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回答。图中a、b、c、d、e区域的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型的是

A.a、b、cm

B.a、c、dC.b、c、e

D.c、d、e

参考答案:B2.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下列小题。

④10.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B.岩浆喷出

C.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D.岩浆侵入参考答案:10.D

11.A

10.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①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没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而且存在气孔构造,应该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11.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故选A。3.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参考答案:C4.图1、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轻参考答案:C5.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火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期为3-4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

②长日植物起源于高纬③长照植物多在春开花

④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⑤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日照⑥海拔高的植物多为高温短日照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9.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A.推迟种植时间

B.白天用黑布笼罩C.白天放在背阴处

D.提高环境的温度参考答案:8.C

9.D8.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但纬度越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因此长日照植物起源与高纬度地区,②正确;据材料可知,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因此长日照植物温度高,开花早,③正确;海拔高的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日照植物,⑤正确。故选C。9.据材料可知,,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需要增长日照时间或提高温度,故选D。6.读“四地某天中的太阳高度曲线图”(下图),回答在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北京市(40°N、116°E)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7.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I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 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 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10.下列地形区,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A.东南丘陵 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区 D.东西伯利亚山地11.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甲模式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甲模式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乙模式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乙模式参考答案:9.D

10.A

11.C【分析】本题考查沟壑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及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9题详解】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人河流的泥土大大减少,久而久之,树木成材沟壑填平,会获取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D正确;ABC都不是该工程最初建设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该植树造林的方法能最大限度的防治水土流失,因此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是植被破坏、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东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适宜普及树网,A正确;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雪山连绵;撒哈拉地区是干旱的热带沙漠地区,水土流失都不严重,BC错误;东西伯利亚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坡度越陡的地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BD错误;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更能减弱水土流失,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被,故选择图乙模式,A错误;故选C。【点睛】水土流失治理的一般措施1、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指种树种草,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但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宜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2、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措施。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增加下渗,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沙效果显著。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应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8.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题。下表是我国浙江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00年2010年2015年常住人口(万)467754435539户籍人口(万)45014748488319.2000-2010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A.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B.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工C.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D.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20.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A.自然增长率<0

B.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0

D.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参考答案:19.B

20.C【分析】该题组考查区域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问题。【19题详解】读表可知,2000年-2010年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了766万,而户籍人口增加247万,由此可见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引起人口的增加,故C项人口外迁错误;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多,故A项就业压力大错误;图表数据反映了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而表中数据不能反映出2000-2010十年间的外来劳动力拉力变化,D项错误;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会吸引大量外来劳工使得迁入人口增加,B正确。【20题详解】由表格信息2010-2015年间,自然增长率=(2015户籍人口-2010户籍人口)/2010户籍人口,数值大于0;机械增长率=(2015年常住人口-2015年户籍人口)-(2010年常住人口-2010年户籍人口)/(2010年常住人口-2010年户籍人口)=(656-695)/695=-0.056<0;故C正确,其他错误。9.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参考答案:9.B

10.D10.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题。

57、徐州位于甲国首都的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58.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59.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参考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答案解析】57.B

58.D

59.A解析:57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和题目信息可知,徐州位于甲国首都的西北,B正确。58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和世界地理知识点可知,甲国位于南美洲,D正确。59题,2011年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更靠近太阳直射点,所以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正确。【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较小。11.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300S参考答案:B12.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参考答案:C13.形成我国冬季寒潮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参考答案:C14.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参考答案:B15.读下图,分析图中()A.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和河流水 B.天池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岩石物质来源于上地幔 D.岩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参考答案:C【详解】天池是河流的源地,其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和河大气降水;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天池为火山喷发而成,其岩石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中的岩浆;岩石与岩浆岩岩岩性相同,大理岩为变质岩,与天池岩石岩性不同。据此分析选C。16.读某区域经纬网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B.甲地区是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区C.乙地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D.乙地区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2、当出现图示气压中心时,甲地区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沙尘暴B.寒潮C.洪涝D.干旱参考答案:C

C17.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水侵蚀使得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A.冰川堆积 B.海浪堆积C.珊瑚堆积 D.火山喷发19.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A.出现极夜现象B.暴风雪频发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D.受温暖西风影响20.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参考答案:18.B

