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24《糖类》(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化学:324《糖类》(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化学:324《糖类》(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化学:324《糖类》(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化学:324《糖类》(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有机(yǒujī)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shípǐn)中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课时糖类精品资料棉花甘蔗常见(chánɡjiàn)的糖类精品资料一、组成和分类1、组成元素:通式:碳、氢、氧Cn(H2O)m(不是所有糖类都符合)2、分类:

单糖二糖多糖(葡萄糖和果糖(guǒtáng))(蔗糖(zhètáng)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精品资料1、在分子中,H与O并不是水分子的形式存在(cúnzài)2、在有些分子中,H与O原子个数比并不是2:1,如鼠李糖C6H12O53、许多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并不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但是碳水化合物这个(zhège)名称现在已经不能正确反映糖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特征,因为:拓展视野精品资料特点代表物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葡萄糖、果糖双糖1mol双糖能水解成2mol单糖麦芽糖、蔗糖多糖1mol多糖能水解成很多摩尔单糖淀粉、纤维素其中,①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③淀粉与纤维素不是(bùshi)同分异构体;④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精品资料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组成(zǔchénɡ)在自然界的存在(cúnzài)C6H12O6C12H22O11(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200万以上葡萄汁、蜂蜜、带甜味的水果甘蔗、甜菜等植物体内植物种子和块根、大米、小麦植物的细胞壁、棉花、木材表3-5糖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存在单糖二糖多糖多糖分类精品资料二、糖类(tánɡlèi)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颜色、状态水溶性是否有甜味溶于水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白色(báisè)固体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白色纤维有有没有没有注意:1、糖类不一定有甜味2、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糖精、木糖醇精品资料糖类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1%~2%,多了不行(bùxíng),少了不行(bùxíng)。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质量分数0.1%的葡萄糖,叫做血糖。血糖太高会患上糖尿病,低血糖则使人头晕甚至休克。

葡萄糖我们先以葡萄糖(C6H12O6)为例来学习糖类(tánɡlèi)的化学性质。精品资料葡萄糖的分子结构(fēnzǐjiéɡòu)CH2(OH)—(CHOH)4—CHO精品资料分子式:结构(jiégòu)简式:所含官能团: C6H12O6CH2OH(CHOH)4CHO醛基、醇羟基醛基的性质醇羟基的性质葡萄糖化学性质(huàxuéxìngzhì)葡萄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用途精品资料醛的性质(xìngzhì)与氢气(qīnɡqì)反应还原成醇CH2(OH)-(CHOH)4-CH2OHCH2OH(CHOH)4CHO——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果糖和麦芽糖也是还原性糖与氧气反应氧化成酸精品资料三、化学(huàxué)性质1、葡萄糖①生理氧化试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先写出葡萄糖氧化的化学(huàxué)方程式,己知每1mol葡萄糖被氧化放出2804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huàxué)方程式:(水为液态)(葡萄糖在人体组织内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rèliàng),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4KJ/mol葡萄糖还有什么性质呢???精品资料如何(rúhé)配制银氨溶液?现象(xiànxiàng):向硝酸银中加入氨水时:先生成沉淀然后又溶解②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2%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试管,同时滴加2%的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精品资料现象(xiànxiàng):水浴(shuǐyù)后:在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生成②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在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中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加热3~5min,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像这样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的反应称为银镜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精品资料如何配制(pèizhì)氢氧化铜悬浊液?向新配制(pèizhì)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xiànxiàng):在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它也属于氧化反应1、在NaOH中加入CuSO4时:2、加热后:有蓝色沉淀生成②葡萄糖的还原性——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葡萄糖酸)+Cu2O+2H2O(水)精品资料思考??为什么大米和高粱等农副产品可以(kěyǐ)酿酒,植物的秸秆等可以(kěyǐ)制造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酒化酶精品资料检验(jiǎnyàn)方法:②与新制(xīnzhì)Cu(OH)2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近年来环境的污染使得患糖尿病(尿液中含葡萄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检验葡萄糖的存在?①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精品资料接下来我们(wǒmen)来学习二糖和多糖的化学性质精品资料2、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fāshēng)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C12H22O11蔗糖(zhètáng)+H2OC6H12O6葡萄糖催化剂(C6H10O5)n纤维素+nH2OnC6H12O6葡萄糖催化剂(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催化剂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催化剂C12H22O11+C6H12O6果糖精品资料向两支试管里加入4mL淀粉溶液。①向一支试管中滴加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加热4~5min,待溶液冷却后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加碘水;将另一支试管中水解(shuǐjiě)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加入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现象(xiànxiàng):①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②加稀硫酸共热的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有红色沉淀生成碘水有什么作用?精品资料思考2、如何检验淀粉有部分(bùfen)水解?先加氢氧化钠(qīnɡyǎnɡhuànà)溶液,再用银镜反应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思考3、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思考1、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用碘水——是不显蓝色

加氢氧化钠后,有银镜生成,且用碘水显蓝色

精品资料小结(xiǎojié):想想我们今天学了哪些(nǎxiē)知识?糖类一、组成和分类二、糖类的用途:三、糖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四、化学性质

1、葡萄糖:2、二糖和多糖:(1)生理氧化(2)银镜反应(3)与新制Cu(OH)2反应(4)与酒化酶作用生成酒精水解反应精品资料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类的分子式都符合Cn(H2O)mB.糖类物质都有甜味C.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有75%来自糖类D.糖类一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2、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hóngsè)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CD练兵场精品资料思考题1、如何检验淀粉是否(shìfǒu)水解?2、如何检验淀粉的水解是否(shìfǒu)完全?精品资料二、糖类(tánɡlèi)的用途:制糖果(tángguǒ)、营养物质、制药、酿酒、制镜或热水瓶胆镀银精品资料糖类的用途这么广泛,下面我们(wǒmen)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它们的性质。精品资料(2)葡萄糖与新制(xīnzhì)Cu(OH)2悬浊液的反应:①新制Cu(OH)2悬浊液的配制:在洁净(jiéjìng)的试管里加入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②实验关键:a.NaOH溶液要过量,即反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b.需加热至沸腾。精品资料①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jiéjìng)的试管里加入2mL2%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试管,同时滴加2%的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②实验成功的四个关键:“试管洁净(jiéjìng)”——所用试管要光滑洁净(jiéjìng);“用量适当”——药品用量符合实验中的要求;“水浴加热”——反应液要受热均匀,以温水浴为宜;“不能振荡”——反应过程中,不能振荡试管。像这样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