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第三章 超微颗粒粉体表面与界面-1_第1页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第三章 超微颗粒粉体表面与界面-1_第2页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第三章 超微颗粒粉体表面与界面-1_第3页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第三章 超微颗粒粉体表面与界面-1_第4页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第三章 超微颗粒粉体表面与界面-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超微颗粒的表面与界面

概述

纳米(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单位符号为nm。1nm=10-3μm=10-6mm=10-9m.

人们发现,在l一100纳米的空间尺度内,物质存在许多奇异的性质。由于这一层次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科学家就把这一尺度范围称为“介观”。

介观世界3.1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特征 定义:纳米材料是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尺度范围内或由此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包括:纳米微粒、纳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效应:表面效应(界面和表面的悬键)、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界面相关效应。物质尺度到了纳米级后,由于表面电子能级(费米面)的变化(Kubo效应)导致了纳米材料具有许多奇特的性能,从而使其具备奇异性和反常性,能使多种多样的材料改性,用途极为广泛。上述五种效应是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它使纳米粒子和纳米固体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coppernanocrystalsZnOA7phage–ZnSnanocrystals表面效应

1)粒子直径减少到纳米级,表面原子数和比表面积、表面能都会迅速增加;2)处于表面的原子数增多,使大部分原子的周围(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大块固体内部原子有很大的不同;3)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故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

比例和粒径间的关系

1)当粒子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颗粒的周期性边界条件消失,在声、光、电磁、热力学等奇异效应.2)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3)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能级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的能隙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2量子尺寸效应微粒尺寸量子尺寸效应导致微粒的磁、光、电、热及超导性等与宏观特性显著不同.例如:对银微粒而言,如取温度T=1K,d<20nm,Ag纳米颗粒由导体变为非金属绝缘体。纳米CdS的熔点与颗粒尺寸的关系图表明,几个纳米的CdS熔点已降低至1000K,1.5nm的CdS熔点不到600K

3体积效应1)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导致声、光、磁、热、力等特性呈现新的效应。纳米铜晶体的自扩散是传统晶体的1016-1019倍铁磁性物质(5nm)出现极强的顺磁效应惰性的Pt纳米微粒化后Pt黑是活性极好的催化剂OpticalpropertiesofnanodisksAgdifferingbytheirsizesovertherange20nmto100nm.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近来年,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以及电荷等亦具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限定了磁带、磁盘进行信息存储的时间极限确立了现在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5界面相关效应

由于纳米结构材料中有大量的界面,与单晶材料相比,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反常高的扩散率,它对蠕变、超塑性等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掺杂,并可使不混溶金属形成新的合金相;出现超强度、超硬度、超塑性等

界面相关效应:纳米铜材的超塑性(中科院卢柯),纳米粒子界面中原子的超快扩散能力导致了纳米铜具有超塑变形的能力。纳米铜晶体的自扩散是传统晶体的1016-1019倍6.库伦堵塞效应7.介电限域效应查阅!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光学性质1)纳米材料的荧光发射峰发生蓝移或者红移

;纳米Y2O3:EU3+的发射荧光谱存在明显的蓝移,从618nm蓝移到610nm;2)纳米Al2O3粉体对250nm以下的紫外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3)纳米TiO2对400nm以下的紫外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4)Fe2O3纳米粉体对600nm以下的光有良好的吸收能力。磁性质催化性质增强、增韧性质润滑性质等3.1.2纳米材料制备综述固相法高能球磨法搅拌磨法震动磨法化学方法液相法化学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水解法(醇盐,卤化物);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法气相法气溶胶法;激光法;等离子法;裂解法;氧化法物理法气相法某纳米颗粒的制备3.2粉体表面处理技术超微粒材料的表面积大表面能大活性高颗粒之间作用强容易聚集容易失活等特点因此,往往利用上述特点对超微粒材料开展的研究和应用。Polyaniline/TiO2CompositeNanotubes纳米颗粒的容易聚集特性作为基本单元构建以下材料形成了当今纳米科技的主旋律:一维:纳米粗细尺寸的棒、碳管、线

