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公开课)刘福兰_第1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公开课)刘福兰_第2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公开课)刘福兰_第3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公开课)刘福兰_第4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公开课)刘福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唯物论4、5课3.辩证法2、认识论6课(11、12课)联系7(总特征之一)发展8(总特征之一)矛盾9(实质和核心)创新10世界唯物论

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是什么?怎么样?能否认识?我是谁?我想怎样活?我能怎样活?怎样认识?知识回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含义特点基本形式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归宿一、什么是联系?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外部联系)(内部联系)我们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如衣食住行的联系……你可以列举一些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问题探究:时事点击:思考:油价上涨带来了哪些影响?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出租车涨价等)汽车销量下降农民春耕受影响燃油附加费提高油价上涨产生的影响联系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1、联系的普遍性(二)联系的特性(特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原理总结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二、联系的特点联系普遍性原理:决定世界观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那么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议一议

联系是普遍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总体看状态)

*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具体看条件)联系是有条件的!1.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其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C课堂练习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那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判断注意: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的。有条件

在刚才我们列举的联系中,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我们也曾这样想过:如果有一天我和爸妈吵架了,甚至有时候会说出狠话,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没有了呢?

联系的客观性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臆造的联系一个福娃头上是条鱼,代表鱼米之乡,于是湖南闹雪灾了!一个福娃头上是风筝,代表潍坊,于是山东撞火车了;一个福娃头上是藏羚羊,于是西藏出事了;一个福娃头上是火炬,于是火炬出事了;一个福娃头上是熊猫,于是四川出事了!这是不是事物的真实联系?2、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联系的特点2、内容: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森林动物天空河流自在事物AB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出“人化”的特点。人为事物的联系2012年9月30日,象山的王明同学到上海去看《好声音》总决赛,坐车的时间大概花了5小时。2013年王明同学可以只需要花3个半小时就可以到上海了。起始于宁波绕城高速所在,鄞州云龙镇,向南跨象山港,终点戴港。象山港大桥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呢?起始于宁波绕城高速所在,鄞州云龙镇,向南跨象山港,终点戴港。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建立在什么联系的基础上呢?

你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吗?为什么?探究与共享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客观性联系产生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产生的结果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联系产生条件是客观的、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象山港大桥:象山县城所在地丹城到宁波的距离由目前的120公里缩短到47公里,车程由2小时变为35分钟路程。思考:王明同学能不能通过意念活动把47公里的距离再缩短至20公里,可以吗?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P55)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P55)

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如果不认识或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既然事物联系都是客观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1、不能任意割裂事物固有联系2、不要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事物

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主观臆造的联系张恒远抽到的出场顺序为2,而李琦抽到的出场顺序是1,所以这次比赛李琦击败张恒远拿到了冠军。换而言之,如果张恒远抽到1的话,肯定能够拿冠军。诡辩论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客观性的启示一

前者:主观想象的联系后者:客观存在的联系主观臆造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二、联系的特点联系客观性原理决定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C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多样性(千差万别)3、联系的多样性二、联系的特征(特点)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1)原因:(2)形式:“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万有引力?”现象联系本质联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外部联系内部联系

“不错,撞着我是偶然的,你的刹车不灵,能不撞人吗?”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鱼儿离不开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太阳东升西落守株待兔牵一发而动全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因果联系间接联系连一连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注意:如何理解联系的有条件性?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因此,任何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和理解了。

有人说:“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1.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1)在世界生活中,人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还要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P56)(2)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P57)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随着《好声音》比赛完美落幕,众多选手签约《好声音》经纪公司灿星,张恒远仍犹豫不决。若签约可在短期内参与较多活动,从而获得丰厚利润;但是灿星九年长约,条件苛刻,失去歌手的自由;选手云集,若没有商业价值,则易被忽视。你是他好友,请你用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向他提出建议。1、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2、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A考查:联系的多样性长期以来,人们乱砍滥伐、开荒毁林、围湖造田等,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事物的表现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看到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而忽视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始料不及分析下列漫画,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原理内容(原理)要求(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切忌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联系是无能为力的。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必背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A、事物内部B、事物之间C、整个世界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同时要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唯物辩证法首要观点)世界观方法论反对错误倾向决定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与条件性反对否认或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来看问题决定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C[课堂练习1]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D[课堂练习2]

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课堂练习3][课堂练习4]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促进我们的世界进一步连结成为一个整体,以至于有人说,人类居住的地球变小了,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一事实说明①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②事物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否定一事物的联系③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的形式,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单选题)

2、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B(单选题)4、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事物“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简答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