19.C

20.D第(1)小题考查基瓦利纳沙坝的成因。关键抓住沙坝主要由沙构成,与冰川堆积物、珊瑚堆积物、火山喷发物的特征不符。第(2)小题考查基瓦利纳自然环境概况。从基瓦利纳小镇位于北极圈内为切入点,分析基瓦利纳小镇自然环境特征。第(3)小题考查海岛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海岛面积缩小的原因很多,关键要抓住最主要原因是海冰消融使岛岸失去了海冰的保护。【18题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沙坝主要由沙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沙坝的东侧有一潟湖,大致可推断沙坝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海浪的顶托作用下,沿海岸堆积而成,B正确;冰川堆积物颗粒大小没有分选,不是泥沙堆积物,A错误;珊瑚堆积物形成的是石灰岩,而不是泥沙堆积物,C错误;、火山喷发物形成的是岩浆岩,也不是泥沙堆积物,D错误。【19题详解】由材料和图示可知,基瓦利纳小镇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在夏季,而出现极夜现象是在冬季,A错误;由材料可知,暴风雪频发季节是秋冬季节,B错误;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较大,会从东面冲刷岛岸,C正确;西风带夏季北移,但北移的纬度有限,大概能移至65°N,该区域位于北极圈内,主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D错误。【20题详解】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区域近50年暴风频率有增加趋势的信息,A错误;材料也没有提示该地区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植被遭破坏,C错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确会淹没低地,但是近100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只上升了12cm,说明该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上升,B错误;而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消融,岛岸失去了海冰的保护,加上沙坝主要由沙构成,土质疏松,海水的侵蚀作用加剧,进而导致其面积急剧减少,故选D。18.“神舟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4分,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舱门,实施太空行走;9月28日17时37分,飞船安全着陆。结合下图(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轨道在地面的投影所在的平面),完成

飞船在轨道上飞行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A.1670千米/小时、15°/小时B.7.81千米/秒、240°/小时C.7.41千米/秒、240°/小时D.0.40千米/秒、15°/小时参考答案:A19.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B.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C.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D.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2.图示时期()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C.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D.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参考答案:1.B

2.D1.10~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图中乙有直射现象,说明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B对,D错。10月份,直射点纬度小于10°S,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约45°,且随着直射点移动减小,甲位于北半球,C错。与直射点纬度差是45°,位于北温带,A错。2.图示时期,在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A错。根据图示曲线,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有变化,B错。乙地白昼时长先延长,冬至日后缩短,C错。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D对。20.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据图回答12~13题。12.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13.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比较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参考答案:12.D

13.B21.2007年6月27日,第3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使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4个,这也是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回答左图中与右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A.1

B.2

C.3

D.4参考答案:B22.读L、P两国经纬度位置示意图,回答题。3.读图可知()。A.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的低纬度区C.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4.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ab=bc=cd=adB.ab=cd<b'c'<a'b'C.ad=bc<b'c'D.b'c'<ad<bc参考答案:3.A

4.B【3题详解】根据两市的经纬度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20°W~0°~160°E为东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故L国主要位于东半球、低纬度;L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较P国大,故L国面积较P国大。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因此对跖点为(23°26′S,165°W)。故B、C、D错误。【4题详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b和cd、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ab=cd,ab>b′c′>a′b′,因此比例尺ab=cd<b′c′<a′b′;ad实地距离小于bc,故比例尺ad>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b′c′。故B正确,A、C、D错误。23.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第一天多云11℃5级悬浮颗粒第二天阴雨8℃8级悬浮颗粒第三天晴3℃4级NO2该城市最不可能出现此天气变化状况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参考答案:A24.读图,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北移,线段PQ为某日地球上正在日落各点的连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对此时Q点地理现象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B.地方时为18:00C.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D.地方时为12:0011.距该日最近的节气及该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立夏;22°

B.立冬;22°C.立夏;11°

D.立冬;11?参考答案:10.D

11.A10.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北移,线段PQ为某日地球上正在日落各点的连线,即一整条昏线,PQ是两个切点。根据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Q点太阳位于正北方向,A、C错。Q点是南极出现极夜现象的纬线与晨昏线的节点,地方时为12:00,B错,D对。11.根据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太阳直射11°N,直射点向北移动,说明位于春分到夏至的中间位置上,距该日最近的节气是立夏,B、D错。该日P点是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与晨昏线的节点,正午太阳高度是22°,A对,C错。点睛:线段PQ为某日地球上正在日落各点的连线,即一整条昏线,PQ是两个切点。根据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11°N,直射点向北移动,说明位于春分到夏至的中间位置上。

25.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水库是良好的钓鱼场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水质优劣 B.水温高低 C.水底地形 D.水位涨落2.夏至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1.B

2.D【1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实质是根据鱼的习性进行垂钓的原则。春天钓浅滩是指早仲春时阳光明媚,上下水层温差较大,鱼儿到浅滩处取暖而形成的一种节气性规律;夏钓潭是由于盛夏上层水温超过淡水鱼适温,鱼类逃热趋凉,喜欢待在深水区;秋钓阴是因为一般初秋时节沿袭夏季气候条件,气温较高,鱼喜欢待在阴凉处,形成固定的规律性;冬钓阳是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鱼都喜欢在水的阳面晒太阳,所以冬天选择阳光直射的水面钓鱼。据此可知,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故正确答案选择B。【2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夏至日傍晚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粼粼,说明垂钓者站在与太阳相对的方向,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夏至日傍晚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因此该地可能位于东南方,对应图中的丁地。故正确答案选择D。26.读我国某地区学校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

夏季(5月、9月底)

冬季(10月—次年4月底)

