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1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2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3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回答1~2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导学号:63380136】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2.内蒙古、青海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典型的特征,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少,土壤瘠薄,风力作用较强,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化学风化微弱。第2题,内蒙古、青海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3~4题。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比较三个阶段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可知,该地所处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主要是地形,而引起地形变化的可能因素是地壳运动,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示中看不出来。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23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5.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森林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6.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5题,2023年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6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答案】图中A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所示的是()【导学号:63380137】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8.图中所示过程参与的物质循环是()A.水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 D.生物循环【解析】第7题,图示绿色植物吸收CO2,放出O2,应为光合作用过程。故选B项。第8题,光合作用参与的物质循环是生物循环。【答案】9.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__________要素,②__________要素,③__________要素,④__________要素,⑤__________要素。(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下列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导学号:63380138】【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①是地形,②是生物,③是大气,④是水文,⑤是土壤。第(2)题,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3)题,②处植被若大量破坏会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位降低;使动物栖息地破坏,物种减少。第(4)题,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通过分析各个地理要素可以明确它们之间交换的物质。【答案】(1)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3)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肥力下降(4)A:降水B:水汽C:O2D:无机物E:水[能力提升]10.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木搭配,主要是为了()A.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D.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木搭配,可使防护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复杂化,从而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2023·长春高一检测)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11~12题。11.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①C—海陆间循环②B—海陆间循环③B—陆地内循环④C—陆地内循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②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④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1题,据图可判断得出: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C为沉积岩;因此沉积岩的形成与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有密切关系。第12题,若乙为水汽输送,则甲应为降水,丁为径流,丙为蒸发。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降水少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广布,裂隙发育多地下河。【答案】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通过对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降水量、气温及出山径流量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高温少雨,出山径流量偏少;在第二类厄尔尼诺事件年,该地区低温多雨,出山径流量较丰富。材料二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1)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请选择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a.西b.东c.海平面上升d.海平面下降e.升高f.降低g.干旱少雨h.湿润多雨(2)结合上图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及其结果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点。(3)材料一显示的我国的河西走廊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中,发生的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夏季均温________,降水________,此时段内,河西走廊的________短缺现象会更明显。(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对秘鲁沿岸及附近海域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分析,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原因在于赤道东南信风减弱,南美洲西海岸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必然打破原有的大气环流状况,结合所给的选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填写。第(2)题,厄尔尼诺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第(3)题,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中,河西走廊的降水减少,夏季高温,干旱加剧。第(4)题,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秘鲁沿岸及附近海域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洪涝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