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南石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

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参考答案:C2.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d、5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参考答案:B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A正确;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使得组织细胞分散开来,B错误;据图分析,高浓度的药物X使得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少,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C正确;据图分析,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D正确。3.下列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作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参考答案:D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光的有无是自变量,首先将实验植物作饥饿处理,以排除原有的淀粉的影响,A项正确;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自变量为反应溶液的pH,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各组温度相同且适宜,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B项正确;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淀粉的量为无关变量,每一组应加入等量的淀粉,C项正确;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光的有无是自变量,而不是无关变量,D项错误。4.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通过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被清除.利用这一结果,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衰老肝细胞细胞核的体积增大B.癌变肝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D.这一研究成果可指导生产相应疫苗参考答案:C【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A正确;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肝细胞会积累,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利用这一结果,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知,一研究成果可指导生产相应疫苗,D正确.故选:C.5.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的白眼果蝇全为雄蝇。让子一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

)

A.3:1

B.5:3

C.13:3

D.7:l

参考答案:C6.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呼吸有关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

D.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参考答案:C7.据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下列关于此类细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叶绿体,可以独立完成光合作用B.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C.进行无性生殖,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D.无染色体,只能在分子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参考答案:A8.下列植物哪种具有种子

A.石松

B.地钱

C.银杏D.裸蕨参考答案:C9.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拟核内含有一个环状的染色体D.蓝藻细胞内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参考答案:C1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些固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参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B.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C.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的多肽,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相同D.多糖、蛋白质和核苷酸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参考答案:A【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脂质、蛋白质、核酸、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核糖体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信息分子,参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A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RNA,有的激素(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B错误;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的多肽,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定相同,C错误;多糖和蛋白质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核苷酸是核酸的单体,D错误。11.胃壁细胞内的囊泡膜上镶嵌有H+载体,在某种信号物质与胃壁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囊泡膜上H+载体转移到细胞膜上,且由无活性状态转变为有活性状态,向胃内分泌H+,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H+载体由囊泡膜向细胞膜的转移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H+载体向胃内分泌H+的过程不消耗ATPC.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D.图示H+的产生和分泌过程,会导致胃壁细胞内的pH有所升高参考答案:BH+载体由囊泡膜向细胞膜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了膜与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正确;H+载体向胃内分泌H+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错误;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胃壁细胞内的囊泡膜上镶嵌有H+载体,在某种信号物质与胃壁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囊泡膜上H+载体转移到细胞膜上,且由无活性状态转变为有活性状态,向胃内分泌H+,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图示H+的产生和分泌过程,会导致胃壁细胞内的H+减少,因此pH有所升高,D正确。12.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

B.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参考答案:C13.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不改变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提高参考答案:A14.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15.若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则后代红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有凝集原A

B.有凝集原B

C.有凝集原A和B

D.无凝集原A和B参考答案:D16.下列哪一细胞结构不含有磷脂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中心体参考答案:D17.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含活酵母菌的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需氧呼吸C.若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参考答案:C18.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和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经MstⅡ限制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Ⅱ限制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结果如图2,则1、2、3号样品的基因型分别是(以βA、βS表示相关的基因)(

)

A.βSβS、βAβS、βAβA

B.βAβA、βAβS、βSβS

C.βAβS、βSβS、βAβA

D.βAβS、βAβA、βSβS参考答案:A19.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作用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A.ac

B.ad

C.bc

D.bd

参考答案:B20.图为普通小麦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共7条染色体B.将配子直接培养成单倍体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可育种子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实现参考答案:C【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42条染色体,6个染色体组,因此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共21条染色体,A错误;B、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直接获得的单倍体不可育,B错误;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能产生种子,都是可育的,C正确;D、染色体加倍可以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实现,D错误.故选:C.2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中心体C.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参考答案:C22.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参考答案:A23.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参考答案:C根的向地性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茎的背地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二者生理效应不同,A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加强所致;顶端优势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侧芽发育所致,二者生理效应不同,B错误;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是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加强,二者生理效应相同,C正确;根的向地性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二者生理效应不同,D错误。2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都有染色单体,但DNA量不都相等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参考答案:D2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C.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神经元产生CO2的场所相同D.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破坏内环境的pH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解答】解:A、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A正确;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故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C、无氧条件下,神经元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C错误;D、由于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溶液,所以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破坏内环境的pH,D错误.故选:A.26.关于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能量转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吸收的光能不能全部用来合成ATPB

光反应产生的ATP中的能量不能全部进入到暗反应合成的葡萄糖中C

暗反应中合成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全部用于呼吸作用合成ATPD

光反应合成的ATP和呼吸作用合成的ATP中的能量来源不同,但去路相同参考答案:D27.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

