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1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2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3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4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初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毛泽东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

长沙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一、关于词的常识

词的分类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二、关于“沁园春”词牌分为上下两阙,属双调上阙13句56字,押ou韵(头、流、由、浮)下阙12句58字,押ou韵(稠、遒、侯、舟)属长调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1913—1918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常常呼朋引伴到橘子洲头和南湖港一带游泳。1917年,主持一师校友会,与蔡和森等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抒发壮志。1918年4月,与何叔衡一起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毛泽东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1920年,领导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以湖南省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共一大。三、知人论世:走进毛泽东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写作背景1925年的毛泽东四、听朗诵,小声跟读,纠正字音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你能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豪放五正音给下面加线字注音(1)沁园春()(2)峥嵘岁月()(3)百舸争流()(4)怅寥廓()()(5)沉浮()(6)挥斥方遒()(7)浪遏飞舟(

)qìnzhēngrónggěliáokuòfúqiú

è六、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读懂课文

(1)层林尽染(2)漫江碧透(3)百舸争流(4)万类霜天竞自由(5)怅寥廓

(6)谁主沉浮(7)峥嵘岁月稠

(8)恰同学少年(9)风华正茂(10)书生意气(11)挥斥方遒(12)指点江山(13)激扬文字(14)粪土当年万户侯(15)到中流击水(16)浪遏飞舟山上一层层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满江船万物;秋天;争感慨;宇宙的广阔主宰;盛衰不平凡,不寻常;多正当风采才华正激浊扬清意动,把……看作粪土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意志和气概评论国家大事七、齐读,概括上、下片主要内容。

上片: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下片:抒情,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革命豪情。八、鉴赏课文1、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朗读时该注意什么?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独”字说明无人做伴;“寒秋”说明已是深秋;“橘子洲”是“立”的地点,立于洲头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湘江北去”是作者眼前之景,说明作者向北而立,正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为全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

朗读时语气要深沉、有力、稳健,读出诗人卓然傲立,一览天下的风范。“意象”简释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2、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意象:漫山的红叶、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长空的击鹰、水底的游鱼。

3、在上片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层林尽染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①层林尽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染:写出了色彩的层次和浓烈②百舸争

流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③鹰击长空

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表达作者的豪迈之情。“翔”本用在鸟类,在这里写出了鱼的自由轻快。“游”字则平淡无奇。④鱼翔浅底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这些景物有何特点?4景物有什么特点特点: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自古以来,不同的人对秋有着不同的感受: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红楼梦》5、引申讨论在深秋季节里,作品为什么没有充满萧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生机勃勃?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6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描写方法:

描写角度摇曳变化。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7、“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的“怅”是失意伤感的意思吗?朗读时要注意什么?“谁主沉浮”该如何理解?明确:并非失意伤感,而是由眼前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朗读时不要读出失意的伤感,而是要读出胸怀壮志的豪气。“谁主沉浮”本来是对万物盛衰荣辱由谁决定的疑问。这里意为“由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8、“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上片故地重游,自然引起下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朗读时要语速缓慢,感情欢快。

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话描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读这七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节奏?描述了风华正茂、敢于斗争、壮志凌云、胆略超群的热血青年形象。朗读时要音调铿锵,节奏短促明快,热情洋溢、慷慨激昂,感情越来越激烈,气势越来越磅礴;10“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结尾,有何作用?读这三句话要有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表现了作者和同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气概,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号召。同时,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要有豪迈、自信的感觉;。八、总结沁园春长沙上阕下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橘子洲头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俯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动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英姿勃勃才华横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中流击水(搏击风浪急流勇进)浪遏飞舟(不怕艰险坚持到底)问——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家国命运的关怀,表现了他藐视困难、敢于斗争、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九、练习探究比较鉴赏:比较下面两篇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和课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品景色特点表达情感秋思萧索

寂寥悲伤孤独,游子思念故乡之情秋词秋高气爽

充满力量

乐观开朗,豁达向上沁园春长沙绚丽多姿

充满生机开朗昂扬、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山河诗人的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白话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赏析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人生易老”与“天难老”,既对立又统一。“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

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评析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