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上课_第1页
人口与环境上课_第2页
人口与环境上课_第3页
人口与环境上课_第4页
人口与环境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环境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100%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死亡率=————×100%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近30年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变化?变慢一、人口自然增长率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出生率、死亡率高文化教育水平:女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出生率越低医疗卫生条件上层建筑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通过死亡率来影响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其他战争自然灾害三、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1、“高高低”模式原始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3.0以上原始型传统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2.0至3.0左右1、“高高低”模式传统型类型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原因地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极高极高极低生产力水平极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死亡率极高孤立落后的民族,如南非布须曼人传统型奴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农业文明)高高低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所改善,死亡率仍较高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3、“高低高”模式“高低高”模式:出生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过渡型类型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原因地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过渡型18世纪中期后(产业革命时期)高低高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粮食产量提高现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4、“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出生率在1.5以下,死亡率在1.0以下现代型类型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原因地区分布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现在(后工业化时期)低低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发达国家:现代型5、分布发展中国家:过渡型世界:过渡型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等接近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日本等增长较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约0.4-0.8)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类型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转变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按男左女右排列,以年龄性别或以年龄组为单位,从下往上排列,低龄在下,高龄在上。人口金字塔:也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条形图。增长型(年轻型)稳定型(成年型)收缩型(老年型)1.增长型(年轻型):人口金字塔顶尖底宽。表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从而总人口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类型。有快增长和慢增长两类。2.收缩型(负增长型):塔底窄,而塔中部最宽,这说明近期内人口出生率有了迅速下降,青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明显缩小,而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的比例扩大,从而总人口有减少的趋势。一些人口控制效果较明显的国家属于这种类型。3.静止型(零增长型):即整个金字塔似柱子形状,塔底和塔中部几乎同样宽,塔尖不够明显。这说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各年龄组人口大致相等,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较长,从而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但是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或是将来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类型。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全世界2.20.91.4发达国家1.11.00.1发展中国家2.50.91.7非洲3.81.42.4北美1.40.90.6拉丁美洲2.40.61.8亚洲2.20.81.4欧洲1.01.1-0.1大洋州1.80.71.1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为何发达国家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较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5502501000死亡率(%)0.50.62.0乙人口数350600501000死亡率(%)0.80.72.20.930.81发达国家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死亡率高;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

基数大,增长快,素质低,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快的双重压力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如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②代表的国家可能是()④

01.02.03.04.0人口出生率(%)1.02.03.04.0人口死亡率(%)①②③A、中国B、韩国C、美国D、尼日利亚DA.33‰B.43‰C.27‰D.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1960—1961年间

B.1959—1960年间

C.1957—1958年间

D.1949—1950年间左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问题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B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B1、读下图

,判断下面四组选项中,国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孟加拉国、美国、墨西哥、德国

B德国、美国、印度、墨西哥

C日本、德国、墨西哥、印度

D埃及、印度、美国、德国四、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1.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资源的人均消耗量大自然资源供应不足环境人口容量小正相关负相关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合理容量:最适宜三、人口的合理容量ABDCE请将A-E各区人口容量由大到小排序,并说明理由(限制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BADCE人口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考点2:我国的人口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则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变动人口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则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

虽然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高效记忆】运用图示法记忆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机械增长人口增长科技发展自然增长人口变动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人口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人口迁移的概念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的特点A、空间移动(有没有行政区变化)B、时间较长(半年以上)C、有没有变更定居地ACC1C2BA1A2B1ABC三个颜色代表三个不同的行政区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人口迁移的概念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高效记忆】口诀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依据人口迁移巧判断,缺一不可三条件。历时永久或长期,变居至少是一年。跨越区界作前提,空间位移也要算。A、同学们周末上街购物、节假日外出旅游B、美国东北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阳光地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伊拉克大量难民流入叙利亚等国E、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F、印度的穆斯林流入巴基斯坦G、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下列人口移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人口迁移的概念3.人口迁移的分类①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省际迁移省内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A、同学们周末上街购物、节假日外出旅游B、美国东北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阳光地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伊拉克大量难民流入叙利亚等国E、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F、印度的穆斯林流入巴基斯坦G、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下列人口迁移的范围有何不同?3.人口迁移的分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3.人口迁移的分类P16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图

该图主要表达了人口迁移的国际迁移。人口的迁出地主要包括东亚、南亚和欧洲,主要的迁入地包括南、北美洲和大洋州,以及东南亚地区,主要与新土地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有关。非洲有人口的迁出也有人口的迁入。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城市→城市3.人口迁移的分类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P17活动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非单选题)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BCD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非单选题)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ABCDP17活动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

浙江省是个移民占主要成分的省份,而平湖目前有户籍人口50万,外来人员占25万。2001年1至10月,平湖外来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147%

平湖市大中型企业中已建“员工之家”99个,入住外来人员2.5万名。

为什么平湖有这么多外来人口?阅读卡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P17图1-10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城市乡村拉力因素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相对理想;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现代建筑居住舒适;就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人口流失;人口总量少;劳动力老化;农业投资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农田荒废;环境质量好推力因素环境质量差;人口密度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建筑物密集;房价高;交通拥挤农村生活困难;就业机会不多;升学和升迁机会不多;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老式房屋居住不便;社会地位低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⑥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⑥CDA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拉力因素人口的发展与环境不协调人口迁移推力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②淡水—逐水草而居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③土壤—农业生产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④矿产资源—工业生产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本溪市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美国本土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环境优越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环境恶化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自然资源判断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人口自然性人口迁移根本原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人口自然性人口迁移根本原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从宏观上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多。考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改善物质生活的机会多经济发达经济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迁入率高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少迁入率高经济收入低人口迁移频繁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深圳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判断人口迁移是否是经济因素造成的?一、个人因素:个人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收入二、区域因素:区域之间经济差距是否巨大三、国家因素:国家有大型工程建设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动机是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城镇,主要原因是

A.环境条件B.生活水平

C.交通条件D.就业条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DCA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经济因素P19活动1、③2、收入差距巨大是根本原因;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剩余;

1984年,国家允许农民进城①政策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政治因素②战争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政治因素里约热内卢③政治中心改变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巴西利亚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政治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②家庭和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4.社会文化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③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

4.社会文化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小结:家庭婚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因素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④“三峡”移民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2、该城市是

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DB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2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AC5、读右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B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1.786、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B.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BCCD考点2:我国的人口迁移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8、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9、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B.江苏C.新疆D.黑龙江AACC考点2:我国的人口迁移材料一: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材料二:表2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年份地区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东部113341281114159162071821723768中部5982639566917757948110608西部468750075473618772199338(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8分)特征:农民工大多从中西部流向东部。经济原因:在于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较中西部发达,且东中西部的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东部较中西部有更强的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考点2:我国的人口迁移11、我国某些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首要原因是

A.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B.中心区人口密度大,地价上涨

C.中心区农贸产品供不应求

D.中心区绿地面积减少B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五、人口迁移1、概念:一、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的特点: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C、改变住所城市→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农村→城市方向按地理范围划分:按迁移方向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分类: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影响:利:提供大量劳动力,引入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发展,

多元化的文化弊:加剧该地的环境压力和问题对迁入地:对迁出地:利:缓解人口压力,加强对外联系,增加收入弊:人才外流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内迁移()哪些是国际迁移()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BCDABCD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基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