在同频段且无额外保护带的情况下,LTETDD系统和TD-SCDMA系统共站组网时必须实现设备的严格同步。以彻底解决干扰问题。TD-SCDMA与LTETDD非邻频共存时,基站之间的隔离度达到34dB就可以满足要求,这在实际建设中容易满足。TD-SCDMA与LTETDD邻频时,TD-SCDMA协议标准:ACLR=40dB、ACS=-55dBm,TDS的发射功率为46dBmLTETDD协议标准:ACLR=45dB、A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