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述(经典课件)_第1页
亚洲概述(经典课件)_第2页
亚洲概述(经典课件)_第3页
亚洲概述(经典课件)_第4页
亚洲概述(经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分区地理自然环境河流地形气候人文环境人口经济文化大洲地理位置区域地理学习框架一、位置与范围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二、自然地理概况地形气候水文(重要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三、人文地理概况人口、民族经济概况(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城市包括的地区或国家土壤生物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查找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分析自然环境(地形、河湖、气候、……)探讨人类活动(人口、工业、农业、……)世界第一大洲考纲要求:1、亚洲的位置、范围。2、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高考目标:1、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2、掌握亚洲的地形,河流分布和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经纬度位置0°80°N北半球30°E180°东半球1、地理位置一、亚洲的位置与范围东西长,纬度广,世界最大洲●海陆及相邻位置位置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说说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2、亚洲的分区(范围)北亚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二、亚洲自然环境地形特征:2、地形:复杂多样1、亚洲地形1、地势:起伏大,中高周低30°N80°E1)、中部高,多高原、山地:

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山地——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大高加索山脉2).四周低,多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的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亚洲气候图原因?雅库茨克孟买纬度位置亚洲跨纬度广,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显著。乌兰巴托哈尔滨海陆位置亚洲面积大,距海远近差异大,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显著地形地势亚洲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显著●亚洲的气候特点读图分析: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是哪种?该气候的成因及特点?1、夏季温暖,冬季严寒2、降水较少,但又集中在夏季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的气候特点3、季风气候显著季风简单地说就是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夏季风和冬季风。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陆地海洋一月(冬季)降温陆地降的快陆温<海温陆地高压海洋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风)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陆地海洋七月(夏季)增温陆地增的快陆温>海温陆地低压海洋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风)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夏季风西伯利亚东北、西北温和湿润、雨水多气温下降、雨水不多湿润干冷亚洲东部、南部季风图冬季风夏季风印度洋太平洋西南季风东南、西南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小结)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图:孟加拉国的水灾亚洲的东部的季风气候为什么这么显著呢?亚欧大陆太平洋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为亚洲东部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所以季风气候十分典型。3、河流、湖泊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北冰洋洋平太洋度印勒拿河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地势特点死海里海贝加尔湖咸海青海湖4、亚洲的火山和地震带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亚洲南部、西南部(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东段。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部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亚洲自然环境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2011年)世界人口?亚洲人口?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亚洲59%其他大洲41%70亿41亿1、人口三、亚洲的人文地理概况请找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看看亚洲有多少个?分别是哪几个?中国日本印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点击图中相应区域)三、亚洲的人文地理概况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人口增长要求增产粮食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下降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粮食产量下降恶性循环思考如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控制人口科技兴农对粮食需求减少退更还林粮食单产提高环境得到改善良性循环三、亚洲的人文地理概况2.经济发展差异三、亚洲的人文地理概况1)原因: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2)表现:

发达国家:日本大部分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

2.经济发展差异练一练读出B、C三类产业百分比在图中绘出D、E的点位比较五国差异国家第一第二第三A.日本23761B.韩国C.印度D.泰国114148E.缅甸53938ABC4455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