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中国数学1中世纪数学简介,数学史,中世纪数学,教案,设计,讲义,ppt_第1页
中世纪中国数学1中世纪数学简介,数学史,中世纪数学,教案,设计,讲义,ppt_第2页
中世纪中国数学1中世纪数学简介,数学史,中世纪数学,教案,设计,讲义,ppt_第3页
中世纪中国数学1中世纪数学简介,数学史,中世纪数学,教案,设计,讲义,ppt_第4页
中世纪中国数学1中世纪数学简介,数学史,中世纪数学,教案,设计,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节中世纪中国的数学(2)

(宋元时期的数学)

主讲:康世刚天水师范学院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宋元时期的数学社会背景:宋元时代(960~1368),手工业如冶炼、纺织、陶瓷等都已初具规模,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商业和外贸比较兴旺,科学技术也很繁荣.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诞生于这一时期.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数学内部:从汉到唐,方程理论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二次方程解法早已被人们掌握,唐代又解决了三次方程问题.下面自然要考虑四次及更高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增乘开方法乃至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在宋代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但以前建立方程多用几何方法,而高于三次的方程是难于找到几何解释的.突破几何思维的束缚,寻找一般的建立方程的方法,就成为大势所趋了.天元术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简便的、可以建立任意次方程的一般方法.这时,由于线性方程组古已有之,便产生了一种把两者结合起来,建立高次方程组的趋势,于是迅速产生了二元术、三元术和四元术.正如阮元(1764---1849)所说:“四元者,是又寓方程(指线性方程组)于天元一术焉者也.”北宋的数学教育据史料记载,北宋算学制度始于元丰七年(1084),同时刊刻《算经十书》,以作教材.虽由于理学家李等人的反对,有过反复,但终于在崇宁三年(1104)“将元丰算学条制,修成敕令”,并于当年建起算学馆,“生员以二百一十人为额,许命官及庶人为之.”从此以后,这种官方数学教育一直延续到北宋朝廷南渡,对数学知识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普及正是提高的基础.同时,民间的数学教育也对培养人才发挥了一定作用。秦九韶生平及数学成就秦九韶(1202~1261),字道古,自称鲁郡人,实际生于四川.青少年时代,因为父亲任南宋临安府(今杭州)的秘书少监,他随父同行,有机会去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局去学习天文和数学知识,同时在数学上又得到“隐君子”的指点和教诲.后来,他曾在四川、湖北、安徽、建康(南京)等地为官.其间,他仍坚持潜心钻研数学.他总结了自己长期研究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创造性的成果,于1247年写成了传世名著《数书九章》时人称赞秦九韶“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及营造等事无不精究.”.数学成就《数书九章》共18卷约20万字.书中搜集了与当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81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按性质分为9类,每类9题.这9类是: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和市易价值:《数书九章》继承了《九章算术》的体例,采用应用题集的形式,但其中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题水平均高于以往的著作,它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中世纪数学的最高成就.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家萨顿(Sarton)曾作出极高的评价:“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大衍求一术

大衍术又称大衍法,实际是一套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完整程序.秦九韶很重视自己的这项发明,强调说:“独大衍法不载九章,未有能推之者.”,“求一”,就是求到余数为1的意思.设P1,P2,…,Pn互素,M=P1·P2·…·Pn,则同余式组N≡ri(modPi)(i=1,2,…,n)的解为3.求奇数Gi,“诸衍数,各满定母,去之.不满曰奇”.即用Pi

6.求率数N,秦九韶说:“满衍母去之,不满为所求率数.”即比较∑与M的大小,若∑<M,取∑为N;若∑>M,则从∑中依次减去M,直到所得正数不满M为止,即

N=∑-AM.

当然,N也可看作∑除以M所得余数.如果同余式组的模数非两两互素,秦九韶便用他创立的方法化其为两两互素

影响在西方,直到18世纪,瑞士的欧拉和法国的拉格朗日才对同余式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德国的高斯于1801年在《算术探究》一书中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剩余定理,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把“物不知其数”问题及解法传到欧洲,并介绍了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1876年德国数学史家马蒂生(L.Matthiessen)指出孙子定理及大衍求一术与高斯的理论一致.当时德国的著名数学家M.康托尔(M.B.Cantor)高度评价了大衍求一术,并称秦九韶是“最幸运的天才”.此后,孙子定理就被西方人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公式

《数书九章》卷五第2题题意是:已知三角形地块的三边长分别为13步、14步、15步,求它的面积.把秦九韶的解法用现代的符号表示,就是: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面积其它数学成就在高次方程的解法方面,秦九韶总结改进了北宋数学家刘益和贾宪的解法,创立了正负开方术,即求高次方程正根的一般方法,并且给出了求方程近似根的方法,这与英国数学家霍纳(W.Horner)1819年创立的霍纳法基本上一致.此外,秦九韶改进了《九章算术》中解方程组的“直除法”,提出了“互乘相消法”与“代入消元法”,这与现今解方程组的方法完全相同.秦九韶的这两项成就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杨辉及数学成就杨辉,字谦光,南宋末(13世纪)钱塘(杭州)人,生平不详.杨辉一生著述甚丰,计有五种21卷,它们是:《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日用算术》2卷(1262)、《乘除通变本末》3卷(1274)、《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续古摘奇算法》2卷(1275).杨辉的著作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深入浅出,文笔流畅,图文并茂,便于教学和民间流传;其二是广泛征引了前代数学典籍精华,以致一些数学家的原著虽已失传,但其主要内容通过杨辉的书得以保存下来.杨辉最重要的著作是《详解九章算法》.为了使《九章算术》便于自学,杨辉对该书的246个问题中较难的80题作了详解,并增添了“图解、乘除算法和纂类”三卷.“详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题”,即解释题意、名词术语,校勘文字,并对题目作出评注;二是“细草”,即详细的解题过程及必要的图示;三是“比类”,即增选与原题算法相同或类似的例题进行对照分析.“纂类”是把《九章算术》中的全部问题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整理分类.(a+b)0=1(a+b)1=a+b(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杨辉三角纵横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表,也称幻方

数学教育在《乘除通变本末》中,杨辉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他首先给出一份相当完整的教学计划——“习算纲目”(卷上《算法通变本末》),包括各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时间及参考书.他主张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特别强调要明算理,要“讨论用法之源”.例如,他讲减法时不只讲算法,而且指明:“加法乃生数也,减法乃去其数也,有加则有减.凡学减,必以加法题答考之,庶知其源.”针对教师和学生两种不同的对象,杨辉又提出“法将提问”和“随题用法”两条不同原则.教师讲授应“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