上午

09:30-13:30

上午

10:00-14:00

午休

午休

下午

16:00-20:00

下午

15:30-19:30与该城市随季节调整作息时间所依据的自然规律相同的是A.东方航空公司开通上海至纽约的极地航线B.我国北方比南方楼间距要窄些C.我国多选择在]2月-3月进行南极考察D.山东潍坊每年4月举办国际风筝节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共10分)27.我国正在兴起参观革命纪念地的红色旅游活动。完成下列要求。(9分)(1)京九铁路干线通过的革命纪念地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是;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是(山)革命老区。(2)某旅游团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到遵义、重庆、郑州和徐州等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游览。请按照便捷的原则,依次填出在下列城市之间通过的铁路线名称。

上海—遵义:线、线、线、线;

重庆—徐州:线、线、线。参考答案:(1)南昌;大别山(2分)(2)沪杭、浙赣、湘黔、川黔;襄渝、焦柳(焦枝、安康-西安)、陇海(7分)。28.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9分)

31、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基本的流向是

,判断依据是

。32、根据图中信息该河位于我国

地区,理由是:

。33、河心沙洲一般发育于河流的

,若沙洲上游修筑水坝,则沙洲面积增长速度会

,原因是

。参考答案:31、自东流向西

该河位于北半球,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北岸容易受侵蚀,河道较深,为主航道。(2分)32、东北

3、4月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沙洲面积变小;7、8月降水多,形成夏汛,沙洲面积变小。(2分)33、中下游

减慢

修筑水坝,流入下游的泥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所以增长速度减慢。29.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此时D点在70°N纬线上,晨昏线与北纬30°相交点的经度是10°W和155°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写出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北京时间。(4分)(2)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______。(6分)参考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答案解析】(1)20°S,72.5°E

15点10分(4分)解析:据图可知,70°N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与开始出现极夜地区纬度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S;太阳直射点经度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也是昼半球中央经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D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经度为72.5°E

;所以此时北京时间(120°E)为15点10分。(2)13小时

变短

变大(6分)解析:北半球同一纬度的夜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昼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30°N昼长为11小时,所以南半球30°S夜长为11小时,昼长为13小时,即C点昼长为13小时。D点将向N地靠近,说明北半球昼长增加,则南半球夜长增加,所以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所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思路点拨】熟悉光照图判读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中巴库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1)图中

山脉、

海峡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甲岛屿的自然植被是

。(2)石油工业各部门之间联系密切,若以炼油工业为参照,石油开采是它的

(上游或下游)工业,它们之间形成

联系。(3)若将巴库油气资源运输到欧洲西部,其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4)冬季,图中乙地气温比丙地

(高或低),试分析说明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大)高加索

土耳其(黑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上游

投入一产出(3)管道

海运(4)高

乙、丙分别处于高大山脉的南北两侧側,冬季,丙地易受冷空气影响(乙地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分析】考查洲界线、气候判读、工业联系、交通运输方式选取,难度中等。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详解】(1)读图,图示区域位于亚洲和欧洲洲界区域,右图山脉连接里海与黑海,为大高加索山;左图西侧海峡连接黑海与地中海,是土耳其海峡。甲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典型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以炼油工业为参照,石油开采是其工业开展的第一步,属于上游产业。下游产业需要其产品作为原料生产,故形成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3)油气资源运输,运量大,运距较远可采用海运;都分布在陆地且运距较近的,可采用管道运输。巴库油气资源丰富,需要运送到欧洲西部,可选择连续性强运量大的管道运输,也可选择造价低运费便宜的海运。(4)乙地位于黑海东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较大,气温较高;丙地位于里海西岸,且在大高加索山冬季风迎风坡,冬季气温较低。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6年11月13日,由中企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正式开航。该港口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设“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重要部分。该项目起点新疆喀什,终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千米,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光照时间长、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其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境内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铁等矿产资源。(l)“瓜达尔”在当地语中指“风之门”,此地盛行西南季风却降水稀少,试分析其原因。(2)依据中巴铁路的规划和材料二,请你为未来喀什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夏季)吹向该地的西南季风来自于干旱的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地势低平,气流抬升作用不明显,故难以形成降水。(2)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区,打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石油化工,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工业制造业,发展国际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我国能源战备储备基地整体分析:印度沙漠的形成,主要是西南季风没有携带水汽到达,气流经过干燥的高原,吹向平原地区,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弱。喀什发展,主要从位置、资源优势出发,发挥特色,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重要作用。(1)夏季,来自海洋西南季风没有吹到该地,吹向该地的西南季风来自于热带沙漠广布的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该地位于印度河平原,地势低平,对气流抬升作用不明显,故难以形成降水。(2)喀什发展,主要从位置、资源优势出发,发挥特色,推动经济发展。中巴铁路修建,喀什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增加,对外联系加强。应利用特殊的位置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区,打造外向型农业。有油气管道相通,原料充足,适宜发展石油化工,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工业制造业。利用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等,发展国际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利用交通条件,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我国能源战备储备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32.《旅游地理》广西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长寿之乡”之称。近年来,在旅游和养生热潮的助推下,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蜂拥而至的“候鸟人”以及悄然勃兴的旅游地产,让长寿之乡巴马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说明为促进巴马县旅居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合理规划和布局各功能区,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客流量,使之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保护当地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传统文化),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冲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