二维:指空间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对应称为: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

三维:纳米尺寸晶粒的三维块材料coppernanocrystalsZnOA7phage–ZnSnanocrystals影响粉体性能的基本因素

粉末材料的化学成分表面官能团表面酸碱性粉末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态、非晶态、准晶态粉末材料的形貌特征粒径、粒径分布、形状粉末材料的表面性质表面能表面张力表面化学位3.2.1纳米粉体表面改性纳米材料实用化的关键改变表面组成改变表面空间位阻改变表面极性微观分子角度表面电荷空间角度表面能量表面改性粉体的表面及界面性质的参数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形状因子/(密度X平均粒径)表面能表面能=表面张力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种类、数量与比例表面润湿性(接触角)表面电性能a.吸附、涂敷、包覆的特征是通过范德华力将异质材料吸附在纳米微粒的表面,防止超微粒子的团聚,或者改善超微粒子的表面特性。粉体表面改性方法分类超微粒子的表面修饰的方法:表面物理修饰化学修饰(1)表面物理修饰:通过吸附、涂敷、包覆或者是紫外线、等离子射线对粒子进行表面改性表面吸附改性

TiO2Al3+TiO2+++++++TiO2+++++++TiO2表面改性示意图表面包覆

吸附包覆肽FigureTEMimagesof(A)theas-preparedFe3O4nanoparticles;theFe3O4-Agheterodimersafter(B)10minreactionand(C)afterreactionstoppedat30min.HRTEMof(D)1,(E)2,and(F)3.Fluorescentspectraof(A)and(B)

bindingtostreptavidin-FITC.(Inset:thecorrespondingfluorescentimageswereobtainedusingaUVlampwiththewavelengthcenteredat365nm.)b.表面沉积方法将需要的物质沉积到超微粒子表面的方法如真空蒸镀、磁控溅射、液相沉积等TiO2Ag+/Au3+TiO2AgAgAgAgAgAghv光还原反应Ag抗菌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医疗器械等方面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1)将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瞬间地作用在材料表面,可以导致材料表面出现局部急剧熔化,紧接着急剧冷却凝固,加热或冷却速率可达108~1010K/s。因此可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微晶或非晶薄膜,从而达到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目的。2)通过改变同轴枪内、外电极材料,工作气体种类及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等离子体束,从而可以在室温下制备各种稳态和亚稳态相的薄膜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同轴枪原理图250kW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脉冲激光沉积镀膜准分子脉冲激光器所产生的高功率脉冲激光束聚焦作用于靶材料表面,使靶材料表面产生高温及熔蚀,并进一步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T≥104K),这种等离子体定向局域膨胀发射并在衬底上沉积而形成薄膜。脉冲激光沉积镀膜示意图优点:①易于保证镀膜后化学计量比的稳定②反应迅速,生长快。③定向性强、薄膜分辩率高,能实现微区沉积④生长过程中可原位引入多种气体⑤易制多层膜和异质膜⑥易于在较低温度下原位生长取向一致的结构和外延单晶膜真空溅射镀膜(vacuumsputteringcoating)

真空蒸发镀膜示意图(1)用高熔点金属(钨、钼)做成丝或舟型加热器,用来存放蒸发材料,利用大电流通过加热器时产生的热量来直接加热膜料。表面处理前表面处理后

b.偶联剂法超微粒子表面与偶联剂反应,常用的偶联剂:硅烷类;钛酸脂、铝酸脂、锆酸脂类200CSiOH+SiClSiOSi亲水疏水(2)表面化学修饰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的表面改性酯化反应法—COOH+HO——COO—-FeO(OH)+R-OH-FeO-OR

