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写作_第1页
科技论文的写作_第2页
科技论文的写作_第3页
科技论文的写作_第4页
科技论文的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科技论文的写作内容提纲

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二科技论文的撰写一科技论文的投稿三一、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1、科技期刊2、参考工具书3、怎样阅读文献资料1、科技期刊特点:报道及时;内容广泛;连续出版科技期刊类型:按出版周期;发行方式(公开、内部、限制);

载体种类;内容性质(加工深度)分类等;

一般按照内容性质分类科技期刊按照内容性质分类原始论文期刊(PrimaryJournal,一次)检索性期刊(RetrievalJournal,二次)综论性期刊(ReviewJournal,三次)新闻性期刊(NewsJournal,主要报道技术新闻、经济新闻和有关会议消息等)主要中文化学化工原始论文期刊1、化工学报2、日用化学品科学3、精细化工4、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5、化工环保6、涂料工业7、石油和化工设备

……TQ类核心期刊1.化工学报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3.石油化工4.硅酸盐学报5.高分子学报6.燃料化学学报7.中国塑料8.应用化学9.无机材料学报10.化学工程11.工程塑料应用12.化工进展13.现代化工14.膜科学与技术15.精细化工16.高校化学工程学17.功能高分子学报18.功能材料19.塑料工业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1.合成纤维工业22.天然气化工23.化学世界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5.日用化学工业26.精细石油化工27.离子交换与吸附28.塑料科技29.合成橡胶工30.橡胶工业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32.合成树脂及塑料33.化工新型材料34.新型炭材料35.涂料工业36.硅酸盐通报37.塑料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39.煤炭转化40.无机盐工业41.过程工程学报……主要中文化学化工类专业检索期刊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日用化学文摘环境科学文摘食品文摘经济管理文摘国外主要化学化工类专业检索期刊ChemicalAbstracts(CA)美国化学文摘TheEngineeringIdex(EI)工程索引ScienceCitationIdex(SCI)科学引文索引IdextoScientificReviews(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toScientificandTechnicalProceedings(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FSTA食品科学与工艺文摘FoodAdlibra

食品工业近期情报文摘一、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1、科技期刊2、参考工具书3、怎样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工具书辞(字)典(dictionary)手册(handbook\manual\referencebook)百科全书(encyclopedia)年鉴(yearbook\annual\almanac)名录(directory)指南(guide)参考工具书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中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形序排检法(部首法、笔画笔形法、四角号码法)音序排检法主题排检法使论述同一主题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分类排检法按知识内容、学科属性分门别类的加以归并集中。外文工具书的排检法一般采用字母顺序排检法,即机械地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一、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1、科技期刊2、参考工具书3、怎样阅读文献资料怎样阅读文献

文章与文章间的idea沟通

许多文献你阅读完以后,觉得很完善,实际上你需要更多思考这篇文章的缺陷,即使是CNS上的,同样有漏洞,这些漏洞有时是作者回避的,或尚未研究的东西,这里面就是新的idea来源。如何读出文章背后的故事,这非常重要。读文献有两个境界,一是入,二是出。先按作者意思去读文献,读懂它;其次按作者的方法去自己假设,从更高角度看这篇文章,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怎样阅读文献找到成功背后的失败如ES细胞培养的例子,一开始文献是记录XXX培养成功,保持不分化状态。你认为很高兴,但你是否注意到他曾经失败过多少次,或者说正常培养就失败。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成功?什么因子?有时有些文献中一句话,里面可能是一个大课题。如ES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会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因此必需有血清培养。这是常识,但为什么呢?这就一个大课题。细胞凋亡需要ATP参与,是主动过程,这句话背后包含了这一层含义:ATP是凋亡必需的。但同样有另一个常识,细胞在死亡过程中ATP往往下降,这其中存在一个矛盾,就也是idea。怎样阅读文献逆向思维案例1:低氧导致细胞死亡。这是常识,但是是否存在一种细胞,给它各种各样的刺激仍不会死亡?其机理是什么?案例2:为什么成年以后,心脏细胞,脑细胞不分裂了,而有些细胞却可以分裂?是不是因为细胞周期缺失了某些因子?如果人为补充这些因子又如何?案例3:细胞周期分裂大家都认为是G0-G1-S-M,那么我们能逆向进行吗?案例4:大象细胞大还是细胞多?为什么?案例5:蛇等有毒动物为何不毒自己蛇毒与Na通道关系内容提纲

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二科技论文的撰写一科技论文的投稿三科技论文的种类按论文的题材分

研究论文(原始论文)综述调查报告研究简报二、科技论文的撰写1、写作前的准备2、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为什么要发表论文?Publishorperish(发表或者灭亡)

—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曾存在;

—科研人员: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Therearethreenecessarystepsinusefulresearch:thefirsttobeginit,thesecondtoenditandthethirdtopublishit.

