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42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42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42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42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学业分层测评4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四)(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下图中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最丰富的资源为()【导学号:73360029】A.油气 B.煤炭C.铁、铝 D.稀土金属2.在采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可判断为山西省,该省煤炭资源丰富。第2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会造成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答案】人民网北京2023年1月15日电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介绍,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全线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3~4题。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 B.①②④C.①②⑤ D.①③④4.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析】第3题,注意读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可从调水量的季节不均、开挖调水河道和穿越黄河等角度分析。第4题,大量调水,汉江水量会减小,从而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盐碱化是由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引起的;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影响不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答案】由于发展先后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互补性,东部沿海“腾笼换鸟”与中西部“筑巢引凤”两出大戏的帷幕几乎同时拉开。据此完成5~6题。5.“良禽择木而栖”,河南能够吸引浙江产业转入的因素是()【导学号:73360030】①劳动力成本②土地价格③科技力量④资源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6.“腾笼换鸟”对中西部省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5题,中西部地区依靠相对丰富的土地、能源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筑巢引凤”,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第6题,中西部省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本地的产业升级,但迁入企业会占用土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答案】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73360031】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8.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的就业压力【解析】从图中可很容易看出,区域产业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早期环境污染不大,中期污染加重;早期和中期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后期主要是该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转移应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转出区不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因为其新兴产业会吸纳就业;产业升级会给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答案】9.走进“十二五”时,回头再看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问题。(1)写出我国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工程。【导学号:73360032】(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①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第(2)题,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因该工程从干旱地区经半干早、半湿润地区到湿润地区,经过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青藏铁路工程,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第(3)题,我国水资源分布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第(4)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都是把能源输送到东部地区,这两项工程完工以后,能够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同时也改善了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答案】(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力提升]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0~12题。10.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的共性是()A.管通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11.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会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①②④ B.①③④C.③④⑤ D.②③⑤12.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解析】第10题,①和③都是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①主要为火电,③主要是水电;电的远距离输送方式主要是高压输电。第11题,④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经过了盐碱化严重的黄淮海平原,该地区有的地方潜水面较低,地下水位过高,在较干旱的春秋季节,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的现象。第12题,②工程是西气东输,该工程的实施能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缓解沿线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它的实施不能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是煤占主导地位。【答案】13.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国家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日工资(美元)年工资/年产值(‰)美国10560德国8745英国5036中国29菲律宾235(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导学号:73360033】(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解析】第(1)题,从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及美国东北部的区域特点综合分析。第(2)题,对比表格中英、德两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大小分析。第(3)、(4)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的分析回答。【答案】(1)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和陆上运输;水源充足;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