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_第1页
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_第2页
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_第3页
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_第4页
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设计课题调研汇报——省政府地块片区主线·发散NO.1

前期采访NO.2社会与多元NO.3

融合与共生·社会关系与历史文脉·空间(建筑·交通)前期采访篇

区位与周边B问卷调查统计7.您和您的家人在社区内的日常休闲娱乐场所在哪里?2.你是否满意自己的居住环境?

9.如果省政府用地对市民进行开放,您希望这个地块的用途为何?

3.你想在这继续住下去还是搬迁?

12.您常用的与期望的出行方式是什么?社会与多元社会关系与历史文脉篇地块周边分布大量医院,人流车流更是时刻处于高峰状态。从人的精神层面来说,来就医的病人、繁忙的交通都给人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片区的多数人都会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尽管周围已经有许多医院,依旧想要新建医院,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低安全感的状态中。老小区的住户往往是同一个单位的员工,因为工作的关系居住在一起,有因为居住在一起关系日益密切。而且小区在空间上营造出许多的凹形空间,这种空间结构与邻里关系的形成密不可分。建国五十余年来,合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被誉为“安徽第一路”的长江路则是合肥变化的最好“讲述者”解放前:青石板小路的前大街长江路的前身就是解放前的前大街,当时前大街由小东门街、四牌楼和三孝口三部分组成,抗战胜利后两端分别延伸到小东门和大西门,成了合肥最长、最宽的路。图为解放前的合肥前大街(现在长江路)50年代后:“脱胎换骨”横贯城区1955年,长江路正式命名。经过50年代的改造,长江中路的路面从5米多宽一下子扩展到25米,真正成为了合肥市第一条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1958年毛主席乘敞篷车在长江路与10万市民见面,长江路一时风光无限。图为1959年长江路街景90年代后“安徽第一路”名副其实1992年4月2日开始,经历了140个昼夜的封闭性施工,全长约3000米的长江路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长江路拓宽为33米,从此有了宽约4米的慢车道,并全改成三块板式水泥路面,所有管网转入地下。

红旗饭店12年前的出入证曾经的长江饭店、照相馆、老布店

“铭记历史见证未来”政府大楼的灯在长江路上熄灭了,未来会是什么在这里发出更耀眼的光芒?社会与多元建筑篇1.土地利用2.建筑质量3.建筑高度4.商业业态●居住用地:省卫生厅宿舍及普通居民楼●商业用地: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文化设施用地:新华书店●医疗卫生用地:妇幼保健院、安医附院、省人民政府机关医院、市口腔医院●教育文化用地:南门小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省电子信息中心、经济信息中心

●行政办公用地:原省政府

●交通服务设施:露天停车场、Holiday酒店停车场

土地利用●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密度高制约较大。●绿化较少开敞空间不足建筑环境单一●道路不成体系,缺乏必要的交通出入口。

建筑质量现状分析●高层建筑零星散落分布在地块西侧,大多数建筑为多层(3-6层为主)。●长江中路沿线无仅有Holiday酒店这一高层建筑,高低悬殊过大导致沿街空间不和谐。

建筑高度现状分析

建筑商业业态分析社会与多元交通篇社会与多元·交通篇社会与多元·交通篇融合与共生总结篇问题总汇核心问题:能否在传承文脉的同时,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呢?人:人口老龄化,周边人流构成复杂

空间: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十分齐全,但缺少游憩空间,建筑与交通情况复杂文化:如何在当代社会的环境下传承文化融合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