亲水疏水聚合与表面接肢改性方法c.表面接肢改性方法偶联剂接肢改性方法二氧化硅为例说明接肢改性较高的机械强度较窄的粒径分布大比表面积,可高达1000m2/g不同的孔径分布可进行较好的表面修饰,如C8,C18二氧化硅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直接填充纳米SiO2存在问题:

(1)有机相-无机相之间相溶性差

(2)难分散,易团聚

(3)稳定性差解决方法: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有机化改性

纳米SiO2表面改性得依据:

图纳米SiO2的表面状态

偶联剂(KH-570)改性法:

pP-TSOH:p-toluenesulphonicacidsalt

共聚接枝改性法:

pH=2~8对碱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保留作用二氧化硅表面的其它改性方法空间位阻作用强碱性金属氧化物表面涂层法,如Al2O3,ZrO2等聚合物涂敷二氧化硅改性后的特点改变表面极性d原位聚合表面改性微乳化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改性PVC技术

提高PVC树脂的白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落锤冲击显著提高。

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稳定的纳米碳酸钙分散体系,可以解决原位聚合过程中纳米粉料的团聚问题。粉体其它表面改性剂表面活性剂(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既是具有阴离子亲水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相反,其亲水基一端是阳离子,如:三甲基铵氯化十六烷基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成。不饱和有机酸油酸oleicacid油酸

CH3(CH2)7CH=CH(CH2)7COOH氢氧化物及其盐超分散剂3.3超细粉末的分散性粉末分散的难易程度

……决定加工能耗与时耗

分散粉体的稳定性

……决定储存稳定性及最终实用性能抗絮凝,抗沉降,抗浮色等流动性,流平性,遮盖力,光泽,亮度,着色强度(Fn):纳米粒子间氢键、静电作用产生的吸附;纳米粒子间的量子隧道效应、电荷转移和界面原子的局部耦合产生的吸附;纳米粒子巨大的比表面产生的吸附,纳米作用能是纳米粒子易团聚的内在因素。当采取适当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分散处理时:

纳米粒子表面产生溶剂化膜作用能(Fs)双电层静电作用能(Fr)

聚合物吸附层的空间保护作用能(Fp)在一定体系里,纳米粒子应是处于这几种作用能(力)的平衡状态:当Fn>Fs+Fr+Fp时,纳米粒子易团聚;当Fn<Fs+Fr+Fp时,纳米粒子易分散。纳米粒子间存在着有别于常规粒子(或颗粒)间的作用能,称为纳米作用能(Fn)1.分散原理与技术

1)粒子的分散原理粒子的浸湿实际上是一个固-气界面消失,固-液界面形成的过程在恒温恒压下,此过程引起的体系自由能变化为:

在恒温恒压下,此过程引起的体系自由能变化为

上图设有一各向同性半径为R的光滑球形粒子,当其由位置(a)变化到位置(b)时,体系的能量变化为:根据Youg-Dupre方程:得到:只要其不为零,粒子就不可能完全自发进入液体中,要使之完全进入粒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或由外力作功,以克服由界面能引起的能垒。该能垒的大小可由下式确定:因此,球形粒子自发进入液体的热力学条件是润湿角为零。2.影响粉末分散性的基本因素不可更改因素

粉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粉体形貌粒径与粒径分布可更改因素(提高分散性的手段)1)干燥工艺

2)表面处理剂(改变表面能,表面酸碱性表面张力,表面化学位,表面官能团)3)润湿分散剂(改变粉末/介质界面张力,降低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稳定性)

3.分散的基本过程1)润湿过程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润湿角2)破碎过程外力作用;粒子团聚与破碎平衡3)稳定过程影响分散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分散稳定的基本特征4.润湿分散剂的作用机理1)降低液/固界面张力2)电荷稳定机理双电层理论3)空间稳定机理熵排斥理论渗透排斥理论ζδ⊕⊕⊕⊕⊕⊕⊕⊕⊕⊕⊕⊕⊕⊕扩散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