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八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_第1页
第二篇 第八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_第2页
第二篇 第八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_第3页
第二篇 第八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_第4页
第二篇 第八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

LogoCopyright©byARTCOMPTAllrightsreserved.课本P154造纸工程学院第二篇第八章油墨的干燥性质第一节概述

一、油墨的干燥性和固着的概念二、油墨的干燥方式三、油墨的干燥性与印刷的关系第一节概述

固着阶段,油墨的初干期

油墨由液态变为固态失去流动性和转移性固着12

彻底干燥阶段,用彻干性表示

半固态油墨中的连结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在承印物表面完全干结成膜彻干

干燥性:指油墨由流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的能力油墨从流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为干燥过程,称为干燥2第一节概述

一、油墨的干燥性和固着的概念二、油墨的干燥方式三、油墨的干燥性与印刷的关系第一节概述

辐射干燥双组分反应其它干燥方式挥发干燥氧化聚合渗透干燥油墨的干燥方式湿凝固干燥冷凝干燥胶化干燥过滤干燥沉淀干燥3一、渗透干燥二、氧化结膜干燥三、挥发干燥四、辐射干燥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定义,概念干燥机理影响因素4一、渗透干燥(PenetratingDrying)1、定义:依靠油墨的渗透和纸张的吸收作用完成的干燥方式检测:干燥性用油墨干燥的时间来表示,h2、干燥机理:加压渗透→自由渗透干燥过程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3、影响干燥的因素4、渗透干燥方式的优缺点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5影响干燥的因素渗透深度纸张毛细管孔径大小、分布和颜料粒子大小分布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6纸张纸张纸张油墨油墨油墨rrr000abcφ(r)φ(r)φ(r)纸张毛细管孔径和颜料粒子大小的分布曲线r2<r1r2=r1r2>r1r2<r1——平衡时,不会有过多的颜料粒子随同连结料一同渗入纸张中r2=r1——平衡时,可能会有相当多的颜料粒子随同连结料一同渗入纸张中r2>r1——纸张会大量吸收连结料,平衡很难形成,造成连结料过量渗透,使颜料粒子失去介质成为干粉,造成油墨的粉化。纸张毛细管孔径大小、分布和颜料粒子大小分布4、渗透干燥方式的优缺点优点:属于物理干燥,干燥速度快如:高速轮转印刷油墨,新闻油墨平版油墨、热固型胶印油墨缺点:皮膜不耐摩擦,图文边界模糊且暗淡无光改进:渗透干燥与氧化聚合干燥混合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8三、氧化结膜(Air

Drying)1、定义:依靠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聚合反应使膜层干固2、干燥机理与干燥过程:氧化聚合→网状交联3、影响干燥的因素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92、干燥过程及干燥机理(五个阶段)1)诱导期:有机磷类抗氧化剂2)过氧化物生成期3)过氧化物分解期4)聚合期5)分解期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102、干燥过程及干燥机理(5个阶段)1)诱导期:有机磷脂类抗氧化剂—抑制氧化作用2)过氧化物生成期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112、干燥过程及干燥机理3)过氧化物分解期(两个阶段)Ⅰ)游离基生成2、干燥过程及干燥机理3)过氧化物分解期Ⅱ)水、醇生成和新游离基产生生成三种游离基1233干燥过程及干燥机理4)聚合期(四种基本的聚合反应)过氧桥氧桥共价键生成醇3、影响干燥的因素干燥剂的影响颜料的影响温、湿度的影响纸张pH值的影响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无机颜料具有催干作用,除炭黑大多有机颜料无催干作用含有苯酚、萘酚、胺类基团的有机颜料抑制氧化聚合反应15三、挥发干燥(Evapirating

Drying)1、定义:依靠溶剂脱离膜层的挥发作用完成干燥2、干燥机理:依靠溶剂的挥发溶剂挥发→

树脂物理交联3、影响干燥的因素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包括的油墨类型

凹版油墨

柔性版油墨

部分网孔版油墨热固着型胶印轮转油墨水性油墨163.影响干燥的因素a)溶剂的挥发速率b)干燥温度c)相对湿度d)溶剂的蒸气压e)干燥过程中溶剂分子在油墨皮膜中的扩散速度f)印刷面附近的溶剂蒸汽的除去效率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挥发速度越快,干燥越快17四、辐射干燥(UltravioletRays

)1、定义:指依靠辐射线的能量,使油墨连结料中的齐聚物树脂与含有不饱和双键的溶剂分子发生聚合反应,从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包括:紫外线(UV)固化油墨;电子束(EB);

红外线(IR)固化油墨;微波等2、干燥机理与干燥过程:

a、UV固化油墨:光聚合反应→网状交联b、电子束固化型油墨: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18四、辐射干燥(UltravioletRays

)2、干燥机理与干燥过程a、UV固化油墨:光聚合反应→网状交联单体、预聚物、光引发剂(光敏剂)b、电子束固化型油墨:光聚合反应→网状交联电子射线能量>紫外线能量第二节油墨的干燥方式及机理

特点:干燥固化速度非常快,约1秒左右特点:比紫外线按固化速度快约0.05秒,不受油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