——M.Faraday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一点之见即成文;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避免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抄一篇为剽窃,抄多篇为创新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刊物的宗旨和范围;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等;采取何种体例格式?如: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文献的体例、图表的准备、等;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多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二、科技论文的撰写1、写作前的准备2、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科技论文的撰写步骤构思拟订提纲初稿冷处理定稿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3-87)《文献编写规则》(GB6447-86)《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科技论文的结构标准论文格式精细0711班学生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的撰写文章长度并无明确规定,一般科技期刊文章在4000~8000字(含图表),根据杂志和文章类别而定。综述类的文章多由编辑部门邀请权威撰写,涉及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内容广泛,可以较长。科技论文的结构论文题名+眉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Conclusion)致谢参考文献

附录篇前部分主体部分

WheredoIstart?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前部分论文题名+眉题

(RunningTitle)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Title题名

基本要求:简明、确切、完整、醒目题名的作用

吸引读者.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label),题名如果表达不当,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使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

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因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题名的基本要求准确(Accuracy):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简洁(Brevity):中文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清楚(Clarity):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

慎重使用缩略语;

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等;避免使用Thoughtson...,Regarding…,Study…,等

题名的基本要求对于英文标题注意英文的书写格式不能按照汉字的字面结构逐字“死译”,重要的中心词可以提到前面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RunningTitle(眉题)用于论文的页眉是论文题名的缩写,一般不超过40个字符应包含论文中最核心的内容期刊的习惯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前部分论文题名+眉题

(RunningTitle)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Whoaretheauthors?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有关作者资格的界定:(1)课题的构思与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文稿的写作或对其中重要学术内容作重大修改;(3)参与最后定稿,并同意投稿和出版

——

以上3项条件应全部具备方可成为作者;作者的排列顺序应由所有作者共同决定;每位作者都应该能够就论文的全部内容向公众负责Whoisthefirstauthor?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贡献相同作者的表达: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Towhomcorrespondenceshouldbeaddressed/Correspondenceauthor),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避免“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不可擅自将知名人士署为作者之一以提高论文声誉和影响作者姓名的拼音表达方式国家标准(GB/T16159-1996):

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如:WangJianguo(王建国),Dongfang

Shuo(东方朔),Zhuge

Kongming(诸葛孔明),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姓前名后,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ZHANGYing(张颖),WANG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作者姓名的拼音表达方式国外期刊一般会尊重作者对自己姓名的表达方式(但大多倾向于大写字母只限于姓和名的首字母);发表于“Nature”(2002,415:732)的一篇短文中3位作者姓名的表达分别为

Sheng-liRen,Guang-anZu,Hong-feiWang (任胜利,祖广安,王鸿飞)

缩写:RenS,ZuG,WangHF应尽量采用相对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达形式,以减少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引用中被他人误解的可能性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如果论文出版时作者调到一个新的地址,新地址应以“Presentaddress”(现地址)的形式在脚注中给出;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多以星号(*)、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联系人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前部分论文题名+眉题

(RunningTitle)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Abstract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类型

(1)报道性摘要: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结构式摘要

(2)指示性摘要:只简要概括论文的主题;

(3)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撰写摘要的注意事项简明扼要,200字左右,无废话;不加注释和评论、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不宜举例,不用引文;第一句不要重复文章篇名或已表述过的信息;如“本文……”、“作者……”等词可以省略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字眼,也不要有“首先”、“最后”、“简单”、“主要”和“次要”等修饰词;文摘可单独发表,应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得使用文章中的章节号、图号和表号、化学结构式等;不能写常识性内容、过去情况和未来的计划,只写最新进展。摘要的撰写技巧(1)使用简短的句子,用词应为潜在读者所熟悉;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

—如使用“研究表明…”(Wefoundthat…)表示结果;使用“通过对...的分析,认为

…”(Basedon…,wesuggestthat…)表示讨论等摘要的撰写技巧(2)确保摘要的“独立性”或“自明性”: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和缩写;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可适当强调研究中的创新、重要之处;尽量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举例强激光系统光束质量的概念研究

XXX

摘要:强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与应用目的有关,对强激光系统需作专门研究。提出以靶目标上的激光能量密度作为强激光系统效能的判据,以理想光束与实际光束靶上环围能量的比值的开方作远场光束质量评价标准;阐明应以亮度作为输出激光束的特征量,提出评价近场光束质量的四个因子描述方法;说明强激光系统需建立全过程光束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方法,为此将其分解为四个技术环节,对光束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举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显微术的空间分辨力