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A28.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来自真核生物 B.识别序列只含6个核苷酸C.能识别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切割产生的均为黏性末端参考答案:C【分析】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①分布: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②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③切割结果:产生两个带有黏牲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④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通常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⑤实例:EcoRl限制酶能专一识别C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详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A错误;大多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6个核苷酸组成的,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B错误;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C正确;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可以是黏性末端或平末端,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生识记限制酶的来源、特点及作用等,能紧扣两个“特定”来理解限制酶的专一性,明确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不一定是6个核苷酸序列,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参考答案:A30.科学家将12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供给等体积的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饮用水,饲养12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

B.实验中醋酸铅的浓度是因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自变量 C.小鼠体内铅离子含量过高,将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D.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参考答案:C略31.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曲线,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随着细胞吸收离子的增多,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离子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离子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由题图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细胞内高于细胞外,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说明两种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选择性,又细胞内甲离子浓度大于乙离子浓度,所以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C.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错误;D.曲线MN段和AB段离子浓度比开始时升高,促进了细胞对水分的吸收,D错误。32.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B.抗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CO2:线粒体内膜产生→细胞膜→组织液D.合成的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呼吸、基因的表达,考查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有氧呼吸过程、转录场所的理解。明确有氧呼吸的过程与场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被彻底分解,线粒体中不存在葡萄糖,A项错误;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先进入内质网加工,然后在进入高尔基体、分类、包装,B项错误;CO2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项错误;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转录过程中催化RNA的合成,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进细胞核,D项正确。33.科学家研究小麦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将下移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参考答案:A34.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

A.10%

B.25%

C.60%

D.75%参考答案:B35.生物体对下列养分需求量最少的是

A.碳水化合物

B.脂质

C.维生素

D.蛋白质参考答案:C36.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应该存在

)A.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B.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C.纺锤丝出现和ATP的产生

D.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参考答案:D37.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光合作用等。(1)研究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植物向光性除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还可能与___________(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①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②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物时钟(内因)。下列实验设计有助于区分上述两种假设的是___________。(多选)A.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B.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C.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D.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2)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TOC和ZTL两种拟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昼夜时长为1︰1),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和T28)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其中T20和T28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光照与黑暗时长为1︰1)。测定结果如图所示。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植物干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3)控制动物节律有关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

(2).BD

(3).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

(4).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5).下丘脑【分析】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由于在单侧光下,胚芽鞘的生长素进行了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的一侧促进生长快,所以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有研究证明,植物的向光性还可能和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有关。据图分析影响植株干重的外界因素除了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外,还有昼夜时长。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详解】(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不均衡所出现的现象,除了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外,还可能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区分上述两种假设,可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如果出现节律性转向,则说明是内因导致的向光性;若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二者的转向速率不同,则说明是外因导致的向光性,故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2)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除了比较干重外,还可以采用CO2吸收量和O2释放量来表示。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T20组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在20小时的情况下,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8组,而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在28小时的情况下,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T20组,说明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动物体中的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点睛】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对提炼出的信息概括出相应的结论是本题的难点。38.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参考答案:D3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条的基因组合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糖蛋白的细胞识别作用,结合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核DNA,而质DNA基本来自母本,B错。由于不同基因型配子的随机组合,形成不同基因型受精卵,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C正确。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部分遗传性状,同时生成部分变异性状,D错。考点: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0.右图为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B.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C.②具有运输三碳糖磷酸的载体蛋白D.①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为探究影响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某小组设计了如下“迷你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在可乐瓶里加入100g黑藻,然后加入0.01g/m碳酸氢钠溶液至满,将②、⑤夹紧,④松开,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来定量表示净光合速率,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用该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时,随着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增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阶段,导致净光合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参考答案:

(1).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液体体积

(2).适宜光照等条件下,黑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释放的氧气使可乐瓶中液体排出到量简

(3).暗反应

(4).先增加趋于稳定后再降低

(5).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分析】1.碳酸氢钠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2.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装置是根据产生的气体压强的大小,通过量筒中排除的水量来判断光合速率的大小。【详解】(1)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可使可乐瓶中液体排出到量简,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液体体积可定量表示净光合速率。(2)碳酸氢钠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随着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为受光及温度等因素的限制,增大到一定值后会趋于稳定,当碳酸氢钠浓度过高后,会影响植物吸水甚至植物会出现失水现象,则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3)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二氧化碳、温度、光照强度等,因此利用该装置,除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还可以探究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点睛】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通过装置能测得到的是净光合速率。2.当植物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因为失水出现“烧苗”现象。42.(25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尔松、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发现了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缝隙,并且这两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动物普遍具有的突触及信息传导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A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形成的刺激会引起[

]_______释放出神经递质与[

]__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完成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A、B”和箭头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许多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有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请你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动物实验,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动物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并将下列实验步骤及其现象补充完整。实验材料:剥制好的两个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