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以下能正确表示a、b、c数量关系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参考答案:B2.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参考答案:D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据图可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约为-70mV,就是指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A正确;刺激突触a时,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小,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内流,B正确;由B的分析可知,在刺激突触a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小,说明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而刺激b时,据图可知,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大,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外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b是抑制性突触,C正确;据图可知,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3.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参考答案:D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B、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

C、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正常人体内环境的pH为7.35~7.45参考答案:B5.研究者采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得原生质体B.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取样后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参考答案:A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它实际上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部分。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先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分离出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获得原生质体后就可以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A答案与题意不符。故选A6.下图是两种遗传病家系图,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受显性基因控制

B.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C.Ⅲ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D.人群中乙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参考答案: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方法,对于遗传系谱图中的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行推测,遗传概率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7.下列哪些物质的组成中不具有糖分子?A.DNA

B.纤维素

C.ATP

D.胆固醇参考答案:D【知识点】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解析:DNA中含有脱氧核糖,纤维素含有葡萄糖,ATP中含有核糖,胆固醇属于脂质,结构中内有糖分子,D错误8.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A.图中膜结构表示细胞膜

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参考答案:A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参考答案:B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首先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阻止其扩散,当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时就启动第三道防线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A正确;效应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B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D正确。【考点定位】免疫调节10.Na+一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不正确说法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Na+一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参考答案:C1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雌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参考答案:C12.下图表示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B.②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C.③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消耗ATP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它能直接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其中①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为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③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详解】①为转录过程,可在分裂间期或不分裂的细胞中进行,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②为翻译过程,由于促甲状腺激素是在垂体细胞中合成的,故该过程在垂体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③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消耗ATP,C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它能直接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13.图1、图2表示某生物部分染色体发生的变化,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目标.【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图1只①和②互为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图2中②和③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图1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2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基因重组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染色体片段的易位也不会改变基因数目,B错误;C、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生物性状改变,C错误;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重组中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细胞

B.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参考答案:答案:D15.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核膜的外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B.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参考答案:A内质网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但核膜外膜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是为了对多肽链进行加工,A错误。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B正确。细胞膜上有ATP水解酶,可以有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其上附着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分解,D正确。16.如图所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

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B.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转运,a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参考答案:B17.(01广东、河南卷)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参考答案:答案:B18.(08广东卷)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

这种方式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O2、CO2、甘油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

协助扩散物质通过质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物质必须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才能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质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但此种方式不消耗代谢能。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主要动力是质膜两侧的浓度差。但是,协助扩散是在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19.某动物种群,在种群数量非常大、无突变、无迁移、所有雌雄个体之间均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等条件下,该种群两年内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年内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两年内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两年内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发生变化D.条件不变,第三年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将发生变化参考答案:B略20.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膜内的值增大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C、损伤信号刺激神经干细胞,使神经干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Na+大量流入细胞内,则细胞内的值减小,C错误;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也是胞吐,D正确.故选:C.2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参考答案:A2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灭活病毒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同种酶处理C.月季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参考答案:答案:C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参考答案:A24.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参考答案:D本题借助图形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图中所示的生物可形成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捕食链,且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在某一范围内变化,即围绕着K值波动;旅鼠的种群数量受到植物及其天敌数量的制约,相互之间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25.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H]的细胞器及[H]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细胞器来源用途①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三碳化合物②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五碳化合物③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④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参考答案:C呼吸作用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下的分解成丙酮酸,则④错误.故A、B错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还原氢为三碳化合物还原提供还原剂,则①正确.有氧呼吸作用中,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在酶的催化下的分解成二氧化碳,并产生还原氢,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还原氢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水,则③正确.故C正确,D错误。26.下列关于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滋养层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B.饲养层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但能为培养体系提供一些物质C.胚胎移植时,应对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D.经培养得到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可直接作为细胞克隆时的滋养细胞参考答案:B27.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B.细胞坏死是一种病理性过程C.蝌蚪尾的消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因为细胞坏死而被清除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如蝌蚪尾的消失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知识。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理解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概念及意义。28.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DNA分子中,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B.a酶与b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会明显增多参考答案:B29.右图为某人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血液中结核杆菌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2天开始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18天开始C.该抗体的合成过程必需受遗传物质控制,指导抗体合成过程中涉及的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7种D.该抗体的基本单位、产生的细胞及主要细胞器依次是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参考答案:答案:D30.我国政府早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2000年以前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现在政府每年免费让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而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这一过程与下列哪种细胞器关系最大(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中心体

