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第1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第2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第3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第4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RIBENQINHUAZHANZHENGDEKAISHI一、“九一八”事变原因:为了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德意日罗斯福新政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经过日军①预谋②借口蓄谋已久国民党:奉命不抵抗结果:东北沦陷Q:结合地图,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Q:依据地图,想一想,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东北三省地理上离日本较近,同时,也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础。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讨论一、“九一八”事变各方反应民众的反映①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②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③《义勇军进行曲》迅速流传开来中共的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反应: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西安事变时间:地点: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督剿”的蒋介石,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结果①中共主张和平解决。②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③蒋介石得到释放,张、扬遭到软禁。意义①国共之间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1937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讨论Q: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①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它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②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③张、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讨论Q:在今天的和平条件下,学习这段历史有什么现实意义?①了解过去②认识现在:当前虽然是和平时期,但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很多,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就是其中之一。③把握未来:我们学习这段历史,一是要警惕悲剧的重演;二是要了解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的历史教训,为第三次国共合作创造条件。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QUANMIANQINHUAZHANZHENGDEBAOFA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经过日军①卢沟桥②借口③突然蓄谋已久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市长:赵登禹发展7月底:平津沦陷8月—11月:淞沪会战11月:上海沦陷12月13日:南京沦陷1937年7月7日二、日军侵华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Q:根据上述资料,说说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拒不承认。教科书事件不仅表明了日本政府对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说明其一直以来企图淡化战争罪行的态度讨论广义上讲,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全民族的抗战QUANMINZUDEKANGZHAN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七七”事变后(1937年7月)通电全国……把侵略者驱逐出中国。明确表示准备抗战(1937年7月17日讲话)讨论Q: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时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国民党蒋介石:中共:二、红军改编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红军主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红军游击队和二十八军改编而成军长:副军长:叶挺项英三、国共抗战国共分工国民党:共产党: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总指挥部所在地:延安斗争形式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重要战役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四、民众斗争华人华侨冀中回民支队(少数民族)东北抗日联军Q: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军队斗争与民众斗争、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等。讨论抗日战争的胜利KANGRIZHANZHENGDESHENGLI一、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中、美、英、苏等国代表参加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945年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1895年——1945年)二、抗战胜利的原因全民族同仇敌忾国民党: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百团大战西安事变、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人民群众华人华侨或归国参战或捐款献金东北抗日联军冀中回民支队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中日两国人口、资源、地理形势的差异人口资源地理中国4亿丰富海陆兼备日本1.4亿短缺岛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根本原因)盟国协同作战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到中国参战,克服重重困难开通“驼峰航线”。中国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战略方针:战争性质: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二、抗战胜利的原因三、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OUZHOUZHANZHENGCEYUANDIDEXINGCHENG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法西斯法西斯党1922—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外因: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所获甚微内因:战后国内通货膨胀……整个社会笼罩着不满情绪二、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4—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党希特勒的上台经过1932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元首及国家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与一身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严厉处罚②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的表现二、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备战推行反犹、排犹政策政治上:建立纳粹党一党的独裁统治经济上①通过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确立了战争经济体制②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扩大战略原料代用品生产,增加战前储备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军队人数扩张数倍,并大量增加军费开支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936年:德意结成“柏林——罗马轴心”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四、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含义: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以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目的:为了自保,害怕战火蔓延至本国而危及统治国家:英法、德国慕尼黑会议时间:地点:与会国及首脑:内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英、法、德、意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特点:容忍、退让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的关系?①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的影响?①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利和在国内的威望,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野心。②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四、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②

《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讨论大战的爆发DAZHANDEBAOFA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9月1日突袭的对象:波兰战术:闪电战英法的态度:被迫宣战二、法国的沦陷1940年马奇诺防线敦刻尔克大撤退戴高乐—“自由法国运动”法国败降的原因分析:❶法国政府长期奉行绥靖政策,战争准备不足;❷大战爆发后,在西线没有采取军事行动,坐失良机;❸盲目相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❹战略战术落后;❺武装力量利用不合理;三、大不列颠之战时间:1940年德军作战方式:以空袭为主英国首相:丘吉尔结果: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英国获胜的原因分析:❶背水一战,士气高昂,坚决抵抗;❷丘吉尔的正确领导;❸先进的军事设施及合理利用;四、轴心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时间:1940年标志:德意日在德国柏林缔结《三国同盟条约》原因:为了扩大战争的共同需要从德国方面看:❶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采用了正确的外交策略;❷有先进的军事战略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