XXX

摘要:对于相位探测的干涉型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术(SPIM)和基于强度探测的常规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术(SPM)的空间分辨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PIM有较高分辨力。在给定条件下,SPIM的最大纵向分辨力为0.212pm,是SPM的0.5倍。在纵向分辨力都为2pm条件下,SPIM的横向分辨力为0.002mm,为SPM的0.5倍。摘要不妥当的写法

本文是对过去老工艺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

经检索尚为发现与本文类似工作

……按USAN(??)原则进行目标检测Keywords(关键词)从论文中提炼出来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Keywords(关键词)不要使用过于宽泛的词做关键词(例如:有机化合物,生态科学,等等),以免失去检索的作用;避免使用自定的缩略语、缩写字作为关键词,除非是科学界公认的专有缩写字(如:DNA);关键词的数量要适中,一般为3~5个。举例例1氖原子束计算全息编码成像模拟研究关键词:纳米技术;计算全息;原子光学;激光冷却

例2激光瞄准大轴半径测量方法研究关键词:大轴径;激光光斑;直径测量科技论文的结构论文题名+眉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Conclusion)致谢参考文献

附录篇前部分主体部分

WheredoIstart?科技论文的结构论文题名+眉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Conclusion)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WheredoIstart?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部分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材料与方法(你是怎样做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与结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引言的写作内容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相关文献;指出存在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阐述研究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Writeforarangeofinterestedscientists)

“引言”要与“讨论”形成“呼应”关系

(UseyourDiscussionasaguideline)引言的写作内容引言又称前言、绪言、绪论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引言部分一般不立“引言”等小标题只介绍论文总纲,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一般不要出现图表长度约占正文的1/10~1/8,应控制在200~300字引言的注意事项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力戒刻意回避引用最重要的相关文献;避免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阅读与理解;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地(避免“首次提出”、“重大发现”,等)

——Totheauthor’sknowledge…/Thereislittleinformationavailableinliteratureabout…;等等

引言的注意事项不要介绍人所共知的普通专业知识,或教科书上的材料;不要推导基本公式;不要对论文妄加评论,夸大论文的意义;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填补了一项空白”、“达到了什么级先进水平”、“前人从未研究过”等;避免使用客套话:“才疏学浅、疏漏谬误之处,恳请指教”、“不妥之处还望多提宝贵意见”等;避免使用广告式语言。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展开适用于研究对象比较一般,而观测指标或处理因素、实验方法有特殊性的科技论文,也用于系列报道第二篇(含第二篇)以后的论文。

例如:自从×××在……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公认的有……方法,但还未有采用……方法进行的,有鉴于此,我们……。引言的书写方法

以研究方法加以展开适用于化学、冶金、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有关检验方面论文,但必须是检验(测)方法有特殊性的论文。

例如:××方法在××学科(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所见的报道有××法、××法。本文研究……,据此建立了××法。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部分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材料与方法(你是怎样做的?)

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与结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内容材料:对材料的性质、质量、来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等加以详细的说明以方便同行重复实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实验研究的“材料”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用试剂等:应写明制造厂商或提供单位和个人、规格等实验仪器和设备:制造厂商、出厂年份、型号,甚至主要性能调查研究的“材料”调查对象:总体标准、调查数量、地区,分组情况等确定调查的指标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内容方法:也称实验过程或操作步骤主要有观察或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或者在叙述实验方法时,详细介绍实验的仪器、设备、条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现象及问题等。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内容方法的描述:

1、使用众所周知的方法,仅指出方法名称和参考文献。如对原法做了修改,只写出方法名称和修改部分,并解释为什么进行了修改;

2、采用别人介绍的方法(不是常规方法),只指出参考文献;

3、对作者自行设计和创造的新方法应详细描述;

4、分组设计及对照设置:说明具体分组方法、设计方法及设置何种对照,每组数量等;

5、观测指标:包括指标名称,测试方法和使用仪器等;

6、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部分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材料与方法(你是怎样做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与结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结果的总体要求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使用文字、图、表重复同一数据);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统计处理后的数据结果的总体要求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结果的书写要求简单扼要:是论文最短的部分作者本人在这次实验中的研究结果,不能夹杂以前和他人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结果中要写成功的经验,也应如实反映失败的教训和不足之处。根据“材料与方法”中的观测指标逐项叙述结果时,若内容过多,可分成段落,加小标题,使资料层次分明ThechoicebetweenaFigureoraTable表格: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图形: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尤其是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表格和图形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题名:准确而清楚地表达出数据或资料的含义,切忌简单地描述数据表格的修改TypeofattackClassicalPopJazzEchoaddition0.0%0.1%0.27%NoiseAddition1.2%1.42%1.6%Bandequalization2.31%2.5%2.73%TypeofattackClassical(%)Pop(%)Jazz(%)Echoaddition 0 0.100.27Noiseaddition1.20 1.421.60Bandequalization2.31 2.502.73三线表/共用单位/有效数字插图的制作不要因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形做得过于花哨(如增加不必要的阴影或立体效果等);坐标图的标值应尽量取0.1–1000之间的数值;坐标轴的说明应清楚,量和单位缺一不可照片图必须具备高清晰度,显微照片的放大倍数应使用图示法(标尺刻度)表示,照片中的符号、字母、数字等,必须在图注中详细说明无需使用色彩