D.质体参考答案:B31.基因型为

的生物,如果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子出现的概率是(

)A.1/4m2

B.1/2(1-m)

C.1/2m

D.1/4(1-m)2参考答案:A

3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刺激下丘脑,促进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诱捕雄虫会破坏棉铃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A、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刺激下丘脑,促进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A错误;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错误.故选:B.考点:种群的特征;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3.某一个较大动物种群,基因型为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1:1(且三种基因型中的雌雄个体均相等)。在这个种群中,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间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从理论上来看,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比例是

A.1/3

B.1/2

C.25%

D.30%参考答案:C34.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细胞始终保持存活状态的是A.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

B.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变化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材相关实验。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时,用解离液解离时细胞已死亡,D项错误。35.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物质变化途径,其中①④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④不在生物膜上进行B.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C.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H2O和CO2D.过程④产生的[H]并不全都来自C6H12O6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分别发生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详解】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分别发生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不在膜上进行,A正确;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生成,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ATP生成,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有ATP生成,B正确;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将H2O光解产生O2和[H],故过程③暗反应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H],第二阶段丙酮酸水解产生[H]和CO2,故过程④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D正确。【点睛】熟悉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6.某课题组研究不同浓度某激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2。关于实验中使用的激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

X>YB

X=YC

Y>ZD

Y=Z参考答案:B37.下列四组细胞器中,在其生命活动中均可产生水的一组是(

)A.核糖体、液泡、高尔基体

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液泡、核糖体、线粒体

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液泡只能储存水分,不能产生水,A、C错误;中心体的活动不产生水,B错误;叶绿体中进行的暗反应过程会产生水,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核糖体进行多肽的合成时产生水,D正确。38.如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路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刺激a处,电表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若刺激骨骼肌b处,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C.若剌激骨骼肌b处,骨骼肌会收缩D.骨骼肌细胞膜兴奋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内负外正参考答案:D【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d是神经与骨骼肌结合的部位,表示为神经肌肉接点或突触.【解答】解:A、如用a刺激神经,刺激到达电流表两个接线柱的时间不同,所以电位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A正确;B、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传出神经到突触,不能颠倒,所以b处刺激骨骼肌,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B正确;C、若剌激骨骼肌b处,骨骼肌会收缩,C正确;D、骨骼肌细胞膜兴奋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内正外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反射弧结构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9.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点,这种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

A.92条

B.46条

C.23条

D.69条参考答案:B40.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四种9:3:3:1

B.两种13:3C.三种12:3:1

D.三种10:3:3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和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是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请据图分析:(1)不管是桑树还是大豆,也不管是间作还是单作,光照强度高于对应的光饱和点后植株光合速率都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2)一般情况下,当植株处于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内消耗的CO2会明显多于其产生的C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光照强度充足时,为固定更多的光能,应选择在同一土地上_____________(填“单作桑树”“单作大豆”或“间作大豆和桑树”)。该种植方式之所以能固定更多光能,请分别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种间关系分析其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温度、二氧化碳浓(无机盐)

(2).植物中部分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间种大豆和桑树

(4).桑树和大豆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

(5).大豆和根瘤菌互利共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植物光合作用【分析】分析图形桑树的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且间作的最大光合速率大于单作;大豆的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也逐渐增强,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单作的最大光合速率大于间作,且间作先达到饱和点。【详解】(1)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CO2浓度和温度以及无机盐等成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2)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细胞呼吸细胞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但是植物中有一些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当植株处于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内消耗的CO2会明显多于其产生的CO2。(3)当光照强度充足时,为固定更多的光能,应选择在同一土地上间作大豆和桑树,由于大豆和桑树所需要的最大光照强度不同,间作可以在垂直结构上提高阳光的利用率,另外大豆和根瘤菌可以互利共生,根瘤菌可以通过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以及温度等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2.(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