显微照片:

清晰

明亮

对比度

字体、字号一致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部分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材料与方法(你是怎样做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与结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Discussion——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Placeyourresultsinawidercontext)

“Selling”mydata!讨论的基本内容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并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分析本次研究地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讨论的注意事项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着重讨论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料;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讨论的最后最好是论文的最重要的结论(take-home-message)Conclusion——结论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以正文为依据,简洁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异同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意义对近一步研究的建议Conclusion——结论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

(通常可包括在“讨论”或“结果与讨论”中);“结论”中的基本内容:

——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

——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也不能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结论书写的要求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观点鲜明,用肯定的证据和可靠的数据写作,最好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之词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字数控制在100~300字之内如果没有特殊内容,为避免与摘要重复,结论部分可以不写科技论文的结构论文题名+眉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Conclusion)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WheredoIstart?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尾部分致谢

(谁帮助了你?)

参考文献(References)附录Acknowledgements对于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以“致谢”的形式列出,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为研究提供方便(仪器、测试等)的机构或人员;——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经费的数量)致谢:尽量具体、如实应尽量指出致谢对象的具体帮助与贡献;致谢某人可能暗含着某人赞同论文的观点或结论:

如果被感谢的人并不同意论文的全部观点或结论,那么论文公开后被感谢的人和作者都会很尴尬;表示应有的礼貌和尊重:

投稿前应请所有被感谢的对象阅读论文的定稿(尤其要包括“致谢”部分),以获得允许或默认致谢的方式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在论文首页下加“注”,以简短的词语,对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尾部分致谢

(谁帮助了你?)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书写参考文献的基本原则所选用文献的主题必须与论文密切相关;必须是亲自阅读过;优先引用论文:最新发表/特定期刊/特定作者;避免过多的作者自引;遵循拟投稿期刊的体例要求;确保文献各著录项(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或专著名,等)正确无误书写参考文献的作用承认科学的继承性评估学术水平节约正文篇幅供读者查阅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是最新的文献已公开发表,或待发表以原文、原著为主,未找到原文者,可引用被公开发行的文摘期刊录用的文献一般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为10~15条,综述应超过20条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025.32GB7714-87》

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根据GB/T7714规定,以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记录汇编报纸期刊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文献标志代码MCGNJDRSPDBCPEB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书籍:著者.书名.版本[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期刊:著者.题(篇)名.刊名[J].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电子文献:著者.题名[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的具体的路径.专利: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标准:作者.标准文号.标准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1]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316~1-317.[2]FletecherCA.OrgaicSyntheses[M].Vol33,NewYork:JohnWiley&SonsLtd.,1953,65~67.[3]龚必伟.1-苯乙烯基膦酸的合成工艺改进.精细化工[J].2008,25(6):603~605.[4]GulyukinaNS,DolginaTM,BondarenkoGN,etalSynthesisofbiologicallyactive1-aryl-ethylphohonates[J].RussianJoumalofOrganicChemistry,2002,38(4):573~587.[5]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news/200112190019.htm..[6]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Inc.HistoryofOCLC[EB/OL].[2000-01-08].http:∥/about/history/default.htm.[7]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8]CarlCGreco,GamervilleJohnTomko,DobbsFerryNY.Formationofstyrenephosphonicacid:US,5783730[P].1998-07-21.[9]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1993,161~163.科技论文的结构:篇尾部分致谢

(谁帮助了你?)参考文献(References)附录附录附录不是文章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可为想深入了解本文人员提供参考;主要提供论文有关公式推导、演算以及不宜列入正文的数据和图表等完整的一篇科技论文所包含内容论文题名+眉题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Conclusion)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WheredoIstart?内容提纲

常见中英文科技专业文献二科技论文的撰写一科技论文的投稿三作者投稿编辑初筛退稿同行评议决定退稿改后录用/再审

录用!稿件处理流程如何选择拟投稿的期刊?

稿件的主题是否适合期刊所规定的范围?

——“作者须知”中有关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